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域理论在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2012-04-08 01:22:48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语场语域语篇

胡 维

(湖南科技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南 永州 425100)

语域理论在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胡 维

(湖南科技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南 永州 425100)

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听力理解是考试的重点及难点。文章将语域理论引入四级听力教学。并借以证明通过语域分析来预测听力语篇有利于提高考生的听力效度,习得在不同的语场、语旨和语式中运用适当的语言进行表达,有助于发展考生的语言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进而提高考生的四级考试通过率。

语域理论;预测功能;大学英语四级听力

语域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下的一个分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教学理论在初期集中体现于Halliday的思想中,他在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语言学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语言教学与语言学习、母语学习和外语学习等问题。随后,Halliday的继承人和合作者,以及一些应用语言学家和语言 教学研究者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诸多方面发展了他的语言教学理论,包括外语教学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系统观和功能观的基础上,结合Hymes的社会语言学理论和Austin的语言哲学理论发展起了长盛不衰的交际教学法;(2)在Halliday的《语言科学与语言教学》的基础上发展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3)在 Halliday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以语类和语域为基础的写作教学法;(4)同时,Halliday的功能语法也为语法教学开辟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国内学术界,张德禄将Halliday的理念进一步应用到了外语教学中。他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可以在外语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方面:(1)用系统功能语言学设计教学目标;(2)用以设计教学大纲;(3)用以指导语法教学;(4)用以指导语篇教学;(5)用以指导听说教学;(6)用以指导读写教学;(7)用以指导语言测试。张探讨的问题很全面,虽然对每个部分研究得不够具体,不够精深,但在将系统功能语言学应用于外语教学方面迈出了指导性的一步。

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听力理解部分是各个考生的一座大山。随着2007年大学英语四级改革,听力理解部分所占比例将由原来的20%提高到35%。而2009年四级再次改革,全国有1000个考点试点用计算机答题,机考的听力比重增加至70%,甚至作文主题也由听力提供。由此可见,如何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快速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一 语域理论及其“预测”功能

语域是连接语言与语境的重要概念,它有三大变量:语场、语旨和语式。语场描述交流的主题、内容,即表明交流者在谈什么;语旨涉及交流者之间的关系;语式是描述交流采用的方式。语域的三变量体现了语言的功能与形式的关系,换句话说,“语域是由多种情境特征——特别是指语场、语式和语旨——相联系的语言特征构成的。”(Halliday,1976:22)

语域不是简单的情景成分,语境的三个组成部分决定着意义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概念意义(ideational)、人际意义(interpersonal)和语篇意义(textual)。语场决定概念意义,语旨决定人际意义,语式决定语篇意义。而这三种功能和意义又分别决定了词汇语法层及物性(transitivity)、语气系统和主位结构的选择。

语域主要有两大功能:反映文化功能和预测功能。而语域的基本功能是预测语篇结构。Halliday曾说:“语域这个概念是预测的一种形式。如果我们知道语境,知道语言运用的社会坏境,我们就可以预测出大部分所用的语言,而且这种预测很可能是正确的。”我们能够根据语境来预测语篇,预测这个语境中可交换的意义,从而也能大致预测出语篇结构,以及所用的词汇和语法的类型。

二 语域理论与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教学

(一)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听力现状与问题

在我国中学的英语课堂,教师一般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把大量的语法、句型、单词以及考试重点输入给学生,学生只需记单词、记语法、多做题,在考试中就可以取得好成绩考上大学。在这种课堂教学中,缺乏实际的师生交流和互动,学生没有机会练习口语和听力,这就造成了典型的哑巴英语现象。而进入大学后,老师在教学中强调口语和听力,一部分学生出现了听不懂说不出的尴尬局面。另外,除了课堂上的英语听说以外,学生在课余基本没有时间练习英语的听说。由于语言使用的机会少,许多同学没有多少语域的概念,不懂得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自己,较难区分书面语、口头语、正式体和非正式体,因而不能用得体的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针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听力理解题型,有的同学觉得很难听懂,更不懂如何做题。这种学生一个原因是练习较少,第二个原因是缺乏听力技巧。第三个原因是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对于听力语篇的语境不懂得通过语域来预测整个听力对话或语篇,普遍采用“自下而上”(bottom-up processing)的“逐词听”的处理方法,加重了短时记忆的负担。其中第三个原因是最重要的,也是英语教师在听力教学中要特别对学生加强训练的。

