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苗苗,吕惠生,张敏华
(天津大学石油化工技术开发中心,天津 300072)
木质素是一种天然三维网状高分子聚合物,与纤维素及半纤维素一起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木质素结构复杂,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几千至几十万。木质素结构中含有多种活性官能团,如酚羟基、醇羟基、甲氧基、羧基和羰基等[1]。当前,工业木质素主要来源于造纸制浆工业以及木材水解工业[1-2]。不同来源的木质素在结构和化学性质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木质素作为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木质素及其改性产品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黏合性和表面活性,在工业、农业、医药、冶金、金属及印染工业等有一定的应用。当前,木质素的高效利用研究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3-4]。提取分离方法决定了木质素的化学性质,进而影响木质素的后续利用。当前木质素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碱溶法、酸法、有机溶剂法、高沸醇溶剂法、微波辐射法、酶解释放法和离子液体提取法等[5-9]。碱溶法和酸法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且提取过程中木质素改性较大,影响其后续利用。有机溶剂法及高沸醇溶剂法提取的木质素活性较高,但过程能耗大、容易引入有毒溶剂。微波辐射法、酶解释放法及离子液体法环境友好,但木质素提取率往往较低。
超临界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化学工艺,将其应用于木质素的提取中,与传统工艺相比,能够减少环境污染,使产物更易分离,是一种极具环保意识的有发展前景的处理工艺。超临界提取木质素一般使用有机溶剂作为改性剂,常用的改性剂有乙酸、丁醇、水和二氧六环等[10-13]。研究者采用超临界技术对于木屑、甘蔗渣、云杉、红杉和稻杆等原料中的木质素进行了提取。然而,采用超临界技术提取玉米秸秆木质素的研究较少,相应的提取木质素结构分析尚未见文献报道。玉米秸秆作为一种我国大量存在的农作物废弃物,其资源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超临界提取木质素进行表征,充分认识该种木质素的结构和性质,对于更加合理的利用木质素有很大帮助。基于上述目的,本研究采用超临界CO2/乙醇-水三元体系提取玉米秸秆中的木质素,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重分析仪等研究了玉米秸秆木质素的成分、结构及热稳定性,充分解析其化学结构特点,对于合理开发利用玉米秸秆木质素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风干玉米秸秆全料,产地黑龙江省肇东市,主要成分组成见表1;二氧化碳(纯度99.9%,天津市六方气体厂);无水乙醇(分析纯,天津市江天化工技术有限公司);纯净水(电阻率>1.6×107 Ω·cm,实验室自制)。
高压反应釜(MParr 4843, 美国Parr公司);电子天平(PL 203,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物料粉碎机(FW177,天津泰斯特公司);超纯水机(DZG-303A,Aquapro)。
表1 玉米秸秆主要成分组成(%)
超临界CO2/乙醇-水提取玉米秸秆木质素反应装置见图1。将风干玉米秸秆全料粉碎,筛选粒度为20~40目样品。分别取10 g玉米秸秆、120 mL乙醇和80 mL水加入1 000 mL的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反应釜。打开磁力搅拌器的冷凝水,防止其因高温消磁;开启CO2进料泵,向反应釜中打入200 g的CO2。进气完毕后,依次将控制器总电源、显示屏电源、磁力搅拌器电源开启,调整搅拌器转速至300 r/min,设定反应温度为180 ℃;当反应釜内温度达到180 ℃后,开始计时;反应1 h以后,关闭加热装置。将反应釜自加热槽中取出,自然降温至30 ℃以下,开启CO2出气阀,待釜内压力降至常压后,关闭冷凝水、搅拌器,开启釜盖;将反应所得混合产物取出。将反应混合产物真空抽滤,80 ℃温水洗涤滤渣2次,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室温下加入一定量1 mol/L的H2SO4溶液,将滤液中和至pH值为2,充分搅拌,静置。次日,真空抽滤,并用60 ℃左右的温水洗涤滤饼,得棕色粉末状的粗木质素。
粗木质素的纯化过程采用液液萃取的方法[14],具体过程如下:将1.5 g粗木质素样品溶于42 mL吡啶/醋酸/水(体积比为9∶1∶4)的混合溶液中。将上述溶液与54 mL氯仿充分混合,静置,分层。将非水相分离出来,蒸发除去溶剂,再将得到的固体沉淀加入到10 mL 1,2-二氯乙烷/乙醇 (体积比为2∶1) 混合溶液中,溶解,加入250 mL乙醚,充分混合,过滤,滤饼用乙醚洗涤2次,空气干燥,得到纯化的木质素。
图1 反应提取试验流程图Fig.1 Experimental flowsheet of lignin extraction
采用Agilent(6980-5973N)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色谱柱选用HP-INNOWAX(15 m×0.25 mm×0.25 μm)。高纯载气He,流速1.3 mL/min;进样量:1 μL;分流比:20∶1;电子轰击源:EI电源,70 eV;扫描范围:40~500 aum;升温程序:初始柱温60 ℃,保持2 min,10 ℃/min升温至240 ℃,保持10 min。产物分析对照NIST08标准谱库,结合相关文献进行人工解谱。
