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传会
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战略
● 薛传会
协同创新是新时期国家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重大选择。面对协同创新的战略机遇,高等学校必须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加强平台建设,推进跨学科研究,完善配套政策,克服自身存在的制度障碍,积极推进协同创新。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协同创新;战略
作为我国科研系统三大组成部分的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科研机构,长期以来独立运行,自成体系。尽管近年来产学研合作有一定的发展,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完整链条并未真正形成,科技创新分散重复、效率不高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善。尤其是高校,具有智力密集、学科综合交叉和国际学术交流广泛的优势,其科技创新的成果应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高校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1]这一重要论述第一次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新的要求,对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高等学校应顺势而为,抢抓机遇,瞄准科技发展前沿,推进协同创新战略,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担当更大责任。
创新一般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方法的过程与结果,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并将创新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其后创新理论得到不断发展。以创新行为涉及的对象为标准,创新可以分为知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以创新行为的手段和过程作为标准,创新可以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协同是指元素对元素的相干能力,表现了元素在整体发展运行过程中协调与合作的性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 Haken)于1971年提出协同的概念,并于1976年发表《协同学导论》,系统论述了协同理论。协同理论认为,在一个系统内,若各种子系统(要素)不能很好协同,甚至互相拆台,这样的系统必然呈现无序状态,发挥不了整体性功能而终至瓦解。相反,若系统中各子系统(要素)能很好配合、协同,多种力量就能集聚成一个总力量,形成大大超越原各自功能总和的新功能。如“一个公司的不同部门之间如何一致动作,以改进公司的职能”[2],靠的就是协同作用。
根据协同理论,协同创新是指在科研创新系统当中,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科研机构三大科研创新主体,相互配合,相互协同,围绕共同目标,共享资源信息,形成创新合力,推动创新产出的过程,即通常意义上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有的学者还将政府及其他机构引入协同创新概念,提出“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研究机构)三个基本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3]另有学者针对同一创新主体,提出协同创新多为组织(企业)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4]这方面最早的定义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的研究员彼得·葛洛提出的,即协同创新是“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5],这属于微观层面的概念,不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从19世纪末科研创新行为主体初成,到科研创新行为主体自成体系,再到产学研结合,我国科研创新系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协同创新因其特殊的体制机制和创新平台,能激活创新基因,提升创新价值,提高创新效率,是科研创新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学校作为科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推进协同创新的重大战略机遇。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深度开发人力资源,推进协同创新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拥有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数量庞大的科研创新队伍和数量丰富的科研创新资源,但是长期以来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效率不高。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高等学校担负着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的重任,但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等突出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作为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之一,面对国家的科技创新战略,高等学校迫切需要以全面开放的姿态,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科研机构深度融合,积极引导不同创新主体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促进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高等教育进入开放发展阶段,高等学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的办学方针成为社会共识。高等学校必须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四大职能的发挥,提高自己对服务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能力,在服务中求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现阶段,相对于人才培养和文化引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因与科技创新相关,更应该成为高校职能发挥的重点。目前,我国拥有专利成果80余万项,但实际转化率不足20%,包括高等学校的一大部分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这意味着,高等学校的部分科技创新成果要么不符合社会需求,没有市场,要么不被社会知晓,没有发挥作用的渠道,不能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协同创新战略可以使高等学校主动回应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将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人员的学术兴趣和科研关注点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直接联系起来,以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为创新目标,从创新的源头上解决目前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了一批具有良好学术积累和国际声誉的高等院校,也有一些高等院校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明显差距,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我们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高等学校要形成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就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协同创新因此成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重要途径。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促进科技与教育密切结合,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协同创新战略中,政府将通过制定政策、优化环境起到主导作用,鼓励并推动高校同科研院所、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作为高等学校,应充分认识到自身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未雨绸缪,从学校内部体制机制的改革入手,克服协同创新的制度障碍,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战略。
