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必聪
(宁德师范学院,福建 宁德 352100)
国画气韵的载体探究
陈必聪
(宁德师范学院,福建 宁德 352100)
在国画发展过程中,气韵与其如影随形、相互依存,堪称是国画的灵魂。国画通过气韵而传神,使枯燥的黑白水墨变得更加包罗万象、意境深远。拥有气韵的掌握和表现能力,成为多年来无数国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文章阐述了国画中“气韵”的内涵及作用,深刻揭示了国画气韵的载体,并提出了增强国画气韵的载体掌控能力的建议。
国画;气韵;载体
中国画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一种绘画形式,国画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内涵丰富,无论是人物、山水、花鸟都拥有着深刻的内涵,我国古代画家谢赫将“气韵”定为“六法” 中最为关键的一条,穿过历史的长河,气韵与中国画的创作如影随形、相互依存,气韵堪称是中国画的灵魂。国画通过气韵而传神,使枯燥的黑白水墨变得更加包罗着万象、意境深远。拥有气韵的掌握和表现能力,成为多年来无数国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在艺术发展格式不断多元化的今天,在“百花齐放、争先斗艳”的形势下,对国画气韵的载体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气韵中的“气”指的是天地间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韵”是指所绘对象具有的某种情态。笔者认为“气”和“韵”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易经》里提到,“无极生两仪,两仪生太极,太极生八卦”,气和韵就代表“阴”、“阳”两极,气为阳极,韵为阴极,共同筑就了国画魅力。在我国古代,由于“书画不分家”,因此气韵在书法与文学作品中也有所应用,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提到“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蕴思含毫,游心内运,放言落纸,气韵天成”。在我国古代,对国画中“气韵”的理解各有异同,一种认为气韵“发于墨者”,第二种认为气韵“发于笔者”,第三种认为“发于意者”。我国明代国画大师唐志契所著的《绘事微言》中,指出:“气者有笔气、有墨气、有色气,而又有气势、有气度、有气机,此间即谓之韵”。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当代著名学者刘承华指出:“‘气韵’是不能完全等同于‘意境’的,而是在意境基础上的提炼和升化,气韵更加符合中国艺术的美学特质和人们的审美要求,气韵是对人们内心深入审美特质最完整的诠释和激发。”
首先,气韵表达了国画的“自然之道”。崇尚自然、尊重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我国朴素唯物主义的重要理念,而气韵的国画中的应用则是这一哲学观点的体现。即“画法自然”,画由心生,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实现人与画的统一与结合。气韵与人与画的有效“对话”,即一种“人在画中,画在人中”的境界。其次,气韵表现了国画的“笔墨之理”。重视气韵的贯穿并不是对技法的轻视与否定,相反气韵是在笔墨技法的基础上产生并升华的,即如谢赫所说的:“气韵藏于笔墨,笔墨都成气韵”。绘画者只有打好坚实的笔墨基础,更加生动的展现气韵,但是与些同时,绘画者仅仅有坚实的笔墨技法还是不够的,因此一个缺少天赋的画家,即使笔墨技术再纯熟,也是只能对客观事物的复制,而不能形成气韵。国画中的气韵更多的需要绘画者对宇宙、人生、宏观世界的深刻感悟,加之过人的绘画天份,才能够掌握气韵。第三,气韵表现了国画的“风格之性”。通常情况下,国画的构思立意、章法布局、形象造型大同小异,只有气韵与众不同,中国画的“气韵”发自于作画人的灵魂深处,正如“画如其人”,不同的画家所体现出的气韵者有独特的风格,没有气韵的画,充其量就是生活的复制品,是俗画,而有气韵的画,才是一幅表现着作者特点和生命力的美术作品。
(一)笔墨渲染
笔墨是国画的主要工具,也是国画中气韵最重要的载体。首先,用笔、用墨要有机结合,国画讲究“骨法用笔”,即笔墨相互分享又相互依托,墨中要见笔,笔中也要见墨。做到用笔用墨如有神。正确处理好用笔与用墨的关系,做到“刚柔相济”,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刚而不柔则略显干枯,柔而不刚则略显无力。其次,用笔、用墨要生动,要想达到气韵生动,实现更完美的笔墨渲染,就不能过于局促。在作画中要做到心无旁骛,凝神静气进行笔墨运用,如有神助的利用笔墨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情绪状态,使没有生命的笔墨富有生命的灵气。例如:现代国画大师李福林的《半夜梅花入梦香》,虽然整幅画只有黑白两色,但是画家通过黑白对比,运用笔墨渲染,让梅花的香气与石头相结合,并在石头的映衬下更加相得益彰,使梅花得到突显,把静态的梅花,变为动态的芳香,让人心旷神怡,体现出了笔墨渲染的灵气与生动。
