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静 韩敬梓
(1,2.兰州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20)
面对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当代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帮助女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不仅成为国家、社会、家庭和女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也逐渐成为高等学校改革、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指女性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期,因受各种因素影响,不能实现就业或就业不理想的现象。从目前整体趋势看女大学生就业难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女性大学生就业率普遍低于男性。据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2009年6月发布的“中国职场反性别歧视”调查报告显示:女性成绩明显优于男性却被拒绝录用的达16%;单位不愿招聘育龄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外企和合资企业中居多)比例为21.5%[1]。据全国妇联2010年9月发布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平均投出9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者笔试的机会,平均投出44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意向协议,56.7%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2]。根据麦可思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2月底,2010届女性大学毕业生签约率为21%,明显低于男性大学毕业生的29.5%[3];截至 2012 年 2 月,在不同学历层次被调查的2012届大学毕业生中,女性的签约率普遍低于男性达10个百分点以上[4]。
其次,男女大学生同工不同酬。尽管我国法律在保护妇女权益方面明确提出“同工同酬”的原则,但男、女大学生在薪酬方面的差距依然存在。据麦可思的调查研究:2011届女性本科毕业生的平均签约月收入为2243元,比男性本科毕业生2573元的签约月收入低了330元[5]。而工作一段时间后,男女两性的工资福利也不会因工作的表现与经验的积累而趋于一致。据相关调查发现,“女性在大学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薪为2300元,而男性为2616元,女性薪资是男性的87.9%”[6]。由此可见,在就业市场上,的确存在着由性别因素引起的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再次,就业领域的限制。在“性别职业”和“行业隔离”的观念作用下,我们习惯性认定建筑、计算机程序设计、警察等行业是以男性为主的;而护士、家政服务、幼儿教育等行业则是以女性为主。因而,女性在选择职业时受到了很多限制。据统计:“在那些集中创造性、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领域,女生少之又少”[7]。目前,我国女大学生就业机会大于男生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而我国现阶段大部分三产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这给女大学生就业选择和岗位竞争带来一定难度。
综上所述,目前女大学生就业态势是:就业机会不平等、条件苛刻;福利待遇不平等;人为设置障碍较多;职业选择范围受限。
就业领域出现的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体现在观念、市场、社会、家庭和自身五个方面。
受“男主外,女主内”、“重男轻女”等传统思想的影响,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女性在结婚之后会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家庭上,不专心工作和进行事业开拓。这种观念片面夸大了女性工作中的负面效应,让很多品学兼优的女大学生,被无情地拒之门外。
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告诉我们:劳动者都在既定条件下追逐个人效用的最大化;用人单位都在既定生产要素下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因而用人单位要全面衡量使用劳动力的“性价比”。而“女牌”劳动力的“性价比”低于“男牌”劳动力。第一,用人单位必须在女性产假期间为其支付相应的工资奖金,这就造成了直接成本的增加。第二,女职工要比男职工提前退休5—10年,女性工作者不仅少贡献5—10年,而且还多拿几年的工资,造成了间接成本的增加。第三,受生理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用人单位不能根据工作需要随意安排女大学生的工作。种种因素致使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实行非准入机制从而实现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女职工生育基金补偿制度本应由社会承担,但这方面的制度尚未健全,用人单位还承担女性在生育期间的工资和福利,这就加重了单位的经济负担。
现代的女大学生是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独生女。家长们“望女成凤”的心理导致他们希望女儿的工作社会地位高、稳定、舒适,更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或离家较近的城市,以便得到父母的照顾。更有一些家长怕女儿在工作中受累受气,寄希望于美好的婚姻。这些家长的思想造成了女大学生在择业时的心理困扰,潜意识中妨碍了她们的择业。
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致使当代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自我意识相对较差。她们的就业期望值相对比较高,往往想到大中城市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害怕受苦受累而不愿去国家更需要人才的西部甚至农村去工作,更有甚者将幸福寄托在婚姻带来的美好、安逸、甚至富足的生活,认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从而一味注重穿着打扮等外在形式,却忽视了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而束手无策。
新形势下,从国家到女大学生自身都在探索如何解决好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国家层面上看,要不断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在社会保障方面保障妇女的权益。从社会层面上看,要逐渐消除对女性的偏见,对其素质和工作能力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从用人单位层面上看,要贯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消除性别歧视,杜绝人才浪费。从家庭层面上看,家长要灌输正确的就业理念和思想,教育女大学生自立、自强,支持和帮助她们自主择业或自主创业。从女大学生自身层面上看,要更加注重实践,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
众所周知,就业是高校招生、教学、管理和就业这一整套体系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学校最终教学成果的体现。因而,除了上述因素外,高校在帮助女大学生就业方面发挥着直接、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应该培养更多适应基层工作的人才,但高校的专业设置却存在着不合理的结构性矛盾,某些专业太注重学术研究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针对这种现象,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从女性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出发,调整学科结构与专业设置,从培养方式上逐步满足现代社会对职业女性的要求。
