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文
(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报刊社,北京100048)
随着现代媒体业的多元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语文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类期刊编辑出版者的办刊观念、服务意识、经营意识、竞争意识以及期刊的稿件质量都在相应提高,从内容到形式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一些语文教学类期刊按年级段划分进行扩版、分版,细化读者市场,在数量和品种上也在不断地扩张,对推动语文教育改革、增强语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然而,面对当前信息渠道的多元化趋势,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期刊既要保持多年已形成的特色,又要拓展和创新,做大做强,在同类期刊中独树一帜,受到广大一线教师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者的青睐,更需要对语文教学类期刊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正确判断。因此,对语文教学类期刊发展策略的研究在当前国家课程改革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是笔者针对语文教学类期刊发展策略这一课题所作的几点思考。
什么是期刊品牌?“品牌就是指期刊媒体里面那些由内在的丰富底蕴与外在的完美风采结合而成的高智力产品的特定形象。只有这样的期刊产品,才能成为读者精神的伴侣,心灵的恩物,使读者趋之若鹜”。[1]由此可知,品牌就是一种受众的自然认同,期刊品牌是期刊文化的标志,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培育自己的品牌,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的语文教学类期刊经历了十几年甚至于几十年的苦心经营,许多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相对固定的读者群,比如语文界的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其学术性、理论性在同类期刊中尤显突出,多年来始终以“服务语文教学,服务广大的一线语文教师”为宗旨,以“高品位,学术性”为原则,以“实用,实效,适宜”为方针,在注重理论研究的同时密切关注语文教学实际,力求厘清教学实际中的种种困惑与顾虑,为推动课改向健康方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而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其读者对象多集中在参加语文教学工作五年以上的教师和大学、中学的教学研究者。但是,当前针对语文教师用的期刊就有近百种,这些期刊在读者定位、栏目设置、版式设计上的雷同现象十分严重,这种同质化竞争还将愈演愈烈,并且大多数期刊都面临着经营困难、发行量逐渐减少的尴尬局面。因此,对于期刊的品牌培育,应是促进期刊长效发展的重中之重的策略。
笔者认为,树立期刊品牌的关键,就是确立差异化的办刊思路,并将这一思路贯穿于期刊的定位、选题乃至稿件的选择、版式的设计等具体编辑工作之中,使期刊具有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为读者提供有别于其他期刊的精品栏目和内容。怎样确立差异化的办刊思路,比如在期刊内容上是侧重学术性还是实践操作性,期刊读者是定位在工作多年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年教师或业务能力较强的骨干教师还是刚刚参加工作缺乏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等等。总之,期刊编辑者应在原有期刊定位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分析研究,明确期刊“办给谁看,读者最需要什么,如何为目标读者提供特需服务”,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判断,进而拟定有针对性的选题,将高质量的稿件辅以完美的形式,提供给期刊的目标读者群。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知名期刊的品牌培养模式,如《读者》杂志之所以能在文摘类杂志群雄并起逐鹿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成为国内期刊领跑者的原因,在于《读者》始终坚守品牌战略,坚持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原则,而《读者》所坚持的“以触及和感动普通人心灵的人文关怀”为内容的鲜明文化特征,就是它的品牌标志。美国《时代》周刊以“把一周发生的新闻分类处理,以易读的方式编成刊物,提供给忙碌的美国人”[2]的办刊思路,满足了各阶层读者的需求而赢得市场。这些期刊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培育期刊品牌需要期刊编辑者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在办刊实践中要有强烈的读者意识,通过不断反思、扬弃与创新,经过努力探索、积累与经营,才能有所建树。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期刊编辑者具备坚持不懈和执著追求的精神。
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是语文教学类期刊生存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类期刊发展的灵魂,是语文教学类期刊质量的保证,因此应重视提升编辑人员素养。语文教学类期刊的编辑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养和道德素养,尤其应具备较深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编辑素养的提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培养学者型编辑、提高编辑的沟通交往能力、增强编辑的创新意识。
编辑的主要职责是对稿件进行筛选、加工和优化。除了必须具备过硬的基本功外,信息时代语文教学中的新理论、新观点层出不穷,对编辑的知识承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学类期刊强调稿件内容要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创新性,具有实用性和启迪性,要达到这样的标准,编辑应当成为语文学科的专家,对本学科既有整体的把握,又能对课程改革中出现的语文教学方式与语文学习方式,以及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有独到的见解。教学类刊物的编辑大多来自师范院校,对于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其弱点在于对新闻出版规律不熟悉,策划意识弱,宏观把握能力差,而对于课堂和教师教学的相关知识虽然有一些了解,但并没有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因此,要想办出具有时代性、知识性、实用性、可操作性,让广大一线教师喜爱、认可的期刊,编辑还要在语文学科的研究上下力气,不断学习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做一个学者型编辑,依靠自己的学术修养,对稿件中的学术观点、教学方法、研究成果等内容进行修正和完善,以准确地展现作者要表达的学术思想,最大限度地提高稿件的价值。[3]
