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概况※

2012-04-10 01:10孟智宏
河北中医 2012年12期
关键词:风池穴夹脊椎动脉

文 妍 孟智宏

(天津中医药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193)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概况※

文 妍 孟智宏△

(天津中医药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193)

颈椎病;针灸疗法;综述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是颈椎病常见类型之一,由于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颈椎不稳或颈部软组织痉挛等原因直接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四周的交感神经丛而反射性的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痉挛,导致供血不足而出现症状。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中医学眩晕、痹证、头痛、项强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因颈部劳损、肝肾亏虚、筋骨失养、髓海失充所致。《灵枢·大惑论》曰:“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眩晕、恶心、耳鸣、记忆力减退、后头部麻木及偏头痛等,可伴视物模糊、视力减退、失眠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约占所有颈椎病的40% ~50%,以40~60岁的人群为多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有平行上升的趋势[1]。近年来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近5年来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关文献资料整理如下。

1 毫针针刺

纵观近几年毫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取穴情况,多以局部取穴为主,其中以风池、天柱、完骨、颈夹脊穴出现的频率较高,而颈夹脊穴的应用尤其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同时配穴方法多样且有较多创新,包括远端取穴应用的拓展以及颈夹脊穴作用机制的研究均有所突破。

1.1 单穴治疗 王希琳等[2]以百会穴久留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20例。治疗组60例采用百会穴毫针针刺,顺督脉的方向向前横刺约20 mm,留针8 h。每日1次。对照组60例采用百会穴留针30 min和局部穴位电针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总有效率8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颈夹脊穴治疗 颈夹脊穴位于颈项部督脉与膀胱经之间,与全身经脉脏腑存在广泛联系,从解剖位置来看,颈夹脊穴所对应的颈椎椎骨下方有着其发出的脊神经后支及相应的动脉、静脉丛,针刺夹脊穴对调节颈椎病所致椎动脉血流动力紊乱的效应具有持续性和累积性。

赵宇捷等[3]以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5例,主要取病变相应节段颈夹脊穴,各穴常规针刺,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 min。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1.11%。陆姝帆等[4]将9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选取夹脊穴、风池穴针刺,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20 min,每日1次。对照组单选用风池穴常规针刺。2组均5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2组的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3.6%,对照组总有效率84.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1.3 特殊配穴治疗 毫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取穴方法众多,特殊配穴治疗包含了近几年比较有特色和疗效甚佳的数种,如醒脑开窍取穴法、局部取穴加远端配穴法、应用经验效穴法等。江玲玲等[5]以醒脑开窍为主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主穴为风池、内关、人中,配穴为百会、四神聪、上星、头维。风池穴以对侧眼球后方向斜刺,并施以飞法;内关以患者手指麻木为度;人中采用轻雀啄手法;余穴常规针刺,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15 min,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7.50%。梁维超等[6]以项针结合腹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6例。取穴:风池,供血、病变节段的夹脊穴3对,中脘、下脘、水分、气海、关元、商曲(双)、气旁(双)、气穴(双)、下脘上、滑肉门(双)。常规针刺,留针20~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1.3%。根据“神阙布气”之说,选用腹部经穴既可达到疏通经络、调整气血之效,又能使脏腑得到调理。另外其他特殊配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也取得了较佳的临床疗效,如杜翠云[7]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选择风池、完骨、天柱、百会、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商曲、气穴等穴位针刺,腹部穴位采用捻转补法,其他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10 mg,每晚 1次,同时给予颈部理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7%(P< 0 05)。盛䶮等[8]将1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取穴“颈三针”,即风池、颈4夹脊、安眠穴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期间行针1~2次,每日治疗1次。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10 mg,每晚1次。2组均7 d为1个疗程,4周结束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P <0.05)。张国桥[9]运用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0例。取百会、太阳(双)、印堂、翳明(双)、合谷(双),恶心呕吐者加内关(双),走路不稳加足三里,以上各穴常规针刺,平补平泻,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平均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6%。

