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素娥 杨 葵 杨凝希
(暨南大学社科部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团校)
区域文化深刻影响既定群体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心理认知和价值取向。长期以来,内地高校大学生在“一国两制”基本国策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理念下,在国情教育基本框架影响下,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学识视域。尤其是当前我国实施的国民教育并没有将港澳地区社情、民情、风情等区情教育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纳入其范畴,导致内地大学生对港澳地区的认知与评价存在一定的事实差距与隔阂,形成文化认知壁垒和心理偏见。近年来,随着内地与港澳地区交流日益频繁,因文化认知差异和心理偏见造成的冲突越来越多,反映出内地与香港还缺乏一种良性互动的常态机制。加强港澳区情教育,消弭文化壁垒成为内地和港澳台地区开展高校交流合作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
2011年8月,李克强出席香港大学百年校庆时的讲话首次将“国情区情”并列,提出以对其熟悉与否作为培养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主张高校教育持续发展需要了解本土情况,加强两地教育交流,促进内地和香港教育事业共同发展。
事实上在学界,“区情教育”提法由来已久,只是称谓有所不同。“区情教育”的“区”因代指不同地区而有不同内涵,但整体而言,它是指对某一特指的地区的基本情况而展开的教育。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就认为:“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省情、区情教育是国情教育地方化、具体化的教育实践[1]。在我国内陆,各省基本情况则称“省情”,属于地方志范畴。比照我国现有国情教育定义逻辑,本文所指的“区情教育”是指在“一国两制”制度背景下,对港澳特别行政区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情况展开的教育,是属于国情教育的一部分,旨在加强大陆青年学生对港澳特别行政区基本情况和基本文化的了解,使内地学生正确认知特区的历史文化,用发展的、联系的、全面的、历史的眼光实事求是地看待内陆与港澳地区因文化认知差异而引起的冲突。
根据上文对“区情教育”概念的学术定义,对其内涵应从史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维度进行理解。
从史地维度看,要教育学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智慧和相关知识,了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港澳地区的基本历史事实,以及在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例如,不同时期港澳地区地理空间分界、地理名称称呼的来由,沦为殖民地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中国共产党回收港澳地区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所进行的伟大贡献等史诗般宏述,以增强港澳台特区学生的归属感和内地学生对港澳台特区的认同感,珍视本民族光荣历史和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他们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和国家认同感。
从政治维度看,既要从国内视野中了解中央对港澳特别行政区在方针、政策等方面的 “优惠性”,也要从国际视野中了解港澳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地位。港澳地区与内地政治差异集中体现在《基本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认真研习《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等法律法规,切实了解“一国两制”的意义和港澳特别行政区的“特别”之处是正确对待港澳地区政治情态的关键要素。香港回归15年来,随着两地经贸往来的更加密切和频繁,因不同法域所引发的司法冲突和摩擦屡见不鲜。众所周知,港澳长期承袭西方法律传统,适用普通法制度,内地法律法规受制于大陆法系的传统影响比较大,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特别是关系两地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秩序制度、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申请审查中的若干问题制度等法律问题存在的差异是导致内地高校大学生乃至社会民众对港澳政治法制社会存在认知差异的具体体现。而由此表明加强两地交流,增加相互了解和增进互信常态化、具体化离不开港澳区情教育。另一方面,深度认识特区的民主意识和法制精神,特别是深度了解香港、澳门回归后,建立在政治氛围与爱国爱港群众基础上的政治生态是否发生了改变,以及中央政府对港澳的各项政策的反馈。可以说,只有了解了这些政治维度下深层次的原因,才不会陷入对港澳地区区情认识的误区。
从经济维度看,就是要了解港澳地区的生产力水平所体现出来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由生产关系衍生出来的所有制结构、人际关系并细化到生产、销售、分配、消费各个环节。港澳地区与内地的经济市场、经济政策、经济产业等具有较大的差异。香港是国际重要金融、服务业及航运中心,继纽约、伦敦后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澳门则是以博彩业为主体,轻工业、美食、旅游业、酒店和娱乐场为辅的经济体。港澳地区奉行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其经济的重点在于政府施行的自由放任政策,民众产权观念牢固,私有化显著。同时,享受中央政府给与的优惠政策。我国内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因此,只有深刻了解、掌握这些差异,才能了解内地与港澳在经济交流与合作的融合程度,才能认识到内地与港澳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广阔空间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经济关系,才能认识到港澳地区独特的经济习惯和经济行为。
