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琦
【摘要】香港电影《桃姐》描写了桃姐和罗杰“主仆”之间犹如亲人的亲密关系,本文主要分析其受到观众欢迎并取得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 《桃姐》;文艺片;许鞍华;真情至爱香港电影《桃姐》在2012年3月上映的时候,一开始,可以说是当月 31部影片中最不起眼的一部。在春节“贺岁片”大行其道之后,3月往往是淡季。而且它一登场,又遇上了好莱坞科幻大片《异星战场》、俄罗斯大型战争片《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韩国走红的青春偶像片《结婚狂想曲》,以及被媒体吹得响当当的中国闹剧片《疯狂的蠢贼》、《神马都是浮云》,还有当红港星任达华主演的动作片《大追捕》、两岸红透的台星舒淇主演的爱情片《情迷》……一时各种诱人的中外影片压境,能有《桃姐》回旋的余地吗?《桃姐》深陷众多“商业片”的层层包围之中。本来行情已经很不利了,偏偏连片名也叫什么《桃姐》!观众根本摸不着头脑——这部片子说的什么玩意儿?从片名来看,《桃姐》是吸引不了影迷的眼球的,唯一可能吸引铁杆粉丝的,恐怕就是影片男主角由刘德华扮演、女主角由老演员叶德娴扮演、导演则是著名香港导演许鞍华。
可是,出人意料的是,《桃姐》口碑甚好,并且频频获奖。短短几个月,《桃姐》就在国内外影展上相继获得诸多大奖:在2011年金马奖影展上荣获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大奖;在2011年意大利威尼斯影展上荣获最佳女主角奖;在2012年举办第31届香港金像奖影展上又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大奖。由此可以乐观地预计,《桃姐》在下半年举办的上海国际影展、百花金鸡奖影展、华表奖影展上还有可能荣获多项重要大奖。在当前影坛竞争如此激烈、华语片又不那么景气的情况下,《桃姐》为何能从众多影片中脱颖而出,并拿下如此多的重要奖项?
《桃姐》讲的并不是完全虚构的故事,它是来自香港(以及东南亚华侨界)的民间习俗。它有原型,取材于香港电影人李恩霖的真实故事,而剧本又是由陈淑贤和李恩霖俩人合作编写的。从影片来看,其故事其实很簡单,桃姐少女时候就来到梁家当女佣,在香港叫“妈姐”,就是到一个家庭之后不再出嫁,终身照顾家里老老少少几代人,被看作如家里人一样。影片中的梁家离港移民海外之后,桃姐依然留在香港日日夜夜地照顾独身一人、往来工作于香港和内地之间的“少爷”罗杰的日常生活。后来桃姐年岁大了,不幸中风到医院治疗,出院后为了不拖累罗杰,坚持要入住老人院。罗杰尊重她的意愿,并关心照顾她的生活,直至她去世。影片的特色就是通过平凡的日常生活细节,细腻动人地描写了桃姐和罗杰之间是“主仆”却犹如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影片富有人情味地描写桃姐为了罗杰一心扑在工作上,尽心尽力料理家中所有日常生活所需,连罗杰爱吃的肉菜也了如指掌,亲自去市场买,亲手下厨房炒。当桃姐入住老人院后,罗杰在百忙中一有空就去看望她,还专门为她买了她爱吃的点心。一来一往,不是一两天,而是数年如一日。桃姐母爱般地关怀罗杰,而罗杰又如对母亲那样爱护她。这种“孝道”在影片中感人至深地、细腻地展现出来了,让观众感到十分温馨。有人说,看了《桃姐》就像喝了一碗中国牛肉当归汤,而不是西餐的奶油红肠萝卜汤。
联想起那部投资和票房都分别高达6亿元,在海内外沸沸扬扬大肆宣传的《金陵十三钗》,它不仅在争夺美国奥斯卡奖、金球奖时败下阵来,就连在台湾金马奖、香港金像奖评选当中也不敌《桃姐》而落榜了。可见,一部影片成功与否,不在于它投资有多大、题材和规模有多宏伟、媒体炒作得有多红火,而在于影片艺术形象本身是否有深刻的内涵,是否能够感动和征服广大观众,能够生动并真诚地体现“真善美”,表现人的高尚心灵。
与《失恋33天》、《全球热恋》、《夏日恋神马》之类的“恋”字号影片相比,《桃姐》一点“恋”的影子都没有,没有披上青春时尚的外衣,没有帅哥、美女的扭捏作态,没有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没有歇斯底里地为了爱情的哭哭笑笑,更没有床上的“激情戏”,它真实地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的平凡的生活状态。影片虽然拍得简朴,但它洋溢着真诚的友爱之情,一种非亲人而胜似亲人的真诚的爱。在当今一些人崇尚物质财富、拜金主义膨胀、道德滑坡、仿西方流行文化泛滥的时代,观众却能从银幕中静静地体验人间朴素而纯净的真情,这是艺术欣赏所应该具有的一种美好的效应。
