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影响

2012-04-02 09:03张庆松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生产力思想建设

张庆松,张 纯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黑龙江哈 尔滨150040)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但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却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研究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他的和谐社会思想,会清晰地发现邓小平是和谐社会的积极探索者和实践者。今天重温这些思想,对新时期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起源

(一)对中国传统“大同”社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和谐社会是几千年来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理想,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和谐社会的理想做过许多设想,如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孔子在《论语》中阐述了“和为贵”、“博施济众”、“老安少怀”的思想;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两千多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大同”社会的理想,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邓小平的和谐社会思想正是受到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理想的启示,在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中提出来的,凝聚着邓小平对中国社会的深刻思考。

(二)对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设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每个社会成员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首先,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提到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高度,视之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并不断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其次,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邓小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走出了长期以来姓“资”姓“社”问题上的误区。他再三强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三)对中国和世界人民要求和平愿望的顺应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历战乱的各国人民渴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大调整,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使帝国主义战争从不可避免变成不大可能;第三次技术革命使科技突飞猛进,成为大国间冲突的一个制约因素;第三世界的崛起为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这些因素为避免新的世界战争、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使得世界人民期盼的和平、和谐愿望得以实现。经历了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更加渴望和平。邓小平正是根据世界经济与政治环境的重大变化,及时作出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判断,明确指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对于总的国际局势,我的看法是,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邓小平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从而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安定团结。

二、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对社会和谐的积极追求

(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文化大革命”后,在破除“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基础上,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我们“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怎么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有优越性,在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使是到“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经济高度发展了,物质极大丰富了”,也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针对当时存在的“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争论,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373“凡是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经济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372只有生产力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邓小平十分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为防止再次出现大的失误和严重错误,特别是避免“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重演,他对民主法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深度论述。他强调,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不能寄托在一两个人的身上,搞人治危险得很,只有搞法制才靠得住。邓小平进一步指出:“如果一个党、一个国家把希望寄托在一两个人的威望上,并不很健康。那样,只要这个人一有变动,就会出现不稳定。”针对把领导人的话当“法”的现象,邓小平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的话当‘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邓小平特别强调,要从制度上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意力的改变而改变。”[2]邓小平还对民主、法制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论述,他说:“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我们吃够了动乱的苦头。”只有在加强民主的同时,又加强法制,才能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共同富裕是社会和谐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不顾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不断进行“穷过渡”,力求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出现了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个人吃企业的大锅饭,“干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实际上是奖懒罚勤,奖劣罚优,打击先进,鼓励落后,其结果必然严重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败坏社会风气,导致共同落后,普遍贫穷。1986年,在会见新西兰总理兼外交部部长戴维·朗伊时,邓小平说:“过去搞平均主义‘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国际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也表明,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这条路是走不通的。邓小平正是对我国乃至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教训进行科学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主张。

第一,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1985年,邓小平指出:“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2]116为了发展生产力,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状态,“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只有中央给予一定政策鼓励,才能调动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有生产力发展了,人们的温饱问题解决了,才能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

第二,先富帮后富,后富赶先富,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而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允许先富和后富的出现。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3]152先富帮后富不是均贫富,它是社会主义的内在互助机制。它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共同发展,对于先富起来的地区与人民和相对落后的地区与人民都是有利的。

第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通过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大家都向先富裕的学习,先富的也积极地把自己的技术和经营诀窍传授给后富者,先富帮助后富,这样就能波浪式地实现共同富裕。1990年,在同江泽民等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系统地、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373对于什么时候解决先富帮后富的问题,邓小平也有过论述。他说:“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办了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可以设想,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社会和谐的途径

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但是在实行对外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经济发展上去了,人的精神颓废了;经济发展了,民主法制观念下降了,腐败和不正之风开始盛行了的现象。早在1985年,邓小平就批评过这种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错误倾向,他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很早就提出了,“不过就全国来看,至今效果还不够理想。主要是全党没有认真重视”。实践证明,“不加强精神建设,物质的建设也要受到破坏,走弯路”。针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的“精神污染”现象,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他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对照起来,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明朗,更能获得人心。”“总之,只要我们的生产力发展,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坚持两手抓,社会主义精神建设就可以搞上去。”从邓小平的论述看来,和谐社会应该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如果不坚持两手抓,如果社会发展失衡,早晚都会危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新一代领导集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明确提出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目前,我国的改革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首先,在改革方面,广度上已经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深度上已经触及体制和制度等深层次问题;其次,在发展方面,单纯追求GDP发展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凸显。虽然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但是我国社会中不和谐的因素也在不断增多,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中西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等。这些突出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势必影响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平稳发展,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利用好现阶段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

(二)以邓小平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1.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指导思想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对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一脉相承性,对于深化认识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以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不断实践和探索的进程中,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提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3.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

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是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对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深刻分析和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对邓小平和谐外交思想的发展和创新。邓小平强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和谐世界”的理念,正是从和平与发展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进一步阐释了一个持久和平、共同发展的世界所必备的基本特征。“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符合人类进步的时代潮流。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生产力思想建设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