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101100)刘秀敏
妇产科领域生殖健康工作的使命是帮助妇女安全度过妊娠和生育过程,并为夫妇提供生育健康婴儿的最佳机会。围生期保健是20世纪70年代新兴的围生医学临床部分的重要内容,服务人群是婚育期妇女、胎儿、婴儿,服务时段有孕前,孕期,分娩期,产褥期,胎儿期及新生儿期。作为一名妇产科医师,不仅要对一些患有特殊疾病或具有危险因素的妇女进行识别,给予必要的指导,而且要对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解释分析。
1.1 体重 营养的好坏反映了一个人的健康问题,特别是生育年龄的妇女,孕期的营养状况可以给胎儿、婴儿造成负面影响。例如营养不良性贫血可降低生育能力和增加妊娠期并发症,孕早期的肥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先兆子痫、死胎、早期新生儿死亡有关。肥胖导致流产、血栓栓塞性疾病增加,故建议肥胖的妇女,应该减肥,加强锻炼。育龄妇女为了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①平衡膳食,可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②保持适当的体重指数。
1.2 维生素、微量元素、叶酸的补充 妊娠期的妇女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对胎儿的发育和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是非常重要的。女性常见营养物质的缺乏包括碘、维生素A、锌、铁、钙、叶酸,应通过饮食的调整,有效预防。孕前3个月每日口服叶酸0.4mg至孕后3个月,可以预防神经管畸形。孕4个月应补充钙、铁、锌。
预防接种是减轻或预防多种传染病的有效措施,这些疾病影响她们的健康或造成不良妊娠结局。对她们进行接种疫苗,是对产科医生的巨大挑战,孕前咨询接种疫苗的绝大多数与风疹、乙肝有关。孕期感染风疹导致胎儿患先天性风疹综合征,乙型肝炎妊娠期母婴传播率非常高。实践证明,妊娠期间使用类毒素或灭活细菌、灭活病毒疫苗对胎儿无明显损害,活疫苗妊娠期间禁用,减毒活疫苗不推荐孕妇使用,一般在妊娠前使用,间隔最好超过3个月后再受孕(Willimas2002年提出)。如果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疫苗意外受孕,也不必劝其终止妊娠[1]。
对于成为准妈妈的妇女,最关心孕期使用药物的效果、安全性,及药物对胎儿的危害。对可能受孕或已经受孕的妇女用药应掌握以下原则:避免使用多种药物;选择安全性好的药物,参考FDA颁布的药物对妊娠危害的分级标准;确定最好的检测治疗方法;重视潜在疾病的防范,不是仅靠药物治疗。
药物对胚胎的影响很难确定,胎儿异常是药物的影响还是潜在疾病的影响很难区分。产科医师应注意,不要对服药后意外妊娠者,轻易做出终止妊娠的建议,要充分了解药物的特点和用药时间,与咨询者认真讨论,慎重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