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幸福论价值取向的广东成人高等教育发展

2012-04-10 09:37李丹仪
高教探索 2012年2期
关键词:幸福指数价值取向

李丹仪

摘 要: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能发挥独特作用。和谐社会有一套幸福指数,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其中教育幸福是一项重要指数。广东成人高等教育应该致力于幸福广东建设目标,并以此为标准重新定位发展价值取向,调整办学策略,推进办学模式转型,为自身科学发展争取新的发展空间和动力。

关键词:幸福指数;价值取向;广东成人高等教育

“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是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核心任务。教育通过为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成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成人高等教育致力于为大众提供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实现教育民主化不可忽视的力量,具有终身性、全民性、公平性等办学特性。追求全民幸福、社会幸福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面对建设幸福广东的历史机遇,广东成人高等教育应该坚持幸福论价值取向,重塑发展理念,进一步变革办学思路,转变办学策略,丰富办学形式,创新办学模式,充分履行在建设幸福广东中的各项办学职能。

一、广东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幸福原则

(一)公益原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提出“教育:必要的乌托邦”的命题。[1]乌托邦精神不能简单被评定为不切实际的幻想,它表达出一种人类对幸福生活理想的向往和追求。高等学校承载着人类的理想和精神动力,履行着为社会大众幸福生活的实现提供有利条件的职能,其自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必然要超脱功利性,视公益性为发展的核心价值所在。《高等教育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首先,公益性是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系统所具有的社会职能和办学功效。其次,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系统内客观存在着办学定位、办学层次、办学形式等方面的差异,高等教育公益性在体现程度和实现方式上也存在着不同状态,成人高等教育公益性有着特定内涵和实现方式。目前,我国对成人高等教育采取计划指导为主的管理模式,相关的政策较为宽松,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基本拥有全面的办学自主权。应该承认,成人高等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它的专业、课程设置以市场需要为导向,政府资助的客观有限性又决定其办学有着盈利目的。当然,成人高等教育过于市场化会使得部分人群因为经济原因无法接受高等教育或完成学业,造成实际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与终身教育理念相违背,不能满足社会成员对幸福生活的需求。为此,一方面,不能用同样的标准来考量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另一方面,成人高等教育要坚持公益性主导地位,恰当调整公益性与私益性的关系,即在惠及幸福社会构建的基础上实现私益性与公益性的良性平衡。

(二)公平原则

幸福社会的本质是普遍幸福。幸福社会要求公平在各个社会领域得到充分展现,社会各阶层成员之间的利益和幸福得到合理调整和良性互动。差异悬殊的社会,机会不均等的社会,资源不公平配置的社会,不能称之为幸福社会。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所谓教育公平,是一定社会给予全体社会成员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当时、当地各层次公共教育资源的一种教育发展状态,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2]成人高等教育一般都采取开放办学形式,尽量放宽入学对象的限制条件。比如广播电视大学提出对愿意参加学习的人员没有国籍、民族、宗教信仰、地域、年龄等方面的限制,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服务。成人高等教育的出现和发展的目的之一,就是为那些其他高等教育形式所没有覆盖或者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办法顺利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人群提供教育服务,使他们在自己适合的时间、适合的条件下实现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满足他们自我提升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需求。今后,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是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将坚持并加强师资、课程、技术等教育资源的开放,在保证人人享有高等教育机会的基础上,着力为社会大众提供充分、优质、适合的教育资源。

(三)公信原则

所谓公信或公信力,是指公共权力领域与公民社会领域中以组织形态存在的行动者及具有公共性的抽象存在物赢得公民的普遍信任而拥有的权威性资源。它是社会公众对于公共组织的心理感知和评价,是对公共组织的总体印象作出的一种社会判断,是普遍的社会认同。[3]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在社会地位、社会影响和社会认可度方面还不能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此外,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存在办学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公信力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成人高等教育要在幸福社会建设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必须提升自身办学的社会公信力。首先,坚持公益办学,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增强办学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在办学经费很难完全依赖政府的前提下,一方面尽己所能履行服务社会的公益使命,另一方面依法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其次,坚持高质量办学的基本思路,摆脱单纯依靠规模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品牌,以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培养合格人才,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市场满意。最后,坚持规范办学,严格自律,加强教育教学活动管理,树立诚信形象,规避急功近利的办学行为,共同保障成人高等教育市场有序竞争、良性竞争,以自身知名度和美誉度来提高对市场的占有率和覆盖率。

二、广东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幸福指数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在量和质方面都实现了飞跃,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幸福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世纪以来,广东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网络教育等稳步发展,其中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数2005年以来已连续6年稳居全国第一。当前,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的战略决策,目的是充分发挥教育对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和“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作用。成人高等教育以其独特的办学形式和办学功能,成为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力量。为了有效督促各地政府和办学机构全面落实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任务,需要设计一套广东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幸福指数。幸福指数设计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幸福指数的内涵、幸福指数的功能、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编制。

首先,幸福指数内涵界定问题。关于幸福指数的内涵,经历了从主观生活质量核心指标到生活质量核心指标的转变。[4]生活质量核心指标包括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体现人的社会现实存在状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程度,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幸福感体验水平。生活质量成为幸福指数的现实载体。从成人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幸福指数内涵一方面是指成人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教育服务能够满足社会大众全面发展和改善生活状态的需要,另一方面指社会大众在享受成人高等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幸福主观体验。

