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卫
(东北财经大学 国际商务外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交流的工具。语言的交流是一种社会性极强的活动,而语言的学习尤其是第二语言学习,更是不能脱离社会环境而独立完成的。第二语言的习得和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活动,与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密切相关[1]。因此,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外语教学的相关理论原则和基本教学方法,将对促进外语教学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换句话说,把社会心理学应用到语言教学中去,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和教学方法做相关探讨,这将是外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崭新的内容。
早在20世纪中期,就有学者提出“情感因素”与“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问题,之后,出现了第二语言习得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最早提出这一理论的当属德国的莱姆伯特先生。该理论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个体学习者采用的行为方式,往往具有该语言文化群体的基本特征。同时,莱姆伯特先生还发现,学习者对这个群体的态度以及他的民族倾向性,对其语言学习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2]。另外,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态度同他对该语言的学习动力则有着十分直接的关系[3]。后来,又有相关学者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提出了与此类似的观点,尤其是1979年加拿大的加德纳和罗伯特提出的理论更是引起了研究者格外的关注。他们认为,有三个主要因素决定着第二语言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社会环境、个体差异和学习语境。他们对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三要素分析如下:
1.社会环境差异。这个因素在三要素中处在头等重要的地位。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种类的选择以及选择后如何制定该语言的学习规划,都与社会环境的大背景密切相关。换言之,学习者所处的时代以及当时的社会需要决定着他对第二语言种类的选择,另外,他的学习过程也与周围相关人员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比如老师、同学和家长等。
2.个体差异。不同的学习者个体之间会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这一点毫无疑问。比如每个人的智力程度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语言习惯和意志力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在这些差异变项的背后,影响的因素也各种各样。比如学习者对第二语言文化的崇尚程度,这即受学习者的家庭背景的影响,同时也跟他所接触的社会大环境和周围的学习小环境密切相关。他的家长、老师和周围的亲戚朋友,都会对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此外,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有着必然的联系。从某种程度而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甚至比他的语言能力更能决定其第二语言学习的成败。
3.学习环境差异。这里所说的学习环境主要指语境。可以说,学习环境直接影响着第二语言学习效果和学习方法。这里所说的环境,往往指这样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正式授课的课堂环境,学习者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各项语言训练。第二类是指非正式的环境,即在没有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学习活动。比如同第二语言为母语的人聊天或对话等交流活动。可以说,影响第二语言学习效果的诸多因素中,学习环境是一个起着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因素[4]。
语言学习本身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及具体教学方法无疑同人的社会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教师在运用英语教学方法时是否对这种社会心理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必然会影响英语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有鉴于此,我们将从社会心理分析的角度,剖析以下七种英语教学方法的利与弊。
1.翻译法。它是通过母语来传授外语的一种方法,即通过第一语言来传授第二语言。它的特点是对母语的依赖性,整个教学通过依靠母语,依靠翻译而进行。翻译法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最早被应用于欧洲的一些贵族子弟学习古希腊语和古拉丁语等死语言的教学中,到了近代,人们又开始把语法、语音和词汇教学相结合,注意培养学习者的翻译能力和阅读能力。具体来说,人们常常把翻译法分为语法翻译法、词汇翻译法和翻译比较法三种:翻译法往往以语法为纲,借助语法理论的指导,通过让学习者大量读课文和译课文的形式进行。对母语的大量依赖是该方法的主要特点。翻译法即把语法看做是教学手段,同时也把它看做教学目的。翻译法的另一特点是非常重视理性,在教学过程中大量应用母语的理论,通过广泛运用语法知识来反复训练学习者。以上这两个特点是翻译法十分明显的优点。但是,翻译法也有很大的弊端。比如语法翻译法以语法为重点,词汇翻译法以词汇为重点,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语法和词汇有时会与课文的阅读教学脱节,这是语法翻译法与词汇翻译法一个共同的缺点。
2.听说法。它的产生背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随着美国的参战,美国政府迫切需要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会说外语的人才,于是听说法应运而生。听说法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 (behavioristic psychology)的影响,是结构语言学理论和斯金纳的心理学理论完美结合的产物。当时这种教学法的效果非常有效,因此在五六十年代享有很高的声誉,一度被人们大量地运用在第二语言教学的课堂上。听说法的特点是:教材的选择比较灵活,教学形式多以对话为主,大纲围绕语言结构展开,通过反复练习和反复模仿掌握第二语言。听说法的最大优点是学习者对语言听说技巧的直接运用,缺点是对语言的基础知识尤其是语法掌握得不扎实。