从文化维度看,就是要了解港澳地区文化的魅力和特性,既包括意识形态层面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包括实践层面的教育、科学、文艺、卫生、新闻出版等。港澳地区曾长期是英葡两国的殖民地,是在殖民统治和自由资本主义的土壤中生长的,深受西方文化洗礼,带有很强的“殖民性”和“商业性”的标记,中西方文化交融明显,文化风貌独特。它们既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有西方外来文化的强烈渲染,是东西方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的结果,有着独特的发展历史。此外,它们作为国际性的经济、金融、航运、信息中心之一,也使其发展成为多元文化的交流中心,在世界地域文化上享有一定的地位。可以说,只有加强对港澳地区的认识,才能真正理解港澳地区民众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才能减少对他们在文化上的认知差异和心理偏见。
根据港澳地区2011年多家民意调查数据显示,港人对大陆游客的不满与日俱增,澳人也是有增无减。这种不满除了“两制”下各种客观差异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内地游客对港澳缺乏必要的区情了解而引起矛盾,并在此基础之上,使得双方对“一国”的认同感大大降低。同时,随着大陆与港澳地区的交流频繁,人流、物流等日益增多,大陆对香港公共资源的不断侵占,造成港澳民众在心理上对自己生存空间(包括政治空间和经济空间)不断被挤压深感焦虑,而这种焦虑带来的后果,就是港澳民众身份认同的变异。据香港《东方日报》报道:“香港大学2011年5月发布调查报告显示,27%港人对大陆人感到反感,位居所有族群之首。香港大学民意研究所2011年底针对1055位港人随机调查,其中对大陆人反感所占比例为33.1%,这一数据显示港人对大陆人增加反感幅度,比前一年同期激升17%,创下2007年以来新高纪录。”另据香港大学民意研究所2011年底就香港人身份认同进行的调查:“仅17%受访市民会称自己是中国人,比称自己为香港人的还少了近30%,创下2000年以来的新低纪录。”[2]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已有十余年,但它们和内地的彼此磨合并未彻底完成。一方面是香港和澳门有一部分民众对内地尚有戒心,他们对“被内地化”以及“被插手政治”都有警惕。另一方面是内地民众对特区基本法律以及尊重特区人民价值取向有待加强。2012年以来发生的“水客事件①”、“国民教育风波②”本质是内地与港澳地区之间因文化差异导致的冲突。因此,加强对大陆民众特别是青年学生进行必要的区情教育,真正全面了解港澳特区的区情,降低因文化差异而以引起的冲突,其价值体认的意义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港澳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基本情况和特点的区情教育理应和我国其他省市一样成为我国国民教育的一部分。但如前文所述,我国国情教育课程尚未包含港澳地区的区情介绍。而从“区情教育”的具体学科专业归属分类,它既可以划分到1987年开始在全国高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也可以划分到思想政治教育课。因此,高校开展“区情教育”不仅能够丰富和发展国情教育“形式与政策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更能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3],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4]有关精神。
长期以来,大陆教育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时往往淡化甚至忽视对港澳特区情况的教育,以至于大陆学生对港澳特区不甚了解。“区情教育”本身就是在“一国两制”前提下,根据港澳特别行政区区情而展开的教育。“一国两制”制度加速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对中国和平统一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由于“两制”的实施,港澳台特区和大陆之间客观上形成了一道隐形鸿沟,而造成这道鸿沟的重要因素就是大陆对特区情况不了解而引发的诸多矛盾。因此,重视和加强对内地高校学生进行区情教育,缓和大陆与港澳台之间的矛盾,提高特区人民对“一个中国”的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从而使“一国两制”更加科学规范,促进内地与港澳地区的和谐发展和长治久安。
港澳历经多年异国统治,英葡文化中的法制精神和民主意识早已深入骨髓,使港澳地区无论是在社会环境、法律制度、体制运行等方面,都和大陆呈现迥然不同的特色。在这样的社会氛围和行为指导下,港澳高校具有独特的治学环境、办学制度,尤其是港澳高校崇尚学术自由、思想独立、教授治校,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开展港澳区情教育,借鉴学习港澳的优秀经验,推动两地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举措。
开展区情教育一方面不仅可以让内地学生更好地了解特区,在学习、认识特区的前提下去尊重当地的风俗传统,遵守当地的法纪,认可当地的文明,避免盲目排斥或盲目崇拜,进而缩小内地对港澳地区的心理距离;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港澳地区民众看到内地对他们的重视,看到内地在改变他们对其不良印象方面所做出
①2012年9月15日及16日,数百香港市民连续两天围堵港铁上水站,抗议内地水客严重影响港人生活。不过,有少数人在活动期间高举港英时期的旗帜,并高呼“中国人滚回中国”,引起香港舆论的猛烈批评。