2 辅助针具治疗

辅助针具的应用日益多样化,如皮肤针、三棱针、电针等。在近5年有关电针治疗的机制研究方面有所突破,水针疗法应用广泛,七星针皮肤叩刺疗效佳,各种辅助针具的应用也都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2.1 电针疗法 朱冬梅[10]运用电针风池、供血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6例。选取风池、供血穴,用G9805-C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给予电刺激,每日1次,治疗2周。结果:总有效率96.15%。潘文宇等[11]通过电针督脉经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来研究对内皮素(ET)、6-酮 -前列腺素 Flα(6-keto-PGF1α)含量的影响。治疗组50例选取督脉经穴针刺得气后,给予疏密波(频率2~4 Hz/50~100 Hz)电针刺激,对照组46例选择颈夹脊穴给予电针刺激,每日30 min,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2组治疗后ET均下降,6-keto-PGF1α均上升,其机制为可能使血管的舒、缩功能达到了新的平衡,从而改善椎动脉供血不足,治疗组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 <0.05)。

2.2 水针疗法 李晓昊等[12]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选天宗穴注射香丹注射液8 mL和利多卡因注射液2 mL,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对照组取颈椎3~7夹脊穴、风池穴、风府穴,针刺得气后接连电针,留针30 min。2组疗程相同。结果:治疗组痊愈率25%和痊显率71.88%均高于对照组的 18.75%和62.50%(P < 0.05)。胡良先[13]采用颈夹脊穴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4 mL联合奥扎格雷钠 8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每日1次,治疗14 d。结果:总有效率94.3%。

2.3 七星针叩刺疗法 何云清等[14]将椎动脉型颈椎病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取七星针由上而下叩刺:①督脉从哑门叩刺到大椎穴;②足太阳膀胱经从天柱穴叩刺到风门穴;③足少阳胆经从风池穴叩刺到肩井穴。令局部出血为度,叩刺后加拔罐数只,隔日叩刺1次,每次选用2条经脉,交替叩刺,1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选取颈部穴位常规针刺,留针30 min,刺后加拔罐数只,每日1次。2组疗程相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总有效率7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4 其他 另外,近几年其他辅助针具的应用在顺承传统方法的基础上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创新,如张占伟等[15]以穴位埋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8例,选双侧风池、完骨、天柱及颈夹脊穴,埋入羊肠线,创可贴固定24 h,15~20 d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 92.65%。高映辉等[16]以三棱针点刺金津、玉液放血配合颈椎局部穴位电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9例,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49例单纯采用与治疗组相同穴位电针治疗,疗程相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8%,对照组总有效率8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陈晓强等[17]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取正骨疗法后,选颈椎夹脊,双侧头维、率谷、太阳穴施以火针疗法,隔日1次,对照组选取同样穴位常规针刺治疗,予川芎嗪注射液16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

3 灸法治疗

灸法是我国传统针灸医学的一个主要部分。灸法的种类很多,其中艾灸风池穴、隔姜灸以及重灸大椎穴等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都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潘亚英等[18]以艾灸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将麦粒大小艾炷置于风池穴进行化脓灸治疗,次日起在双侧风池穴行温和灸法,每日2次,每次20 min,10 d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随访6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 93.3%。颜少敏[19]以温针隔姜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取颈夹脊穴针刺,得气后行隔姜温针灸,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5.5%。韩效峰[20]将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选取大椎穴,点燃6支艾条的一端,用药布包裹,然后对准穴位旋转揉按,以局部出现均匀的潮红、汗出为度,灸后用扌衮法、推法、揉法、推拿肩背部。对照组单纯采取与治疗组相同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7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4 微针治疗

微针系统诊疗法是以身体的特定局部同全体各部分存在着投影式关联为理论依据,在此特定局部进行检查或施治,用以诊断或治疗全身各部位病症的方法[21]。微针系统疗法包括耳穴诊疗法、头皮针疗法、手针疗法等多达10余种。在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上,微针系统疗法越来越体现出其独特的优势。

4.1 耳针疗法 任小英[22]以耳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4例。耳针取穴:皮质下、肾上腺、交感和神门。用王不留行贴压,5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6%。

