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述评*

2012-04-12 06:14张轲何菊莲
湖湘论坛 2012年5期
关键词:价值经济研究

张轲,何菊莲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81)

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述评*

张轲1,何菊莲2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81)

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软实力”,人力资本价值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关于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由来已久,但是对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研究,鲜有综合述评。本文从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的投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并进一步探讨了该领域未来研究值得关注的问题。

人力资本价值;价值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综述

我国传统的主要依赖于“四高四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资本、低产出、低效益、低循环、劳动力的低成本)的经济发展方式遇到了资源、环境、市场三大瓶颈,引起的经济社会问题已威胁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是把人作为实施主体,在人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其核心和实质是由“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提高我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它的其它价值向度如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发展,都是“以人为本”的反映和体现。这一战略工程,离不开实践主体价值的提升。提升人力资本价值,促进人力资本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全面发展,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本价值向度的内在要求,抓住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和实质。

人力资本价值(Human Resource Value,HRV)是作为人力资本载体的劳动者所具有的潜在的创造性的劳动能力,这种能力外在表现于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新价值。以经济学的价值概念为基础,人力资本价值可以定义为人力资本预留在既定组织的时间内可望为该组织提供的服务和创造的经济利益的总和,是指个人或者群体为组织提供有效服务的能力。可分为静态价值和动态价值。静态价值主要是指由个人和社会长期的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人力资本存量,知识和能力是人力资本存量的主要内容。动态价值则是指人力资本可能发挥的潜在价值。人力资本价值提升是指综合运用各种人力资本价值管理措施开发人力资本,有效促进其智能、素质发挥至最佳水平,获得人力资本价值增长的活动过程。

关于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由来已久,但是对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研究,未见直接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拟对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研究做较为详实的综合述评,并探讨该领域未来研究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国外研究综述

古希腊的柏拉图,是最早关注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的思想家之一。他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对教育和训练的经济价值进行了分析阐述。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他的名著《政治算术》中谈到了人在财富创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他还谈到了人力资本的价值作用。

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Adaln.Smith,1723-1790)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中,明确地把工人才能的增长视为社会经济进步和经济福利增长的源泉。在斯密看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于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他强调分工所导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独特作用。这里,斯密不再把经济增长仅仅看作是依赖于生产要素投入的过程,这实际在对经济增长内在机制的研究中明确提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问题。当然,在对于经济增长途径的认识上,斯密应当说还是一个资本积累论者,认识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斯密的继承者大卫·李嘉图(Ricardo),对经济增长因素问题作了研究领域(分配领域)不同于斯密(生产领域)的研究。

有关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的一些重要思想,值得一提的是法国的让·萨伊(1767-1823)(庸俗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技能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但要通过一定成本获得,而公共教育费用有助于社会财富的增长和幸福的增进。因此,萨伊主张国家要充分开发一国人力资源,就应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智能。还有,德国的李斯特和英国的穆勒,都表达过相关的一些思想。

最先意识到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发生变化并提出自己的理论模型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Robert M.Solow,1956)[1]和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斯旺(Swan)。索洛认为,增长的源泉除了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之外,还有一个余值A。索罗把这个余值A定义为用全要素生产率(TFP)提高表示的技术进步。这一理论,一方面将技术进步看作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另一方面又假定技术进步是外生变量而将它排除在考虑之外,这就使该理论排除了影响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19世纪末,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剑桥学派的创始人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认为:所有资本中最有价值的资本是对人本身的投资所形成的资本。他明确指出“知识是我们最有力的生产动力”,对人力的投资是创造物质生产财富的重要手段。他强调教育和培训对个人和国家的经济价值。马歇尔的经典论述,为之后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的城乡二元经济模型,被认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普遍理论。阿瑟·刘易斯1954年在《曼彻斯特学报》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的著名论文,提出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理论模式(即封闭经济条件下的二元结构模式和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二元结构模式),从而为发展中国家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提供了一般性或规律性的理论基础。