②2012年7月29日开始,香港特区政府计划在9月试行的“德育与国民教育科”香港特区教育局下属国民教育服务中心出版的《中国模式国情专题教学手册》,遭到一些香港学者、教师、学生和社会民众的批评和反对。的努力,使其能够在内地诚挚的感化中自觉加强对内地的了解和认可,在了解双方差异后对内地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在和谐的氛围中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进而提高他们作为中国人的荣耀感和自豪感,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内地开展的港澳区情教育因其特殊的主体内容、文化背景和内地高校国情教育现状而呈现出自身的特点。根据港澳区情教育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策略,需要政府、高校、学生三方参与,充分发挥政府的主题引领作用、高校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资源共享、环境共创,构建 “三方四共”有机结合的策略模式,形成合力,提升内地高校开展港澳区情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政府:把控引领主题,做好服务角色
港澳区情教育的开展和落实离不开政府重视和扶持,只有政府做好服务角色定位,把控和引领区情教育主题,积极搭建平台,借助已有的国情教育基础和条件将区情教育提上日程,并采取实际行动引起各界重视并付诸实践。
确立港澳区情教育任务和目标。政府在推进港澳区情教育过程中,既可以把其作为一门特色的独立课程,也可以将其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形式与政策”的教学学科中。按照国情教育教学要求和流程,编写区情教学教材和大纲,将港澳区情教育的教学目标、教育任务、教学环节等内容纳入目标化、系统化的教学管理中,从而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包含有港澳区情教育内容的国情知识教育。
构建内地高校开展港澳区情教育的运行机制。一是建立有效的导向机制,积极引导学界和社会民众对区情教育的焦点关注,提升认识区情教育的重要性;二是建立有力的制约机制,对区情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予以预防和控制,为开展区情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三是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对区情教育开展的效果要进行科学的评估,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促使其更科学地发展;四是建立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广泛深入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搭建平台,让社会力量更多地参与进来。
加大对财政和师资力量的支持力度。“区情教育”的落实在硬件方面离不开教材、教学设备、教学环境,在软件方面离不开师资、教学团队等,所有这些都需要财政方面的支持。只有具备了这些必要条件,才能使港澳区情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才能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学效率,保障港澳区情知识的教学开展。
2.学校:发挥主导作用,扎实开展实践
一是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开拓创新,形成一支具有高水平教学能力的队伍。同时,要切实加强师资队伍的组织建设,各级各类学校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活动办公室,负责督查和日常事宜的办理,并按时召开班子会议,学习文件精神,研究落实方案,确保教育活动有序展开。
二是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让学生深刻明白开展港澳区情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加全方位、多角度介绍港澳地区的基本情况,让学生能够自觉把所学的港澳区情知识与中国国情相融合,以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是要系统规范、科学有序地构建港澳区情教育的课程体系,突出港澳区情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在国情教育中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教育的综合效应,实现预期教育目标,完成既定教育任务。
四是教学内容要以教育部统一发放的港澳区情教育教材为基础,结合不断更新的新闻时事,把区情教育的政治功能与文化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增进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自觉认同、自主吸收和消化。
五是教学方法要因时、因地制宜,例如:实地考察法、学术交流法、研讨座谈法等。以笔者所在的暨南大学为例,暨南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华侨大学,在对境外学生开展的国情教育和对内招生开展的通识教育中,都设有港澳台历史文化以及港澳基本法等的区情教育内容。学校根据实际需要,选送负责任教的教师分批去香港、澳门高校观摩学习,以获取最新、最真切的信息;同时,安排港澳地区研究方面的权威专家通过讲座和讲课的方式向学生宣讲,通过展示相关历史资料或权威部门的权威史实、数据而制成视频、文件等音影资料,用最直观的方式传播区情。
六是要有科学系统的教学评估。短期评估可以借鉴其它学科的考核评估方式,对学生以考试、问答等多种形式考核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长期评估则要根据学生对港澳理解、包容情况以及所彰显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作为考量。
3.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自觉贯彻落实
