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与“湘军”当代转型的几点思考*

2012-04-08 13:50平,邵
关键词:湖南人湖湘湖南

刘 平,邵 华

(1.湖南大学 图书馆,湖南 长沙 410082; 2.湖南中医药大学 人文社科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8)

著名历史学家林增平在《近代湖湘文化试探》一文中写道:“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漫长的古代,在湖南没有出现过几桩足以影响全国局势的大事;属于湖南籍的名人,寥若晨星。而跨入近代(1840年后),就迥然不同,在诸如太平天国起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大事变中,湖南所产生的反映,着实引人瞩目;且人才辈出,为人们所称道,延续至现代,更呈现出鼎盛的局势。”[1]从曾国藩、左宗棠兴起洋务运动,到谭嗣同、唐才常献身维新变法;从黄兴、宋教仁引领辛亥革命风骚,到蔡锷首举反袁护国义旗;从毛泽东、蔡和森宣传马克思主义,到“七一”建党、秋收起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近代中国的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受湘军崛起所激发的湖湘文化及其载体近代湖南人都起到了“开风气之先”或“中流砥柱”的作用。正是在湖湘文化精神的激励下,一代又一代的近代湖南人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解放而上下求索,英勇奋斗,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遗产。

时至今日,随着区域文化研究的兴起和发展,湘军与湖湘文化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尤其是作为湘军的诞生地湖南,“湘军热”更包含着湖南人的自豪情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湖湘文化契合于当下湖南社会发展的精神内核,如何重塑湖南人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探讨湘军与湖湘文化内在关系的历史演变,实现湖湘文化和“湘军”精神价值的当代转换,这不仅对塑造当代湖南人的精神价值世界,而且对当代湖南如何有效地打造“湘军”这一历史文化“形象名片”,为党和政府制定符合本地区区情的经济、文化、社会政策,以开发和利用本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 湖湘文化与“湘军”的由来及其演变

湖湘文化是指依托于湖南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发源于楚文化并且在长期历史变迁过程中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演变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系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事功化的价值取向是其精神内核,这种精神内核潜藏在每一个湖湘文化的承载主体亦即湖南人身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外在的具体表现,并决定了湖南人以何种方式投身于社会变迁的历史大潮之中,呈现出一种共同的精神气质及文化品性。

从湖湘文化精神内核的形成来看,屈原与贾谊所起的作用十分巨大。作为具有鲜明儒家知识分子性格的屈原和贾谊,不仅在文学上写就了流传千古的诗赋,更是以其忧国忧民、躬行实践的精神特质和关怀意识,将早期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注入到湖湘文化的孕育和发展过程之中,这也形成了湖湘士人独有的“屈、贾情结”。可以说,屈原、贾谊构成了湖湘文化精神的第一个标志。隋唐时期,中国的文化中心开始南移,这一时期对湖湘文化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代表人物是谪居永州十年的柳宗元,他不仅在文学上继承了屈、贾二人的精神品质,更是力求突破革新,体现了知识分子自强不息的人格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政治理念。宋明理学的兴起,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一次大的整合,文化教育、思想学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周敦颐开创理学,其后胡安国、胡宏父子以及南宋张栻、朱熹都曾在岳麓书院讲学辩难,推动了理学在湖南的兴盛,并形成了“湖湘学派”。从此,理学与湖湘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契合,从而使湖湘文化具有了浓厚的理学色彩。明末清初,王夫之经历社会大动荡、思想大裂变之后,隐居山间,潜心学术,力图以学术来拯救天下危亡,恢复华夏衣冠,古代湖湘文化中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传统在他的学术思想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同时,为医治明末心学泛滥所导致的士人空谈误国的流弊,他特别强调继承古代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传统以及敢于和善于吸纳百家、综合创新的精神。这些都为近代以来湖湘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在社会历史变迁的过程中,文化不是固定不变的,社会存在的变迁必然会导致文化发生变迁,文化变迁反过来又会影响或制约社会变迁的方向和速度。尤其在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由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与之相适应,湖湘文化作为中国文化整体的一部分,也必然发生转型,这既包括构成要素的变化,也包含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变化,原有的一些构成要素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消失了,产生了新的构成要素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而内部构成要素的变化又会导致文化精神在每一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并且随着近代中国文化的转型出现艰难的蜕变。近代以来湖湘文化的发展变迁以甲午中日战争为界,与此相适应,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核也以此为界发生了蜕变。甲午之前,近代湖南人以湘军集团为代表,其强烈的忧患意识表现为忠君和维护儒学道统,事功化的价值取向表现为经世致用的儒学学风和关注经济实务。甲午之后,忧国忧民的精神特质由忠君转变为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主义,对儒学道统的维护也开始逐步转变为向西方学习,事功化的价值取向变得更为明显和强烈。当然,这其中也夹杂着甲午之后湖南人心理的深刻变化。

