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费罗诗选》译本比较

2012-04-09 00:25:13柳士军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费罗晋华杨先生

柳士军

(信阳师范学院 外语部,河南 信阳 464000;苏州大学 比较文学研究中心,江苏 苏州2151236)

《朗费罗诗选》译本比较

柳士军

(信阳师范学院 外语部,河南 信阳 464000;苏州大学 比较文学研究中心,江苏 苏州2151236)

19世纪美国诗人朗费罗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时代,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赞誉,拥有不同的读者层,其诗歌翻译成近20种语言在国外发行。目前国内《朗费罗诗选》有四个译本,在装帧、版本意识、条目注释、索引史料、翻译风格、语言本色等方面各有不同特色,而译本的质量多是由于时代的环境、译者的翻译观等原因造就的。

《朗费罗诗选》;简企之;杨德豫;王晋华;版本比较

美国第一位职业诗人朗费罗(H.W.Longfellow 1802-1887),在 19世纪西方的文学史上是一个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庞德,艾略特都是他的诗学的后继人”[1]。当世界和平理事会号召世界纪念家喻户晓的诗人的时候,朗费罗 已经融入了世界文学,并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穆旦也告诫我们朗费罗的诗理应是不该被人忘记的文学遗产。四位译者的《朗费罗诗选》(下文简称诗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人以自己的品味、感悟先后翻译、修改出版了朗费罗的诗歌,表达我们中国人对这位“有一个甜蜜而美丽的灵魂”[2]的诗人的仰慕。《诗选》版本跨越了历史60年,即使是风雨飘摇日,朗费罗在中国的流传没有中断,令人唏嘘不已。

版本翻译研究是一种传统的外国文学翻译的研究方法,是学术研究必不可缺的第一步。版本考证也是一种复杂、艰巨、繁琐甚至枯燥的工作,要求思维填密,论证严谨,条分缕析,观点中肯,令人信服,其优有代表性;其劣只具个别性。《诗选》版本翻译研究通过版本比较,回顾美国文化在中国流传的艰辛,感谢那些为此做过贡献的先贤名哲,他们是荒芜、朱葆光、杨德豫、王晋华、韦德培。需要说明的是其他翻译朗费罗的诗歌的作品没有单独成册,或作品单一的没有纳入比较范围,如穆旦翻译的10首诗歌仅存于穆旦文集中,赵瑞蕻、李平沤等作品单一,只能在其他文章中讨论。

一 版本发展轨迹

第一本《诗选》是1949年出版,简企之译,晨光出版公司出版并发行。本书翻译是有荒芜、朱葆光合译,译者以简企之名发表出版。由于1949年中国国内政治的风云变幻,他们以一个谐音的名字发表,简企之的含义是捡起之。译者荒芜原名李乃仁,安徽省凤台县人,毕生从事美国文学研究和翻译工作。朱葆光(1910-1979),即朱子平、朱评,译著颇丰。第一本《诗选》的出版克服重重苦难面世的。赵家璧先生在1980年4月30日《读书》发表了《出版〈美国文学丛书〉的前前后后》一文,简要述之,喟叹此书面世之艰辛:1945年初秋,美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费正清(Dr.John.K.Fairbank)与龚澎、徐迟等人会谈:由中美双方合作,编译一套系统介绍现代美国文学作品的《美国文学丛书》,美方负担部分译稿费,中方负责组稿,交中国的出版社出版发行。抗日战争胜利后,这个在重庆开始酝酿的丛书计划,在上海逐步落实。组织的译者都是当时我国文坛上进步的知名人士和有经验的翻译家。郑振铎作为中国方面的主持人提了四个出版条件:1、译稿将于1948年上半年交齐,全部丛书必须在年底前一次全部出齐(包括精装本);2、编排、装帧、印刷和用纸都要保证高质量;文稿内容由文协负全责;3、出书前后,要在全国各大报刊登大幅广告,广告费用可由美新处负担一部分;4、晨光出版公司应分别与各译者订立约稿合同,出版后按常例付百分之十五的版税。这套丛书所收的美国作家大多数是比较进步的,作品是健康的,具有各自的价值。诗歌专集仅有朗费罗和惠特曼两人入选。十年浩劫期间,此书译者受到了无理的审查,吃尽了苦头。这套丛书印数少,又逢战乱,为编译这套丛书而付出的辛勤劳动意义重大。根据赵家璧回忆:这套丛书的装帧设计者是现任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美术家庞薰琴,当时他刚从法国回沪不久。商标运用唐朝砖刻上的一幅鸡,制成一个美丽的图案,象征雄鸡一鸣天下白,形象古雅,线条优美。这套丛书出版前,赵家璧又去请他设计封面、环衬等,他又慨然同意。他用寥寥数笔,画了一艘十八、九世纪主要航海工具的多桅大帆船,驶行于太平洋东西两岸之间的惊涛骇浪上,夜空中繁星点点,船舷前一只海鸥在振翼疾飞。环衬中,又加画了一束美丽的花环,一支钢笔和一支铅笔交叉横贯其间,象征着通过翻译者的笔,把两国人民的友谊结合在一起。

