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玲
(中共湘潭市委党校经济教研部,湖南湘潭 411100)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战略,全国各地要按照全会精神的要求,从多个层面加快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步伐,进而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湘潭作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过几年的实践,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特别是2011年7月,湖南省委下发《两个率先意见》①,专门支持湘潭率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对进一步加快“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统筹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湘潭作为中南地区重要城市,是“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增长极,从湘潭实践总结提炼城乡产业统筹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示范性,对推进我国现阶段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只有通过城乡产业之间的互动和融合,才能带动乡村产业的发展、改善乡村的经济地位,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涉及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等多个方面。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作为“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城市产业与乡村产业自成体系、自我发展、相互分割,两者之间差距逐渐扩大。基于此,构建新型城乡产业关系、缩小两者的差距并最终形成良性互动,是党在新的发展阶段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重大发展战略。因此,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民经济是由不同产业部门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是各个产业部门发展的综合体现[1]。城乡产业统筹发展是推动城乡其他方面统筹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经济依托。产业是经济的基础,经济又是财税的基础。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产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势必造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公共物品供给的严重滞后。因此,产业发展是城市和乡村发展的核心环节。没有产业的发展,城乡要素均等化、社会财富等值化都是无源之水。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促进城乡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实现城乡产业优势互补和一体化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城乡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城市和乡村两个经济主体的产业能否形成合理的分工与合作,决定了城乡经济能否和谐、健康的发展,也决定了城乡一体化的进度。城市和乡村隔开,城市能孤立地发展它的现代产业,但如果乡村不能繁荣,农民收入不能增加,城市出产的产品也就没有了销售渠道。工厂不是展览会,不是博物馆,没有市场就得关门[2]。必须充分认识到,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产业发展是紧密联系的,谁都不能孤立地求生存、求发展,两者必须协调一致,形成一种循环发展的一体化态势。因此,城乡产业统筹发展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前提条件。
在传统体制下,乡村以第一产业为主,城市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虽然我国从整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但城市产业对乡村产业还起不到应有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大规模的人口从乡村流向城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乡村农业的逐渐弱化以及非农产业的滞后。乡村就业吸引力不足,富余劳动力只有通过外出务工才能获得必要的经济补贴。无论是加强农业,还是提高工业或是发展服务业,都不可能仅靠城市或乡村单独完成。只有统筹城乡产业,实现城乡联动,才能有效解决乡村劳动力过剩、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城市工业品过剩、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因此,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实现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是构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物质基础,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突破口,是优化城乡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
近几年,湘潭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通过实施“四化两型”战略[2],城乡产业之间实现了有效的互动。在具体形式上,更多地表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乡村旅游。
