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刍议

2012-04-07 23:00:51袁桂才
关键词:后备选材足球运动

周 敏,袁桂才

(金陵科技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9)

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刍议

周 敏,袁桂才

(金陵科技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9)

对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资金投入、相关管理、训练机制、选材不系统和教练能力等方面均为比较突出的问题,建议着手采取拓宽运动员选拔途径、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制定科学训练体系以及完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等策略完善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对策

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是事关一个国家足球事业长足发展的关键因素,纵观当今国际足坛格局,但凡实力雄厚的足球强国,均具有强大的后备人才队伍保障,为了提高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并提高足球竞技水平,我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不断进行学习、改革和创新,以期能够在国际足球强林中占有一席之地。研究针对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完善和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抛砖引玉,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

一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

自从国家体委以足球为突破口进行试点改革,促使足球走上了职业化的道路后,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途径便具有了多元化发展的倾向。当前我国存在的培养方式不仅有民办足球学校、专业足球俱乐部、业余足球俱乐部的形式,还有各省市的体校和专业足球队进行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另外还有大量的中小学校在从事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工作,如此之多的培养模式带来了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相关管理不合理。

足球运动资金的投入是保障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等一切相关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由于受传统观念、教育体制以及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多学校以及相关领导和家长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文化素质的学习方面,因此对于足球运动员后备人才资金的支持是非常有限的,如此一来,造成的结果便是:足球场地较少、基础设施偏差、足球运动环境落后等现象凸显。

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是离不开资金支持的。因此我国应加强管理,拓宽融资渠道,保障运动训练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采用各种有效手段促进场地器材的建设,拓宽资金渠道,采用多种融资手段,其中主要以学校自筹的方式为主,同时加大社会参与的力度,如邀请赞助或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办学等,在获得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不断改建和扩建相关场地设施。

足球后备人才管理体制有两种:一种是市场化的俱乐部制度,另一种是计划经济的足球管理机制,不论是那一种管理机制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一种管理机制没有任何国家经费而不得不采取收费的制度,家长不得不担负高额的训练费用;第二种机制着重于成人组运动公园的管理,而对于青少年足球的管理不够重视,可见,两种管理机制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对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均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2.训练机制不健全,忽视全面发展。

从足球后备人才输送单位形式可以发现,各种足球学校在培养足球运动员的过程中均采取不同的训练组织形式,目前的传统足球运动学校和足球体校均采用集中训练、集中学习的形式,因而造成了后备队员在学训两者之间偏差较大,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也参差不齐。绝大多数运动员存在文化成绩短板的现象,通过调查也发现,大多数教练员和运动员认为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有影响,而当前运动员在退役后面临的再就业难的社会现象非常普遍,究其原因主要为学生面临升学的巨大压力,而课程门类比较多,造成了精力的分散。他们在训练之后进行学习,注意力是非常难以集中的,这种情况会导致两手抓,两方面都不佳的后果,正确处理学训矛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所具有的双重身份,不但要求他们提高足球竞技运动水平,同时还要进行文化课业的学习,很难同时保障两项任务都有充足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是非常难以做到两者的有效配置的。

3.选材不系统,缺乏科学性。

选材是指根据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以及竞技能力的影响因素,以科学的测试和评定方法及手段,并附之教练员的经验,选拔具有发展潜力和运动天赋的运动员。选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训练质量和竞技能力的提高,并且可以减少甚至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增强训练的经济效能。从近年来的研究状况看,选材工作过程中并没有结合多方面的入选标准,存在着选材不系统,缺乏科学性的现象,目前足球运动员的招生主要是依靠自愿的原则参与训练,然后在训练过程中逐步筛选并进行淘汰,大部分足球运动员并没有较好的足球运动基础甚至是运动天赋,后备运动员自身素质差别很大,这样一来造成了专业训练起点偏低的现象。而在足球专业俱乐部或者是省市运动队进行选材时运用的制度有:生物年龄分组制度、改变分组年龄范围、相对年龄参数等,较少有结合多重标准进行选材的案例,因此在足球运动后备人才的选材中还存在着较大的偏颇。

4.教练理念滞后,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足球运动竞争的日益激烈,足球训练需要多学科综合力量的支撑,而单纯的依靠训练经验亦或是比赛经验已经跟不上历史的潮流,现代足球运动训练是一项高科技含量的工作,当今竞技水平的比拼几乎是科技的竞争,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是依赖于自身的运动天赋和先天素质,而教练员则不同,不但要求具有一定训练和比赛经验的积淀,还要有相当丰厚的理论知识的支撑,同时也要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从另外一个角度,也不难发现,随着年轻教练员队伍的壮大,他们虽然具有全新的专业理论知识,且受过相当专业体系的教育和培养,但是由于执教年限偏低,表现出训练经验不足或带队经验匮乏的现象,严格意义上讲,这类教练员尚不具备担任高水平足球队教练的资格。

