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龄
(湖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79)
“四化两型”建设中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研究
李松龄
(湖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79)
“四化两型”社会建设内在地要求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关系的协调是城市经济社会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充分发挥政府在利益关系协调中的作用,不断地完善市场和提高市场的均衡程度,有利于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
“四化两型”;城市;农村;协调发展
“四化”指的是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两型”指的则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四化两型”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四化”是为了保证两型社会的建设,“两型”社会内在地要求实现“四化”。如果对“四化两型”作出进一步的分析,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可以说是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其实,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高消耗和环境高污染的问题,是在不断地掠夺农村资源和污染农村环境的过程中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因此,不能仅仅强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四化两型”建设,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也需要“四化两型”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没有把城市与农村的利益关系协调好,二者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协调发展起来的。因此,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协调好城市与农村的利益关系,将两个方面的两个积极性都充分地调动起来,以促进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利益关系的协调,政府能够发挥作用,市场更应该发挥作用。如何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又一个问题。
“四化两型”是一个富有历史内涵、现实必要和整体关联的概念,而且无论是从历史的、现实的还是整体的角度,探讨“四化两型”社会建设,都能够揭示它对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知道,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的概念,那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1]P21就是说,城市发展的道路就是新型工业化,而且,字里行间已经把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作为一个整体,并通过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政策安排而明确提出来。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城镇化水平则被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而未同新型工业化的论述有机地结合起来。虽然如此,“四化两型”的雏型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似乎己见端倪。党的十七大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主张。“四化两型”作为一个现实必要和整体关联的概念,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主张中得以充分体现。例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2]P22-23所表达出来的东西正是“四化两型”深入揭示的内容。由此,我们能够引申出来的结论就是,新型工业化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题和农业现代化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题,既然被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也就必然要求城市经济社会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化两型”建设被认为是一个富有历史内涵的概念,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概念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党的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上呼之而出的,而且也是在“一化三基”的基础上被湖南省委提出来的战略选择。所谓“一化三基”,指的是新型工业化和基础工作、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抓好基础工作、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推进新型工业化。在“一化三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不失时期地提出“四化两型”的建设目标,应该说是一种继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其实,将“一化三基”的内涵进行拓展,便可见“四化两型”的面貌。新型工业化是一种用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应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工业化。如果没有信息化,就不可能有新型工业化,二者是一种相互补充而又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城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只有把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了,新型城镇化才能稳步发展,新型城镇化与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一种互补关系。农业是一项基础产业,发展农业这个基础产业,必须要把农业现代化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即便不作深入探讨,我们也能从“一化三基”中体会出关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内容。如果要问“一化三基”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为了两型社会的建设。从这种意义上说,我认为“四化两型”应该是对“一化三基”的继承和发展。“一化三基”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农村基础产业建设的重点,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城市经济建设的抓手,体现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四化两型”因为是对“一化三基”的继承和发展,更应该促进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如果从“四化两型”的现实必要性来看,我省已经积累的社会经济矛盾,更加凸显出城市经济社会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思想的重要性。我们知道,城市中的新型工业化需要发展产业集群,也就需要土地发展工业园区。因为城市中心的土地用来发展房地产和商业较为有利,因此只有征用城市周边的农村集体土地,才能保证城市新型工业化的土地需要。如果土地征用费足以补偿农民的损失而有余,那么城市经济就会因为新型工业化有足够的土地支撑而得到发展,农村居民也会因为有足够的土地补偿而安居乐业,应该说这是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问题在于,政府的土地征用费不足以补偿农村居民的损失。曾经,我们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支持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地方政府又以农村土地价格剪刀差的方式支持城市的新型工业化。不过,不同于过去的地方是,因为农民维权意识的增强而出现了许多不利于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政府与农民、开发商与农民因为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之类的事情而处于对抗的矛盾之中。如果这种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城市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制约。而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在发展城市经济社会的同时,协调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能使失去土地的农村居民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得到满足,过上同城市居民一样的舒服日子,那么因为土地纠纷而产生的群体性事件就会大幅度地减少,社会稳定程度也就会大幅度地提高。