湘潭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是个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市,俗称“粮猪大市”。粮食、生猪、竹木、湘莲等农业四大主导产业都已形成了集种养加工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协会+农户”等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企业+农户”模式合作形式灵活多样,但核心本质都是依托农业企业的带动,通过基地建设,组织农户生产,进而推动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深加工深度融合。
截至2011年,湘潭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8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21家。“企业+农户”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例如,粮食产业以聚宝米业为龙头,初步形成了集优质稻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和大米副产品深加工、粮食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生猪产业以伟鸿集团为龙头,形成了集饲料、品种培育、生态养殖、肉类加工、冷链物流、皮革制造、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竹木产业以恒盾集团、仙女竹业为龙头,形成了从基地种植、收购贩运到竹砧板、竹汁饮料、竹炭、竹工艺品的产业链;湘莲产业以宏兴隆和粒粒珍为龙头,开发生产的莲蓉月饼和香酥莲,比较效益均提高了50余倍。目前,湘潭已经建立了各类基地30多万亩,涉及基地村100个,带动农户20余万户,打造了160多个特色农产品基地和专业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30家,合作社成员数达到18万户。这种模式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使得农业效益同步提升,目前湘潭拥有农产品类驰名商标9件、著名商标31件,产品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占全市总数的82%。2011年,湘潭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值达到97.7亿元,年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0家。
“农超对接”模式是由超市确定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农民按要求生产,合格的农产品直接进入超市的冷链和物流系统,再配送至各门店进行销售[3]。2011年4月,湘潭市获批为湖南省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城市。“农超对接”意味着超市与农户、农企或者农业合作社对接,完成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仓储和销售的全过程,实现一、二、三次产业“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
超市一头连着乡村,一头连着城市,是城乡产品双向互动的重要载体。依托超市,城乡间产业互通主要由两个流向组成:一个从乡村向城市流动,以生鲜果蔬为主的农副产品在村镇生产,经过集货后运到各级城市消费;另一个从城市向乡村流动,以农资用品、日用品及家电等工业产品由城市销往乡村[4]。简言之,就是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但一直以来,受传统的流通模式影响,超市往往仅注重城市的布点,没有将乡村纳入选址布点的规划。通过“农超对接”的桥梁,湘潭各大超市纷纷在乡村建立直采基地,把城市和乡村都作为货物集中地和消费地。从实际效果来看,2011年,纳入湘潭“农超对接”的项目有5个,分别是: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支持韶山市农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建设,心连心集团有限公司支持湘乡市望春门办事处城北菌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湘潭绿丰保鲜蔬菜配送有限公司支持湘潭市雨湖区金农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蔬果配送中心和绿色蔬菜基地的建设,万凯源商业有限责任公司支持湘潭县湘九红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伟鸿食品有限公司支持福鑫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冷链系统的建设。其他商超,如湖南万福龙商贸有限公司、湘乡市振兴连锁超市有限公司以及湘潭市金虹羽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也与合作社进行了农产品的对接合作。进行“农超对接”项目的超市鲜活农产品销售额中直采农产品占比都超过60%,有的甚至达到100%。“直采”节约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这既让利于民、降低了零售价格,又让利于农、提高了收购价格,取得了企业、合作社、农民和消费者的多赢。实践可知,已经在乡村布点的步步高公司和心连心集团便是成功示范,它们都被评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休闲农业”模式是以农业资源为载体,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其中,“农家乐”是这种模式最基本也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形式[5]。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不仅拓展了产业空间,拉动了乡村消费,而且促进了城乡居民的互通与交流。
根据调研,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湘潭休闲农业紧紧依托区域优势,独特资源和特色产业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一环、三区、六大板块”的空间布局。即以市区周边良好区位优势为依托的环城休闲农业圈;以主城区花卉苗木、湘潭县湘莲、湘乡市山水为依托的3个休闲农业区;以韶山、东台山、昭山、紫荆山、水府庙水库、白鹭湖为依托的6大休闲农业板块,呈现出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格局。湘潭的休闲农庄有400多家,分别呈现出各具特色的运作模式:
(1)农户餐饮型