3.视听法。也叫“圣克卢法”,是在听说法的基础上,把“视”和“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方法。视听法最早产生的背景是二战刚结束后的法国,当时大众传播工具的发展十分迅猛,人们开始在外语教学中广泛应用一些十分先进的工具,比如广播、电影、录像、幻灯和录音等。通过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设备,把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相结合,把语言与形象相结合,于是建立起语言与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视听法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之上的。此方法强调在一定情境中听觉感知与视觉感知相结合。与听说法类似,试听法的最大优点是学习者对语言的直接吸收和运用,缺点是过分强调整体结构,忽视对语言的分析、讲解和训练,这样做有碍于学习者对语言特点的理解和深度应用。
4.功能交际法。又叫功能法,是20世纪70年代根据海姆斯 (Hymes)和韩礼德 (Halliday)的理论形成的,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第二语言教学方法之一。功能交际法认为,培养学习者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才是第二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第二语言的教学内容不仅仅要包括语言结构,还应该包括表达各种意念和功能的常用语句。功能交际法时时处处以功能项目为纲,以活动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交际性。在功能交际法的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由教师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
5.自觉对比法。最早出现在前苏联,该方法形成的时间略显漫长。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的初期,一直是自觉对比法产生的萌芽阶段,该方法最后成熟是在20世纪的70年代。自觉对比法的理念与翻译法的理念十分相似,但二者又不完全一致。最大的差异在于,自觉对比法强调第一语言的母语和第二语言的外语进行对比教学,重点突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育—教养”任务。它的优点是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语言基础好,但缺点是不能保证学习者对所学语言的灵活运用。
6.自觉实践法。也叫“自觉积极法”,是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又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方法。该方法的语言学基础是前苏联著名语言学家谢尔巴关于区分言语、语言和言语活动的理论,心理学基础初期是别利亚耶夫关于第二语言和思维关系的理论,后期则是前苏联心理学的言语活动理论。自觉实践法最大的特点是强调第二语言教学的言语实践性,以保证学习者对语言的实际掌握和应用。它从传统的翻译法中吸收了自觉性原则,从美国的听说法中吸收了操练性原则,从法国的视听法中吸收了情景性原则和充分利用声电设备的理念,又从英国的功能法中吸收了交际性原则,并在心理语言学指导下使自觉实践法得到了理论化和系统化。
7.认知法。它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鲁尔首先提出的。60年代中叶,听说法的弊端日渐突出:过于重视实践而轻视理论、过于重视口头表达而轻视书面表达、过于重视机械训练而轻视灵活运用等。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放弃对这种方法的应用,这时,应运而生的认知法开始逐渐代替听说法。通过对认知法的应用,人们用“认知—符号”学习理论替代听说法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该教学法认为,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学习者的智力作用应该得到充分的发挥,对所学语言的规则要深刻理解,决不能忽视,要培养学习者实际而全面的语言能力。认知法又被叫作“认知—符号法”。
语言学习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很大,对此,运用社会心理学对其进行剖析,也是十分有效的,因为社会心理语言学研究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语言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运用社会心理分析,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社会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家庭影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它既是人们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也是进行社会化过程的起点。可以说,一个人的童年是他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处在这个关键时期的人,无论在心理方面还是生理方面,对家庭的依赖性都非常强烈,儿童在家庭中与父母生活的时间占总时间的2/3,因此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员对这个时期的儿童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另外,家庭也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由此各种社会关系可以通过家庭这个基本单位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儿童。父母的职业特点、行为特点、价值观念、爱好兴趣、语言风格以及表达情绪的方式等,都能直接传导给孩子,对其产生直接的影响。家庭影响对一个人社会化的作用绝不可忽视。儿童的语言知识、语言技巧和语言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的直接影响。如果一个人第二语言的习得行为起步于童年,那么他受到的家庭影响会更大更直接。
2.同龄群体的影响。同辈群体是指由年龄相近,爱好、兴趣以及价值观大体相同的人群组成的关系比较亲密的群体。同龄群体对于一个人的语言社会化的影响是很大的。这对于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尤为明显。身处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们,他们彼此之间的身心特点非常契合,价值取向也很相近,因此常常会有许多相通的东西。青年学生中间流行的行话以及经常使用的隐语都是同龄群体语言的折射和反映。一个人若是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能融入一个母语为自己正在学习的第二外语的同龄群体中的话,那么这个群体对他的语言习得行为的影响会非常大。