(二)氛围渲染
氛围渲染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在文学作品里较为多见,通过氛围的渲染激发情感,才能更好的抒发作者的感情。而中国画,由于“书画不分家”的特殊历史根源,自古至今在国画的创作过程氛围渲染的重要性从来都被大家所注重。我国古语中提到的“挥毫落纸如云烟”,“试看笔从烟中过”都是说明了氛围渲染的作用。古代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曾说过“笔笔相生,笔笔相因”,阐述了创作过程中氛围渲染的重要性。因此,国画的气韵要依靠氛围的渲染。要通过整合、调动创作中的各方面要素,通过分染、通染、托染、渲染、烘染、擦染、衬染等多种方法,在技法创新中营造浓郁的氛围,形成与众不同的节奏和韵味,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厚重感与空间感,才能使人们对自己的作品印象深刻、流连忘返。
(三)适当取势
“得势则随意经营,一偶皆是,失势则尽心收拾,满幅皆非。”“势”是构成国画气韵载体的重要因素,“势”即是国画创作过程中的出发点。我国古代围棋谚语中有一句话叫做“高者在腹、高者取势”,说明了势是一种厚味,体现了一种厚积薄发的思想。而国画中的“势”与围棋中的“势”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国画中,势是一种心理意象,是画家与观赏者的心理互动,表达了画家对客观物象的心理感知与判断,是对作品特点更有效的突显。通常情况下,势蕴含了“动势”与“气势”两层内涵。动势是作者在绘画过程中将“主与宾、厚与薄、隐与显、出与入、收与放、起与伏、散与合、局部与全局、开与闭、清与浑、虚与实”等关系的表现,体现了画的动态感官,通过强烈对比,给予观赏者一种灵动之美的感觉。而气势则更多的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作者的有感而发,是一气呵成,气势无法用技法和语言来具体阐述,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灵感,一种物象的自然体现。人们在欣赏一幅作品时,更加能够扣人心弦的就是气势的运用,北宋画家郭熙在评价山水画中指出:“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恰恰说明了远近与取势的关系。我国清代著名画家笪重光在《画筝》中提出“一收一敛,山渐开而势转,一起一伏,山欲动而势长。”就是说明了只有在创作过程中适当取势,做到自始至终,笔有朝揖,连绵相属,气脉不断,将动势与气势完美的结合,才能够更加突显国画的气韵。
(四)意念贯穿
从国画中的山水画看,我国明代的山水大家沈周曾说过“山水之胜,得之目,寓诸心,而形于笔墨之间者,无非兴而已矣。”说出了山水景色虽然是通过画家的眼睛来观察,但却是通过心灵进行表达。每一幅国画作品都是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充分表达,如果说气势与氛围的渲染是中国画气韵的衣钵,那么意念的贯穿就是中国画的内在本质,偏离了意念,所绘作品就是一幅毫无生机的“死”画,只有意念贯穿才能使之活灵活现。古语曾说“画乃心印、画如其人”,就是说明了意念对于国画气韵的重要性。从作画的过程看,“构思-立意-成象”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意念的贯穿是作品从构思、设计的过程指导,意念是画家心声的再现与具体的描述,是情感的理性升华。正所谓“眼有所见、心有所想,体察在目,会应在心”。例如:清代大家郑板桥在谈到画竹时,曾说过“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月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成竹,遂有画意。”宋代词人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提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其中,“胸有成竹”这一成语正是来源于此,说明了意念与作画的关系。
(一)适当临摹
临摹是提高国画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气韵载体掌握能力的关键所在。如果把绘画比作一个摩天大厦,气韵是这个摩天大厦设计理念、风格与特色。那么技法就是钢筋与水泥,而临摹就是大厦的地基。基础不牢,即使有再多意念和想法,也不能在画中展现。因此,要有选择的临摹一些优秀的国画作品,只有达到一定的量,才能实现自己创作水平质的飞跃。在临摹中不但要从技法上进行学习,同时也要在意识、构思、取势、气氛等方面进行体会,借鉴名画的精华。同时,临摹也应该有“度”,应讲求“精”,而不是“滥”,不宜过多的海量临摹。明代大家李日华曾提出:“画可临不可摹,临得势,摹得形,画但得形,则沦于匠事,其画道失”。指出了过多的临摹,而没有自己的思维,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名画家,而充其量只是一名“画匠”,和工人没有区别。而对于现代信息化的社会来讲,国画作品与知识都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获得,而唯独人的思想和格局是不能够复制的,在临摹的过程中,善于发现作品的不足,善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在实践中检验,才是国画创作的真谛,也是掌控气韵的最佳选择。