其次,幸福指数的功能问题。其一是评价功能。通过对幸福指数的计算,可以了解社会大众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评价性认识或意见,及时调整办学行为,提升社会满意度。其二是导向功能。幸福指标设计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前瞻性,可以为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目标导向。其三是弥补功能。衡量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标准必须兼顾硬性指标和软性指标。幸福指标既关注成人高等教育对社会大众生活状态的实际改善程度,又强调社会大众接受成人高等教育后的幸福主观体验。其四是监测功能。幸福指数可以成为检测成人高等教育良性运转的“警报器”,可以成为调整优化成人高等教育的“温度计”,可以成为衡量成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标尺”。

最后,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编制问题。成人高等教育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编制首先要严格遵循“三公”幸福原则。幸福具有丰富的内涵,很难用几个统计指标来清楚地表明,应该分别构建起能够反映成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社会大众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具体包括“科学发展幸福指数体系”、“生活状态幸福指数体系”、“主观体验幸福指数体系”。“科学发展幸福指数体系”是关于成人高等教育建设幸福社会能力和水平的评价,涉及办学方式、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办学业绩等方面。“生活状态幸福指数体系”是关于成人高等教育对社会大众实际生活状态改善程度的评价,涉及生活水平、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婚姻、身体保健等方面。“主观体验幸福指数体系”是关于成人高等教育为社会大众带来的幸福主观体验程度的评价,主要涉及满意感、快乐感、价值感三个方面。

三、广东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幸福策略

(一)打造办学品牌

相比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的“市场化”程度更高,品牌价值和品牌效应理应受到业内更多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大学、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等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大规模发展,主体多元化、竞争差异化的成人高等教育市场格局基本形成。谁能拥有社会特别是求学者认可的“品牌”,谁就能在成人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胜出”。成人高等教育品牌存在三种类型:依托品牌、衍生品牌和自创品牌。依托品牌是借用名牌高校或名牌行业企业优势形成的品牌;衍生品牌是提取依托品牌的优秀元素形成一个新的品牌;自创品牌是依靠办学机构自身力量创建一个全新的品牌。在现实中,有些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不注重办学品牌塑造,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即按经济规律办的多、按教育规律办的少,按产业办的多、按社会公益事业办的少,按传统教育办的多、按现代教育要求办的少;在办学过程中出现“三重三轻”问题,即重招生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5]这些都需要及时予以纠正。否则,不利于打造品牌,不利于求学者认可,不利于社会满意。

(二)创新办学形式

目前,广东成人高等教育办学形式主要有普通高校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广播电视教育,自学考试,职工业余大学等。随着科学发展的推动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逐渐成为各级政府推进经济文化建设的自觉追求。社会大众多样化、个性化和优质化的学习需求不断增强,传统成人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已无法满足新的社会需求,迫切需要创设出新的办学形式。2010年10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推出“组建开放大学,探索终身教育模式”改革试点项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参与其中。随着开放大学组建和向纵深发展,终身教育体系将加快建立健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将加快形成,从而有力推动成人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创新和办学格局重构,使其更好地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按社会成员需求随时、随地提供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做到教育服务多元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践将证明,开放大学能够创设一种机制或平台,特别是充分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并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形式,如网络教育、自学考试、职业培训、社区教育等,实现人人都能适时享受到最适合自己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目标。[6]现行的各种成人高等教育要把握机遇,加强战略性、前瞻性、创新性,共同致力于办学形式的创新和丰富。

(三)丰富培养规格

各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在培养规格上,首先要按照大学一般标准,开展各层次学历教育,培养本专科学历人才。其次,立足广东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社区、面向边远地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再次,搭建沟通协调、有利于各层次各类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优质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最后,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与港澳地区、东南亚等地相互开展各种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的学历教育、职业培训、语言学习等活动。总之,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宗旨是为全体有意愿、有能力的社会成员提供高等教育的学习机会和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休闲的学习机会。

(四)规制市场运行

广东是第一经济大省和第一人口大省,有近2000万非粤籍人员与本地户籍人口一起构成庞大的潜在受教育市场,省内外各种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在广东市场竟争激烈。经教育部批准的67所普通高校网络学院的校外学习中心接近3000个,仅广东省内就有230个。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部分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置管理和教学过程管理相对松散,存在诸多不规范办学行为,一定程度上造成市场无序竞争,影响到成人高等教育的整体办学形象和社会声誉。所以,有必要通过完善法制,强化准入与退出机制等措施来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市场的规范管理。办好成人高等教育是一项对建设幸福广东影响较大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必须把发展和管理成人高等教育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把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要立足长远,建立健全成人高等教育法规与政策体系,进一步明确新时期成人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目标任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办学资格和教育教学活动、举办者和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权益、保障条件、监督考核等,确保成人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R].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卷首语.

[2]陈阳.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问题审视及对策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27.

[3]傅根生.简论高等学校社会公信力[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3):15.

[4]褚雷,邢占军.幸福指数与社会发展[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1):24.

[5]梅醒斌.关于影响广东电大发展性的若干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2008(8):29.

[6]吴结.广东开放大学组建的依据及策略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12.

(责任编辑 于小艳)

猜你喜欢
幸福指数价值取向
基于幸福指数的公路勘探设计研究
加强班级教育有效管理,激发学生追求幸福指数
关于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的研究分析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发挥工会纽带作用,提升教师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