在《疯狂的石头》、《让子弹飞》、《黄金大劫案》等描写强盗、土匪、骗子、贪官、杀人恶魔耀武扬威的猖狂气焰和尔虞我诈的卑劣手段的时候,观众在《桃姐》中看到的却是另外一幅完全不同的景象。《桃姐》没有渲染人类丑恶的灵魂,没有恶毒的计谋,更没有去散布对人类、对社会的不满和仇视。它弘扬的是“人类之爱”,在这里,观众见不到一个坏人,看不到一滴血,听不到一声枪响,即便影片里有一个私心蛮重的老人“骗钱”,后来他也被“感化”而回心转意了。《桃姐》中出现的人物都是好人,做的都是好事,颂扬的是普通百姓“真善美”的品质。无怪乎观众给予高度评价,说它是一部非常纯洁、晶莹透亮的家庭伦理故事片。观众被一个非亲非故的一对老人和年轻人相濡以沫、亲同手足的亲密关系所感动,自然而然也会感觉到自己的灵魂在升华。
《桃姐》是“文艺片”,但它并没有抄袭外国的“文艺片”,并没有搞成外国“文艺片”的“山寨版”。翻看外国影片没有一部和《桃姐》是一个套路的。它不像《杜拉拉升职记》去模仿好莱坞的《穿普拉达的女王》、《欲望都市》之类,也不像《三枪拍案惊奇》是好莱坞现代悬疑片《血迷宫》改头换面仿制出来的不伦不类中国古装闹剧片。若把《桃姐》和那几部号称票房过亿的“商业片”放在一起看,满嘴“人生哲理”、叫人“雾里看花”的《非诚勿扰》也好,职场勾心斗角、玩弄爱情游戏的《亲密敌人》也好,它们实在无法与之相比。
目前,在中国影坛上,为了迎合当下某些青中年观众的胃口,某些电影人热衷于炮制低俗的、华而不实的时髦闹剧,利用明星们花枝招展的神采和表演,谋取高额票房。但是,它们搞出来的不过是苍白的空壳,最终也犹如流星一闪而过,有的甚至成为“烂片”被人们唾弃。《非诚勿扰》、《杜拉拉升职记》等从电影市场上各自捞取了过亿票房,受到媒体的大肆捧场。这个时候,《桃姐》的主创人员,特别是香港资深导演许鞍华,身居人称“花花世界”的香港,却没有一味地跟风去赶时髦、追逐高额票房。《桃姐》关注老龄人的生活。它不仅展示了老年人对年轻人体贴入微的关怀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展现了年青一代对长辈的真诚爱护和深切钟爱之情。影片形象地体现了“滴水之恩,当泉涌相报”这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传承的美德。它与纯粹娱乐观众、愚弄观众、刺激观众、甚至吓唬观众的所谓“快餐式”的“商业片”有着天壤之别。
许鞍华导演身居当前浮躁的影坛而坐怀不乱,能够保持这样一种清醒而平实的创作心态,非常难能可贵。不过,她能够拍摄这样一部内容扎实的影片并非偶然。如她的《女人四十》(1998年)、《姨妈的后现代生活》(2007年)、《天水围的日与夜》(2009年)等都是关注妇女、关注老人的现实主义电影。《桃姐》实际上也是延续了两岸三地(大陆、香港、台湾)华语影片近年来重新掀起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如大陆的《玩酷青春》,香港的《岁月神偷》、《父子》,台湾的《不能没有你》、《翻滚吧,阿信!》等等。这些影片都表现了在当今社会,普通老百姓在面临种种挫折时,依然抱有乐观精神,在脱离困境的道路上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向前走的生活态度。
实际上,像《桃姐》这样一部描写人间至情而取得成功的“文艺片”在世界影坛也并非首例。1989年荣获奥斯卡奖最佳影片的《为黛茜小姐开车》(描写女主人和她雇佣的黑人司机温情而有趣的关系)便是公认的出众之作。至于描写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与“感恩”之情而受到广泛好评的影片那就更多了。近年来荣获多个主要国际影展最佳影片奖的“文艺片”,如奥地利的《白丝带》、美国的《生命之树》、伊朗的《一次别离》、中国的《图雅的婚事》,等等,描写的差不多都是家庭亲人之间的风波和命运;刚刚荣获奥斯卡奖最佳影片的法国影片《艺术家》,不仅描写了长辈艺术家对培养年轻一代新人的殷切关怀,也描写了年青一代功成名就之后对长辈艺术家的“感恩”之情。
由此可见,《桃姐》以一个小家庭为背景讲述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情怀,在世界电影艺术长廊中,像这样的“文艺片”已经验证了它是能够为人们所喜爱的一种电影类型。而《桃姐》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展现了中国人之间历史传承下来的特有关系,其中隐含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具有的特殊的“人情味”,以及深层次的民族传统习俗。《桃姐》的成功说明,中国要成为世界电影强国,不在于强调电影形式的花哨与技术主义,而是要深化其内涵,从内容上多下功夫,多创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