一般来讲,期刊的文稿来源分为作者自然来稿和编辑有目的、有计划的约稿。组稿能力是现代编辑应具备的基本业务能力,也是衡量其沟通交往能力强弱的标准之一。如何吸引专家名师把优秀的稿件交付给自己的期刊,这里面渗透了编辑的组稿智慧和技巧。在语文教学类期刊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编辑要善于交往,乐于发现,应鼓励编辑下校听课,并参与评课,参加高层次的教学研讨会,发现优秀作者。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以区县教研室为单位开展的学校教学校长、年级组长、骨干教师的互动交流活动,宣传介绍自己的期刊及栏目设置,虚心听取基层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扩大期刊的影响。
获得优秀稿源是提高期刊学术水平最根本的保证,也是考量期刊编辑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重要指标。现在一些有影响的期刊为了提高品位和学术性,约稿在其发稿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4]来自知名学者、专家或语文名师的优秀稿件,不仅对提升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大有帮助,而且对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所以,培养期刊编辑的沟通交往能力,为期刊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名家名师作者队伍,能从根本上保证期刊的学术质量。
创新是期刊的生命。对编辑来说,创造性地开展编辑工作需要一定的条件。在这些条件中,有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影响自身创造性发挥的客观因素,但首要的还是强烈的创新意识。这种意识是创新的必要条件。一个缺乏创新意识的编辑,没有认识和接受新事物的兴趣,没有观察和思考周围事物的敏感,没有积极进取的要求,只会因循守旧,满足于现状,根本谈不上创造性地开展编辑工作。这样的编辑编出的刊物只能是平淡无味,吸引不了多少读者。[5]因此,增强创新能力是期刊编辑创造性地开展编辑工作的前提。
编辑的创新能力包括策划能力、发现能力。自2001年教育部公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之后,语文课程改革已经历了十年之久,目前已进入到反思阶段。对于现阶段课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其他新闻媒体相比,语文教育类期刊的时效性明显较弱。如何对语文界的最新动态进行追踪报道,发掘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需要编辑具有较强的策划能力。编辑策划指的是编辑针对自己的业务领域持有高度的敏感性,能够对本领域内所发生的热点和焦点事件、读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做出及时的反应,策划相应的栏目和选题,进行深入的报道和研究。优秀的刊物不仅能够发现热点、关注焦点,还能够制造热点和焦点。这些都需要编辑对所从事的工作持一种主动的态度、创造的态度。[6]尽管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些刊物在封面、版式、图片等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形式上更加注重美感和文化内涵,不再是传统的老面孔。但在内容上仍缺少精心策划,栏目的设置大同小异,缺少个性和特色。
编辑的发现能力包括发现作者和发现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提高发现能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对信息的掌握。编辑要拥有广泛的信息来源,时刻保持对前沿问题的敏感,以获得及时、准确、丰富的信息。编辑要将自己的“信息触角”尽可能广泛地伸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新的方针政策、行业主管部门的动向、大众媒体上有关的新闻、教学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的学术观点、互联网上的声音以及各种教学科研活动传递出来的信息,再加上同类同行业期刊的动态,都应当成为编辑关注的对象。掌握了信息之后,编辑还要具有从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能够从选题策划的层面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分析、梳理,将信息转化为选题,进而落实在稿件中,为读者提供最新鲜、最前沿的内容。
教学类期刊通过策划组织一定规模和学术性的教学研讨形式的会议,不仅能扩大刊物的影响,具有社会效益,同时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有人曾戏称为“活动经济”。由于教师本身日常教学任务繁重,学习时间少,不可能参加所有的研讨会。为了吸引教师的参与,教学类期刊组织开展的活动应该能够反映现代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能够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困惑和实际问题,为一线教师带来可操作性的建议或方法,活动具有启迪和指导作用。活动的组织者应精心策划,对市场进行调研,考察教学现状,了解教师所需,真正做到活动的目的是为教师服务。如一些有影响的期刊举办的课堂教学展示课活动,通过优秀青年教师的课,研讨在新课改过程中语文课堂教学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使参会老师从中受益。这些展示课以课例研讨的形式登在刊物上,更好地为今后的教学与研究起到借鉴作用。
通过研究课题,让刊物和编辑直接深入到学校、深入到教学中,借助刊物的影响力为一线教师请来语文界的专家、学者、名师作指导,定期开办讲座,如《语文教学与研究》的“文学教育研究”课题,《中学语文教学通讯》的“当代‘三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等等,这些课题研究带动了一大批学校以及教师的积极参与;同时将课题中教师个人和学校群体研究的成果,以及生成的有价值的观点或问题,及时登在刊物上。这样做,既赢得了读者,扩大了刊物的发行;又抓住了一批具有改革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作者。
把刊物多年打造出的精品栏目或培养出的优秀作者,精选出有重要影响的、具有标志性的和文献性意义的文章,或组织优秀作者撰写具有教学指导性和可读性的文章结集出版,如《中学语文教学》杂志社和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的《语文之道——〈中学语文教学〉30年(1979~2009)文萃》和《中国语文人》,推出后社会反响强烈,受到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和教学研究者的追捧。
有些刊物利用网络传播及时快捷、双向互动的优势,使一些囿于期刊版面空间未被发表、但质量尚佳的稿件,有了发表的平台,网站直接、便利的交流方式以及丰富的容量,弥补了刊物程序化、慢节奏的不足,这种传统媒体和网站的相互借力,给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活力。
总之,语文教学类期刊要更好地发展,就应关注该学科的研究热点,成为教育改革的影响者、引领者、实施者,刊物内容要突出学术性、科学性、可读性、实用性,要保持稳定的风格,打造精品栏目;编辑要不断更新观念,提升自身素养,研究市场需求和受众层次,通过特色建设和品牌建设,提升刊物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1]张伯海.谈期刊品牌[J].出版参考,2003,(7).
[2]王舒.关于期刊品牌化战略的若干思考[J].中国出版,2007,(12).
[3]胡虹.高校学报编辑的素质结构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4]张彩凤.科技期刊编辑流程各环节的协同效应[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5]王燕阳.编辑提高自身创造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新闻传播,2010,(8).
[6]温泽远.语文教育类期刊呼唤创新——当前语文教育类期刊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中国出版,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