(二)领悟古书画
国画大师郭若虚曾说过“众工之事画而非画也”,在我国古代许多著名国画大家同时又是书法大家。国画的“书画不分家”是由我国的历史所决定的,千百年来,国画与书法就如两颗璀璨的明珠,两者间互相衬托,相互弥补,在历史的长河永远绽放着耀眼的光芒。因此,增强国画气韵的载体掌控能力首先就要积极浏览古代书法作品,从书法作品中学习取势、学习气氛渲染、学习笔墨生动的捷径。其次,要博览群书。笔者认为尤其是古代哲学书籍,特别值得阅读。例如:从孔子的《论语》到老子的《道德经》,乃至《易经》都应是创作国画之人的必读著作,对于国画来说,传统的黑白两色象征着阴阳的平衡,每一幅成功的国画背后,都有着黑与白、阴与阳的互相调和、共生共存的深刻文化内涵,画者多读古书,学习古人的哲学思想,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思想层次和人生格局,使作品更加大气、超脱,更好的驾驭气韵。第三,要领略名画名迹。虽然现代国画比传统国画在技法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有些元素是永远不能够与古画相提并论的。每幅名画都体现出作者内在的风格,展现出作者所处历史时期的人文特质,往往是现代人无法比拟与超越的。在领略名画名迹过程中,能够使自己更好的体味其气韵之所在,了解笔墨的细节之处,倘若能够欣赏到真迹,对于自己国画水平的提高将更有作用。
(三)修身养性
近年来,随着西方艺术对我国国画的影响,艺术格式更加多元化,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人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把“有用”与“没用”做为创作国画的关键词。而国画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不但取决于大家们精湛的技法,更取决于文化的沉淀。增强国画气韵的载体掌控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内在素养。书画之事,完全来自于画者的胸襟。纵观我国历史的名家、大家,大多均为豪放洒脱、超凡脱俗、品质高尚之人,因为品质低劣之人技法再纯熟,充其量也只是个“画匠”,是无法创作出举世瞩目的名画而成为千古流芳的“大家”。因此,要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增强自己的思想素养,端正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自己成为一名品质高洁、胸襟豁达之人,才能更好的理解国画气韵的真谛。在我国古代“琴、棋、书、画”是文人骚客必须掌握的技能,恰恰说明了四者之间的密切联系。要增加国画气韵的掌控能力,可以尝试学习音律与围棋。例如:在围棋中能够更好的体现“动与静、势与地、厚与薄”的关系,提高自己的思想层次以及对客观世界的感悟,将有助于国画气韵的应用。
(四)大胆创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进行一定临摹、浏览古书画、提高自身修养的基础上,只有大胆投身于创作,才能够使自己的国画水平有质的提升。在创作过程中,要勇于接受批判与失败,每次失败都是成长的积淀,经验的总结,每一次创作都是“构思-立意-成象”的完整过程,在每个阶段,都能够有所收获。例如:笔者认为,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大胆对名画古迹进行修改和提升,加入现代审美元素,所画作品不一定都能成功,但在创作过程中,将使自己的创作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还可以创造性的对西方水彩、油画等名画进行国画的改造,加入中国元素,更有利于在提升自己艺术层次,形成更广阔的艺术思维格局。
总之,在国画发展过程中,气韵与其如影随形、相互依存,堪称是国画的灵魂。国画通过气韵而传神,使枯燥的黑白水墨变得更加包罗着万象、意境深远。拥有气韵的掌握和表现能力,成为多年来无数国画大师追求的最高境界。气韵表达了国画的“自然之道”、表现了国画的“笔墨之理”更表现了国画的“风格之性”。笔墨渲染、氛围渲染、适当取势、意念贯穿是国画气韵的重要载体,只有通过适当临摹、领悟古书画、修身养性、大胆创作才能够增强国画气韵载体的掌控能力,将国画的气韵在创作中发挥的淋漓尽致、挥洒自如,将国画这一文化瑰宝发扬光大。
[1]蔡星仪.国画传承与临摹、写生[J].美术观察,2008,(10).
[2]孟召英.浅析气韵与中国画的关系[J].青年文学家,2009, (18).
[3]李少旺.浅谈国画的“气韵”[J].美术报,2011,(7).
(责任编校:周欣)
J222
A
1673-2219(2012)09-0199-03
2012―05―12
陈必聪(1969-),男,福建福鼎人,宁德师范学院艺术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