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课程教法初探

2012-04-12 06:06:04雷丽君张国民赵旭鹏
关键词:案例生命理论

雷丽君,张国民,赵旭鹏

(1.山西农业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山西 太谷030801;2.山西农业大学 附属中学,山西 太谷030801)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课程教学是高校生命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实施生命教育课程教学,就是要通过对大学生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与知识讲授,让他们对自己有较深的认识,珍惜与尊重一切有生之命,最终促进学生生理、心理、社会性、灵性的全面均衡发展。因而,生命教育课程教学与其他学科课程教学在其教学目的、内容以及方式上面有着特殊要求,尤其在课程教法上,须重理论引导,重情感感染,重案例启迪,重讨论互促,重实践锻炼。

一、理论引导法

大学生生命教育突出特点首先是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即要从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人生信仰与终极目标等重大的理论问题上面,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端正人生态度,确立生活信念。如果课程教学没有一定高度与深度的理论性,既不能适应大学生善于思辨的理性追求,满足学生学习课程的强烈需要,也不能达到课程教学从根本上改变或影响学生生命观的目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泛泛而谈,或讲一些不典型的事例,就会使课程变得浅薄,没有了生命教育厚重感与深刻性,也就使得生命教育的价值大打折扣。但是大学生生命教育又不是纯粹的生命理论探讨,不可抽象地尽讲一些深奥的生命理论问题。应当说,生命教育课程就是介于生命理论与学生思想实际之间的一门引导性课程,即站在一定理论的高度,直面学生现实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在理论观念上以及思想认识上给学生以引导。也就是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与破解学生的思想困惑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生命知识,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校正学生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实践说明,没有一定的理论性,会使课程降低渗透力与导向力,而空泛的理论说教,却会使课程教学失去吸引力和感召力。

正是生命教育是介于理论教育与学生思想实际之间的一门教学课程,其课程教学就必须把握好生命理论与学生实际的结合,注重从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上加以理论的引导与解惑,而不是简单的理论阐释。所谓理论引导,重在把握学生的脉搏,顺势利导,循循善诱。在具体方法上,可以采用提问法,即对基本的理论问题,以提问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关注与思考,进而把基本理论讲清楚,使学生认识水平得到提升。实例法,即以现实实际问题切入,讲清楚实例中蕴含的生命哲理,使学生从实例中体验与感悟生命理论光彩与价值。调查法,即调查与理解学生现实思想动态以及困顿或困惑,然后直接切入学生的思想实际,加以理论的阐释与引导。名言法,即引用名人富有哲理的名言进行教学导入,让学生在记住名言的同时,理解其中的生命意蕴与哲理。

二、情感感染法

生命教育课程教学既有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理性属性,也有触动学生情感的感性属性,情理交融,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才是成功有效的生命教育教学。也就是说,生命教育就是情感温暖情感、心灵抚慰心灵、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使学生懂得,生命与人生美好,就在于人的情感的美好。所以没有情感就没有生命教育,也就没有生命丰润与人生的美好。可以说,生命教育课程教学中,情感既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教育教学的基本重素,还是教育教学的必要手段。所以,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必须注意运用情感的力量,注重情感的感染、激发与培育。即用爱心感染与丰富学生的情感,用激情点燃与激发学生的情感,用热情温暖与抚慰学生的情感。特别强调的是,生命教育的课堂,切不可以伤害学生的情感,如责骂、侮辱、训斥等,伤害学生的情感就是对生命的伤害,无以达到生命教育的目标与目的。

运用情感感染学生,基本的方法在于,①以理育情,即以生命哲理培育学生的生命情感,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情感总是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思想认识,就会产生相应的心理情感;②以情育情,即以教育者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的生命情感。生命教育是爱的艺术,精诚所至,就会把学生培育成为我们所希望的那样的人才。③以行育情,即在实践活动中激发与培育学生的生命情感,适当的实践活动,会使学生体验到生命美好,感受生命的温暖,感悟生命的真谛。④以境育情,即以营造温馨的课堂环境,以适当的景物和气氛激越与培育学生的生命情感。尤其要注意,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相互的关爱、相互的温暖,营造一个温馨的课堂情境。

