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运波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管理局龙都管理站 262200)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措施
王运波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管理局龙都管理站 262200)
随着现在养猪业的发展,散养户逐渐被小型集约化养殖场所代替,大大提高了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但是部分养殖场预防疾病的意识比较淡薄,给疾病的传播和流行提供了可趁之机。本文主要以仔猪的水肿病为例,探讨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与治疗。
仔猪水肿病的发病原因由病原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引起的。经过多年的诊治实践,笔者认为该病的发病诱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卫生差,消毒意识淡薄。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的养殖场更应该多注意这一点。(2)盲目往饲料中添加过多的蛋白质饲料如豆饼、鱼粉等,导致日粮中蛋白质饲料含量过高。(3)气候聚变去势分群等应急因素。(4)疫苗接种的时机,剂量,以及疫苗的贮存不当等也是该病发生的重要诱因。
猪群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废绝,走路摇摆,步态不稳;病猪眼睑,面部及头皮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手触有波动感;小便发黄,似浓茶样,体温一般在39.5~40.5℃之间;盲目奔走,叫声嘶哑,最后昏迷致死。
切开眼睑及面部肿胀部位,常有大量透明或微黄色液体流出;胃壁,肠系膜水肿,切开胃大弯黏膜与肌肉之间充满胶冻样水肿;全身淋巴结水肿,充血和出血,心包,肠腔和腹腔有积液,肝,肾呈土黄色。
(1)搞好环境卫生,对圈舍,用具以及全场要做好定期消毒工作。(2)加强饲料管理,饲料配合原料的多样化,合理化增加多种维生素。(3)当发生气候聚变、去势、分群等应急情况时,应及时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电解多维等)。(4)做好疫苗的存储和接种工作。
华西精品5ml/次,配合地塞米松2ml/次,2次/d,肌注,口服补液盐饮水,连续治疗3d,基本恢复正常。
(2011–11–04)
S858.28
B
1007-1733(2012)01-00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