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段子”的社会价值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2-04-13 13:01
关键词:段子短信政治

樊 敏

(华中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一、“红段子”的内涵

所谓“红段子”,是指通过互联网,在电脑、手机等现代媒介上传播的一种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它创新了文化和精神的表现形式,将主流文化转化为一种信息产品呈现给广大受众。对于“红段子”,不能望“红”生义,简单随意的给它定性,其涵盖的元素非常多,目前还处于不断发展演变之中。它在形式上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新媒体技术和业务,内容上则包含国学与传统文化、地方风土人情、社会与民生、青春与励志等等,使得其具有鲜明的引导性。这是使用最新鲜的方法为主流文化争取在网络中的话语权,填补其市场空白和价值空白的创新尝试,[1]并逐渐成为一个范例。

“红段子”的风靡是自2005年中国移动率先在广东提出并连续五年举办“红段子”创作大赛继而人们广泛开始参与的,随后这一红色浪潮迅速波及重庆、浙江、上海、福建、陕西等多个省市,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这个稍显浮躁的信息时代,在各种文化潮流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的今天,“红段子”在战胜“黄段子”、“黑段子”等低俗文化上具有什么样的社会价值,以及它对当前积极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何有益启示,这一研究对充分发挥“红段子”的积极作用和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红段子”的社会价值

“红段子”在内容上是积极的、健康的,且具有先进性、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等特点,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了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树立了一种新的主流短信文化风尚,对当前我们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

(一)“红段子”有利于净化社会网络环境和弘扬社会正气,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变得愈加便捷快速,相对传统传播工具,手机信息不失为人们进行日常交流最简单快捷的有效途径。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机短信在方便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的同时,一些“黄段子”、“黑段子”等低俗短信也蜂拥而至,这些“垃圾”信息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的同时,也给人们的思想等方面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而“红段子”通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短信平台,创作、转发、推荐并充分利用这些富于时代性、生活性,积极健康、幽默风趣、可读性强、易于传播的短信,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黄段子”、“黑段子”等低俗短信的传播,并以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有利于净化社会网络环境,大大抵制了歪风恶俗在社会上的传播,并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传递了人间真情,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

(二)“红段子”有利于主流文化的宣传,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程

“红段子”能够红遍全国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紧扣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与焦点,传达了情感和知识,以积极向上的精神感染人、激励人、鼓舞人,并将主旋律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全社会引起极大反响。互联网兴起的网络时代的文化精神一直处于一种非正常化的迷茫状态,而这种主流文化的暂时“缺位”,不仅仅是话语权的缺位,也是市场的缺位。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理性力量探索研究如何解决主流文化价值观缺位问题之际,“红段子”以其独特的身份登上了网络文化舞台。[2]“红段子”在内容上健康向上,形式上生动活泼,融民间智慧和民间文化于一体,具有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等功能,对于倡导主流文化,特别是对强化主导意识形态意义重大。另外,“红段子”还第一次在网络媒体上将主流文化鲜明化、主题化和系列化,有效地推动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程。

(三)“红段子”开创了网络民主的新形式,大大提高了人们参与各项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当前,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人民群众表达意愿的一个重要渠道,而“红段子”开放式的创作和传播平台,更是为人们行使话语权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有效平台。广大人们群众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等创作或者转发“红段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态度和情感等,也可以随时随地地监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两会”期间,中国移动与南方日报、南方网等合作,推出了“‘红段子’带你开两会”互动平台,人们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发表对“两会”热点、焦点问题的意见和看法。当前,“红段子”系列活动更是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如河南举办了“红动河南”短信文化传播活动;辽宁开展了以“扬社会新风,发健康短信”为主题的“红段子”短信大赛;山东开展了“与文明同行,共创和谐手机文化—我身边的文明事”短信有奖征集大赛;福州开展了“传文明信息,展风尚福州”为主题的短信文化节。一时间,“红色传人”、“红色传递”、“彩传盛世,情动湖湘”、“国风讲堂”、“品质杭州,金段子”等多种“红段子”活动成为全国热议的话题。这些活动的开展,启迪了民智,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一平台上纳言献策,提高了人们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这些精神的力量一旦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就会极大地推进各项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

(四)“红段子”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消费需求,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红段子”在推广的过程中,常常与奥运会、抗震救灾、世博会等热点,与政府工作重点,与地方特色文化和当地风土人情相结合。如“时政型”的“红段子”表达了对国家、民族繁荣昌盛的自豪感,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民生型”的“红段子”则表达了人们要求改变生活现状的要求;“科学发展型”的“红段子”号召人们勤俭节约;“家、国合一型”的“红段子”则表达了对祖国和家庭的美好祝福。