第二本《诗选》是1959年杨德豫先生翻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收有译诗61首。杨德豫,翻译家,1928年12月12日生,家父为国学大师杨树达。作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家,杨德豫的英诗翻译深受好评并获很多翻译大奖。本选集中的诗歌部分是1957年冬天和1958年春天翻译的。译者选诗的标雄大致有三:思想性;代表性(代表诗人的典型题材和风格);传统的评价。本诗集蓝底黑体字,古色古香,封面有一朵娇艳的花朵。这本《诗选》先后在1985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和2009年4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并做了相关的补充、修改。1985年版本是作为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出版发行,封面为黄底色黑体字,古典格式花纹。2009年版本淡紫底色黑体字,附有一幅优美浪漫画。《朗费罗诗选》1959年版本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也是经历了一番风雨。当时是右派的杨先生回忆说:上级领导要出版朗费罗的诗歌,“可是《朗费罗诗选》他已经译完了,我们再另找一个人要重新译,很费事,而且上面有政策,右派分子如果要出书的话可以改个名字出,那所以他译的这本书我社还是打算出。《战士报》领导还是不太同意,他们回信说,我们原则还是不同意出,如果你们实在坚持要出的话,一切责任由你们负。这是总编辑直接告诉我的。我说好,我就换个名字,我的原名是杨德豫,我给人民文学出版社写信说,用杨德豫的名字出,1959年10月,《朗费罗诗选》就出版了”[3]。这也是见证了中美文学交流的艰难的一本诗集,杨先生冒着政治风险,给我们留下如此丰厚的精神食粮,其恩德千古留存。

第三本《诗选》是2000年8月由王晋华翻译,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封面白底色黑体字,序线、格式花纹,并附有朗费罗头像。王晋华先生是中北大学外语系教授,英美文学硕士,留美学者。此书在2010年精装重版。

第四本《诗选》是韦德培先生翻译,中国文史出版社在2003年出版。韦先生1919年11月1日出生,毕业国立武汉大学,曾任职于国立安微大学,主持或参与翻译、编著多部作品。

二 版本意识

朗费罗诗歌作品集在国外有数十种版本,甚至不同语言翻译的版本也是不计其数。翻译的版本确定说明将给后来者带来很多研究的便利。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诗选》选择的版本各不相同,且有些翻译者对此不太注意。无论是初译、重译、补译、校译,版本是批评者认真对照的依据。这是既费力而又不讨好的无利可图的工作。从翻译诗歌的版本信息分析:简企之、王晋华、韦德培的《诗选》都没有说明所选诗歌的来源。杨德豫的《诗选》版本信息做的细致,杨先生在原始本和修订本中都说明了所选诗歌的源头,这对后来研究者对照翻译、研究学习带来方便,因为不同的诗选采用不同的文本常常引起误解。1959年版本作者所根据的原文版本是伦敦的瓦德·洛克公司出版的、由朗费罗的友人诺顿撰写序言的《朗费罗诗歌作品集》。各分集和诗的先后顺序都按照这个版本,仅有极少数的变动。1985年修订版本是本书初版所依据的版本没有变动;此次增补修订的内容主要是依据牛津大学出版社1925年版《朗费罗诗集》,并参考了两种别的版本(译者没有特别说明版本,又留下一个谜)。根据版本对照推测:其他三位译者的版本肯定不是一个相同的版本,因为翻译所选的诗歌顺序都有差别。希望翻译家们将来回忆这些翻译的时候,多做一点补充。