4.2 头针治疗 马小平等[23]将7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头针配合体针治疗,头针选取顶中线、顶旁1线、顶旁2线、枕上正中线、颞后线,体针选颈夹脊、风池、昆仑、后溪常规针刺。对照组仅采用与治疗组相同的体针治疗。2组均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8%)优于对照组(81.8%)(P <0.05)。李清华等[25]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取双侧晕听区、感觉区进行常规针刺配合间歇性的颌枕牵引,每日1次,共治疗20次。对照组仅采用单纯的牵引治疗,方法和疗程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5 结语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法日趋多样化,虽然各种方法均取得了较明显的临床疗效,但目前仍存在不少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①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选穴较零乱庞杂,没有总结穴位的作用规律,对有效穴位进行筛选和整理;②针刺手法及配合其他方法过于个性化和多样化,标准化低,不具太强的临床指导意义,给推广应用和国际交流带来很大困难;③病例诊断、纳入、排除标准不够统一和明确,限制了各种治疗方法疗效的横向比较;④临床疗效的判定标准不够统一,多以患者的自觉症状改善情况来判断,这种评判标准客观化程度低,相互间的可比性差;⑤大多数的临床资料样本较小,不利于有效方法的筛选;⑥本病复发率较高,临床报道多观察近期疗效,缺乏对远期疗效的观察;⑦关于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机制的阐述较少,虽有研究但多局限在针灸对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影响,而对内环境的基础代谢、生化改变方面的研究较少,这就局限了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思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日渐凸显,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①对于取穴繁杂零乱这一问题,学者们可以在分析、总结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其中共性的、规律性的部分组成行之有效的治疗组穴;②结合针灸治疗操作常规,对治疗方案的施术部位、操作具体过程、详细参数(如幅度、力度、时间等)进行规范,为确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针灸诊疗规范奠定基础;③建立规范的诊断、纳入标准,统一疗效评判标准,以使研究有可比性,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④为增加对本病远期疗效的观察,建议可以以卫生社区为单位实行对本病治疗后的定期随访,关注针灸治疗该病的长期疗效,注重降低其复发率;⑤可以将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重心放在其疗效的机制性研究,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来观察内环境的基础代谢等方面的改变,在观察血流动力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细胞分子水平来探索治疗机制。

[1]王君鳌,陈文治.传统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与治疗[J].中医正骨,2004,16(10):49 -51.

[2]王希琳,黄海燕.百会穴久留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7,27(6):415 -416.

[3]赵宇捷,刘云霞.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5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0,18(1):9.

[4]陆姝帆,张明波.针刺风池穴及“阿是”法取定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1):153 -154.

[5]江玲玲,陈冰,赵建国.醒脑开窍为主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9):1524.

[6]梁维超,何悦硕.项针结合腹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6例[J].中医药导报,2010,16(6):70.

[7]杜翠云.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人民军医,2011,54(2):132-133.

[8]盛䶮,黄传健,陈晓谦,等.针刺“颈三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9,31(5):21-23.

[9]张国桥.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0 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31.

[10]朱冬梅.电针风池穴、供血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7):41 -42.

[11]潘文宇,刘醒如,庄礼兴.电针督脉经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素、6酮前列腺素Flα含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5):460 -462.

[12]李晓昊,谢珠蓉,徐木创,等.天宗穴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9):1525-1526.

[13]胡良先.颈夹脊穴位注射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0,26(1):30 -31.

[14]何云清,徐静.七星针叩刺配合拔罐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3):170-171.

[15]张占伟,李文侠.穴位埋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68例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7):529.

[16]高映辉,毕晓菊.金津玉液点刺放血配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9,27(10):113.

[17]陈晓强,赵金荣,王成,等.火针正骨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9,24(2):43-44.

[18]潘亚英,李林燕.艾灸风池穴治疗推动脉型颈推病[J].中国针灸,2009,29(4):298.

[19]颜少敏.温针隔姜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J].中国针灸,2007,27(2):83.

[20]韩效峰.隔物重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5(7):18-19.

[21]王雪苔.微针系统诊疗法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针灸,1996,16(8):43-45.

[22]任小英.耳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4 例[J].广东医学,2003,24(2):157.

[23]马小平,高广忠,葛乃贵.头针配合体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3):162-163.

[24]李清华,尹佳.头针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7):484.

R-05;R245;R274.05

A

1002-2619(2012)12-1900-04

※项目来源:2009年度国家“973”计划项目(编号:2010CB530506)

△通讯作者: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天津 300193

文妍(1986—),女,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2012-04-09)

猜你喜欢
风池穴夹脊椎动脉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受风寒风池穴上贴蒜片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按风池穴缓解颈椎不适
风池穴
“颈夹脊”源流考略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