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畅
(山西大学 音乐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世事别来歌亦新。每当漫步大学校园,看到青春学子们带着耳机步履匆匆地聆听那应接不暇的种种流行音乐时,总不免让人感慨这个时代的变化之速。近日,捧读吟唱《近代中国高校校歌选》,仿佛耳边也回荡起那不算遥远却清新悠扬的校园歌曲,喧嚣的日常中让人有了一份宁静的灵感。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创办私学,诗与乐就被列为教育的主要内容,《礼记·文王世子》中就反复强调“春诵夏弦,大师诏之。”[1]庄子的《秋水》篇中也提倡孔子“弦歌不辍”的办学理念[2],讲究音乐的教化作用,“弦歌不辍”也成为古代学校的代称。“早期的中国大学校歌,有不少带着浓重的儒家文化色彩”,“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终于有校歌开始张扬科学民主精神,倡导思想和学术的自由。”[3]近代新式学堂涌现后,校歌更被视为学校的精神象征,受到当时教育行政部门与各高校的积极重视和广泛关注:193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针对校歌编制之事专门颁布训令:“音乐一科,为陶冶青年儿童身心之主要科目,自古列为六艺之一。现在各级学校教授音乐,取材虽未尽趋一致,但自编校歌,以代表各该校之特点,而于新生入学之始,则教之歌咏,以启发爱校之心,影响至为重大。兹为考察起见,各学校应将所编校歌,呈送本部,以备查核。”[4]而各院校也竞相延请各路名家高手为校歌填词谱曲。在那些文辞华美、曲调悠扬的校歌背后,是那个时代众多才杰俊彦的心血创作。词作者的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蔡元培、黄炎培、范源廉、张澜、陈果夫、成仿吾、马一浮、刘半农、萧公权、熊庆来、冯涤尘等名流大家。曲作者中可以发现聂耳、李书同、赵元任、萧友梅、张清常 、程懋筠、嵇文甫、唐学咏、李抱忱、冯孝思、陈歌辛、沈心工等乐坛世擎。正是在这些名家的积极参与下,当时的校歌呈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与文化价值。它们已不仅是一串音符、一曲歌谣,更是学校文化底蕴、教育理念与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校歌是学校形象展示的听觉系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独特的地域识别内涵。许多校歌一开篇便标明自己学校的地域区位,如“白云高山,珠江水长”(中山大学校歌,歌词录自马军《近代中国高校校歌选》,下同);“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东北大学校歌);“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南开大学校歌);“麓山巍巍,湘水泱泱”(湖南大学校歌)。中国历来注重乡土观念,哪怕是普普通通的一座山,一条河,都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脉联系,寄托着他们无尽的生活记忆。校歌将当地风物与故土情怀融入其中,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更加激励学子造福桑梓,报效祖国的决心。
近代许多高校的校歌表现出抚今追昔的使命感。地灵则人杰,不少校歌借乡贤先圣事迹勉励后学踵武前人,建功立业。如湖南大学原址为岳麓书院,校歌中便宣称“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山西省立法学院校歌追忆:“皋陶明刑,契敷五教,舜典著鸿猷”;光华大学校歌中感念:“我有前圣羲与农,肇造文明启晦蒙,我有后圣周与孔,旁流教泽继无穷。”有的校歌还将本校发展沿革加以梳理,如浙江大学校歌“国有成钧,在浙之滨。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道出了该校前身,即为创建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广东光华医学院校歌追述其肇始:“英法德日,接踵来航,以医宣教四方。光华崛起,新医是倡,清季创建五羊。”广东国民大学校歌历数其发展进程:“同人惨淡几经营,戊辰岁聿观厥成。扩张分院临惠福,增设理工宏教育。”透过这些充盈着历史沧桑感的词句抚今追昔,学子自会油然而生“观国之光远有耀,重任在吾躬”(光华大学校歌)的使命感。
校歌是学校风貌的文化标识,传达着独到的教育理念。从校歌中,我们不难体悟办学者的苦心孤诣,如北洋大学校歌倡导“不从纸上呈空谈,要实地把中华改造。穷学理,振科工,重实验,薄雕虫”;之江文理学院校歌标举“学以济时,诚为体,任为用”;蔡元培先生更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歌启发学生自省:“我们的思想应如何博厚?我们的兴会应如何郁茂?我们的创作应如何丰富?”许多学校更将校训作为校歌的主题,歌以咏志,如清华大学校训为梁启超先生所题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歌中反复咏唱“行健不息须自强”;东吴大学校训为“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校歌则同“古今完人,天地正气,更勉以同符”作为副歌重章叠句,复沓吟唱。