三 条目索引

在条目注释方面;简企之版《诗选》也许由于序排版,没有任何条目注释。杨德豫版《诗选》,无论是初版还是修改本都有详细的条目解释,这给读者带来了很多方便。王晋华版本的条目解释与韦德培版注释就少了许多。以《人生颂》为例:杨的版本做了四条解释,王的版本一条也没有。这种原因只能说明王的版本晚,人们的英语水平提高了,文化交流频繁了,对诗歌的理解透彻了,绝不会是译者的懒惰导致的。而杨的版本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的外语水平有限,所以杨先生善解人意,不辞劳苦而为之,令人敬佩。条目增删方面;简企之版本选短诗32首,一首长诗《迈尔斯•斯丹狄士求婚记》。杨的版本和修订本不同,选的诗歌数量不同,1959年版收诗歌61首,1985年版本有74首,唯一遗憾的是杨没有选译朗费罗的长诗,原因也没有说明。王晋华译短诗51首,突出的是王先生既翻译了朗费罗晚期的诗歌,也翻译了一首长诗《迈尔斯•斯丹狄士求婚记》。韦德培版没有短诗翻译,有两首长诗《迈尔斯•斯丹狄士求婚记》与《依凡吉林姑娘》,外加一篇朗费罗的戏剧《西班牙学生和吉卜赛姑娘》,国内以前一直没有人翻译朗费罗的戏剧作品。四个版本主要重复的有《夜之颂》、《乡下铁匠》、《人生颂》、《奴隶的梦》、《失去的青春》,长诗主要是《迈尔斯•斯丹狄士求婚记》,这些相同的地方为以后研究它们的翻译的风格,艺术技巧、语言的表达非常有意义,更多的是我们能够读出翻译家的思想的轨迹。史料索引方面;做的最好的非杨先生莫属了。王先生的版本的解释很少引用史料,单词的本意一概省略,指出比喻的含义,读起来倒也省心,只是读者的知识面无法在学习中有所扩展。杨的版本做的非常完美,以《逝去的青春》为例:战死的沙场,杨先生做了历史的解释,而王的版本直接省略了。杨的版本在圣经引用上都做了具体章节的说明,学习者很容易查到这些资料,对理解诗歌多了一层感悟。总的说来,杨先生注释翔实谨严,探微烛隐,不乏科学性,更有可读性,是杨译中有机整体完美的一部分。杨德豫先生为译诗写注释,也像他译诗一样认真打造,译风严谨,他的后记中写下的对译诗理论的探讨以及心得体会,为广大读者、研究学者奉献了质量上乘的参考。基本结构方面;四个版本基本相似,不同的是第一版本在后边的附录页面上广告了国内的30本小说出版发行,内容详细,然后说明了18本诗集的具体情况,这对后来者研究那个时期的文学出版有一个重要的信息支持。非常遗憾的是此书没有前言、序,更没有对朗费罗的评价,这对于后来的研究者很难理解翻译者的思想以及对朗费罗的认识。杨的版本做的具体的多了,除了一般的译本序、后记、增订后记外,还附有朗费罗的插图。王晋华的版本基本结构比较完善,也同时说明了时代的进步,出版的日益成熟。韦德培版由于选译的是长诗歌,结构也就简单明了。发行与影响方面;由于时代的大变革,社会的大颠覆,第一版《诗选》没有留下太多的影响足迹,“当时的中国文艺界,特别在专搞外国文学者的圈子里,美国文学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4]。尤其是建国初期,很多诗人因为与美国俩字沾边而下放,而劳改,还有多少人会去读这些美国人的诗歌。第二版《诗选》是幸运的,作为右派的杨先生能够出版这本译作连他自己也很难想象,这本书