当代中国教育是一种“无性别差异”或“性别中立”的教育,采用一种“性别无涉”的立场。所谓的性别中立教育是受男女平等思潮的影响,主张忽视性别差异,提供无差异教育,实现客观条件上的男女平等,最终将男女两性培养成适应公共领域内所有工作的人[8]。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高校应积极探索尝试性别化教育,在承认、重视男女性别差异的基础上,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从人才定位和转变教学观念等方面入手,逐步实现因“女”施教。这种教育方式更注重性别的差异,为两性提供有差别的教育,可以将男女两性培养成适应公共领域内不同工作的人[9]。当前,少数高校已经开始加强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女性性别研究”,并开设了一些针对女大学生的课程,取得了显著成效[10]。
可见高校实施差别教育,不断强化女大学生的竞争、市场和主动就业意识,将为她们在未来选择职业的过程中提供更好地帮助,才能更加彰显女性的就业优势。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11]而现在的高校大多偏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实际操作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失衡。特别是女生,她们的理论成绩很好,但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差。因而一方面高校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相应的教学实践环节,加强实践课程和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的地位,增强女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实习基地,有组织、有计划地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体验机会,在实践中让她们对自己的综合能力有正确的认识,并有侧重地改进。这样才能使女大学生成为理论成绩优异、动手操作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为提高她们的就业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校应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结合女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设职业生涯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及就业心态的培训,帮助鼓励女大学生发掘自身的优势,从而更好地完善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其次,就业指导部门可以加强高校、用人单位和中介机构的合作,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确保三方信息的畅通,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再次,还可以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座谈会等活动,邀请社会成功人士教育和帮助女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和政策。总之,高校要开发和利用各种途径完善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女大学生在就业中承受着比男性更大的心理压力,致使她们不能正常选择和发挥。高校要认真研究形势,针对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和心理培训,强化心理教育,逐渐培养她们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加强女大学生的挫折教育,使她们具有“屡败屡战”的心理素质,并能及时总结原因,寻找差距,积极改进。同时还可以建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女大学生正确定位。总之,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女大学生就业成功的推动力,只有做好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调试,才能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
近年来,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帮助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方面。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创建创业型社会。高校在指导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也应更加重视对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第一,开设针对女大学生创业的教育课程,丰富她们的创业学识,让她们在创业之前就能够了解和熟悉有关创业的知识和技能。第二,介绍女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形象、生动地展现创业成功女性的创业精神、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激发她们的自主意识,启发其创业思路、拓宽其创业视野。第三,开展创业计划大赛,进行创业交流,使女大学生将创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更好地把握创业的具体操作细节。第四,介绍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她们进行创业实践,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个人价值。在复杂的就业形势下,女大学生既要具备择业的基本素质,也要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青春的活力和满腔的热忱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天地。
综上所述,虽然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一个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但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该问题给高校带来的不利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就业率的降低。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认可度,高校应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方面有所作为,而如何从教育层面科学有效地破解这一难题也将是高校今后长期探索和思考的重要命题。
[1]莫税英.从社会视角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J].广西社会科学,2010,(7).
[2]吴林红,张理想.别让“性别歧视”挡住公平[N].安徽日报,2010-05-10(B1).
[3]http://www.cnr.cn/hnfw/campus/zsjy/201003/t20100302_506082391.html
[4]樊跃峰,陈思.女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3).
[5]谢洋.应届毕业生学历越高男女收入差距越大[N].中国青年报,2011-03-04.
[6]石彤,王献蜜.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6).
[7]何娜梅.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8][9]周艳华,林钻辉,罗日辉.论性别中立教育模式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障碍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2,(2).
[10]肖燕.论女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J].宜春学院学报,2008,(3).
[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www.gov.cn.201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