近代高校校歌还反映出不同的学科特色与办学思路,在一些专业院校的校歌中体现地更加淋漓尽致。“这种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融于校歌的现象,在近代校歌歌词的创作中是极其普遍的。”[5]如北平师范大学校歌:“开来继往道贯其中……宏我教化,昌我民治,共矢此愿务成功”,贯彻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宗旨;山西省立川至医学专科学校校歌:“医国之先先医人,医人之先先医心,融合新旧学理,病根永远除”,洋溢着“悬壶济世”的理想;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校歌:“五百载名世生,道统继续在遗经,乾坤开辟学说何纷纭,惟我中国教化最文明”,承继着儒家“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脉。
校歌甚至还是近代大学的生命图腾,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精神,歌咏着时代的主旋律。近代高校校歌是在内忧外患日逼,强国强种日炙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因而,抵御外侮,救亡图存便成为它的主旋律。1928年,当时兼任东北大学校长的张学良请刘半农为东北大学校歌作词:“痛国难之未已,恒怒火之中怒……苟捍卫之不力,宁宰割之能逃。惟卧薪而尝胆,庶雪耻于一朝”,抒写出励精图治、慷慨悲壮的豪情。西南联大校歌《满江红》同样雄浑激越,动人心弦:“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城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歌词雄浑而不失英锐,雍容而不失激越,尽管岁月流逝,身影远去,但其“史诗”意蕴,诚如黄钟大吕,声震历史的长空。[6]还有那首更加脍炙人口、广为传唱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是抗日者的先锋!”在那个风雨如晦、神州陆沉的动荡年代,这些风格不同、曲调迥异的校歌,汇成振聋发聩、气势磅礴的时代最强音,激励着无数热血青年同仇敌忾、奋发图强,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前赴后继、英勇斗争。
高校校歌不仅在歌词中承载着文化底蕴,传达教育理念,彰显出时代精神,而且在作曲的形式上也大胆创新,争放异彩。旧调新词、单音歌曲(齐唱曲)、复音歌曲(合唱曲)、钢琴伴奏曲、英文歌曲,甚至一所学校多首校歌,如此等等,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透过每首校歌、每段乐章、每个音符,我们感受到的是不同的旋律和风格,共同的却是那不变的理想、信念和深刻的校园记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才俊在校歌声中踏入校园,又在校歌声的陪伴下浸润和成长。校歌嘹亮,曲调里激荡着青春的心声,旋律中应和着时代的节奏。多少昔日学子重返故园,相聚之时,总会回首往事,齐声高唱着当年鼓舞自己成长的校歌。声声校歌,化作了他们心中最温馨的集体记忆和共同语言。
近代中国大学的校歌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而且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中国近代音乐史、中国近代文化史的集中反映。中国近代大学有国立、省立、私立等多种办学形式,那么对这些大学校歌的搜集和研究,就可以大体反映出近代中国教育、音乐、大学校园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历史状况,可以充实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内容,也就可能更充分地反映出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我们既可以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交通大学等名校的校歌中,领悟近代社会的跳动的脉搏和知识阶层的主流意识,也可从已经改易校名的铭贤学院、持志大学、英士大学、劳动大学、大同大学等校歌中,追忆中国近代大学的艰难发展和不断成长的辉煌历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中国近代大学校歌的搜集和研究既可以丰富我们当代音乐教育的内涵,又可以为中国近代教育史、文化史、音乐史及各校校史研究,保存更多的文物资料和研究成果。如果说大学是一座象牙塔,那么校歌就如同这塔尖的鸣钟,每一声敲响都是一次与心灵的碰撞。巍巍学府,弦歌不辍,这歌声熔铸着一个时代的激情与理想。即使岁月流转,纵然世事变迁,依然激荡在后来者的心间。
[1]陈戍国.礼记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145.
[2]王世舜.庄子注译[M].济南:齐鲁书社,2009:229.
[3]毛 翰.漫话中国大学校歌[J].基础教育,2007(2):27-30.
[4]马 军.近代中国高校校歌选(代序)[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
[5]盛培莉.近代中国校歌的兴起探微[J].北方音乐.2010(3):40-41.
[6]侯 敏.西南联大校歌歌词的“史诗”意蕴[J].江汉大学学报,201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