1985年第一次印刷2800册,同年第二次印刷36400册。根据记载,此书是1957年8月第一版在北京出版,而最早的版本是1959年,这里是印刷错误吧,因为杨先生自己在增订后记中说道出版时1959年。2006年台北城邦版发行,册数不明。2009年修订版本没有写明册数,原因是什么作者没有任何说明,此时杨先生已经80余岁啊,广西示范大学出版社颇有逃税嫌疑。应当说,1959年《朗费罗诗选》的出版,就已经确立了杨德豫在中国翻译界的地位。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从1959年至1978年,整整二十年,他未能从事正常的翻译工作。因此,他的名字并不为广大读者所熟悉。1985年,作了重大修改的增订版《朗费罗诗选》的出版,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翻译家屠岸对杨德豫的译笔给予高度评价,称杨德豫是第一流的高手,他们的翻译几乎进入了化境。王晋华的版本2000年出版发行5000册,2010年精装版发行5000册。韦德培版本发行1500册,没有精装版发行。从重版发行量可以看出《朗费罗诗选》已经获得了中国读者的认可。

四 语言本色

在这四个版本中,简企之版采用的是白话文自由体的翻译方法,尽可能按照朗费罗的韵律翻译,顿数、韵式都还是整齐而有规律。杨德豫先生初版所录诗歌基本“都是译成了“半自由体”,绝大多数译诗都未讲求顿数的整齐,韵式(脚韵安排)也只有半数左右的译诗是严格按照原诗的”。修订版本把“以格律体译格律体”作为确定不移的原则。原作全部是格律诗,这就要求多数译诗的顿数、韵式都与原诗完全一致;尽管杨的部分翻译没有达到此要求,但是我们仍能发现先生的翻译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王晋华版本的翻译也还是考虑原作的韵律而尽力满足原诗歌的要求而作。在格律上严格仿照原诗而又不影响译文的忠实、达意、传神和流畅,王晋华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完美。风格问题也就是译诗的“神似”问题。四个版本的翻译都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每首诗的译文都力求像原诗一样富于诗意,读来令人齿颊留香,译诗的风格基本上符合原诗的风格,基本上达到了“神似”。

诗是语言的艺术,是用语言这种工具(或手段)精心营造或渲染出来的。创作是如此,翻译也同样如此,四个版本的翻译的语言不差上下,第一版本语言古朴厚重,杨德版本不借弹精竭虑,修淡经营,锤字炼句,精雕细刻,笔到神来,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味。王的版本语言鲜活富有弹性。韦版本词汇丰富,语言风格老道,幽默别致。以上不同译者风格也有不同之处多是社会背景和个人因素决定的,笔者将另文讨论。

读者决定一切。随时间的流逝,同一诗歌的翻译在不同时代适应着读者不同的审美偏好,“再成功的译本也只能‘各领风骚’数十年乃至几百年,所以重译就成了时代的需要”[5]。我们期待更多地学者将朗费罗的诗歌翻译介绍到中国,加强中西文化的交流。

[1]Lay Parini,Brett C.Millier,The Columbia History of American Poetry[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5.

[2]Bowen,Edwin W.Longfellow Twenty Years After[J].The Sewanee Review XIII,1905:165-76.

[3]http://www.china.com.cn/book/txt/2009-06/29/content_1803 0399.htm

[4]赵家璧.出版《美国文学丛书》的前前后后[J].读书,1984, (4).

[5]杨武能.阐释、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J].中国翻译,1987,(6).

(责任编校:王晚霞)

H158

A

1673-2219(2012)09-0147-03

2012-06-2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世界文学重构与中国话语创建”(项目编号12YJA751011);江苏省普通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CXZZ12-0794);河南省社科联项目(项目编号SKL-2012-911)。

柳士军(1973-),男,河南信阳人,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苏州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西方文艺理论与中西诗歌比较。

猜你喜欢
费罗晋华杨先生
Probabilistic resumable quantum teleportation in high dimensions
费罗娜新总部大厅
现代装饰(2018年12期)2018-12-29 13:03:58
奇妙的“网”
被诉侵权 美光获裁禁售部分产品
家电科技(2018年7期)2018-02-16 23:00:56
不会说话的杨先生
幸福·悦读(2016年12期)2017-01-06 19:11:09
艺术融汇与民族屹立——盛杨先生访谈
一只不会说话的羊
意林(2016年12期)2016-07-01 13:27:07
不会说话的杨先生
幸福(2016年35期)2016-02-04 08:20:11
雨天
Prognostic signi fi cance of interim18F-FDG PET/CT SUV reduction associated with Ki67 in patients with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