取适量提纯后的木质素样品,干燥条件下加入少量KBr粉末,在玛瑙研钵内反复研磨,经压片机压成透明薄片,通过Nicolet 670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进行红外分析。扫描范围400~4 000,扫描次数64次。
紫外分析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Lab Tech)。取5 mg玉米秸秆木质素样品溶解于适量水/二氧六环(体积比为9∶1)溶液中,进行扫描。
热重分析试验在Mettler-TGA/SDTA热重分析仪上进行。称取适量的玉米秸秆木质素放入坩埚中,以高纯氮气为载气,流速为50 mL/min,在10 ℃/min的升温速率下缓慢加热,从室温升至950 ℃。
表2给出了超临界提取液的GC-MS分析结果。
如表2所示,超临界提取液中,存在香兰素,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2,3,6-三甲基-4-甲氧基-苯酚,联苯单乙酮等木质素降解的典型小分子结构。其中以2,3,6-三甲基-4-甲氧基-苯酚的相对含量(4.193)最大,其次是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3.514)、香兰素(2.836),联苯单乙酮的含量(2.397)最低。这些木质素降解小分子均具有重要的用途。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可用作食用香料。联苯单乙酮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香兰素作为一种重要的香料,可用作定香剂、协调剂和变调剂等。2,3,6-三甲基-4-甲氧基-苯酚作为一种酚类化合物,也具有重要的应用。另一方面,从反应提取过程来看,超临界反应提取玉米秸秆木质素过程中,木质素的三维空间网状结构遭到破坏,木质素大分子发生了相当程度的降解,生成了小分子酚类化合物。木质素中β-O-4醚键的断裂可能导致苯乙酮类物质的生成[15]。超临界条件下,溶剂分子更容易渗透到植物细胞中,进入木质素纤维素的骨架结构,促进木质素的降解以及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的解离。此外,联苯的存在说明木质素结构单元之间的碳碳键联结比较稳定。
表2 超临界提取液的GC-MS分析
对提取木质素进行红外分析,结果见图2和表3。
图2 提取木质素红外谱图Fig.2 FTIR spectra of extracted lignin
峰号波数/cm-1官能团归属134305羟基伸缩振动229268甲基和亚甲基C—H伸缩振动326258甲氧基C—H伸缩振动417091非共轭CO伸缩振动516040615138814251芳香环C—C伸缩振动714599甲基和亚甲基C—H弯曲振动9132951311212紫丁香基C—O伸缩振动1211661醚键C—H弯曲振动1012675愈创木基C—O伸缩振动1112185愈创木基芳香环C—H变形振动1410327醚键C—O弯曲振动158337芳香环C—H平面外弯曲振动
红外光谱是研究木质素结构和官能团的常用方法。由图2及表3可见,玉米秸秆木质素中含有多种极性和非极性官能团,具有木质素的典型结构,与木质素标准谱图基本一致[1,16]。波数3 430.5 cm-1的强宽谱带由缔合O—H的伸缩振动产生。1 709.1 cm-1处峰表明木质素中存在一定量的非共轭羰基,该峰的存在与木质素-半纤维素复合体之间的联结有关[17],表明超临界提取过程中,木质素-半纤维素复合体没有完全降解,提取木质素中仍含有一定量的半纤维素,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木质素产品的纯度。与紫丁香基有关的峰在1 329.5及1 121.2 cm-1都表现出一定的吸收。愈创木基结构分别在1 267.5和1 218.5处有吸收。说明玉米秸秆木质素主要由愈创木基单元和紫丁香基单元组成。研究表明,阔叶木质素也主要由这2种结构单元组成[18]。1 604.0、1 513.8和1 425.1 cm-1处为苯环C—C 伸缩振动。此外,在提取木质素中没有发现共轭羰基的存在,可能是由于提取过程中共轭羰基遭到破坏。
图3为玉米秸秆木质素的紫外光谱图。
图3 提取木质素紫外谱图Fig.3 UV-Visible spectra of extracted lignin
木质素作为一种芳香族化合物,对于紫外光具有强烈的吸收。木质素紫外吸收的特征吸收峰一般在280和210 nm处附近,其中280 nm为苯环B吸收带的特征吸收,210 nm为共轭烯键的吸收[19]。由图3可见,提取木质素在266 nm处具有最强的吸收,较280 nm向短波长方向移动,发生浅色化,可能是由于玉米秸秆木质素中含有较多的紫丁香环。该结果与微波法提取的玉米秸秆木质素相似[20]。280 nm处的吸收强度较大,说明超临界预处理条件下,玉米秸秆木质素苯环结构比较稳定,难以发生开环反应。
图4是玉米秸秆木质素的失重曲线。
图4 提取木质素失重曲线图Fig.4 Thermogravimetric and differentialthermal analysis of extracted lignin
木质素的热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由图4可见,提取木质素热解范围较广。在180 ℃左右开始分解失重。Tan等[9]采用离子液体提取的木质素起始降解温度约在200 ℃,热稳定性优于本研究提取的木质素。Sun等[21]采用碱法提取的甘蔗木质素在185 ℃左右开始分解,与本研究结果相似。说明,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木质素热稳定性可能有所差异。总体来看,玉米秸秆提取木质素在200~500 ℃阶段发生较大程度失重,失重速率较快,表明该阶段提取木质素发生了很大程度的降解。其中,在360 ℃左右达到最大失重速率。500 ℃以后失重缓慢,主要是分解残留物的缓慢降解,最后剩余碳和灰分,总固体残留量为28.7%。