(二)课堂设计与实施

听力理解是一个对听觉系统信息进行积极预测、筛选、释义和总结等系列的心理过程,而四级考试中的听力理解以题型多、题量大和语速快为特点,很多考生做题时很容易陷入语言焦虑之中,难以获取有效信息。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应改变那种什么都不讲直接放录音的方式,对于将要进行听力理解的素材的背景知识要给予一定的讲解,使学生在听之前对所要听的内容有大致的理解。另外,听力课教师应该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词汇信息、百科信息进行适当的讲解,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的信息内容与大脑储存的信息建立互文链,使基础好的学生能从整体上全面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在听力教学中,我们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the top-down model),按这个模式,学生不必听懂全部语篇,只需抓住听力材料中一定的信息来作出预测,用自己的经验和有关客观世界的知识去验证他们的预测。再者,在听说教学的各个步骤中注重语域特征,启发和帮助学生正确辨别语篇,如:讲的什么事,说话对象是什么人,说话者和听话人之间的关系,说话者的目的是什么,用的什么口气和态度,所用词汇、语法特征,在情景语境中表达的意义等。这些也是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题目设置的内容。故在四级听力教学中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预测、捕捉信息以及获取中心大意的能力。将语域的预测功能引入到四级听力教学中,可有效帮助考生克服语言焦虑。

我们从语域三变量的分析入手,用实例探讨在教学中引导考生从题目选项中预测即将听到的语篇的方法,即根据语场预测听力材料的主题,根据语旨预测说话者的身份及关系,根据语式预测听力材料语言的交际渠道。

(1)根据语场预测听力材料的主题。在组织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前,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根据已知信息对将要听到的材料进行语场预测,包括发生什么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生的原因等。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听,并获取有效信息。

例1:A) Jane may be caught in a traffic jam.

B) Jane should have started a little earlier.

C) He knows what sort of person Jane is.

D) He is irritated at having to wait for Jane. (11.6.,CET-4,短对话第12题)

例2:A) He is confident he will get the job.

B) His chance of getting the job is slim.

C) It isn’t easy to find a qualified sales manager.

D)The interview didn’t go as well as expected. (08.12.,CET-4, 短对话第18题)

从例1中的traffic jam、earlier、wait for Jane可以预测该对话的语场为Jane is late,故学生在听力中应获取的信息是 Why is Jane late?和 What’s the result of Jane’s lating?即事件的原因及其导致的结果。根据例2中的get the job、His chance is slim、sales manager、interview可预测该对话的语场为He attends a job interview,故听音重点为Does he get the job after the interview?即事件的结果。由此可见,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和关注听前预测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快速又有效地捕捉信息。

(2)根据语旨预测说话者的身份及关系。在听力理解中,学生应进行语旨预测,即对说话者的身份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等做出判断,才能准确理解整段听力材料,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

例 3:Questions 23 to 25 are based on the conversation you have just heard. (09.6.,CET-4)

23. A) The man has sent the order to the woman by mistake

B) Some of the telephone systems don’t work properly

C) Some of the packs do not contain any manuals.

D) The quality of the goods is not up to the standard.

24. A) Send a service engineer to do the repairs.

B) Consult her boss about the best solution.

C) Pass the man’s order to the right person.

D) The quality of the goods is not up to the standard.

25. A) Ideal.

B) Temporary

C) Partial

D) Creative

从例 3 中的 packs、goods、quality、not up to the standard、solve the problem可预测该长对话的语场与某产品的质量问题有关。而通过 man、woman、service engineer、her boss可以预测该长对话涉及到四个人。综合语场考虑,可判断man是消费者,woman是售货员,而service engineer和her boss是双方在商量解决方案时所谈及到两个人。通过分析语场和语旨,可判断这三道题分别考察“出了什么质量问题”、“如何解决该问题”和“对该解决方案的效果评价”。可见,对听力材料中的人物对象及其关系进行预测,有助于学生保证思路清晰,准确理解听力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3)根据语式预测听力材料语言的交际渠道。交际渠道可分为书面交际和口头交际。目前,听力材料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科普文章(popular science articles) 、报告(reports) 、论坛(forums) 、讨论(discussions)、采访(interviews) 、电话对话(telephone conversations) 、日常对话(daily dialogues)等。

例4:Questions 26 to 28 are based on the passage you have just heard. (09.12.,CET-4)

26. A) There were no planets without moons.B) There was no air or water on Jupiter.C) Life was not possible in outer space.