从更深层次上来讲,人们对“红段子”的认可与接受,表征着人类社会在消费问题上的发展趋势,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消费并不简单的表现为购买和使用商品劳务的过程,也是主体通过客体进行自我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马克思认为,在人类的各种消费中,精神消费是最高层次的消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把自我实现的需求作为最高层次的需求。“红段子”活动的广泛开展就表明,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当人们的基本生存问题解决以后,消费需求的重心就会由人的生存需要转到人的发展需要的轨道上来。因为“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它不仅需要客体器物上的丰富来增强人的身体功能的完善,更应在消费中养成人的智力与心灵的健全。”[3]以此看来,“红段子”无疑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并迎合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迫切需求,而参与“红段子”就是一种主动的、有意义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主体新建构过程,是个体不断超越自我、积极寻求生命意义、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4]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红段子”作为一种红色文化浪潮,以其健康向上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和催人奋进的效果,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提高了我们的修养,给予我们极大的精神文化涵养,使我们的精神更加饱满、生活更加美好。

三、“红段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加快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想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结合实际,不断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而“红段子”的积极作用,无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目标和任务是一致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依靠、借助和发挥“红段子”的积极作用,并把二者结合起来,在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进行有效的协调综合,以形成整体性优势,取得综合性效果。

(一)转变观念,积极利用“红段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红色资源是一种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思想政治教育更是要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5]除了众所周知的烈士陵园、博物馆、纪念堂、革命老区等以实物形式存在的“红色资源”外,还存在许多潜在的、不外显的“红色能量”,比如“红段子”在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社会主流价值观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具有时代观念和开拓意识,及时转变观念,抓住时机,掌握工作主动权,积极探索研究“红段子”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因势利导,开辟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就像目前兴起的“红色网络”、“红色论坛”等一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像利用网络一样更加善于利用简单快捷的“红段子”,因为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根源于生活,富于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红段子”,更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而思想政治教育一旦能融入其中,协调综合二者的功能,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创作主题鲜明的“红段子”,倡导社会主流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手机短信是便捷灵活、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有效沟通工具,作为一个思想文化阵地,如果先进的思想文化不去占领,就会被落后的思想文化钻空子。特别是在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等多元化的情况下,先进的、科学的思想文化一定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占领短信文化阵地。因此要加大各种类型的“红段子”创作力度,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直面老百姓的审美、心理和需求,创作、转发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健康文化产品,并提升这些文化产品的感染力和传播力。“红段子”的广泛传播,自然就缩小了各种“黄段子”、“黑段子”的生存空间。因此各级宣传部门都要切实加强“价值导向”管理,积极探索新方式、新方法,确保包括网络媒体在内的各类媒体都能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民、服务人民、服务于科学发展。当前“红段子”已经成为占领主流文化阵地的一种有益的探索和科学尝试,它以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对人们进行了各种普遍性教育,弘扬了社会正气,倡导了主流价值观,引领了社会思潮,占领了思想文化的主阵地。

(三)利用“红段子”便捷、快速和有效的特点,及时了解人们的思想动态

由于人们的思想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对人们的思想动态了解的不够及时,做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难免滞后,大大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而现在我们可以利用手机短信传播及时、迅速的特点,从而克服以往召开座谈会、调查等传统手段的不利影响,以便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

将一些不良苗头扼杀在摇篮中。[6]特别是在突发事件日益增多的今天,可以利用手机短信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快捷、便利的信息发布平台,也可以对许多突发事件、社会热点的基本情况予以公开说明,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们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各种类型的“红段子”的创作、转发,不仅可以了解到人们关注的各种问题,而且相关工作人员也可以回复各类问题的应对措施、政策等。总之,“红段子”短信可以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广大人们群众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通过这一平台进行双方的积极互动,从而在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中潜移默化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倪健中,谢麟振. “红段子”现象——网络时代的中国文化精神[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王廷连. 虎年拜年短信为何流行“红段子”,[EB/OL]. [2010-02-15]. 淄博时空新闻网,http://www.zibosky.com.

[3] 李琴. 消费主客体关系的哲学思考[J]. 社会科学论坛,2010(6).

[4] 胡松,罗国华. 红歌会:新形势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方法[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

[5] 李康平. 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的价值与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

[6] 陈丽琴. 短信: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新载体[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猜你喜欢
段子短信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嘻哈段子铺
嘻哈段子铺
“政治攀附”
嘻哈段子铺
“政治不纯”
道歉短信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代发短信
段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