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辛亥革命的百年记忆与诠释》

2012-04-09 18:57冯天瑜彭雷霆
书香两岸 2012年3期
关键词:学界辛亥革命范式

冯天瑜 彭雷霆

辛亥革命作为历史事件早已落下帷幕,但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却历久弥新,经百年而不衰。经过数代学人的努力,可以说无论是事件本身,还是其后续影响,海内外学界对此的探讨已十分充分。在此背景下,继续研究辛亥革命似乎已山穷水尽,但由罗福惠、朱英主编的四卷本《辛亥革命的百年记忆与诠释》(以下简称《记忆与诠释》)却使人有“柳暗花明”之感。

《记忆与诠释》全书共分四卷,约240万字,主要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联合南京大学中国民国史研究中心等单位,集合数十位老中青三代学者共同协作而成。与以往的辛亥革命史研究不同,该书考察的并非辛亥革命事件本身,而是从记忆史的新视角考察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派别、群体乃至个人对这次革命的记忆与诠释,以及对影响人们百年以来辛亥革命记忆的消长变化的因素进行系统的梳理。

辛亥革命作为一个已发展成熟的史学领域,要在其中有所突破本为至难,但《记忆与诠释》因为研究视角的独特,却带来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进展。

进展之一显然是研究视角的突破。从以往辛亥革命研究的视角看,大致有两种取向:一是还原历史真相,这应该是人们研究辛亥革命的基本出发点;二是对辛亥革命意义与背后历史规律的追寻。无论是辛亥结束后最初的直观存史,还是海峡两岸的革命史研究,以至后来的社会运动史研究,学界对辛亥革命的探讨都是置于这两种研究视角之下。但《记忆与诠释》却跳出了上述两种框架,直接以辛亥革命记忆作为自己的分析和论述中心,从而从刻板的史实考订与对历史进程的宏大思考中“脱离”了开来(此处所言的“脱离”只是指该书研究的侧重点有了转移。事实上,该书在细节及整体上呈现出了著者深厚的史实考订功力和对历史进程的深入思考)。

进展之二是研究时段和研究内容的突破。过去辛亥革命研究大多只局限于辛亥革命前后数年,至多扩展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时间断限内,而《记忆与诠释》研究的是百年来辛亥记忆的演变,直接将辛亥革命研究的时段向后扩充了百年。正如史家章开沅所提出的那样:“应该将辛亥革命研究扩充到‘上下三百年,除了回望辛亥之前一百年,辛亥以來一百年,下一个一百年也要纳入视野。”该书正是对此提议的具体实践。

再从研究内容看,《记忆与诠释》在记忆史研究的视野下将辛亥革命发生后不同群体的辛亥记忆都纳入了其探讨的范围,不仅拓展了辛亥革命的研究领域,而且由此带来了全新的问题意识,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如辛亥纪念的话语争夺、辛亥记忆与政权认同、辛亥革命史研究背后的权力诉求、日常生活中的辛亥符号等。

进展三是研究资料和研究观点的突破。仅据《记忆与诠释》编者自陈,该书所用材料就包括“来自报刊上各时期政府、政党、团体组织以领导人或组织名义发布的文告;重要人士的有关讲演;辛亥革命亲历者或相关者的日记、书札、回忆录、访谈录之类;也涉及教科书中对辛亥革命记叙的变化,文艺作品对辛亥革命元素的运用和塑造;还有纪念空间和仪式的探讨,如辛亥革命遗址遗物的保存,祠、墓、纪念公园、纪念场馆的建造,以及在这些场所进行的节日纪念、仪式操演等等”。以此观之,《记忆与诠释》使用的资料相对比较广泛,有不少为以往学界较少使用或关注的材料,如教科书、辛亥革命遗址遗物等实物史料等。而在记忆史新的视角转换下,《记忆与诠释》也对以往某些具体史实、具体问题得出了一些新的看法。诸如辛亥革命纪念活动、纪念仪式、纪念空间等以往学界忽视的问题都成为该书讨论的重点。

该书除了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研究领域的进展之外,也为学界新的史学研究范式的建立提供了一次全新的尝试。就国内史学研究视角(或范式)而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致经历了由革命史研究视角到现代化范式再到市民社会范式,以至如今总体史范式或新社会史范式这样一个纵向发展历程。而作为记忆史研究的《记忆与诠释》显然不能完全归入前述任何一种史学研究范式。因为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到研究资料、研究主题,记忆史研究都与以往的历史研究有着极大的不同。

具体而言,从研究对象看,记忆史探讨的不再是历史的过程,而是人们对历史的“体验”;从研究方法看,记忆史借鉴的主要是来自于社会学、心理学的集体记忆理论;从研究资料看,记忆史除了利用以往常见的文献材料外,也注重实物史料(包括纪念物、纪念空间等)的应用与口述材料的收集,甚而神话、传说等;从研究主题看,历史规律的发现与史实细节的考证不再是其关注的重点,而反思历史记忆形塑的过程,追寻集体记忆演变的轨迹,分析记忆建构中的权力关系,探究不同群体的集体记忆等成为记忆史研究的主题所在。故而《记忆与诠释》对于百年辛亥革命记忆的系统研究,正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从事记忆史研究的一次具体实践,对国内学界探索新的历史研究范式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猜你喜欢
学界辛亥革命范式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评”一体化课堂设计初探
基于SCP范式的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分析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辛亥革命评价的“变”与“不变”
《辛亥革命亲历记》
谨言慎行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工商银行与第四范式正式签约共建银行AI核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