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以自然山水风光为依托,主要以特色农产品和可口的农家柴火饭菜吸引顾客,如湘潭县金霞山、雅艾村的农家乐等,这种形式占有一定份额。
(2)景区依托型
让游客亲身体验农业生产、领略乡村自然生态,如水府庙景区周边的水云山庄、龙溪山庄、韶山的毛家饭店、昭山风景区周边的餐馆等。
(3)城郊休闲型
主要针对城市周边的客源市场,开展健身、娱乐、住宿及会议等活动,如湘乡市的明月山庄、茅浒水乡、山水人家和雨湖区的雍正山庄、湘潭县的农博园。
(4)科技园区型
以农业高科技为特征,以农业园区为载体,集旅游观光、农科示范推广、科普知识教育及会议培训为一体,如以湘莲种植采摘为主的河口镇三联村农业休闲旅游区、以葡萄种植采摘为主的三益生态农业公司、以名贵花卉植物栽种及观赏为主的忠林花卉山庄等。
前两种方式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初级形式,后两种方式是初级“农家乐”向乡村酒店会所的转型。通过这些方式,农庄的基础设施、服务水平、规模效益和活动内容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
“工业旅游”模式是工业和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两个产业互为依托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工业遗产旅游和工业园区观光旅游两种。其中,工业遗产旅游分为工业遗产公园和工业博物馆两种模式,工业园区观光旅游则几乎涵盖所有产业。国外工业旅游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国内对工业旅游的研究还很少,在实践中尚处于初始阶段[6]。
湘潭市的工业旅游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正在申报中的湘潭锰矿国家矿山公园是以矿产地质遗迹、矿业生产遗迹、矿业制品遗存、矿山社会生活遗迹为内容,属于典型的工业遗产旅游,其功能分区主要包括: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区、现代工业参观区、科普教育区、井下探秘区、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区和综合服务区。已经开发完善的吉利汽车工业旅游和迅达集团工业旅游,它们分别位于湘潭九华工业园和双马工业园,属于工业园区观光旅游。这类工业旅游活动范围主要在工业园区和企业之内,内容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以园区整体的规划建设、各项经济指标、管理经验、招商引资等为参观学习对象;二是以园区内各企业的厂区、生产线、生产流程、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生产产品和企业文化等为参观学习对象。通过这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将工业生产的第二产业和隶属第三产业的旅游业紧密结合,相互服务。
“服务外购”模式是当服务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企业或个人“外购”(buying-in)服务业产品。服务业可以划分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生活性服务业和为生产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7]。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出现了向制造业渗透、融合的现象,实现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整合。
在湘潭的乡村社会中,一是农业生产过程实现了市场化,农户的生产环节与社会、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种子、肥料、耕作和收割的外购率非常高,也就是说农业生产的产前、前中、产后已经全方位实现了市场化和社会化;二是重大活动出现了专业的“服务班子”,比如丧葬嫁娶班子、建房装修班子、摩托运输班子等等,传统“熟人关系”和“宗族网络”的无偿服务逐渐被市场化的有偿服务所取代,“人情”被货币替代[8]。而且“服务外购”的作用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在湘潭城区,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对生产提供服务的增加,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出现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生长,并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截至2012年5月,湘潭已拥有规模以上物流企业90家,其中具有国家A级资质的企业15家。不少物流企业,如龙畅、伟鸿,不仅为其他制造企业提供物流支持,而且其本身也从事生产制造。在制造业产品的中间投入中,大量增加了服务的投入,生产体系和产品愈来愈融生产和服务于一体。
总之,城乡产业统筹发展实现模式的差异是发展条件差异的正常反映[9]。通过湘潭的实践证明,以上五种模式都是实现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有效途径。
湘潭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水平又与全国基本一致,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其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中形成的做法和经验,在全国将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适应性。
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是发展村镇产业的前提条件。发展村镇产业有一般的规律,但具体形态和方式不同。众多村镇的资源各不相同,因此必须因地制宜,找准优势,发展特色产业[10]。发展村镇产业既不是简单的模仿,也不是不顾自身条件去搞工业,而是需要多点试验、多维探索。因为任何村镇产业都是基于特定时空的,当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变化,产业的选择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仅以特色农业为例,每个村镇在特色农业作物的抉择上大为不同。例如,湘莲是湘潭县的特色产业,主要分布在湘潭县的花石镇、中路铺等地,这一区域生产的湘莲在历史上被称为“贡莲”,是朝廷贡品,至今已有两三千年的种植历史。又如,茶叶种植面积较大的有羊鹿茶场和船形茶场等。羊鹿茶场的生产基地位于湘潭县杨嘉桥镇和乌石镇,至今已有20余年的发展历史,其所研制的“羊鹿牌”系列名优茶先后获得20多项省级以上大奖,其中国家金奖1项、省金奖10项和银奖7项,成为建国以来湘潭市第一个获得国家金奖的农产品。船形茶厂位于湘潭县射埠镇内,有30年茶叶生产历史,荣获省第六届“湘茶杯”银奖,第七届“湘茶杯”金奖等荣誉。再如,槟榔是湘潭最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湘潭槟榔加工至今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一个由初级、分散、小打小闹向高级、集中、规模发展的过程。目前,湘潭是全国最大的槟榔加工销售基地,以胖哥、小龙王、宾之郎、伍子醉、皇爷等企业为龙头,年产值已由2000年的10多亿元跃升为2011年的近38亿元,同时还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发展,成为湘潭食品工业的支柱。从以上经验可以看出,只有立足本地实际、背靠资源、面向市场、发展特色经济,才能实现村镇产业发展。