D) The mystery of life could not be resolved.27. A) It has a number of active volcanoes.B) It has an atmosphere like the earth’s.C) It has a large ocean under its surface.D) It has deep caves several miles long.

28. A) Light is not an essential element to it.B) Life can form in very hot temperatures.C) Every form of life undergoes evolution.D) Oxygen is not needed for some life forms.

从例4中的planets、Jupiter、outer space、mystery of life、temperatures、oxygen可预测该短文的语场与其他行星上的生命探索有关,故可判断该文的文体为抽象难懂的科普文,语式上为正规的书面体。做出此判断后,学生应首先在大脑里迅速搜索与太空相关的词汇和背景知识,并在听的时候精神高度集中,才能捕捉到所需的信息。由此可见,根据语式预测听力材料语言的交际渠道,有助于学生对听力材料的语言特色、难易程度事先定位,并对相关知识展开联想,从而加深对整篇听力材料的理解。

三 收效与评估

我们将语域理论应用于湖南科技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09级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教学中。通过泛听和精听大量不同的情景话语内容,分析在不同语域中的语言形式和谈话各方的话语基调,预测交际场景中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学生的听力水平,四级听力理解的得分,四级的过级率,甚至是用英语表达的流利和准确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湖南科技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09级共三个班,班级人数分别为:国贸一班57人,国贸二班55人,国贸三班55人。在2011年6月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听力理解部分得分在 154分(及格分)以上者分别占各班总人数的65%、73%和80%,而四级的通过率分别为70%、77%和89%。不难看出,将语域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教学中的效果是明显的,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将语域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教学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尝试。在传统的听力教学中,教师关注的重点是语篇中的词汇和语法的识别,忽视了语境和意图对于理解的作用,从而不能够完整地把握语篇的整体意义。而将语域理论引入到四级听力教学中,教师的重心转向强调语域分析对四级听力理解的重要性。学生可以利用语域的预测功能,通过对题目选项进行语域分析,从而预测即将听到的语篇,预测在这一语境中可交换的意义,也可以大致预测出语篇的结构以及所用的词汇和语法的类型,对提高四级听力理解部分的得分率有很大的帮助。

[1]Bloor, Thomas, and Meriel Bloor. The Functional Analysis of English: A Hallidayan Approach [M].London: Arnold;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2]Brown, H. D.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 London: Routledge,1994.

[3]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 Arnold;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Halliday, M. A. K, and 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 [M].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5]Leech, N. Geoffrey and Svartvik, Jan.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6]Thompson, Geoff.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 Arnold;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7]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李冬梅.近十年来国内英语听力理解研究述评[J].外语界,2002,(2).

[9]张德禄.韩礼德功能语言教学思想[J].外语教学,2004,(3).

[10]张德禄,苗兴伟,李常宁.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H310.4

A

1673-2219(2012)10-0171-03

2012-06-03

湖南科技学院2011年教学改革项目“语域理论下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教学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XKYJ2011005)。

胡维(1983-),女,湖南湘潭人,湖南科技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学。

(责任编校:周欣)

猜你喜欢
语场语域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外宣话语的社会语境要素分析和功能意义解读
从语域角度浅析《雾都孤儿》
青年文学家(2017年5期)2017-03-23 20:33:54
韩礼德的语域理论与网络语言
语域理论视角下的语篇连贯
青年文学家(2015年2期)2016-05-09 14:52:32
意义隐喻与语域的关系——基于自建英语新闻语料库的研究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6
语篇特征探析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2
浅析语域的特性及教学模式探讨
科技视界(2013年23期)2013-08-15 00:54:11
语域语块与外贸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