1)超临界提取液中存在香兰素、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2,3,6-三甲基-4-甲氧基-苯酚和联苯单乙酮等典型木质素降解产物。
2)提取木质素中含有愈创木基结构以及较多的紫丁香基结构,含有一定量的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
3)提取木质素在180~500 ℃温度范围内发生较大程度失重,失重速率较快。最大失重速率出现在360 ℃左右。
4)超临界反应提取玉米秸秆木质素过程中,木质素的三维空间网状结构遭到破坏,木质素大分子发生了相当程度的降解,生成了小分子酚类化合物。另一方面,木质素的苯环结构及碳碳键结构较稳定。
将超临界技术用于木质素的提取,实现了玉米秸秆木质素提取方法的创新。提取的木质素具有木质素的典型结构,说明超临界技术用于玉米秸秆木质素的提取是可行的。但是,本研究重在探讨超临界提取木质素的结构特点,没有关注木质素的产率,这点是本研究的不足之一,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蒋挺大.木质素[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段亮,吕永康.木质素工业研究进展[J].山西化工,2010,30(3):34-38
[3]吕晓静,杨军,王迪珍,等.木质素的高附加值应用新进展[J].化工进展,2001,20(5):10-14
[4]刘学苏,李广学.木质素的应用进展[J].广州化工,2005,33(4):9-11
[5]孙勇,李佐虎,煌炘,等.木质素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纸业,2005,26(10):58-61
[6]陈为健,程贤,方华书,等.高沸醇溶剂法提取花生壳中木质素的研究[J].花生学报,2003,32(2):7-11
[7]赵士举,陈钢.微波辐射从花生壳中提取木质素的研究[J].河南科学,2008,26(3):282-285
[8]罗杨合,黄皓妍,韦飞梅,等.超声波辅助提取荸荠皮人然棕色素的工艺研究[J].应用化工,2008,37(9):999-1 005
[9]TAN S Y,MACFARLANE D R,UPFAL J,etal.Extraction of lignin from lignocellulose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using alkylbenzenesulfonate ionic liquid[J].Green Chem,2009,11:339-345
[10]KIARAN E,BALKAN H.High-pressure extraction and delignification of red spruce with binary and ternary mixtures of acetic acid,water,and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J].J Supercrit Fluids,1994,7:75-82
[11]MACHADOA S R,SARDINHA R M A,AZEVEDO E G,etal.High-pressure delignification of eucalyptus wood by 1,4-dioxane-CO2mixtures[J].J Supercrit Fluids,1994,7:87-94
[12]BLUDWORTH J,KNOPF F C.Reactive extraction of lignin from wood using supercritical ammonia-water mixtures[J].J Supercrit Fluids,1993,6:249-254
[13]PASQUINID,PIMENTA M T B,FERREIRA L H,etal.Sugar cane bagasse pulping using supercritical CO2associated with co-solvent 1-butanol/water[J].J Supercrit Fluids,2005,34:125-131
[14]LUDQUISTK.Isolation of lignin by means of liquid-liquid extraction[J].Svensk Paperstiching,1977,80:143-144
[15]仲豪,张静,龚方红,等.阔叶木碱法造纸黑夜提取物成分的研究[J].化学工程,2011,39(2):91-95
[16]胡爱华,邢世岩,巩其亮.基于FTIR的针阔叶材木质素和纤维素特性[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9):79-90
[17]蒲俊文登.三倍体毛白杨木质素结构特性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4(5/6):211-215
[18]王键,王燕.棉秆木质素的光谱分析[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9,29(1):115-119
[19]刘志广.仪器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0]孙必成,孙卫国.微波法提取玉米秸秆木质素的方法研究[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0,24(4):425-428
[21]SUN J X,SUN X F,SUN R C,etal.Fractional study of alkali-soluble hemicelluloses obtained by graded ethanol precipitation from sugar cane bagasse[J].J Agric Food Chem,2003,51:6 719-6 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