产业链条越长,吸纳的就业越多。分工和协作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侧面,随着分工的深化,分工各参与者的协作就会变得更加频繁,参与的人员数量也会日益增加,产业链条由此得以延伸,用产业来吸纳农民在家门口就业。例如,湘潭县围绕湘莲做足文章,从种植湘莲的莲农、销售湘莲的莲商到加工湘莲的莲企,形成了一条清晰的产业链条。莲农除了8-9月在家摘莲子,平时都在周边镇里的湘莲企业上班。采摘下来的湘莲直接运往湘潭县花石镇湘莲市场销售。市场周边有近2000家家庭小作坊,从业人员10万人以上。手工作坊进行初加工,乡镇莲企进行深加工,湘潭县天易工业园的两家大型湘莲加工企业进一步精深加工,开发生产出各类湘莲产品。下游的农业、中游的加工业、上游的商贸物流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农业变成了第一车间[11],使农民从单纯的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成为从事专业农业产业的工人。这样一来,以第一产业 (特色农业)为基础,与农产品深加工的第二产业相结合,再与商贸流通的第三产业对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传统的湘莲产业已经成为花石镇乃至湘潭县的支柱优势产业。产业链的延伸,既能解决当地农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又能进一步增加农业产业附加值、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总之,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不是简单地把人口从乡村集中到城镇,而是通过延伸城乡产业链条,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岗位和空间,实现农村人口的合理转移与回流。
只有加快土地的依法流转,才能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引进农业经营大户,实现连片化、集中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土地流转是指农户通过土地使用权、经营权和承包权的有偿流转而获取收益,从而实现土地的增值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同时,通过土地的流转可以使得部分农民从土地中分离出来,可以更加放心地专业从事乡村二、三产业,实现了部分农民“亦工亦农、亦商亦农”的兼业状态,继而整体提高乡村集体经济实力[12]。以湘潭为例,“公司+农户”、“农超对接”和“休闲农业”这些经营模式在基地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和核心问题就是土地流转,仅基地的土地流转面积就达到69万亩。一方面,推进土地的有偿流转、引导土地集中经营,有利于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另一方面,集体经济的发展又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使村镇的农民就地转产、就地上岗、就地生财、就地转变身份成为可能[4]。因此,乡村土地流转与集体经济壮大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湘潭的实践说明,“公司+农户”、“农超对接”和“休闲农业”等产业化组织模式带动狭小的承包户土地集中起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依靠土地的合法流转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改变农民单一的农作物种植收入为现在的多渠道增收,即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租金、经营农家乐的收入、到农业企业打工的薪金以及村集体经济的分红。这样一来,既能保证农民“离土不离乡”、“失地不失业”,也能为城乡产业统筹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和持续动力。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内,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农业产业化企业、大型超市、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加工园区等都是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载体,在产业集群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湘潭的湘莲产业合作社为例,合作社现发展农民社员1200人、企业社员21家。合作社以花石地区为龙头,社员和企业遍布湘潭县各个乡镇,是湘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最大的一个。目前,合作社的湘莲基地5000余亩 (除外地种植),湘莲年销售量在4万吨以上,安排社员就业1万余人。湘莲产业合作社对湘莲产业的带动力日益增强,合作发展的模式也拓展到更多的产业和领域中,发展了具有乡村特色的第一、二、三产业。湘潭县的花石镇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湘莲加工、销售、出口集散地和农业示范片区,花石镇的湘莲产业集群已经基本形成。又如,湘潭伟鸿食品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融生猪养殖、收购、加工、连锁销售、出口贸易、科研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企业拥有1个年屠宰加工生猪200万头的出口厂、3个万头猪场、1个农产品批发市场、100多家连锁专卖店和直销网点,其中公司的冷链物流中心是湖南省最大的冷链物质中心。以伟鸿为龙头,湘潭已经形成了涵盖长株潭及周边地市的生猪养殖产业集群。再看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发展情况,目前湘潭拥有荷塘农业食品工业园、韶山兽药工业基地、湘潭县天易生态工业园等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园区内既有以农产业加工制造为主的食品公司,也有与之配套的制罐、冷链等企业,相邻节点企业表现出了一种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当相邻企业依次连接起来便形成了产业链或供应链,而园区内所有企业便构成了产业集群。
