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华,朱乐姗,郭家奎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贵阳中医学院,贵阳 550002;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300150)
五更泻,为每至黎明即见腹泻、腹痛的病证。笔者采用穴位贴敷治疗本病60例,现报告如下。
60例患者均来自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2岁,平均(43±8)岁。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肾虚泄泻(五更泻)诊断标准。
①检查提示为菌痢、阿米巴痢、肠结核、结肠癌等病;②糖尿病患者、严重心脏疾患者;③哺乳或妊娠妇女;④不能接受本疗法的患者;⑤艾灸过敏者。
贴敷药物采用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吴茱萸等份。以上各药研末,用时以姜汁调成膏糊状,做成大小约1 cm×1 cm、厚约0.2 cm的方块状药饼备用。热敏灸药物采用 3年陈艾。热敏穴的探查[2]按下述 4个步骤分别进行回旋、雀啄、往返及温和灸灸双侧大肠俞、天枢、上巨虚、次髎穴。即先行回旋灸 2 min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 min强化敏化,循经往返灸2 min激发经气。灸致皮肤潮红为度,一般2~3遍即可。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在此过程中,嘱患者集中注意力细心体会施灸部位的灸感变化,反复上述手法。大肠俞穴双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扩散至腹腔或向两侧扩散沿带脉至腹腔,确定为热敏穴;天枢穴双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扩散至腹腔或沿两侧扩散至腰部,确定为热敏穴;次髎穴双点温和灸,自觉热扩散至腹腔或扩散至腰骶部或向下肢传导,确定为热敏穴;上巨虚穴单点温和灸,部分患者的感觉可直接到达腹腔,如感传仍不能上至腹部者,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近心端点,进行温和灸,以此接力使感传到达腹部,则为确定为热敏穴。在药饼中央挖一小孔加入麝香,然后用约4 cm×4 cm胶布固定贴敷于所选热敏穴上。贴药后局部出现灼热发红,或轻微刺痛即可将药物去除,一般贴敷3~4 h。
治愈 五更腹痛、腹泻症状消失,大便成形,其他症状消失,大便化验正常。
好转 大便次数减少,其他症状改善。
无效 症状未见改善。
60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25例,好转30例,无效5例,治愈率为41.7%,总有效率为91.7%。
艾灸刺激是一种非特异性刺激,通过激发体内固有的调节系统功能,使失调紊乱的生理生化过程恢复正常。热敏穴即为经气感传最敏感的穴,也成为激发经气,促进气至病所,提高针灸疗效的一种积极手段。在此我们采用陈日新教授经过 20多年的大量临床经验得出便秘、泄泻疾病的热敏穴高发区——大肠俞、上巨虚、天枢、次髎。
中医学认为,五更泻主要是由于脾肾阳虚所致,故确定热敏穴后取温肾健脾之四神丸作为贴敷药物,使其直接刺激热敏穴位,通过药物之气味直接作用于病所,或由经脉入脏腑达病所,产生一定临床疗效。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10.
[2]陈日新,陈明人,康明非.热敏灸实用读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