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林 (辽宁省东港市黄土坎动物卫生监督所 118308)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防治
王亚林 (辽宁省东港市黄土坎动物卫生监督所 118308)
近年来,随着养禽业迅速发展,一些常见病、易发病困扰整个生产周期,给养禽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下面就探讨一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防治技术。
传染性喉气管炎简称鸡传喉,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冬春季节多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病鸡呼吸困难,通常伴有响亮的喘鸣声和咳嗽声,病情严重者张口伸颈呼吸,甩头,有时咳出带有血液的渗出物,同时鼻液分泌增多。剖检可见其口腔、喉头有泡沫样黏液,有的病鸡喉部周围黏膜上有淡黄色的凝固块状物附着,喉部和气管黏膜肿胀、出血并形成糜烂。
饲养者没有认识到接种过疫苗的鸡和病愈鸡都是带毒素者,生物安全措施不严密,混入背景不明(比如有无接种疫苗)的鸡,疫苗应用不当。通过呼吸道,饮水,饲料等方式均可感染,属横向传播。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6~12d,人工感染2~4d即可见发病。潜伏期的长短与不同毒株的毒力强弱有关。急性型病鸡常突然死亡。症状是鼻孔有分泌物和呼吸时发出湿性啰音,继而咳嗽和喘气,每次吸气时,头和颈部向前向上,张口、尽力吸气的姿势,有喘鸣叫声。严重病例,高度呼吸困难,痉挛咳嗽,可咳出带血的黏液,污染喙角、颜面及头部羽毛;甚至在鸡舍墙壁、鸡笼或邻近鸡的身上沾有血痕,若分泌物不能咳出,即可窒息死亡。病鸡食欲减少或消失,迅速消瘦,鸡冠发紫,有时还排出绿色稀粪,最后多因衰竭死亡。发病比较缓和的鸡群其症状为生长迟缓,流泪,结膜炎,鼻炎及气管炎,以及眶下窦肿大等症状。鸡群发病日龄多在35d以后,成年鸡群也会发生,育成鸡群发病后死亡率高于成年鸡群。
病鸡的喉头出血,严重发病的鸡群常因为气管被饲料堵塞窒息而死。死亡率高达40%。主要在气骨和喉部组织,可见气管和喉部黏膜充血、肿胀,高度潮红,有黏液,进而黏膜发生变性、出血和坏死。气管、喉部有含血黏液或血凝块。病程2~3d后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干酪样假膜,可能会将气管完全堵塞。炎症也可扩散至支气管、肺和气囊或眶下窦,肺一般正常或有充血和小范围的炎症变化。诊断时应与禽流感,新城疫及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相区别,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确诊。即传染性喉气管炎除一般病状外,可见张口呼吸、喘气,有啰音,咳嗽时可咳出带血的黏液,有头向前、向上张口吸气的姿势。剖检可见气管呈卡他性和出血性炎症病变,最为特征的是管腔内有血凝块或带血的黏液。进一步确诊,可进行病毒学和血清学检查。
为更好地控制本病,曾有本病流行的鸡场应在认真做好疫苗接种的同时,严格执行各项生物安全措施。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是一种强毒疫苗,为了确保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必须用点眼或滴鼻的方式接种。因为经点眼方式接种时,疫苗病毒间接到达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力。在实际接种操作中常有遗漏而未接种的鸡,因而这些鸡仍保持对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易感性,可被接种鸡排出的病毒感染。如这些病毒传播到附近未接种疫苗的鸡群,极易造 成疾病的爆发。因此,除非本场有传染性喉气管炎存在时才使用疫苗,否则以不用为好。
应用疫苗免疫,必须采取严格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千万不要将未接种此疫苗的鸡和已接种此疫苗的鸡混在一起。此外,切实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垫料和死鸡的处理要严格按要求执行,出鸡舍前要经消毒液喷射。饲养员鞋子、衣物,进出鸡舍车辆、人员要冲洗消毒,以确保不携带病毒。每个鸡场都要根据当地条件制定一个有效的控制程序,并不断坚持下去。
常用的免疫程序是:蛋鸡和种鸡第一次免疫在35~45日龄,第二次免疫在90日龄。
本病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发病鸡群常采用对症疗法和抗继发感染,有一定效果,对于出现病状的病鸡,可用镊子去除喉头和气管上端的士酪样假膜,可使症状得到缓解。为防止继发感染和并发症,可辅以泰乐菌素、链霉素、氟哌酸等抗菌药物治疗。(1)每羽肌注新城疫Ⅵ系弱毒苗5~8头份或I系弱毒苗3~5头份,同时用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苗点眼,每羽2头份,点眼时每500羽的疫苗用量中加入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无菌粉1g。(2)在(1)的基础上按每100kg水加氨茶碱15~20g或选用麻黄碱2.5mg/kg体重、盐酸多西环素和硫酸新霉素各5~10g的用量混合,供鸡群自由饮用,也可配合使用专治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成品药物,如喉感康、喉支消等。
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接种两次效果最好,在鸡群35~45日龄和70~90日龄各进行1次。在免疫接种或治疗过程中如果选用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点眼(严禁滴鼻)引起鸡出现眼肿、流泪或其他呼吸道病症,均视为免疫或紧急接种失败,应该在使用抗菌素控制继发或并发感染的同时,再接种1次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苗。
(1)使用者应当选择好的疫苗,减少因疫苗反应造成的损失。如果发生反应性疾病,可以采用抗菌素饮水、点眼等措施来挽救。(2)使用疫苗时应严格遵照说明。正确地稀释疫苗,以保证其品质。(3)不要用饮水或喷雾的方法接种,应采用厂方提供的滴管,并保证一滴不漏地得到足够剂量的疫苗,保证免疫接种效果。(4)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疫苗病毒向其他鸡群扩散。(5)严格控制人员、车辆、用具的活动范围,加强消毒和卫生工作。
(2011–11–25)
S858.31
B
1007-1733(2012)03-00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