湘军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内涵指的是曾国藩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在地方团练基础上创建的湖南地方武装,称为“湘勇”。1854年2月,这支军队正式成军。就招兵而言,这支军队从不招无根之兵,将领、营官凡欲招募士兵组建新营或增募士兵,都是回湖南原籍招募,而且利用同乡宗族、亲友关系吸纳士兵,一县或一族者编为同一营。其兵勇和将领主要是湘乡和宝庆人。正因为这支军队带有浓厚的地缘和血缘色彩,其兵勇和将领基本上都是湖南人,因而又被人们称作为湘军。

湖南的社会文化观念和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核对湘军每个将领和士兵的个人气质、行为特征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而使湘军表现出独特的精神面貌和性格气质。首先,湘军创建之初,士兵主要来自于湖南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山村。这些农民心地纯朴、憨直,性格可塑性很大。正如有学者指出,湘军之所以用这种原则招兵,主要是因为“山农有一种可塑造的本质,纯真的性格最易塑造,由此基本素质训练转化,所以作战能奋不顾身”[2]。通过训练和鼓动,即可成为呈凶悍但有纪律的士兵。其次,在尊崇程朱理学这一主流文化观念的影响下,湖南民间形成了讲气节的社会风尚。所谓气节,就是“忠孝节义”这种儒家文化观念的要求。湘军兴起的文化原因就是因为太平天国伪托西方基督教颠覆了湖南士人和民众对儒家文化观念的坚守,曾国藩等湖南士人起而创建湘军,目的是要捍卫“名教”,是一种卫道行为。同时,他们也把这种卫道的思想观念贯穿在湘军的宣传和教育中。“湘军创立之始,由二三儒生被服讲道,以忠诚为天下倡,生徒子弟皆知重廉耻,急王事,以畏难苟活为羞,克敌战死为荣。”[3]其结果使湘军形成了一种重节气的性格特征。正是这种性格特征使他们敢于拼搏,有一种敢于任事,勇于承担,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精神面貌。最后,湖南地处内陆,移民众多,民族杂处,社会矛盾尖锐,暴力冲突时有发生。因此,民众性格倔强,动辄用武。曾任湖南布政使的李榕就说过湖南人“气太强”。其后湖南巡抚陈宝箴也认为湖南人“好胜尚气”,“其民气之勇,士节之盛,实甲于天下”。湖南人的这种倔强、刚烈的性格特征对湘军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曾国藩本人就有着倔强、不屈不挠的个性,每于受挫之后,都是“吃一堑,长一智”。其他湘军将领和士兵,也同样是坚忍卓绝、强毅不屈。曾国藩还在湘军战术上采取“扎硬寨,打死仗”的方法,充分发挥了湖南人倔强、刚烈的性格特征。如曾国荃围攻天京四十余天,全军瘟疫流行,死伤无数,但都坚持到最后大功告成。这种鲜明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造就了湘军强悍的战斗力。

据统计,湘军全盛时有二三十万人之多(包括受曾国藩直接控制指挥的湘军和不受曾国藩直接控制指挥的湘军),如果再加上一些非湘军集团的督抚因羡慕湘军的能征善战、纷纷委任自己的湘籍部下到湖南招募的兵勇(如河南巡抚郑元善曾令李续焘募勇六营、继任张之万令葛承霖募勇四营,再继任吴昌寿也令人募勇四营),那么,其总数当在五十万人左右(参见龙盛运《湘军史稿》)。在1864年攻占南京、镇压了太平天国之后,曾国藩为避免功高盖主,引起清廷的疑虑,又因湘军暮气日深,便开始大量裁撤受自己直接控制和指挥的湘军,加上李鸿章“淮军”的崛起,未被裁撤的湘军在平捻和中法战争中的失败,湘军从此走向衰落,尽管这一时期因曾国荃复出镇压捻军和左宗棠用兵西北的需要,湘军有所招募扩充,但人数十分有限,根本无法与全盛时期的湘军相提并论,而且随着局势的稳定,除刘锦棠军保留一部外,其余招募扩充的湘军几乎被裁撤殆尽。