20世纪60-80年代,以美国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为领军人物的经济学家们(丹尼森、明塞尔、阿罗、贝克尔、罗默、卢卡斯等)对现代经济发展的五大谜团即:现代经济增长之谜;马尔萨斯困惑之谜;资源短缺型国家现代化之谜;战败国战后崛起之谜;里昂惕夫之谜进行研究,研究结论是:现代经济发展之谜,源于人才资本的魔力(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而这里所说的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实质上是本文所指的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人力资本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具有经济学价值的资本,反映了现代经济发展中科技和教育在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中的重要作用。

具体地说,196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997年)获得者、被誉为“人力资本之父”的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发表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舒尔茨不仅论述了知识和技能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且指出人力资本是社会进步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人类的未来要由人类的知识发展来决定”,“我们能够通过知识的进步来增加资源”。并且,他进一步指出人力资本的形成有教育、培训、医疗保健、迁移等方式。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并对经济发展动力做出了全新的解释。1961年,他定量分析了美国1929—1957年期间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重要结论: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在劳动收入增长和国民收入增长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70%和33%。[2]这一数据在全世界各国被广泛引证。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丹尼森估算了美国1929-1967年间,劳动者质量的提高(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对国民收入的贡献为23%,再加上知识进展中人力资本效应的贡献为12%,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总贡献达到35%。丹尼森等人实证研究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结论,掀起了全球范围内探索知识经济的狂潮。

同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提出了干中学模型。阿罗在其构建的模型中,将技术进步因素描述为由经济系统本身决定的内生变量,把从事生产的人获得知识的过程内生化。认为“干中学”所积累起来的知识会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而无限增长,并认为这是知识的外部效应。之后两年,美国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尔(Cary·S·Becker)较为深刻地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问题。认为人力投资的支出主要是教育培训、保健、劳动力流动。“许多工人通过在工作中学习新技术并完善旧技术而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率”。贝克尔的研究还为微观人力资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1966年,纳尔逊和菲尔普斯的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其技术进步也越快,经济发展也越快。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P·罗默(P·M· Romer)和R·卢卡斯(Lucas)[3]为代表的学者吸收了阿罗“边干边学”模型中的思想,用人力资本解释持续经济增长,创立了新经济增长理论或称内生增长理论。对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罗默1986年在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了“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一文,正式提出“收益递增型的增长模式”——Fi=F(ki,K,xi)(又称罗默模型)。该模型中,生产投入包括四种类型并将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纳入了经济增长模式。同时用这一模式来解释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他认为,技术进步是研发活动的结果,是由研究部门的人力资本推动的,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即研究部门的人力资本、总人力资本越多,经济的均衡增长率越高;市场利率越低,均衡增长率越高。[4]在此模型中,罗默提出了长期经济增长主要是由知识积累推动的。他认为人力资本存量决定经济增长率,不同国家因为投资于研究和开发的人力资本数量不同而获得的递增收益不同,所以富国可以持续长期发展,而穷国却长期“锁”在“低收入陷阱”里。[5]1990年,罗默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又提出了“内生技术变化模型”。这是一个更加完善的新模型。模型中假设有资本、劳动、人力资本和技术四种投入,认为人力资本的特殊智能在于:通过促进自身收益递增,相应地促使劳动资本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增,进而促进整个经济收益递增并保持可持续增长。这一模型的提出对于经济发展理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于罗默强调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在于知识积累。一个国家或地区投资研发资源的多少决定其智能水平的高低,因而,提高经济增长率,必须增加研发投资以提高知识积累率,特别是加强人力资本的培养与科技开发的投入,通过知识溢出效应而产生收益递增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1988年,卢卡斯(Lucas)综合归纳发展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和索洛的技术决定论的增长模型,提出了著名的人力资本积累经济增长模型。在模型中,他强调了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经济得以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卢卡斯还对人力资本的分类及其形成途径和产生的效应进行了研究。卢卡斯认为人力资本可以分为社会一般和专业化两类: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的社会一般人力资本能够产生“内部效应”(Internal Effect)。而在实践中学习获得的专业化人力资本(Spcecified Human Capital)具有“外部效应”(External Effect)。他还认为社会一般人力资本已达到的水平直接决定专业化人力资本的规模和水平。学校教育,不仅可以突破专业限制,而且具有人力资本生产的规模效应,最有效地提高一般知识水平。[6]