首先要树立以需求为导向的观念。就是要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通过协同创新,重点研究和解决国家社会急需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公益性问题。以需求为导向,可以将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前移,并在服务社会中提高自身的科学研究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更深层次的结合。其次要树立大科学的观念。我国科技发展现状以及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对我国未来科技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大科学时代的到来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科学研究走进大学,科技创新成为大学新的使命。高等学校要依据大科学时代的要求,主动树立大科学的观念,并以此为指导推进协同创新。再次要树立合作的观念。实现协同创新的基础是合作。合作,就是要转变传统的个体研究和单兵作战的旧模式,大力倡导联合攻关和兵团作战的新观念。协同创新既需要高等学校内部的合作,更需要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高等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在其中要发挥关键性的组织协调作用。
三个科研子系统各自独立运行,长期处于 “封闭”状态,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协同创新是破解这个困局,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机制。就目前来看,使现有的科研子系统在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共享信息,整合资源,协同创新,需要在机制上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组织管理的机制问题,二是绩效评价的机制问题,三是权益分配的机制问题,四是资源共享的机制问题,五是信息沟通的机制问题。[6]绩效评价和权益分配又是五个问题的重中之重,因为评价系统事关价值导向,不同的绩效评价将制约着协同创新的方向、协同创新的目标和协同创新的力度;同时协同创新涉及多个利益实体,权益分配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阻碍协同创新的健康发展。
当今许多重大科学研究几乎都在跨学科领域展开,许多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把跨学科作为一种大学理念,渗透到大学的全部活动当中。所谓跨学科研究,就是通过超越以往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实现对问题的整合性研究,目前国际上比较有前景的新兴学科大多具有跨学科性质。跨学科研究是协同创新的重要途径,只有找到了跨学科的研究方向,才具备协同的基础,只有跨学科,协同创新才具有实质意义。事实上,学科是人们对知识的一种人为划分,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入,现有的学科体系处于不断调整之中,为了取得更大的科研进展,必须突破学科划分形成的限制,走向更大范围更高境界的跨学科性的研究。高等学校通过跨学科研究推进协同创新时,要注意扬长避短,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又要弥补自身学科的劣势和不足。
从形成多元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来看,加强平台建设,构建相对独立、集人才培养和解决重大问题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是协同创新的基础,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第一种是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等进行实质性合作,集聚优秀创新团队,营造一流学术氛围,产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第二种是面向行业和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科研院所建立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为产业结构调整与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技术支撑。第三种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与所在区域内的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共建联合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推动高校服务方式转变。第四种是面向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与科研院所、政府机构等,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探索建立文化传承创新模式,发挥文化引领功能。高等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平台类型,展开重点建设。
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战略,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配套和支持。从国际发展经验看,实施团队联合攻关研究,需要在科技管理制度、教育制度、人事制度等各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并且要求这些不同方面的政策制度协调一致。就教育制度内部来说,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教育体制和高等教育综合体制改革,这为协同创新战略提供了契机。高等学校应主动参与改革,积极探索推进协同创新的制度政策,先行试点。比如,在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中,对教师的科研要求仍在实行只有主持课题才算数,科研成果重视论著轻视应用,成果署名只有第一作者才有效的管理政策。这种管理政策的简单化,不仅不科学,而且挫伤了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合作研究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科研的联合攻关。[7]高等学校推进协同创新,必然首先在内部做到协同,否则就更谈不上与外部的协同了。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
[2]H·哈肯.协同学导论[M].张纪岳,郭治安译.西安:西北大学科研处,1981.
[3]严雄.产学研协同创新 五大问题亟待破解[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03-20.
[4][5]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
[6]汪馥郁,李敬德,文晓灵.产学研结合新模式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J].创新科技 2008,(2).
[7]邬大光.增强科研能力推动协同创新[N].中国教育报,2011-05-07.
薛传会/南京师范大学改革与发展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教育法治和高教管理
(责任编辑:刘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