到了清末新政时期,全国各省开始编练新军,人们有时也把湖南的新军称为湘军。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湖南是最早响应武昌起义的省份之一,也是首先派出以新军和会党为主力的革命军队增援武汉的省份。这支援鄂军就被人们称为湘军。进入民国,湖南地方军阀组建的军队也被人们称之为湘军,主要有谭延闿系、程潜系、赵恒惕系、唐生智系、何键系等。所以,有研究者认为,作为历史概念,湘军应该包括两个历史时期的军队:一是晚清时期以曾国藩、左宗棠等人为组建者、指挥者的湖南地方军队;二是清末时期的湖南新军和民国时期湖南的地方军阀部队。但实际上,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湘军已经失去了此前湘军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基本上只是作为地方性军队的称号而已。

长期以来,至少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之前,人们基本上还是在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内涵上使用湘军这一概念的,如清人王闿运的《湘军志》、王定安的《湘军记》和今人罗尔纲的《湘军兵志》、龙盛运的《湘军史稿》等,它们所研究的都是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左宗棠等人所组建和指挥的湘军。但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后,湘军的概念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有了极大的拓展,出现了许多以“湘军”冠名的行业团队,如“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建筑湘军”、“创作湘军”、“文化湘军”、“科技湘军”等等。很显然,这些所谓的“什么什么湘军”,与历史上曾国藩、左宗棠等人所组建和指挥的湘军不是一回事。那为什么人们要用“什么什么湘军”来自称或他称这些并非是“军”的行业团队呢?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行业中的湖南人继承和阐发着曾孕育过湘军并为湘军兴起所发扬光大的诸如“敢为人先”、“自强不息”、“忧国忧民”、“通变求新”等湖湘文化精神,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因此才自冠或被冠以对近代湖南和近代中国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湘军”名号。所以说,当代社会上各行各业的“湘军”与历史上的“湘军”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之处。就相同的一面而言,他们都是湖湘文化的产物,是湖南人中或湖南行业中的杰出代表;从不同之处来看,历史上的湘军是实实在在的“军”,而当代的所谓的“什么什么湘军”并非是“军”,是一些非军事的行业团队。

二 如何实现“湘军”和“湖湘文化”的当代转型

改革开放后,湖南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新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同时,文化的繁荣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动力。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对湖湘文化的重新审读和“湘军热”的兴起,湖南社会开始重视对湖湘文化和湘军的再发掘,湘军现象成了湖南人津津乐道并引以为自豪的历史情结,如前所述,凡在改革开放中引领潮流、敢为人先、并取得骄人成绩的行业群体都自冠或被冠以“什么什么湘军”,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核随着社会变迁开始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方面,湖湘文化忧国忧民的精神特质在近代反映出来的爱国精神,湘军兴起之后所表现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不仅没有被削弱,相反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湖南人对国家、对民族的热忱,以及对国家富强的良好愿望表现得尤为强烈,这也是湘军以后湖南人奋发图强、以匡世济民为大志、力图承担社会大任之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在进入新世纪后,湖南曾经出版了几部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和争议的著作,如王开林的《纵横天下湖南人》和《敢为天下先——湖南人凭什么纵横中国》,周兴旺的《湖南人凭什么?》等等,这些著作尽管其中存在着许多为人所争议的东西,但不可否认,它们都反映了当代湖南人所秉承的湖湘文化中那种心忧天下的忧患意识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如湖南卫视以地方电视台的身份和角度推出了一系列以《新青年》、《千年论坛》为代表的具有强烈关怀意识的时政和学术评论节目,可以说是当代湖南人在继承湖湘文化精神基础上并与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而孕育出的精品力作。思想的交流通过媒体广为传播,在给湖南文化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升了湖南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影响,为湖南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4]