卢卡斯模型和罗默模型也是“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特征和贡献。在新增长理论研究中,多样化的机制因素被引入增长模型。特别是将人力资本作为独立要素,并且是比其他资本更为重要的要素,强调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如P·罗默在生产函数中引入了知识因素和R&D部门,来解释技术发明具有的正外部性、技术进步的内生来源和整个经济出现生产规模报酬递增的结果。R·卢卡斯则用人力资本的外部性来解释国别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收入差异的问题。R·卢卡斯认为从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向现代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本积累率的提高。他强调人力资本投资中的内部效应与外部效应的区别。此外,对新增长理论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有格罗斯曼、赫尔普曼、凯斯利和寇曼等。他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决定其采纳和应用高新技术的能力。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借鉴意义在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人力资本。这有助于我们更强烈地意识到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理论界对人力资本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Saint-Paul和Verdier(1993)认为选择政策扶持公共教育将有利于增加人力资本并促进经济发展。[7]2001年,Galor和Moav认为,现代经济演化升级进程中,资金资本积累为人力资本积累所取代,人力资本积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8]Castello和Domenech(2002)的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的不平等比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更为显著。[9]Sylwester(2002)的研究表明,提升人力资本的智能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以上研究表明:人力资本价值投资和积累是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因素;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加快实现其技术进步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启发人们认识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实际上是人力资本价值水平的差异。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理论界对人力资本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开始从微观(企业)视角研究调动人力资本积极性的问题(即人力资本动态价值的提升问题)。因为人力资本是通过与企业物质资本的结合而发挥作用的。研究者认为:由于人力资本是一种能动性强的资本,所以调动人力资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企业的价值创造至关重要。而激励的方式,除短期的现金报酬、物质激励外,长期的股权、期权激励显得越来越重要。加尔布雷思、埃德文森、沙利文、斯图尔特等认为:如果人力资本产权得不到激励而遭到破坏,其价值会迅速贬值或荡然无存。

综观国外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的理论,按其理论脉络看,20世纪30年代之前,人们主要通过阐释经济增长的内涵认识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因素;此后,由于人们对生产率问题高度关注,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发展沿着两条线展开:一条线是西方经济学界推动着经济增长因素由内涵认识向模型研究和实证分析的方向发展(其中,有代表资本决定论的哈罗德—多马模型、代表技术进步论的索罗模型、以内生技术进步为特征的罗默的知识积累模型和卢卡斯的两部门的人力资本内生模型)。另一条线是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学界开始形成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亦有类似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学家通过比较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1978—1996年)的人力资本总投资(全国教育投资与健康投资总额)和物质资本总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用数据说明了人才资本投资效益大于物质资本投资效益:增加1亿元人力资本投资可带来GDP增加额近6亿元,而增加1亿元物质资本投资GDP的增加额仅2亿元。通过比较归纳出了对经济发展起根本性、战略性作用的首要资本是人力资本的结论。