再说,城市的新型工业化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应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必然导致部分仍有市场需求的传统产业从大中城市中转移出来,落户县域小城镇发展。应当说,这种转移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产业大部分都是一些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差、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大、人力资源优势难以充分发挥的产业。如果说“四化两型”是为了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话,那么,我们就绝不能因为传统产业向小城镇的转移而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现在,一些耗能高、污染大的传统产业转移县域城镇的现象客观存在,再加上原来就有的高耗能和高污染的乡镇企业,农村居民也像城市居民一样,难以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因此,不能因为要发展城市的新型工业化,就以农村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即便要把那些有市场需求的传统产业转移到县域城镇中来,也应该不失时机地进行提质改造,尽可能地减少污染和消耗。这就表明,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当然,我们还可以运用列举法举出很多例子,说明“四化两型”的现实必要性对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不难看出,如果没有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四化两型”建设也是不可能顺利进行下去的。
“四化两型”建设不只是要求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而且也能够促进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比如说,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转移出来的传统产业必然要到县域城镇寻找出路,这就为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一些传统产业,如食品加工业主要以农产品为原料,它向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必然带动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推动农产品的深加工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不是很高,而且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不只是为离土又离乡的农民就近就业提供了工作机会,而且也为那些留守妇女和老人找到了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赚份工资的工作场所。应该说,传统产业向县域城镇的转移,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更起作用的地方是,产业转移带来的工业化的经营思想,为农村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农民一旦吸收和掌握了这种工业化的理念,将为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这种理念对于城市经济社会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非常重要。
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落后于城市,主要是因为农村的生产基础设施、生活基础设施和文化基础设施不如城市。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农业机械化就难以推广;电网和自来水设施落后,农民就难以用上现代化的电器;网络和影院设施落后,农民的精神生活就得不到满足。正是因为农村的物质文化生活赶不上城市,农村中那些有一定文化程度和思想意识的年轻农民,只有离开农村,流入城市打工,才能实现他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所以,要实现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好。农村点多面广,要把基础设施全部建设好,难度很大,也不现实。“四化两型”建设把新型城镇化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必然要加大对县域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也就能够突破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制于基础设施落后的瓶颈。就我的认识来说,只要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以及农民的生活水平就能大幅度地提高。从“四化两型”把新型城镇化作为一个重点内容来说,它也必然要求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如果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不能协调一致,就会影响“四化两型”社会的建设。
再说,农业现代化是“四化两型”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3]然而,无论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还是用现代经营形式或者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或是提高农业水利化和机械化水平,都需要通过新型工业化才能实现。所以,城市经济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就为农业现代化乃至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同时,农业现代化也为新型工业化乃至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生产物质基础和生活物质基础。所以,把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在“四化两型”的发展模式之中,必然会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不过,我要强调的一个问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经济社会和农村经济社会能否协调发展,关键在于二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否协调。如果城市与农村的利益关系是协调的,二者就会因为没有利益障碍而协调和可持续地发展;如果城市与农村的利益关系不协调,二者的发展就会因为利益障碍而不可能是协调和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导向型的经济,而且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物质动因。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说,“象一根红线贯穿着党的一切文献”的“基本观点”是,人们的“每次行动”都是“从直接的物质动因产生”。[4]P26“四化两型”建设中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其实就是人们所进行的经济社会活动,物质利益毫不例外地应该是这种活动的物质动因。如果在城市经济社会活动中的物质利益,高于农村经济社会活动中的物质利益,那么,人们就会从物质利益较少的农村经济社会活动中转移出来,而进入物质利益较多的城市经济社会活动中去。从目前城市与农村的利益关系来看,城市的物质利益明显高于农村,所以,我们能够看到的劳动力流动,都是从农村流向城市,而不是从城市流向农村。我们认为,在一定时期内,农业劳动力从边际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农村流向边际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城市,能够促进我国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果这种趋势长期发展下去,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会因为缺乏新型的农业劳动力而受到影响,也就不可能与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协调一致。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这种发展趋势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有效的遏制。
据有关资料披露,“从收入的角度衡量,当前城乡差距大概是3.2∶1,但从消费的角度衡量,大约是6∶1,消费上表现的差距比收入上表现的差距大得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居民家庭消费并不只是取决于居民收入和财产的多寡,还有公共消费。恰恰是农村居民享用的公共消费比城市居民少得多,才出现消费差距大于收入差距的现象。”[5]P26在这里表露出来的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利益差别,一是收入上的差别,二是公共产品享用上的差别。因为如此之大的利益差距,农村劳动力不可能不往城市流动。城市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其中,人的因素又是生产力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如果农村劳动力都往城市流动,而且都是一些有一定文化和年轻的劳动力,那么农村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不可能大幅度提高的。只有把农村的收入和公共产品提高到与城市相当的水平,才有可能留住流往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农村经济社会才能又好又快发展。这就进一步说明,城市与农村利益关系的协调是二者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要做到城市与农村利益关系的协调,除了国家财政要加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以外,还必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安排。城市加快新型工业化的步伐,正是为了提高工业的积累水平和城市的经济实力,为反哺农村和农业,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奠定基础。由此而说明的另一个问题是,城市与农村的发展既要协调一致,又不可能完全同步。只有在不同步发展的基础上,追求协调一致,才能最终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所以,“四化两型”建设要在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有所作为,不只是在推动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在理顺城市与农村利益关系上发挥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的现象不仅存在,而且比较严重,影响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2]P23虽然对于加快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如果在理顺二者的利益关系上不注意相应的政策安排,这种作用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四化两型”不只是要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而且也要成为一种利益协调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城市与农村协调一致、又好又快地发展。