“公司+农户”模式、“农超对接”模式和“休闲农业”模式的发展都离不开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前两种模式中,农民如何种植出达到标准、符合质量要求的农产品,需要学习培训。在后一种模式的“农家乐”经营中,劳动者素质的影响就更加明显。“农家乐”的从业者多为当地农民,素质能力有限,服务水平较低,严重制约了“农家乐”产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做好农民培训工作,提升农民素质是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甚至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中之重。湘潭县的湘莲合作社吸引周边乡镇的湘莲种植户入社,培训农民掌握合作社实行的标准化种植。成员们在种植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合作社会进行逐一指导。在接受培训及个别指导的过程中,成员们掌握了科学的种植方法,也种植出了比以往更加“标准”的湘莲。事实证明,通过有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完全能够在现代工业、服务业中就业。农民不仅可以学习果树栽培、特色果蔬生产、家禽家畜养殖等农业技术,也可以学习商业经营、家电维修等非农业技术,以提高其适应多种工种的能力。因此,一方面要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乡村成人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把农业产业化发展转入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善经营、懂技术、会管理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这个群体往往完成了资本和知识的原始积累,以他们为“领头羊”,带领同村同乡的农民吸收先进的知识和观念。只有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转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其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也才能为城乡一体化提供有力的保证。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选择何种城乡产业统筹发展模式,需要配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并结合当地产业结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等特征。湘潭在路径抉择上应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深化分工,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流转,壮大集体经济;培育龙头,推进产业集群;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初步探索出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道路。
【注 释】
①2011年7月31日,中共湖南省委下发了《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湘潭率先统筹城乡发展、实现韶山率先富裕的意见》(湘发[2011]9号)。
②湖南省委九届十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以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和着力点,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为基本途径。
[1]全 伟,王 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及其对策研究 [J].改革与战略,2009,(3):41-43.
[2]费孝通.乡土重建 [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325.
[3]李 炜.农超对接 城乡共赢 [J].农村工作通讯,2011,(9):6-9.
[4]黄宾基.基于城乡双向互动的农超对接物流配送模式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3):37-41.
[5]邱 玥.农家乐:如何“乐”在其中 [N].光明日报,2012-07-26(7).
[6]李晓勇,周 阳.工业旅游研究综述 [J].学理论,2010,(5):61-62.
[7]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选择 [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72.
[8]卢昌军,邓大才.从“以业为商”到“以农为市”——社会化小农的市场维度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18-22.
[9]肖良武,张 艳.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现模式研究 [J].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02):46-51.
[10]成都市政协课题组.以产业为支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N].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6,(01):61-63.
[11]郑亦工.城乡产业联动作用如何?不进城,也可进产业[N].山西经济日报,2010-06-26(6).
[12]刘良军.村级集体经济背景下土地流转问题探析[J].党政干部学刊,2010,(9):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