具体地说,李建民、王金营(1999)等引用国外的一些实证资料论证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杨明洪(2001)等的研究结论是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作用越来越大。陈娆燕(2006)着重分析了人力资本的经济功能。胡鞍钢(2002)认为:人力资本是21世纪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最具优势和最重要的战略资本。文魁、谭永生(2005)[10]利用SPSS实证分析了我国1990-2003年间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1990-2003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人力资本的贡献率高达32%,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李宝元(2009)[11]在《人力资本论》中认为中国通过制定和实施“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经济赶超战略而成为经济强国,是完全可能的。刘汉辉(2009)[12]通过揭开新“经济增长之谜”得出人力资本已成为我国现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的结论。而王金营(2001)、边雅静、沈利生(2004)[13]等学者关于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我国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所起的作用还相当有限。边雅静、沈利生以我国有典型差异性的东部和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这两个地区经济增长进程中人力资本影响作用的差异。这正说明了我国现实的经济发展主要还是依靠四高四低,当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环境、市场制约时,要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通过提升人力资本价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于中国人力资本的投入和产出问题:国内学者多数以宏观人力资本管理理论和国外经济学家建立的内生增长模型为基础,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研究人力资本因素对产出的贡献。史仕新、张友国等(2004)[14]构建了一个包含三要素的经济增长模型(人力资本、生态资本和技术进步),提出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个模型的不成熟之处是:未加入数据进行检验和修正,只是理论性地被提出来。李雪峰(2006)[15]的研究克服了史仕新、张友国等研究的缺陷,利用我国1978—2001年的数据,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包含科技投资、人力资本因素和不包含以上两因素的三类情况进行了回归,结果发现:科技投资因素的影响不显著,而人力资本因素的影响显著。另外,部分学者还相当有见地和创新的提出了宏观的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理论。如:张红霞、陈锡康(2004)等构建立了教育—经济投入占用产出模型,薛新伟(2007)建立了人力资本价值生产投入产出表的理论形式,张古鹏(2007)[16]等介绍一种计算我国人力资本存量的新的方法,利用Jorgenson和Fraumeni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1990年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行了计算,从中发现:人力资本总量和GDP高度正相关。张玲(2010)指出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意义重大。

以上文献分析显示:关于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机理的研究,未见直接的研究成果。在这个方面,近年国内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学者们从现代主流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探索。主要研究了以下问题:

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问题。刘庆宝、未良莉(2007)[17]、王军(2009)[18]等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中观、微观的动力及其机制。刘庆宝、未良莉结合国情,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进行了系统分析。王军通过实证分析提出了推动经济发展动力的可持续性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的观点,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扩大消费需求;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管理创新,大力培育人力资本,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比较。高峰(2008)[19]、王丽(2009)[20]等比较研究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经验和启示。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峰认为美、日等国给我们留下了值得参考的经验: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政府的职责明确和市场机制的地位强化;符合国情的调控措施。王丽实证分析印度的经济发展方式后指出,技术导向和知识积累的集约型方式可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模式。

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和难点。以刘世锦(2006)、吕政(2008)[21]等为代表运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和难点。刘世锦认为:要素价格的纠正问题,垄断性行业国企的改革问题,政绩考核和管理方式问题,公平竞争和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创新的制度和政策环境等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吕政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解决:经济发展条件的变化问题,速度与效益的关系问题,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等一些突出问题。学者郭庆旺(2005)[22]等对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1979-2004)进行了测算并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源泉做了简要分析。分析表明(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为9.58),我国经济投入型的发展依然还是主流。还有不少的研究学者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的障碍:经济资源的配置权问题;政绩考核标准问题;财税体制问题;生产要素价格的扭曲问题等。并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产生了诸如:能源高度紧张、环境严重破坏、就业问题突出、通货膨胀压力等了诸多消极后果。

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唐龙(2007)[23]、王一鸣(2008)[24]、方竹正(2009)等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思路和措施。唐龙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思路:所有经济工作的出发点——以人为本;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抓手——节能减排,载体——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保障——体制改革与创新。王一鸣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本在于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提高对节能降耗、技术进步的激励效应。方竹正认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制度安排的改进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尤为重要。这些制度和机制主要是财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分配制度。学者刘诗白(2006)[25]的研究认为我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充分意识到先进的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研究学者胡培兆则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强化社会责任,效率与效益并重。

马克思等伟人关于人力资本价值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思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这一问题有着比较集中详细的探讨,丰富了人力资本思想和经济增长理论。马克思把人力资本价值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他认为:教育是大工业生产条件下培养提高、变更劳动能力,再生产劳动力的基本手段和途径;复杂劳动力……具有较高的价值。更可贵的是,他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些观点进一步丰富了人力资本思想。

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力资本价值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思想。如列宁根据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指出了在技术进步条件下经济增长的规律。毛泽东在其著作中多次阐述了关于经济增长中的协调发展和平衡发展的思想。[26]他在强调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特别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如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的相关论述以及稍后“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都体现了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思想。邓小平则提出了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重要理论,并具有战略性的指出:一国劳动者的素质、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越来越决定其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和国力的强弱。[27]

