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珂珂
我国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刍议
● 刘珂珂
在我国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下,本文阐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梳理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脉络、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勾勒了我国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概貌。
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
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修订的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尽管学科型专业性教育与应用型专业性教育同属5A类阶段的普通高等教育,但两者存在着培养方向与职能方面事实上的差异。学科型专业性教育类属5A1型,侧重按学科分类,一般是为研究做准备的;应用型专业性教育则类属5A2型,侧重按行业分类,一般是从事高科技要求的专业性教育。依次分类,应用型专业性教育是位于学科型教育(5A1)和职业型教育(5B)之间的第二类型的专业性应用教育(5A2),这种教育以行业性为主导,性质上以专业性为主线,类型上以应用型为主体,层次上以教学型为主流,模式上以实践性为主载,与侧重学科性教育的普通大学教育同型异质,本质上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专业教育,其特性是结合学科和行业分社专业,培养面向社会一线的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高等学校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是从国家层面为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主动将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将人才培养与就业紧密结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拉动内需、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根据岗位要求的变化,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要发挥优势、凝练特色,加强品牌和特色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对就业率低的长线专业予以调整或改造。加强新上专业论证工作,培育新的专业生长点,建立和完善专业评估制度。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要,构建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倡导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推进专业建设与调整。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调整专业(方向)布局与结构。构建专业建设评价机制,开展专业认证与评估试点工作。加强校企共建专业建设。
刘珂珂/济南大学报社社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在读教育博士加强对专业建设的分类指导,打造专业优势、品牌与特色,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要积极创造条件,增加课程资源,开设更多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高质量课程。积极探索校际间学分互认,促进校际教学合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更多的大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改革上,按照“以成才为目标、以质量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尊重个性发展,实现分流培养”的总要求,深化学分制改革,完善专业分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构建与完善专博结合、文理兼容,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高的课程体系。推进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鼓励讨论式、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推进考试方法改革,逐步把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由终结性评价转到关注学生如何学习的形成性评价上来,将考试的目的和重点定位于引导学生注重日常学习、乐于思考问题和提高创新能力上。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依据自身定位,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行业、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以学分制为依托积极推广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低年级可以按学科或专业大类组织基础课程教学,高年级由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向爱好,修读相关专业,明确专业方向。鼓励应届毕业生通过延长1至2年学习时间修读双专业、双学位。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行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难点。要改革传统的封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大力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切实转变重讲授、轻互动,重教书、轻育人的教学局面,营造开放性、协作性、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氛围。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有效教学”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树立“协同教学”的观念,鼓励教师采用课堂讨论、小组研讨、学生陈述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之间要进行合作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做到教学互动、教学相长,学生之间要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指导,积极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和专业培训,确保毕业生的专业实习实践活动能够得到落实,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鼓励支持在校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科技创新、技能大赛等活动,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要加强实习实训管理,积极开展生产性实训。强化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推行产学研深层次合作教育模式,试行工学交替培养。搭建面向工程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创新训练、工业认知及示范性实习基地。构建开放办专业、开放建课程、开放实验室的实践教学开放体系。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对实践教学的要求,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健全全方位的教学质量与监控体系,建立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长效机制。通过改革,逐步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任务,切实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要引导教师及时了解、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形成最新学术成果及时进课堂、教学内容及时充实更新的教改机制。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带动作用。要把为本专科生授课作为对教授、副教授的基本要求。要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高青年教师执教能力。要进一步加强 “双师结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要达到一定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也要逐步引进培养一批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教师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关心爱护学生,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责任编辑:陈培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