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卉
(华中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价值体系与主体关系
——后现代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研究
王 卉
(华中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注重完整个体的和谐发展、知识与价值的统一和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与对话,是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基本规定。后现代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坚持以教材为本,通过教师、学生与课程编制者的对话,以问题为导向构建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知识探究的兴趣。知识体系是价值体系的支撑,知识的传授应遵循生活的逻辑,激励学生不断成就新的自我,并通过创设新型的开放教学环境,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后现代课程理论
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西方世界的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超越。后现代课程理论建基于后现代主义理论之上,由于理论基础的丰富性和知识观的转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如概念重建取向课程观、建构主义课程观、生态课程观和解释学课程观等等。但是,它们对于课程的理解具有相通之处,它们可以说是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基本规定。
(一)课程注重完整个体的和谐发展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方向和中心。后现代课程理论批判传统课程理论封闭性的课程目标,但是它也不否认课程目标的重要性。课程目标显然是重要的,但它应该是开放的、发展的,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后现代课程理论提出全人发展的理念,强调“把人当做一个整体来对待,尊重人存在的自然状态和个性特质,它既重视人的理性的一面,也重视其非理性的一面,情感、态度在后现代主义课程中获得了应有的地位”[1]。
(二)课程是知识与价值的统一
知识是课程的核心,没有知识就没有课程,这是课程理论的基本规定。基于整个20世纪哲学研究的转向,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和价值中立性的传统知识观受到批判和怀疑,知识的文化性、境域性和价值负载特点是人们对知识性质和价值的新认识。20世纪70年代以后,课程理论研究的重点由课程编制技术转向课程的价值研究。课程隐含着一定社会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把握其逻辑结构必然蕴涵着一定的价值思考。后现代主义在对课程的理解中更为关注知识的意义生成,从而促进人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和批判,有助于知识对于个体意义世界的建构。事实证明,正是这些建立在价值观念之上的,经过价值建构的事实、理论和观念影响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知识的传授最终服务于价值观念的传递和社会文化的传承。
(三)课程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与对话
着眼于人的发展,后现代主义认为课程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认识活动,也是一个交往实践活动。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认识活动,以教材为中介展开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活动。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将教师形象地称为“平等中的首席”,强调教师的权威和地位源自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情境的、新型的、双向的关系。
(一)处理好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
1.教学坚持以教材为本,吃透教材,完整、准确地把握课程教材体系
教材是教学的蓝本,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教师与教材的“对话”。教师只有完整、准确地把握课程编制的意图与价值、教材的整体结构和逻辑主线,才能有目的、有意识地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乐趣,才能引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与“对话”。
2.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教材体系,体现教学体系的超越性和创造性
在构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要充分研读教材文本,把握课程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要突出重点、难点内容,以问题为导向,深化课程教材体系。以问题为导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上突出重大的理论问题和不回避学生普遍关心、亟待解答的现实问题,联系当前的社会现实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理论分析和论证,有利于沟通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提高学生思考和解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二是课程教学方法以重难点问题为主要内容,反复提问、设问,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师生间的交往与对话。教师和学生借助自己的“个人知识”,在思考、创造和价值追问中满足个体认知、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获得尊重、自我价值和心理满足感,促使个体的发展更加全面和完善。
(二)处理好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关系
1.知识体系是价值体系的有效载体
课程的实质是知识,任何课程都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是课程论的基本规定。虽然后现代课程观强调知识的个人性、境域性和文化性,但是不能否认知识的客观性。如果说知识就是个体的主观体验,那又不免失之偏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由价值统摄教学内容,知识体系是价值体系的基础和载体。从教学目标来看,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创造条件,能够使学生掌握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满足社会需要的基本素质,并逐步成长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教学要借鉴学科理论和知识阐释基本概念和原理,凸显课程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层次性,为价值体系的传递提供扎实的学理支撑。
2.知识体系的传授要遵循价值认识的规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2]人的发展是多方面需求获得满足的综合发展,这也符合作为完整个体的人的本质需要。马克思说:“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3]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知识体系的传授需遵循课程的特有逻辑,“即我们通常所指合乎学生心理特质和认知规律的生活逻辑”[4],将学生从合格的社会成员引领成为完整、健全意义上的人,激励学生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成就新的自我。教学实践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依据人的价值认识的特点,反映人的价值认识的规律,既能从纵向上建立课程各章内容的逻辑联系,又能从横向上拓展和深化每一章的内容。
(三)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1.重视教师主体的引导作用
首先,教师的所有教学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要使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以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格发展为目的,这样既符合课程的教育目标,又体现教育的本质要求。其次,课堂讲授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注意选择和把握知识阐释的方法,有助于教师清晰、明了地讲解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明白和思考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对于以价值传导为目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而言,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不应仅仅体现为理论的宣讲和传授,更应体现为价值的引导和传递。教师呈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理论观点的逻辑关联,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学习内容,并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主动求证,在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新知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培育学生在转型期的复杂社会环境中自我选择的意识和能力。
2.创建平等、新型、双向的师生关系
要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变过去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理论灌输的模式,创建平等、新型、双向的师生关系,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关注学生中带有共性的问题和学生的实际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成长性动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提升个体的认知水平;第二,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索性的课堂氛围,促进师生平等对话与交流;第三,坚持主流价值观引导,同时,重视学生个体的经历和体验的作用,鼓励和帮助学生,注重学生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第四,教师与学生彼此能够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共享、平等真诚的交往。
3.促进学生主体的自主学习
后现代课程观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要体现在教学理念上,而且要体现在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丰富教学方式方法,拓展实践教学的空间,坚持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学生吸引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参与。譬如,在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目标和章节内容,有选择地实行以注重互动为特点的教学方法,并力图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渗透与融合。在理论教学中适当结合课堂提问与追问、案例讲述与点评、课堂作业与分享、团体活动与辅导等方法鼓励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突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对话。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学会自主学习、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途径。通过课外实践与反思、拓展阅读与感悟等方法,学生论坛、辩论、社会调查与访谈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把握学习机会,躬行反思,从而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1]靳玉乐,于泽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常超.“体系”之辨——《文化生活》教学札记之一[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0,(11):35—37.
J01
A
1007-905X(2012)08-0073-02
2012-05-15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现代教学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应用研究”(09YJC88003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HUST:编号2012WQN0035)
王卉(1973— ),女,湖北浠水人,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生。
责任编辑 姚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