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理论探源

2012-04-02 09:03吴广庆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理论体系

吴广庆

(中共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部, 北京 100091)

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的,这些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包括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发展问题的思想和论述。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1]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厘清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尤其是深入挖掘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科学发展的先进思想,对理论上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实践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在革命与战争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虽然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一致的,同时,马克思列宁主义本身也包含着丰富的关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学者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集中体现。[2]这就明确了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定位。

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内容看,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和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全部理论基础,是科学发展观最基本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来源。科学发展观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包括:一是关于社会发展与生产发展关系的理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和“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二是关于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的理论,坚持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与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一致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质;三是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论,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作为社会主义的内在价值目标和本质要求;四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生产过程是人类同自然界之间平等的物质交换的思想,把中国的发展纳入协调发展的轨道;五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思想,始终强调发展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上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3]

从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上看,科学发展观既紧密结合中国国情与时代特征,又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具体表现在:一是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三是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四是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与“统筹兼顾”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合力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五是科学发展观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4]可见,科学发展观的深厚的理论渊源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系统理论。科学发展观既高扬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发展的旗帜,又植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肥沃土壤,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

可见,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想来源,科学发展观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是唯物史观和辩证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尤其是强调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强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都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论支撑,是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的基本观点。

二、科学发展观与毛泽东思想

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在28年的革命战争中,我们党逐渐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形成了一些关于科学发展的思想,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近代以来,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灾难深重,生产力极端低下。建国后,面临着“一穷二白”的落后状况,发展经济成为党和人民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顺应历史潮流,经过“三大改造”,将新中国引入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轨道。毛泽东热切希望中国尽快摆脱长期以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造成的积贫积弱的局面,尽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此,他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科学思想。他提出,在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启动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并提出了独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性课题。他强调,社会主义必须发展生产力,要实施工业化的赶超战略,以超常规的发展速度,赶上西方发达国家。但是,由于受到“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遭受了重大挫折。[5]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坚实的理论支撑和重要的理论来源。毛泽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发展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一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论述发展问题,提出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二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阶段论,强调用五十年到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三是要正确处理十大关系,强调“要努力把党内外、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四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强调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应当努力创造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五是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六是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强调实行“双百”方针的必要性,它是“发展科学的必由之路”;七是提出从实践中总结经验,要*重调查研究,从社会实践中找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固有规律,克服盲目性。[6]

可见,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发展的思想,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来源。在政治方面,他提出人民民主专政,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提出要正确处理十大关系和人民内部矛盾,为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经济方面,他提出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重发挥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力中的作用,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经济措施。在文化方面,他提出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些都是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必须坚持的基本观点。

三、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围绕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创造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7]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个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有学者分析认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上一脉相承,又在探索和解决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矛盾新问题上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8]

第二,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完全一致的。邓小平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关于科学发展的思想,这些科学发展思想被一些学者称作“邓小平的发展理论”。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来源,邓小平的发展理论的内容本身就包含在科学发展观之中,因此,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二是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三是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四是制定了“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建设小康社会。

第三,江泽民的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思想来源。江泽民的发展思想,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总体上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阶段形成的。这一阶段,我们党开始重视全面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点。可以说,江泽民关于科学发展的思想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科学发展观的许多思想是江泽民科学发展思想的延伸和扩充。概括起来,江泽民关于科学发展的思想主要包括:一是强调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走既有较快速度又有较好素质的发展路子;二是强调实现全面发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举措;三是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四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五是强调要进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的集约式增长;六是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创新。

第四,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根据国际、国内、党内环境的新变化,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它既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又是在新阶段的理论创新,它们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提出了许多关于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实现了理论创新。有学者提出,从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方面看,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都不是科学发展观首次提出来的,但是把这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概括为新的发展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创新。它涵盖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自然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多重关系,构成了一个新型的综合发展理念。它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9]有学者进一步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性在于:一是提出“求真务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二是有针对性地回答和解决了关于发展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三是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战略布局;四是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范畴,如“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统筹兼顾”、“生态文明”等,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十个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范畴。[10]

四、正确对待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实践证明,马列主义促进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是完全正确的指导理论,并在实践中展现了它无穷的生命力。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着眼于解决现实实践问题,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中,我们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它在不同的阶段,围绕着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回答了不同的核心问题,但并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一个阶段的理论只是回答了这一阶段的某一个或某几个重点问题。比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不是单纯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也并不是单纯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问题,而是说,它们作为一个阶段的整体指导理论,指导着社会发展的全局,回答的也是社会全方位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问题。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针,也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应该把它融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且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入、创新和发展。

第三,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尤其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直接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思想和理论。从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学术界已经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思想作出了梳理,但仍不够深入和具体,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包含的发展思想或者对其中的某个或某些观点进行深入挖掘的文章还不多,将这些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研究的成果更少。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更深层次地挖掘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科学发展思想,以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当然,这也需要我们*意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的因素。同时也要看到,发展思想只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理论研究中,我们也要对其他部分的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就其他部分思想的当代价值作出深入剖析,对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其他部分思想的关系作出正确处理。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2-13.

[2] 黄楠森.关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5).

[3] 辛向阳.科学发展观的三个思想来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4).

[4] 徐鸿武,魏宛斌.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J].红旗文稿,2008(22).

[5] 王伟光.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J].求是,2005(21).

[6] 熊华源.毛泽东的科学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4).

[7]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

[8] 宋凌云.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J].红旗文稿,2007(24).

[9] 梁言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N].学习时报,2003-11-24.

[10] 王永贵.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与实践要求[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猜你喜欢
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理论体系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
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
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对邓小平理论发展史前沿问题的研究——评高屹著《邓小平理论发展史》
浅谈内经气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应用
文学语用理论体系构想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关于本刊纪念“五四”社论答读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