三、案例启迪法

大学生生命教育以鲜活生动的案例进行教学,注重案例启发学生,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与作用。教学实践说明,恰当适宜的案例的运用是成功教学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其说生命课程教学讲得好,不如说典型案例运用的好,与其说讲课语言的丰富,不如说典型案例的丰富。因为典型案例都蕴含了深刻的生命哲理,是生命哲理最直接最恰当的阐释与说明。讲课就是通过案例再把理论还原于实际生活。这样的一个从实际到理论,再由理论到案例的过程,也是一个提炼、升华的教学理论的过程。案例教学法也是以生命叙事为轴心教学的主要方面,它更符合个体的“无意识”学习状态和认识机理,使教与学双方动用右脑,借助想象、情境、情感、节奏等非逻辑化思维,以一种独特的故事结构与生动的内容来个体发挥生命教育的功能。教学实践说明,当一个人进入过某种叙事的时空中,那么他的生活可能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只要教师善于选择经典案例,以此设计出生命叙事的情境,捕捉生命叙事的主体,突出生命叙事的表达,就能够充分挖掘大学生生命价值的体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案例运用要注意的是,一要切合学生思想实际。只有切合学生思想实际的教学,才可以吸引学生,引起共鸣,使学生产生感同身受之感,真正触动到思想心灵深处最柔弱的地方。二要具有教育意义与价值的。案例切忌为吸引学生而采用低俗的例子,为活跃课堂而采用滑稽的事件。这样不仅起不到教育的效果,反而会误导与毒害学生。所谓有教育意义,就是使学生在案例中受到生命的感悟、生命的启迪、生命的震撼、生命的思考,进而使其心理、社会性、灵性得到发展与提升。

四、讨论互促法

在生命教育的课堂内,学生不只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应该是生命教育过程中主动地参与者、感受者和体验者,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成为对课堂教学有重要贡献的人。这既是生命教育主体的内在需要,也是生命教育目标与过程必然要求。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个人可以主动进入教育的过程,体验、体悟生命的美好与价值,同时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影响,进而得到共同提高与进步。教学实践证明,有学生参与讨论的往往是最充满活力的。生命教育课堂所对应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生命教育就在于是激发生命活力的。总之,通过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是创设教学情境,突出主体活动体验的主要方法,它能够促进学生从中分享成果以及快乐与美好,同时促进学生从中学习、体悟与成长。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也只是一种教学的方法,重要的是通过讨论要达到教育的目的。为达到教育的目的,讨论就必须把握好讨论的关键,一是目的性,要注意选择精深主题进行讨论,引导讨论朝向既定的目标与目的,不可以漫漫而论,不着边际,也不可以流于形式,不切实际,更不可以偏离目标,走入极端。二是分享性。要引导学生注意分享其他同学的快乐、幸福与美好,也可以分担他人的忧伤与痛苦,给他人以支持与鼓励,让生命在课堂绽放美丽与光彩。三是广泛性。讨论就不是个别学生的发言,而是要让更多地学生参与进来,谈体会,谈感受,尤其是鼓励胆怯的学生参与进来,把参与课堂讨论成为他们体验生命光彩,走向成功人生舞台与台阶。课堂讨论法包括团体讨论和小组讨论方法,前者由教师以问答方式进行,后者在学生之间探讨相关主题。这些方式可以透过各种教学视听媒体以及报刊杂志等资料进行欣赏和讨论,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从中获取对生命价值的感悟和心理素养的提升。

五、实践锻炼法

如前所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课程教学,不仅是理论的学习与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还在于情感的体验与实践的感悟。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根本途径与方法。只有学生亲身经历,才有真切感受,如参与献血感受生命的价值,走向同学感受集体的温暖,走进养老院感受生命的宝贵,走近成功者体悟生命的价值等等。实践也证明这一点,现在很多学校组织暑期“三下乡”活动,大学生将自己所学的技术传授给农民,一方面可以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又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争取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现实环境中亲身感受,使其更加深入地认识、理解别人和自己,并进而改善了自己的行为。还有很多学校组织大学生从事义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感受自己给别人带来的欢乐与幸福,相应地自己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

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可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其一是课内的实践活动。可在在课堂内有准备地组织演出情景剧,使学生在从中扮演角色,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能够亲身实践他人角色,从而更好地正确理解他人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情况下的内心情感而得到生命感悟。其二是课下的实践活动,如课下做一些游戏,让游戏说话,使学生从游戏中加深对生命的理解与相关知识的学习,还可以是课下结合校园文化教育活动,开展有关生命教育宣传活动,使学生从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其三是校外实践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校外参与实践活动,如走进敬老院、孤儿院调查访问做义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做志愿者等,使其从中感受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更加珍惜生命的宝贵与美好。

[1]欧巧云.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235-237.

[2]肖川.大学生生命教育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16-118.

[3]顾海良.生命教育——大学生读本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22-223.

[4]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 [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130-136.

[5]张国民.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原则简论 [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2):86-89.

猜你喜欢
案例生命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少先队活动(2021年2期)2021-03-29 05:40:48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中国公路(2017年7期)2017-07-24 13:56:38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