另一方面,湖湘文化精神中事功化的价值取向在当代有了新的表现。改革开放以后,湖南作为一个内陆省份,与其他省份尤其是东部省份比较既无地理位置之优势,也无历史遗留之积累,那么,如何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走出湖南自己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呢?当代湖南人继承了为湘军所继承并发扬光大的湖湘文化的躬行实践、开拓创新、注重实干、勇于任事等精神特质,不固步自封,不抱残守缺,既放眼世界,勇于探索,敢为天下先,又立足湖南,扎根于深厚的湖湘文化资源之中。如湖南电视节目的娱乐性在全国一枝独秀,影响甚大,其原因有二:一是节目制作者的新奇构思和对外来节目的大胆引进;二是湘楚民风对娱乐文化的持久认同。娱乐文化与湖湘文化中悠远的民间文化一脉相承,这是整个湖南人情感的基础,也是湖南电视娱乐类节目制作、形成、发展和广有市场的基石。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性特征要求有多元并存的大众市民文化与之相适应。而这种大众市民文化以休闲消费文化为特征,娱乐是其本位,于是以《快乐大本营》、《音乐不断》、《超级女声》等为代表的娱乐、情感、音乐、益智综艺类、专业化电视栏目一出现就广受欢迎,这也促使文娱演艺业成为湖南改革开放以来成长最为迅速的文化产业。许多学者就指出了湖南文化产业的兴盛正是得益于湖湘文化的熏染,如刘健安认为传媒业的“湖南电视现象”便是“得益于湖湘文化的滋润而成为‘现象’,而‘现象’必将丰富‘湖湘文化’,这就是文化的辩证关系”[5]。湖南电视媒体的领军人物魏文彬在其《湖湘文化与电视湘军》中也阐述了湖南电视现象与其地域文化的内在关联,认为“湖南电视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气质及其所创造的影响力”[6],乃是源于湖南深厚的湖湘文化底蕴。郑大群更是指出:“新中国首家女性报纸和女性电视频道均诞生在湖南,并且在同行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取得一系列优异成绩,究其原因,主要是具有‘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精神气质的湖湘文化所起的主导作用,以及逐渐觉醒的现代女性意识的影响。”[7]

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还促使当代湖南人不断探索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路。近二十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产业,省第九次党代会将“文化强省”作为富民强省战略之一纳入了发展蓝图,从而对长(沙)株(洲)潭(湘潭)城市群的建设有了新的定位。[8]此后,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作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试验区,更促使湖南文化“软实力”迅速提升。这都表明近代湖湘文化在当代湖南社会不仅没有衰弱下去,相反更加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诚然,进入21世纪后,社会急剧变化,呈现出加速度发展的新态势,近代由湘军兴起而发扬光大的湖湘文化也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因此,立足于湖南的社会实践,当代湖南社会应该培育什么样的湖湘文化?抑或是如何实现湖湘文化的当代转型?这是当代湖南人应该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

首先,作为深受“湘军”和湖湘文化历史传统和精神特质熏染的当代湖南人,必须要有一种“文化自觉”意识。所谓“文化自觉”,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9]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概念虽然是延续民国时期论争本位文化的立场所言,针对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自醒,但对于湖湘文化的当代转型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湖湘文化的当代转型过程中,作为湖湘文化承载主体的当代湖南人,也应该具有这种“文化自觉”意识。一方面,“文化自觉”所需要的文化的自信力和凝聚力,对当代湖南人来说已经存在,如现在为全国所瞩目和争议的湖南人“湘军现象”的历史情结;但另一方面,当代湖南人所谓的“自知之明”又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湘军”和湖湘文化都有被庸俗化和滥用的趋势。当代湖南各种冠以“湘军”名号的现象层出不穷,这固然说明了当代湖南人对历史上的湘军与近代以来湖湘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但滥用“湘军”名号又是一种文化庸俗化的表现。作为湖湘文化发展载体的湖南人,必须对湖湘文化的起源、精神内核、学理支撑、历史流变有着清晰的认识,这也需要我们在构建湖湘文化当代转型过程中做好湖湘文化的教育、普及工作,只有真正做到“自知之明”,才能继而做到“文化自觉”,把自身融入到湖湘文化的血脉之中,从而使湖湘文化的精神理念、品格气质能在每一湖湘文化的载体亦即湖南人的身上得到真正的体现。

