江苏省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践与探索

2012-04-13 17:19顾晓宁
河北科技图苑 2012年4期

顾晓宁

南京图书馆

〔江苏省南京市 210018〕

*顾晓宁 女,出生于1978年,馆员。

一、江苏省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背景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一项文化惠民工程和创新工程,它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一些优秀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数字化加工,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通过互联网、卫星、电视、手机等新兴传播载体进行文化传播。公共图书馆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文化设施,拥有优质丰富的资源、先进实用的技术、便捷贴近的服务,形成了完善的公共数字文化传播服务体系。因此,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发展中,公共图书馆成为更大范围保障更多公众文化权益的载体。

2002年4月,文化部启动“文化共享工程”后,江苏省很快进入了实施阶段,以南京图书馆为依托,建立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江苏省省级分中心(简称江苏省分中心),由南京图书馆和分布于全省各地的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站等基层点构成。江苏省分中心是国家信息中心与江苏省各级基层点之间网络传输的中转站,为此,南京图书馆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服务点建设为重点,以多种传播方式为手段,以共建共享为基本途径,积极稳妥全面地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深入开展。

二、江苏省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现状

江苏省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取得了很大成绩。到2010年,江苏省文化共享工程的省、市、县、乡、村五级设施网络架构基本建成,全省建有市级、县级支中心101个,乡镇基层服务点1 089个,全省基本实现了乡镇基层服务点的全覆盖,更大范围保障了公民文化权益。此外,在“文化共享奥运行”活动中,全省共举办了展览、讲座、视频展播及其它各类型活动628场次,参与活动的群众近32万人;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了公民文化权益。2009年,“江苏文化共享工程网”全新改版,到2010年点击总量超过45万次。

三、江苏省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践活动

(一)经费保障

2002年,江苏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 000万元用于江苏省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十一五”期间,省级财政安排文化共享工程专项补助资金2 420万元,其中,1 560万元主要用于扶持经济薄弱地区县级支中心的建设。这些资金确保了在2009年底前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所有市级支中心、县级支中心的建设任务。2010年,江苏省又安排专项经费860万元,重点建设全省44个财政转移支付县与黄茅老区乡镇基层服务点,当年就新建基层服务点713个。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江苏省先后争取了文化部专项奖励资金360万元,在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开始了城市社区基层服务点的试点建设。

(二)设备保障

江苏省在强化南京图书馆自身建设水平与服务能力的同时,积极加强全省文化共享工程各级支中心和乡镇文化站的软硬件建设。经过5年的建设,南京图书馆的设备配置全部达到或部分超过文化部规定的标准和要求。主要专用设备有:服务器30台,万兆核心交换机2台,存储容量55TB,资源加工用电脑28台,电子阅览室免费专用终端33台,电信宽带接入1 000M。目前,江苏省文化共享工程的各级支中心都按标准规范建成了专用机房,配有3台以上服务器、存储容量5T的磁盘、资源应用管理系统、信息浏览监控系统、防病毒软件等。

(三)资源保障

1.建立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库。“十一五”期间,南京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成品总量为692G,采购数字资源为12 422G,接受管理中心数字资源为9 800G,并将接受的全部资源制作成专题数据库“江苏文化共享工程流媒体服务平台”,容量为540G。南京图书馆完成了对国家中心下发的全部5 167部视频节目的元数据标引工作,并将其制作成专题数据库。此外,作为省分中心的南京图书馆又开始全面启动人物资源库、政策法规库、专题讲座库、文化资讯库等多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江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