三、简评

综述文献可看出:围绕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所进行的研究是多角度的。国外重视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研究也较早,且不同时期的研究主线和思路不一样,以舒尔茨、卢卡斯、罗默等为代表侧重于研究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贝克尔、明塞尔等为代表主要研究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以新制度经济学派为代表关注人力资本对(企业)产权形式变革的影响,人力资本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而国内的研究对理论本身大胆探索不够。特别是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核心(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和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缺乏研究。即使有相关研究,但大多数文献都是基于人力资本的静态价值提升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探讨,且偏重于理论分析,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数据调查分析太少,不能很好地分析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从宏观视角对人力资本的动态价值提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较少;以往文献研究人力资本价值计量、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的较多,但对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如何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不足。笔者的后续研究正是为了弥补以往分析的不足,对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进行研究。试图探讨以下问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问题;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机理与实现机制;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在实践中的关系问题。通过探讨这些问题,从而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政策建议。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资本智力资本将是未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作为知识资本智力资本的核心和体现者——人力资本,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以上研究证明:人力资本价值投资和积累是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因素;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加快实现其技术进步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促使人们认识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实际上是人力资本价值水平的差异,进而启发人们更加意识到一国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对其经济发展的决定意义。

如果说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那么宏观的人力资本的开发、管理有待于人力资本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的发展。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人力资源十分丰富但人力资本相对贫乏的国家,人力资本价值提升非常重要:有利于我国把人口大国变为人力资本大国,把人口压力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研究很有前途,这种前途来源于人力资本价值强大的现实解释力。我国已进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机遇期,然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遇到了人力资本价值水平不高的难题。面对资源、环境、市场三大瓶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活力源泉来自于挖掘“软实力”,即提升人力资本价值:一是通过人力资本的投资,使人力资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增长,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通过综合运用各种人力资本价值管理措施开发人力资本,有效促进其智能、素质发挥至最佳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当然,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应考虑两大问题:一是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的回报程度问题;二是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后的效能发挥程度。原因在于如果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后的效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那么,其价值的存在都难,更谈不上进一步提升其价值水平。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后的效能发挥程度对其价值提升的影响客观上要求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1]Robert M.Solow,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70(1).

[2]T·W·Schultz.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1).

[3]Lucas.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

[4]P·M·Romer.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term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94 (5).

[5]P·M·Romer.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

[6]董联党.集群视角下的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以长三角为例[D].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09.

[7]Saint-Paul,G.and Verdier.T.Education,Democracy and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3,42:(2).

[8]Galor,Oded and Moav,Omer.From Physical to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Inequality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J].Working paper,2001.

[9]Castello,Amparo and Domenech,Rafael.Human Capital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Some New Evidence[J].Economic Journal,2002,112.

[10]文魁,谭永生.把握规律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J].经济管理研究,2005,(5).

[11]李宝元.人力资本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2]刘汉辉.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增值与人力资本的终身开发[J].宏观经济研究,2009,(2).

[13]边雅静等.人力资本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12).

[14]史仕新,张友国等.人力资本、生态资本及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模型[J].财经科学,2004,(5).

[15]王梦奎.中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6]张古鹏.对我国人力资本存量的分析与计算[J].山东经济,2007,(2).

[17]刘庆宝,未良莉.我国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07,(12).

[18]王军.完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问题研究[J].理论学刊,2009,(9).

[19]高峰.国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经验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3).

[20]王丽.印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J].南亚研究季刊,2009,(3).

[21]吕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J].前线,2008,(3).

[22]郭庆旺.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6).

[23]唐龙.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探索,2007,(6).

[24]王一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意义和实现途径[J].理论视野,2008,(1).

[25]刘诗白.推进我国科技进步体制和机制创新[J].经济学家,2006,(1).

[26]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詹花秀

F2

A

1004-3160(2012)05-0088-07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机理研究》[编号:11BJL010];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项目《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研究与湖南的实证》[编号:201011BZZ5]的阶段成果。

2012-05-25

1.张轲,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本与产业发展;2.何菊莲,女,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价值经济研究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