3.社会文化的影响。应该说,文化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广义的文化的涵义能够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各种行为——当然也包括语言行为,都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流活动时,受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作用尤为明显。文化一方面是一个民族长期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一个民族观察世界的工具和方式。广义的文化,蕴涵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社会意识等各方面的社会特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词汇是语言的最基本成份,词汇中包含着各种丰富的文化信息。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自从出生起就固有地存在着,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差异会不断地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对第二语言习得有着一定的影响。具有明显影响作用的个体差异因素有很多,其中年龄因素、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因素、学习动机因素、个体智商、性别差异、学习态度、文化背景和社会心理等最为重要。现在,让我们对其中最基本的三个差异因素进行探讨,即年龄因素、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因素、学习动机因素。
1.年龄差异。年龄是在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个体差异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年龄与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已经被研究多年的老课题了,也是长期以来语言学界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文比较赞同蒋剑云和戴运财曾经做过的总结与归纳。他们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儿童和成年人各有不同的优势:在学习的初期阶段,成年人具有速度优势,特别是在句法方面,进入状态比较快。但是如果给予儿童学习者足够的第二语言环境,那他们最终的学习效果会超过成人学习者。在正式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儿童学习者在习得本族语的语音方面比成年人有着较大的优势,但前提是只有在接受大量的第二语言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本族语的纯正语音。
2.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差异。我们知道,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差异因素。二者之间即相互关联又有很大的区别。一般来说,学习风格决定学习策略,而学习策略又反映了学习风格。换句话说,学习者采取何种学习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学习风格,而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学习风格。可以说,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总的偏好方式,而学习策略则是其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选择的具体行为、步骤或技术。
3.动机差异。动机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它能直接影响学习者的第二语言输入量、学习持久性和学习结果。具有强烈动机的学习者常常会学得更好更快。学习动机是预测学习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思克恩 (Skehan)把动机分为工具性动机、结果动机、综合动机和内在动机四类,并据此提出以下四个假说:(1)内蕴假说。认为与生俱来的兴趣会产生动机。如果学习者天生就对某个学习任务感兴趣的话,那么他就会有很强烈的动机,学习效果自然会好。(2)结果假说。如果学习者短期内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在接下来的学习阶段就会更勤奋更努力;相反,如果短期内学得不好,则会容易沮丧甚至放弃。这样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或恶性循环。(3)内因假说。如果学习者把学习第二外语看做是一个假定的事实,那么他会把二语习得行为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或工具。比如,为了出国或找到一份好工作,因此会获得内部激励的动机。(4)外因假说。外在因素和刺激会影响学习者的动机。一个学习者从外界获得的鼓励或肯定越多,他对二语习得的动机就会越强烈。来自老师、家长或其他方面的奖励措施,都会构成外部激励因素。
总之,社会心理分析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其作用无论是对学习者的习得行为还是对教学者的教学行为都是很显而易见的。语言的学习过程也是帮助语言进行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漫长而复杂。鉴于上文提出的诸多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都会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观点,我们在从事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对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变项不断进行持久深入的研究,这也是外语教学改革的一个挑战。
[1]王初明.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与外语教学[J].外语界,2001,(6).
[2]Skehan,W.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New York:New York Publishing House,2007.200-250.
[3]肖德法.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研究[M].青岛: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52-70.
[4]Hanley,B.,Allen,P.,Cummins,J.,Swain,M.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