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先进性建设与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研究

2012-04-12 06:06:04罗瑜
关键词:纯洁性创先争优先进性

罗瑜

(山西农业大学 研究生学院,山西 太谷030801)

从2005年以来,高等学校按照党中央的部署,深入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此的基础上,在全党又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和目前正在进行的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这些都是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继续和深化,是我党加强先进性建设,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大举措,这对于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在全党深入进行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本文就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创先争优、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从理论和实践上谈一些认识。

一、正确认识党的先进性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的辨证关系,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增强党员意识,提高履行党员义务和责任的自觉性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在于先进性,这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我们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主要包括党的指导思想、路线纲领、奋斗目标、方针政策的先进性;党的组织原则、领导体制、工作机制运行程序的先进性;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个人的先进性。[1]这三方面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全面规定了党的先进性内涵。从大的层面来讲,我们党全面总结了历史经验和教训,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在体制、机制方面也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改革、完善,这些都体现了党的先进性与时俱进特征。同时,党的先进性也必须体现在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身上。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员是党的细胞和党的先进性的承载主体,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2]因此,党员的先进性是从个体上体现党的先进性的,是党的先进性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党的先进性和党员的先进性,这两者表现形式不同,其本质上是一致的,没有党的先进性,就不可能有党员的先进性,反之亦然。广大的人民群众衡量一个党是否具有先进性,既要看路线、方针是否体现人民的利益,又要看党员是否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党员要体现出先进性,重要的是必须增强党员意识,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而不是一个普通群众,想问题、说话、办事情都要站在党的立场上,站在广大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党的形象,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坚持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平时看得出,关键时冲得出,危难时能豁得出,让群众感觉到你是一名党员。要增强党员意识,对于高等学校的党员来说,不管你的职务有多高,职称有多高,资格有多老,都不能以特殊自居,都必须牢记自已首先是一个党员,其次才是领导或专家、教授,同样要执行党员标准,用党章严格要求自已。

在目前,高校的党员队伍总体上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能够牢记党员的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是不容否认,有少数党员无论从理想信念到党的观念,从宗旨意识到组织纪律,从思想作风到执政能力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党员混同于一般的群众,甚至有个别党员落后于群众 ,当了群众的尾巴,看不出他是一个党员,也看不出他的先锋模范作用,因而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形象树立不起来。归结起来就是同新形势的任务和要求不适应、不附合,说到底就是党员意识淡化。深化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就要从增强党员意识,提高党员的素质为抓手,教育党员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始终用党章规范自己的行为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中央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大部署,是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载体和党的活动方式的创新。是当前党建机制的创新。凸显了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明确了新时期评价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的“五个好”“五带头”基本标准。创先争优活动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结合上,明确规定了的自身职责,明确了方向,对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生机活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意义重大。高等学校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必须把创先争优活动当作经常性工作长抓不懈,不断创新方式,重在“创”与“争”上下功夫,真正取得实效、长效。

首先,要通过创先争优,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增强党员意识,核心的是增强党员的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具体来讲就是共产党员要牢记宗旨,严格地执行党章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作为教职工党员,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全心全意培养合格人才”的思想。这要体现在教学、科研、生产开发等各项工作中,体现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严谨治学的全过程,确实增强教育、管理和服务学生的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作为学生党员,也要体现在学习生活中,为其他学生做表率。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事情,党员必须首先做到。普通群众做不到的,或者是不需要做到的党员也必须做到,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来。

其次,把创先争优融入党员职责,激励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争当先锋模范,争做优秀党员,创造一流业绩。尽管每一个党员的工作岗位不同,所从事的职业不同,年龄、文化、职务不同,在具体的工作中,不同职业、不同职务有不同的要求,但是树立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自觉成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定的实践者是共性的,都要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第三,通过创先争优形成党的先进性建设机制效应。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党的先进性建设载体,一方面,通过教育活动,使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员意识、强化综旨观念、明确价值导向,形成内在动力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教育方式、完善党内民主建设、党内激励互助、典型示范引导等形成外在动力机制。[3]创先争优活动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好做法、好经验,同时也会涌现大量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事迹,高校党组织要重视它的示范作用,认真总结和大力宣传、推广。在教职工中营造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风气,使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向纵深拓展,形成长效机制。

二、正确认识先进性建设与提高执政能力的辩证关系,以保持党的纯洁性为抓手,增强执政意识,发挥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要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着重从思想和作风、体制和机制、方工和方法、素质和本领等到方面加强和改进。[4]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重点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过程,全面加以推进。[5]这就告诉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提高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是至关重要的。先进性是纯洁性的前提,纯洁性是先进性的基础。[6]我们党是否具有先进性,又必须通过执政能力和执政成效来检验。因此,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二者是紧密结合的,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的。先进性建设搞好了,党的执政能力才能够增强。反过来执政能力增强了,党的先进性也就体现出来了。在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党要经受住考验、化解危险,就要以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为抓手,使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高校,围绕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主要应做好三方面工作:

首先,高校要通过学习教育活动,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党的纯洁性教育重大意义,增强党员执政意识,保持队伍纯洁,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使高校真正成为培养合格人才的阵地。有的党员同志认为,保持党内队伍的纯洁,提高执政能力主要针对领导干部的,和普通党员关系不大。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十分有害的。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从党的整体上讲的,也是针对每个党员的整体素质讲的,不仅是对领导干部讲的,也是对普通党员讲的,区别在于要求不同。党员领导干部因在党的工作中负有更大的责任,因而有要求更高、更严。同时领导干部也是普通党员的一分子。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不论职务有多高,还是工作性质有多么不同,都必须严格按照党章的要求,履行党员的义务,学习和践行新时期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都要提高执政意识,增强执政能力,体现党的先进性。而提高执政意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关键是要大力保持党的纯洁性。因此,在党的纯结性教育活动中,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接受教育,领导干部要带头,从思想、组织、作风三方面学、查、改,增强能力、提高素质。

其次,针对“四种危险”,解决党性不纯问题,以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人认为高校是清水衙门,不容易滋生腐败问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事实上从这几年高校发生的案件来看,同样发人深醒。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的摆在全党面前。[7]这“四种危险”,在高校党员干部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比如,少数党员干部不注重理论学习,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解不深不透,工作缺乏思路;事业心不强,精神萎靡,工作缺乏主动,得过且过;作风飘浮,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不够;责任心不强,纪律松驰、热心于迎来送往,享乐思想盛行;甚至个别党员干部为政不廉等等,这些党性不纯的表现,都会损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形象。高校各级组织,特别是各学院党委或党总支和所属党支部又是党的最基层的组织,是我们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因此,在高校加强党员干部纯洁性教育,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在高校的执政基础十分重要。最主要的包括: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策水平;加强道德建设,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宏扬良好道德风尚,增强事业心、责任感;转变作风,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拓宽民主渠道,强化监督;坚持干部标准,配好班子;加强干部日常教育管理,严明纪律,端正党风党纪;深化警示教育,提高自我净化、拒腐防变能力。这些方面做好了,党员干部纯洁性教育就会收到实效。

第三,加强党在高校执政规律的探索研究,理顺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制度建设,这是加强先进性建设高校党组织和每一个党员的重要责任。目前,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用人机制、分配制度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不相适应;教学水平、管理水平与人才质量标准不相符合。因此,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一套科学、合标准不相符合。因此,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一套科学、合理、规范、配套的制度,对于学校理顺党与政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管理与服务的关系,科学划分各组织之间的职能,明确职责和办事程序,形成科学的管理和反馈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非常重要。

三、正确认识党的先进性建设与高校科学发展的关系,以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为着力点,创造社会主义大学良好的育人环境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他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8]这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作了全面阐述,为高校又好又快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高校实现科学发展,这是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能力在高校的体现。高校的科学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包括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为地方经济建服务等诸方面。但最核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建设好一支政治坚强、业务精良的党员队伍、教师干部队伍、学生骨干队伍,成为高校各项工作的主力军,才能推进高校科学发展。尤其是保持高校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这是我们构建和谐大学、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围绕高校科学发展,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党在高校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推进高校科学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89年的政治风波都证明,加强党在高校的领导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极端重要性。在高校,党的力量来自于党的先进性,任何只重视业务建设,而轻视党的建设,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观点和行为都会削弱党在高校的领导,偏离高等到教育办学方向,影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以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为基本着力点,促进高校的科学发展。而保持高校党的先进性,是加强党对高校领导,推进科学发展首要任务,也是每个党组织和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个党员只有适应时代要求,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建设社会主义大学的能力,脚踏实地的在本职岗位上做出奉献,才能促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为高校的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高校发展,要求我们探索高校发展的规律,坚持育人为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的根本标准。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合格人才的培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学习方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9]形成教学、科研和学科有机统一,互相促进的机制,并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符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执政兴校的第一要务,就要体现在学校发展的科学规划、科学决策和管理制度中并落实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建设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新学科、新专业,建设符合长远发展的校园公共设施、教学科研设备系统,形成软硬件建设的和谐统一,发挥办学的最佳效能,促进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第三,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也是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的文化氛围在无形中塑造着学生的人文素养,这种积淀对人一生的影响持久而深入。[10]先进的校园文化既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还包括大学的校容校貌,校园建筑特色,校园绿化美化程度,教学科研设备水平。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最适宜学生健康成长的,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用丰富多彩的,高尚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引导师生员工,形成共同的办学理念,教学风格,共同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成为创建学校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带头者、实践者,使大学校园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坚强阵地。

[1]程天权.创先争优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J].求是,2012(2):38.

[2]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 [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10.

[3]山西省党建研究会.建立建全创先争优动力机制 [J].前进,2012(4):16-17.

[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 [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55.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告辅导读本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7-48.

[6]袁纯清.大力保持党的纯洁性,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J].求是,2012(4):16.

[7]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光明日报,2011-07-02(2、3).

[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告辅导读本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4-15.

[9]袁贵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J].求是,2012(12):6.

[10]刘延东.深化高等到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J].求是,2012(10):7.

猜你喜欢
纯洁性创先争优先进性
服务侨企创新业 创先争优展作为
华人时刊(2022年11期)2022-09-15 00:55:24
创先争优支部底色
浅谈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纯洁性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5:42
如何提高企业中青年党员的先进性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40
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看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
高校党员践行先进性的方式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34
党员干部如何保持党的纯洁性
学习月刊(2015年24期)2015-07-09 03:41:52
儿童医院构建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增强党章意识保持党的纯洁性 提高党内民主建设的科学化
观察与思考(2014年4期)2014-02-27 10:52:35
新形势下提升石油企业党组织纯洁性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