上述分析表明,利益关系的协调是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人们可能认为,现阶段我国城市与农村利益差距拉大,更多的是因为市场的作用。有人认为,“通过市场经济之路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世界历史证明了的可行之路;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却不会自动实现。市场经济排斥平均主义。收入差距一旦拉开,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收入差距会在经济循环中自动扩大。”[4]P25在他们看来,利益差距的扩大是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因此,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来协调城市与农村的利益差距,从而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是不可能的事情。唯一能够促进城市与农村利益关系协调的,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是政府。就我的认识来说,不完善和非均衡的市场是拉大利益差距的根源。例如,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不完善和非均衡的,是它催生了许许多多的房地产富商。如果让城市建设中的房地产利益格局持续下去,城市周边的土地纠纷和房屋拆迁等影响农村协调发展的问题,就会不断地产生出来。笼统地说是市场催生了城市与农村不合理的利益关系,从而影响城乡的协调发展,这是不全面的看法,应该说是不完善和非均衡的市场拉大了城市与农村的利益关系,影响二者的协调发展。
市场完善和均衡的程度越高,增量利益的差距就越小,城市与农村的利益关系就越协调;市场完善和非均衡的程度越低,增量利益的差距就越大,城市与农村的利益关系就越不协调。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市场发展的历程及其结果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们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按上述的道理来说,应该是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利益关系则更是如此。可是,凡是到过西方发达国家的人们都知道,它们的城乡差距不是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小。即便是反映社会公平程度的基尼系数也不是在不断扩大,而是逐步缩小。就是说,城市与农村的人与人的利益关系朝着协调和谐的方向变化,从而城市经济社会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程度不断提高。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是资本家的良心发现,还是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实,既不是资本家的良心发现,也不是制度根本性的改变,而是市场完善程度和均衡程度不断地提高。正是因为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地通过建立和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市场,运用宏观经济政策不断地促进市场均衡,因而大大地提高了市场的完善程度和均衡程度,从而不是不断地扩大利益增量差距,而是不断地缩小利益增量差距,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利益关系更加协调和谐。
理论上的说明也是如此。农村的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者只得远离农村到城市打工。因为农村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关系,城市劳动力市场也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我们知道,劳动力的使用者以劳动力的使用能够创造的价值作为劳动力需求价格的确定依据,劳动者则以劳动力的价值作为劳动力供给价格的确定依据。通过讨价还价,在供过于求的市场关系下,劳动者能够得到的市场工资会大大低于劳动力的需求价格,而略高于劳动力的供给价格,甚至还有可能低于劳动力的供给价格。这样,劳动力的使用者通过劳动力的交换,获得较多的消费者剩余,即劳动剩余价值,从而有增加投资和扩大劳动力需求的积极性。劳动者尽管只是获得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市场工资,但是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找个工作十分不易,因而只得离乡背井,进入城市打工。在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和非均衡的条件下,只可能出现农民进城打工、加快城市建设的现象,而不大可能出现青壮年农民坚守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现象。如果这种市场不完善和非均衡的情况不改变,要想营造城市经济社会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局面,几乎是不大可能的事情。我之所以要强调不断地完善市场和促进市场均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因为这个道理。
因为市场完善和均衡的程度总是相对的,即便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因此,人们所认为的市场在经济循环中不断扩大利益差距的认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政府应该发挥作为,协调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正如江泽民所说的那样,“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1]P28政府应该针对市场不完善和非均衡所造成的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差距,通过税收政策和转让支付形式等再分配手段,将不合理的利益差距不断地缩小,从而通过利益的导向作用,加快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不过,政府的这些作为虽然非常重要,但要从根本上消除利益差别是不可能的,因为催生利益差别的不完善和非均衡的市场还在不断发挥作用。因此,应该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完善市场和促进市场均衡的经验。一方面要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不断地完善市场机制;另一方面,也要依据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原则,科学地制定和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高市场的均衡程度。现在,人们比较注意政府发挥作为调节利益差别,而比较忽视完善市场和促进市场均衡对利益差别的影响。我认为,只有将政府作为和市场影响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比较有效地协调城市与农村的利益关系,推进二者的协调发展。
利益关系协调是城市经济社会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四化两型”具有整体关联和现实必要等特征,它的发展过程必然会促进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但是如果我们不注意城市与农村之间利益关系的协调,也就必然地要影响二者的协调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利益导向是原则,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其实就是在利益的引导下,从边际生产力水平很低,从而收入水平也低的农村,向边际生产力水平较高,从而收入水平也高的城市流动。如果二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不改变,这种流动就不会终止,农村因为缺乏有知识、有技术的年轻劳动力而不可能同城市协调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关系的协调需要政府发挥作用,但必须要同完善市场和促进市场均衡的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人们可能认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利益差距是因为市场经济造成的,我则认为是不完善和非均衡的市场产生的。只有不断地通过建立和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市场和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提高市场的均衡程度,才有可能消除利益差别产生的市场空间。不过,因为市场的完善和均衡程度总是相对的,因而必然要求政府通过再分配政策理顺城市与农村的利益关系,促进二者的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在运用再分配政策理顺利益关系的同时,要坚定不移地做好完善市场和促进市场均衡的工作。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N].长沙晚报,2007-01-30.
[4]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上册[K].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5]刘尚希.贫富差距与共同富裕:从现实到目标[J].学习参考资料,2011,(4).
C93
A
1004-3160(2012)01-0061-06
2011-10-20
李松龄,男,湖南安仁人,湖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价值理论与经济制度。
责任编辑:詹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