其次,湖湘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体系,因此,在构建湖湘文化当代转型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固步自封,而应该海纳百川,善于吸纳、继承和发扬中外一切先进文化、促进湖湘文化的与时俱进。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核决定了湖湘文化兼容并蓄、敢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在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受到湖湘文化熏染的几代湖南人都顺应历史潮流而动,勇于吸纳新的文化因素,继而更加丰富和发展了湖湘文化的内容。我们以前对湖湘文化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即认为湖湘文化在近代的发展导致了近代湖南人才主要集中于政治、军事方面,而经济、科技等其他方面的人才偏少。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出的是湖湘文化的缺点?还是它的优点或特点?几乎所有研究者都认为是前者。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前文已有论述,湖湘文化精神内核在于强烈忧患意识的精神特质和以事功第一的人生价值取向,经世致用、爱国主义等气质在近代湖南人才上表现得特别突出。由于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反帝反封,近代中国人、湖南人首先要解决的是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问题,因此,湖南人以其躬行实践、经世致用的人文品格集中于政治和军事,以求近代中国首要问题的解决。随着社会发展,当政治和社会制度问题已经不是首要问题之后,湖南人又投身于此时社会所最为急切和关注的其他问题。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湖湘文化本身是一个随着社会历史发展不断丰富和与时俱进的文化体系,其兼容并蓄、敢于创新的精神品格使它具有很强的调适性和生命力。如改革开放之后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当代湖湘科技创新人才群体之所以在中国和世界上能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湖湘文化的创新品质在他们身上的突出表现是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必须辩证地看待湖湘文化当代转型过程中文化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避免功利化和现代化的迷思。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一方面,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或者说,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或前提,另一方面,文化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应该说,这种认识是正确的。但认识归认识,在实践中,这“另一方面”又往往被人们无限地夸大和片面理解,从而在具体处理文化与社会经济的关系时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庸俗化和功利化迷思。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许多地方开始搞“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所谓“文化经济”,把文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简单地理解和处理为能带来经济效益,文化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复杂关系被严重地简单化、庸俗化和功利化了。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现代化似乎成为了文化转型的唯一取向,只重视文化的工具理性,而忽视了文化的价值理性,没有尊重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能否创造经济效益,甚至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成了衡量文化转型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再加上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带来的社会理想信念迷失等问题,更加凸显了当代中国社会文化重建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因此,在实现湖湘文化当代转型的过程中,如何避免这种功利化和现代化迷思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毫无疑问,只要利用得法,文化确实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文化的作用又不仅仅表现或局限于经济方面,尤其是在“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以后,文化对于社会整体效应的推动作用可能更重要一些。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应是作为社会主体和文化载体的人,社会发展与文化进步的落脚点都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与幸福指数的提升。湖湘文化的当代转型,并不仅仅意味着湖湘文化能为湖南经济发展提供多大的经济效益,其核心还应该是湖湘文化能够塑造新时代符合社会进步趋势的湖南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并进一步成为湖南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持久动力。