高校应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国情教育工作,通过国情教育,使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成败得失与国家民族的盛衰荣辱密切结合起来。[5]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六大解放”教育思想曾把学生的学习体验整合成四部分,以此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是解放学生头脑,因为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把他们从只听不思考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嘴,在港澳区情教育过程中开展实践,只有在知行合一中才能体验更深,才能真正了解港澳区情,才能辩证看待港澳与内地存在的文化现象和行为逻辑差异;三是要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从书本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实地走访港澳地区,获得第一手材料;四是要解放学生的空间和时间,除了港澳区情教育的课堂学习,还要引导他们走向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和时间思考港澳区情实际。学习是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是接受区情教育的主体,师生在这种互动的教学过程中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进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而学生学习方式由此更重视体验,他们对港澳区情知识的学习不仅是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且已扩展到个人对港澳地区情感、生理和爱国人格等领域,从而使港澳区情学习不仅是港澳区情知识增强的过程,而是更加自觉贯彻落实港澳区情教育价值理念的过程。
政府、学校、学生除了各守其位,各司其职,还应该团结一致,形成一股促进区情教育的合力,积极搭建育人长效机制,并根据不同阶段特点进行跟踪反馈,使区情教育能够发挥其最大功效。
1.人才共育
育人是区情教育开展的目的之一,政府可以提高机制和加强财力方面的支持,学校则根据政府所提出的教育目标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承担起培养优质人才的重要任务,而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所衍生的内因在人才培育过程中扮演着决定性因素,也正是在这种“自育”和“他育”的结合中,“三位一体”实现人才共育。
2.过程共管
教育本身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负责提出港澳区情教育目标并提供相应的条件支撑,时刻监督着学校的进度和效度,并结合考察与考核的方式进行检验;学校负责整个过程的教育实施和管理,既包括对教师素质的把关,也包括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和监督;而学生是港澳区情教育的受体,对自己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具有自律责任。正是在这种“自律”和“他律”的交替中,政府、学校、学生实现了港澳区情教育过程的共管。
3.资源共享
区情教育开展前期,教学资源趋于单一化、碎片化、非全面化,政府不断整理已有的历史和政治等相关的区情素材,并且要紧跟时代,不断更新和完善区情教育的内容;学校通过教学经验的交流,提供有关教育方面的区情素材,理论结合实际,给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去获得更多的第一手资料。学生通过思考,参与港澳有关的各种活动,借助电视媒体和旅游增加区情素材的供给。正是在这种“自供”与“他供”的整合中,政府、学校、学生、社会、家庭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4.环境共创
开展区情教育在落实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环境方能顺利开展。政府可以以任务的方式注入一定的政治威慑力,让更多的人重视区情教育;学校则可以通过开展区情教育主题报告、区情教育演讲比赛、摘编宣传小册子、区情知识竞赛、区情教育主题班会、以区情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黑板报等形式的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网站、橱窗、板报、横幅等载体,营造区情教育的浓厚氛围;学生自己可以为自己创造去港澳旅游、深造、见习的机会,把自己的关注视角放到区情上,正是在这中“内力”和“外力”的助推下,政府、学校、学生实现港澳区情教育环境的“共创”。
“三方四共”模式旨在通过把学习区情理论知识与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师做好本职工作和学生立志成才相结合、区情教育活动与做好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工作相结合、掌握科技与加强思想修养相结合、树立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相结合、实现自我价值与知国爱国报国相结合,以期最高效地开展港澳区情教育,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区情国情,自觉地为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的文明、富裕、强大、和谐而奋斗。
[1]杨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基本问题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5):8.
[2]数据来源于香港大学民意调所.hkupop.hku.hk/chinese/.../release884.html,访问日期:2012-4-5.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08-26.
[4]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Z],2004-11-17.
[5]武东升.应高度重视高校的国情教育工作[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