真正合格的教练员,不但要对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以及运动医学等辅助学科有所了解,同时还要有对足球专业技术发展规律和趋势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二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实施对策

1.拓展选拔途径。

优化足球后备人才输送机制,同时拓宽输送渠道并加强人才输送的力度,制定相应的后备人才输送体制。针对目前足球后备人才足球基础薄弱,并且接受正规训练的时间有限的现象,另外针对文化素质薄弱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的优秀足球运动员,制定相关激励措施,提高训练系统和文化教育系统的培养力度,提高足球后备人才的成才率。

庞大的在校学生群体是输送足球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他们不仅受到了完整而系统的文化教育,而且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比专业的运动员更高,相关部门和组织机构应提高发展学校足球和培养学校足球人才的觉悟,并建立相关政策,激发在校生参与足球运动训练的积极性。

2.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

教练员的运动训练经验以及相关理论知识的丰富度,对于足球运动队尤其是青少年足球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提高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自身素质也是目前探讨的热点问题。具体措施有:1.加强对年轻教练员的培训和进修,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敢于运用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手段进行训练的探索。2.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引进优秀的教练员,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我国教练员的执教经验和水平。3.形成教练员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以及职称结构等方面的梯队结构,形成以老带新、新老结合的教练员团体。4.优化足球教练员评职称以及晋升制度,促使教练员积极投入到训练实践中去。

3.制定科学训练体系。

科学的训练是保障足球后备人才质量的关键环节,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的过程中应遵循区别对待的原则,重视运动员运动技能提高的同时,必须加强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制定有效的训练计划和目标,并衔接好各阶段的训练。

青少年既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阶段,从运动员入队开始做到体教结合,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运动员应该区别对待。对于小学年龄段的运动员的训练应以基础训练为主,务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着重发展运动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同时文化课的学习以基础知识为主;对于初中年龄段的足球运动员要逐渐发展运动技能,提高专业化训练的比例,在发展基本身休素质和掌握基础文化知识的基础上逐渐提高专项技能;对于更高年龄层次的后备足球运动员,要强化专业训练,参加足球运动竞赛,争取在一系列中高层次的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4.完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国家体委下发的《关于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深化改革的意见》表明,优秀运动队每周文化课学习的时间不少于2个半天一个晚上或3个半天,也即是10-12 学时(每学时45分钟)。充分说明了,国家已经开始注重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并对此提出了“体教结合”的政策。

“体教结合”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教育体系和体育体系各自独特的优势进行运动员的培养和教育,其中教育体系拥有体育体系所不具备的文化教育优势、思想教育优势以及招生优势等,而体育系统拥有组织训练优势和竞赛优势等,“体教结合”并不是两者简单结合,也不是把运动队放在普通学校中进行足球运动训练,更不是把足球培养机构与普通学校捆绑式的教育模式,而是以人为本,既要稳抓运动员的足球运动训练,又要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正所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改教育模式以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全面素质为基本准则,建立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整合资源优势,从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大局着手, 提高人才培养的力度,促进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

三 结语

通过对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突出热点问题的探讨表明:资金投入不足、相关管理不合理,训练机制不健全、忽视全面发展,选材不系统、缺乏科学性,教练理念滞后、能力有待提高等方面均是目前比较突出的热点问题,建议着手采取拓宽运动员选拔途径、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制定科学训练体系以及完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等策略完善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

[1]杨次榆.四川省足球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6).

[2]王瑞麟,高巍.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3).

[3]姜勇.论职业化对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J].体育与科学,2003(4)

[4]周毅.广东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管理体制探析[J].体育科技,1999(1)

[5]孙一等.中日足球青少年培养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9).

[6]陈俊吉.人才的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J].体育科技,2009(4).

ClassNo.:G843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OnCultivationofProspectiveFootballTalentsinChina

Zhou Min,Yuan Guicai

The paper made an analysis of the football reserves cultivating in our coun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capital investment, management level , training mechanism, selection system of football reserves and coaches are important problems to be considered . Broadening the athlete selection , intensifying the training of coaches, formulating scientific and perfect training system of soccer reserve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are regarded as the strategies to be taken to perfect soccer reserve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football; reserved talents; cultivation; countermeasure

周 敏,硕士,讲师,金陵科技学院。

1672-6758(2012)08-0136-2

G843

A

猜你喜欢
后备选材足球运动
在足球运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路径探析
成才(2023年14期)2023-11-16 03:26:08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科学咨询(2021年1期)2021-12-30 12:31:05
浅析激发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策略
灌篮(2021年4期)2021-11-22 09:56:11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冰雪运动(2020年2期)2020-08-24 08:34:22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