三 充分发掘和利用“湘军”与“湖湘文化”资源

在湖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发掘和利用好湘军与湖湘文化资源,从而进一步为富民强省、四化两型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不断丰富和发展湘军和湖湘文化的时代内涵,使之与构建和谐湖南紧密结合在一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也要承认,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影响和冲击,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侵害,人们的物质生活虽然丰富了,但精神生活却出现了问题,人的素质没有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而同步提高。因此,构建和谐湖南,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快速增长,还有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构建具有新风尚、新道德的幸福湖南。要按照发展先进文化与构建和谐湖南的要求,找准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结合的着力点,发现、发掘和激活“湘军”和湖湘文化的精神价值,创造性地运用于湖南的现代化建设之中,使之与富民强省、构建和谐湖南紧密结合起来。具体而言,要发扬“心忧天下”的忧患意识与爱国精神,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弘扬“百折不挠”的可贵品质,排除万难,不断创新;秉承“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勇于实践,科学谋划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拓展“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度,善于吸纳、继承和发扬中外一切先进文化,创造性地发展市场经济、社会化大生产等新的内涵,促进湖湘文化实现形态、内涵的飞跃。发掘和利用湘军和湖湘文化资源必须使湘军和湖湘文化精神与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契合,并参与到湖南人的性格塑造和精神铸就之中,以此来丰富湖南人的精神生活,增强湖南人的文化创造力,提升湖南人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从而使湖南人保持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更具凝聚力、创造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第二,实现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的转变,打造具有鲜明湘军和湖湘文化特色的湖南文化产业。文化是一个城市和区域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潜在财富,一个地方文化资源越丰富,利用和发掘得越充分,那么对这个地方发展的贡献就越大。从国际形势看,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社会和信息化时代,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科技的发展全面交融,文化的经济化、科技化与经济的文化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文化竞争力已成为全球竞争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据报道,美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已占到国内GDP的1/4,在国内产业结构中位居第二。未来的文化产业在保持其固有的精神文化创造力的同时,将会越来越多地表现出高技术和高智力含量的双重特征,由此将使文化产业发展在社会覆盖面和对公众的影响力等诸多方面,产生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从而形成广阔的市场空间。从国内来看,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恩格尔系数逐渐降低,文化消费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上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最近几年中国居民的文化产品消费增长超过物质产品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大城市,已将文化发展放到促进城市发展的基础地位上来优先考虑。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文化政策,也为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湖南已建成具有鲜明竞争优势的文化产业体系,“电视湘军”、“出版湘军”等名号已成为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但我们在充分肯定已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诸如专门人才引进及培养机制的缺乏、文化资源比较分散、整合性较差等问题的存在。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并出台诸多文化产业政策、以及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大好机遇之下,要更好地发掘和利用湘军与湖湘文化资源优势,在整合文化资源、引进和培养专门人才的基础上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湖湘文化产业。[10]

第三,整合湘军与湖湘文化资源,为湖南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内生型支撑。湘军与湖湘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湖南民间传统与日常生活方式,又涌现出了大量的湖湘历史名人和历史遗迹。这些都是湖南社会经济发展得天独厚的历史遗产,要科学地整合这些文化资源,以便为经济发展提供更深厚的内生型动力。具体来讲,一方面,从全省角度来看,有必要设置全省文化资源整合的指导性机构,为如何继承和创新民间传统提供全局性和科学性的指导意见,规划有着文化积淀和文化传承的城市文化形象特色,打造具有历史性、多样性的文化城市名片。如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之中,有必要将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不同的历史特色发掘出来,并与其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不同的城市功能定位相结合,从整体上构建既能保存湖南民间传统风俗,又能体现现代城市特色的文化资源整合平台,使文化资源不仅仅停留在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层面上,而是真正能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从发掘旅游文化资源的角度而言,有必要改变过去省内旅游业在发掘利用文化资源方面孤立分散的局面,发挥湖湘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优势,挖掘湖南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扩大湖南人文历史的影响,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要多渠道、多平台的整合各种文化资源,例如可以以民间节日为整合平台,集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资源,这样既可以在整体上鲜明地突出湖湘地域特色,又可以与现代都市文化的创新、发展结合在一起,既能发展旅游业,又能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又比如可以创立湘军文化园、湘军博物馆,开辟湘军将领、湖湘名人和湖湘文化旅游路线,湘军文化园和湘军博物馆可以设立在曾国藩墓葬的所在地长沙平塘镇,湘军将领旅游路线可以以双峰曾国藩故居为中心,以周边100公里以内的湘军将领故居为半径,打造一日或二日游的湘军将领故居旅游圈。创立湘军文化园、湘军博物馆和开辟湘军将领旅游路线,必然会对海外华侨产生较大影响,因为不少湘军将领的后裔都生活在海外,他们非常关心国内对他们祖辈的评价和家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整合旅游资源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的一些先进经验。