2.开展远程教育与数字资源配送。截至2010年底,江苏省文化共享工程为省级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提供的视频节目数量总计2 071个,总时长超过1 800个小时,资源总量达2 288GB,其中2010年新增174GB,省级层面的共建共享得到深入推进。共享工程专题视频在每天下午3点至6点,利用“远程教育”有线电视的“江苏视频”栏目,向全省19 876个终端接收站点播出。此外,江苏省文化共享工程推出了共享工程“1+1”数字资源配送工程。2011年12月,该项目向全省共享工程的市、县级支中心加送1TB的数字资源,资源量相当于25万册电子图书。赠送的资源中包含了近400G的电子期刊、200G的电子书,以及2007年以来南京图书馆的讲座视频和精选的南京图书馆图片。这些资源经过封装,集成在一块移动硬盘里,赠送给共享工程各支中心,供全省各市、县图书馆在局域网范围内共享使用。

(四)加强队伍建设

江苏省分中心抽调南京图书馆各部门工作人员成立专门的联合办公室,不断加强队伍建设。目前,江苏省分中心现有专职人员26人,兼职人员18人,初步形成了一支集数字资源制作、信息采编发布、网络传输服务、中心网站建设为一体的专业技术与服务队伍。此外,江苏省分中心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全省各支中心、基层点的队伍建设。

1.定期举办培训班。为了给全省100多个市县支中心和乡镇、村基层服务点培养专业人才,2007年,江苏省举办信息资源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技术人员首期培训班,1 483名图书馆从业人员参加了数字图书馆技术培训和文化共享工程专题学习;2009年又继续举办了三期培训班,培训300多人次,为共享工程的开展储备了专业人才。“十一五”期间,共举办了20余次全省范围内的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班。

2.举办技能竞赛。2007年,江苏省组织开展了“文化共享工程实用技术全员培训及操作技能竞赛”活动,全省参加培训和选拔赛的人数达1 483人,占全省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总数的61%,基本涵盖了基层图书馆一线服务人员。2009年,为积极参加“文化共享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知识与技能竞赛”,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全省文化共享工程知识与技能选拔赛。通过一系列的比赛活动,大大提高了共享工程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四、江苏省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思考

江苏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作开展早,成绩显著,当然也存在不足,其经验、教训对全国进一步开展此活动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一)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具有重大意义

1.提升了本省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市民借助文化共享工程享受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增长技能、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素质和生活技能等一系列的服务,实现了平等交流,各取所需,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文化成果全民共享的重要保障。共享工程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将最大程度地实现文化成果全民共享,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的,同时也将极大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步伐。

2.促进了江苏省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拓展了公共图书馆服务范围,构建出完善的服务网络。南京图书馆通过建设江苏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专网,一方面加强与国家中心的联系,及时接收并下发资源。另一方面,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将图书馆服务向兄弟图书馆、农村地区延伸,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积极开展数字信息服务,积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通过不断建设省、市、县、乡、村五级设施网络,最终全省基本实现了乡镇基层服务点全覆盖。在服务能力和资源建设方面,在各级省市县政府经费支持下,各级图书馆购买专业设备,推动了图书馆信息化的进程。通过将国家文化信息资源中心的资源整合、汇总,提高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能力,提升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二)需进一步加强投入和对基层服务的指导

1.资源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群众所需的资源在不断增加。文化共享工程虽然以公共图书馆为实施主体,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需要广泛整合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院团及广电、教育、科技、农业等部门的优秀数字资源,建立丰富的数字资源库。

2.仍需加强对各级基层服务网点运行管理的指导力度。作为江苏省分中心的南京图书馆在向各个基层支中心传输资源时,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最新成果、优质资源进行加工、输出,支持各基层中心对省分中心资源的检索和下载等功能。由于文化共享工程各基层服务点的设备、技术、人员素质等方面实力较弱,实际运行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影响了基层群众使用信息资源的便利性。因此,江苏省应该积极加强对文化共享工程各基层服务点运行管理的指导力度。

[1]张彦博.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与跨越[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239~240.

[2]王世伟.现代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论从[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57~61.

[3]于群.关于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几点思考[M]//张彦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研究论文集,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20~26.

[4]邱冠华,于良芝,许晓霞,等.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