第四,加强文化资源发掘和利用的战略意识,构建适合湖南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文化资源品牌。文化既是一种精神力量,代表一个民族的精神,一个地域的品位,一个城市的形象,也是一种物质力量,它能为湖南的经济振兴提供精神动力、思想源泉,提升湖南的文化品位和城市形象;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量。所以,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湘军与湖湘文化这一文化资源对当代湖南社会和湖南人的精神作用,有必要从战略的角度来理性地继承和创新。当代湖南社会各种以“湘军”为旗号的现象层出不穷几近滥用,但绝大多数湖南人并不了解“湘军”和湖湘文化的由来和历史,不清楚什么是湘军和湖湘文化的内涵和特质,其后果,一方面是使得湖南在对外交往中无法形成文化资源的鲜明品牌;另外一方面也使得文化资源的精神力量无法落到实处,如果湖南人只是挂了这样一个招牌,湖湘文化的“敢为人先”、“自强不息”、“忧国忧民”、“通变求新”等精神特质就无法真正起到精神动力的效用。

那么如何构建适应湖南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文化资源品牌呢?首先,应加强对湘军与湖湘文化的学术研究,虽然湖南的许多科研机构和大学都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其成果也比较丰富,但研究机构比较分散,描述性的成果较多,真正深入研究的成果较少,单学科研究的成果较多,多学科、跨学科研究的成果较少,具有国内和国际影响的成果更少,这也是湘军和湖湘文化研究省内热而省外冷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由省有关单位牵头成立全省性的湘军研究中心和湖湘文化研究中心,集中全省各学科力量,展开联合攻关;同时,将现在三个互不统属的湖湘文化研究会(或研究协会)整合成一个,以减少内耗;其次,要充分利用媒体加强对湘军与湖湘文化的宣传,尽管湖南的电视媒体已经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如湖南教育电视台的湖湘讲堂栏目等,但总的来看还不够,我们应该通过各种现代传媒手段,积极推行文化营销策略,宣传湘军和湖湘文化品牌,建议由湖南卫视、经视牵头,拍摄以湘军和湖湘文化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和历史政论片,开办湘军和湖湘文化网站,举办全省或全国的有关湘军和湖湘文化的知识竞赛(至少可以在省内大学生中进行),以扩大湘军和湖湘文化的知名度,让中国、让世界更好地认识湘军和湖湘文化、了解湘军和湖湘文化;再次,重视人才的精神特质,利用现有人才资源,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加大文化产业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在高校加强文化产业管理、文化创意等专业的建设,并与企业联合,重点培养高层次文化管理和文化经营方面的人才,努力造就一支高水平、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意识的文化人才队伍,从而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气,把湘军和湖湘文化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11]最后,有必要成立湖南文化资源品牌研究机构,从品牌营销的角度来规划湘军和湖湘文化资源的发掘与利用,建立湘军和湖湘文化资源品牌使用的审批和准入、退出制度,改变过去湘军与湖湘文化滥用的状况,进一步整合优势文化资源,大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加强策划和包装,鼓励、支持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动,扩大长株潭影视、出版、民间艺术、工艺美术、文化旅游等湖湘文化载体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份额,从而增强湘军和湖湘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条件成熟时,可在港、台地区举办湘军和湖湘文化展。

[1]林增平.近代湖湘文化试探 [J].历史研究,1988,(3):3-17.

[2]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M].长沙:岳麓书社,2002.351.

[3]王定安.湘军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3.

[4]田中阳.通经欲以致用—— 湖湘文化精神与五四时期湖南报刊互动研究解读之一[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47-150.

[5]刘健安.“湖南电视现象”与湖湘文化[J].理论与创作,2001,(1):19-20.

[6]魏文彬.湖湘文化与电视湘军[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7):78-79.

[7]郑大群.论湖南女性媒体与湖湘文化的关系[J].长沙大学学报,2006,(6):12-14.

[8]张春贤.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湖南为加快富民强省而努力奋斗[N].湖南日报,2006-11-16(01)

[9]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10]张兆凯,谭建华.近现代湖南人的法制思想与历史使命[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24-128.

[11]胡弼成,欧阳峻翔.湖湘文化和书院传统下的湖南高等教育之发展[J].大学教育科学,2010,(1):15-20.

猜你喜欢
湖南人湖湘湖南
《湖湘论坛》征稿启事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我是湖南人
近代湖湘文化的崛起与启示
湖南人精神的深度开掘——读《湖南人的精神》有感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湖湘论坛2016年全年目录
《湖湘论坛》征稿启事
大数据告诉你湖南人如何“打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