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透两头,写出环保好新闻

2012-04-01 23:45张隽波
传媒 2012年7期
关键词:颗粒物

文/张隽波

作者系山西日报社主任记者

近年来,环保新闻已成为各大媒体必不可少的报道内容,并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由于环保新闻涉及面较广、内容相对专业,作为传播科学知识的大众传媒,更应该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吃透“环保政策”和“公众需求”的两头,避免在报道中出现不该有的偏差。

公众激情与理性报道

去年冬天以来,连续发生的雾霾天气让公众熟悉了一个环保专业词——PM2.5(细颗粒物),一时间,有关细颗粒物的报道占据了各大媒体的重要位置,甚至成了百姓街头巷尾、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仔细研究这些报道,绝大多数都是一个模式,即先写本地城市的污染现状,后介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再说这一细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如果当地城市有监测这种细颗粒物的仪器,还要让相关专业人员出场,详细加以描写和报道。其实,有关这一问题的报道不能从公众激情、道德义愤的角度出发,因为大家从报道中得知了空气污染的原因,却迟迟看不到有关部门有所作为,时间一长,必然会对报道产生反感,对出台的相关政策失去信心和信任。

对于此类报道,媒体不能像前些年报道取缔小锅炉、铲除土炼油厂一样就事论事。众所周知,产生细颗粒物的原因太复杂了,厨房做饭、烧烤、刷油漆、汽车尾气甚至二手烟的烟雾都可能大量产生。再加上北方本身处于多风沙地区,空气的尘埃中本身就有大量的细颗粒物存在,它们在空中互相摩擦、碰撞,即使在静风状态下不是很多,一场大风过后也会骤然增加。

最为重要的是,我们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措施来治理这一细颗粒物。工业企业是较大的排放源,但要治理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为它不仅涉及资金投入的问题,最关键是有没有相应技术,即使有的行业有,也会使企业的生产成本骤然增加,甚至产生负效益。显然,这就背离了媒体报道的初衷。所以,现阶段这一话题报道的“度”和“节奏”,如果把握不好,只会增加社会矛盾,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以上的事例说明,记者只有吃透“环保问题实质”和“公众需求”这两头,突破所谓的道德义愤,才能写出公正、客观、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好作品。

认识国情与正面报道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起点低、资源相对较少、环境保护处于起步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就决定了媒体在环境新闻报道中吃透“基本国情”和“取得成绩”两头,对国情部分的解读要以理服人,对已经改变了污染状况的企业和地方要多肯定、多支持。

环保工作本身具有滞后性。工业革命进行了227年后的1972年,联合国才第一次召开人类环境与发展会议;当年为使农业高产,大量使用滴滴涕、六六六等农药时,很少有人想到其所含的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致命危害;当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排河道数十年后,近几年全国才大面积地兴建生活污水处理厂。滞后性只能事后进行完善,不可能从根本上避免。

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起步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1979年我国颁布实施了环境保护法,1982年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里设立了环境保护局,环保人当时被人们认为是搞环卫的。所以在谈到环境保护宣传时大家经常会说:环保靠宣传起家。目前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是我国的国情,绕不开,躲不过。

当前,面对公众对山更清、水更绿、空气更清新的需求,面对社会各界对环保工作的迫切希望,面对国际上大肆渲染我国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时,环保新闻报道一定要有立足于国情,阐述媒体的独到见解,体现环保记者深刻的理性认识。

在报道环保问题时,媒体记者一定要头脑清醒、客观公正,要对企业和政府所做的工作多鼓劲、多加油,进而指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建议。通过环保报道,让读者能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冷静地面对和判断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形势,从而更加理性地认识环保问题。

突发事件与抢发新闻

近年来,有关重金属污染、危险化学品泄漏的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记者大多都是文科出身,面对自己较为陌生的理科或工科领域的问题,在抢发新闻的同时,一定要多联系有关方面的专家,吃透“事件真相”和“公众关注”两头,以保证采访到位和表达准确。

在影响范围较大的大连PX(对二甲苯)事件中,众多媒体在报道中说有专家称“国际组织规定PX项目至少应该离城市100公里”,此观点在网上和关注此事件的人群中影响很广。2011年8月11日,某报在报道PX事件时就说这一观点来源于某大学化工学院一位不愿署名的专家。针对这一传言,另一大学的一位教授说,这个说法是空穴来风。后来,经《人民日报》记者采访证实,国内外任何法律、法规和标准等,都没有这一规定。日本横滨的PX装置与居民区仅一路之隔。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的专家表示,从环境安全角度出发,化工企业与居民区之间应该设置适当的防护距离,距离远近不仅要看工厂的规模大小,还要看当地的气象条件等。

再如,现在人们谈癌色变,认为好多致癌物质都来自周边企业的“三废”排放。遇到这类问题,媒体该如何把握报道的“度”呢?

大家都知道,接触一般的有害物质都有个安全阈值,只要在安全的剂量范围内就可以。比利时在1999年曾发生过政府集体辞职事件,起因是“有毒鸡肉”。1998年,该国在鸡饲料中查出致癌物二恶英。鸡饲料里有,鸡肉和鸡蛋里肯定也有,人食用后二恶英在脂肪组织中蓄积。这样,进口该国鸡肉的周边国家就慌了。风波平息后,有科学家测算认为,如果真吃到这种鸡,连吃50年,每天吃半只才能得癌症!

以上事例充分证明,专家不是万能的,没有专家更是万万不能的。但哪个专家的说法更接近真相,需要记者在很短时间内认真掌握事件真相,了解读者需求,然后做出准确判断。抢发出来的新闻,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道听途说。事件发生时,记者应是第一目击者,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同时再借助现代化的通讯手段进行采访、求证和写作,有经验、负责任、敢担当的记者才会写出扎实有分量的新闻作品。

传播科学与经验传播

过去,很多人认为在河流上建大坝好处多,每到某条河流被拦腰截断要进行梯级开发时,媒体都会发表一些赞扬的文章,告诉读者人类的智慧和力量是多么强大。站在这样的角度写报道在前些年无人会指责。

近年来,国外兴起了一股强劲的拆坝潮,源于人们对水利大坝破坏生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比如,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尼罗河的洪水是被控制住了,但这改变了尼罗河包括整个东地中海的生态环境。那里曾盛产沙丁鱼,由于上游来的营养物质大为减少,后来产量很少。又如印度在恒河上建立的恒河大坝,对下游孟加拉国的近岸水域、环境和渔业资源带来了致命的影响,引起了两国之间的纠纷。

过去,许多国家和地区整治当地的河流,几乎用同样的办法:拦水造景,河道取直,硬化边坡。这不仅改变了当地浮游生物的栖息、繁殖环境,也影响了下游的来水来沙。如黄河治理后,黄河入海泥沙量上世纪90年代末就减少到50年代的1/60。从生态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一件值得媒体大力称赞的事情。

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后,环保部门发出了“让松花江休养生息”的呼吁,其实,应该休养生息的何止是松花江这个“幸运儿”。据了解,出于运输、取水等方面的考虑,一些化工企业建在大江大河边,一个企业的污染排放可能对一条河流造成灾难。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工业起步阶段,人们会对浓烟弥漫唱赞歌。社会发展后,取缔烟囱就成了硬任务。改革开放初期,资源型地区“有水快流”盲目开发,破坏了资源环境和生态,引起了很多问题。经过痛苦抉择,这些地区大都采用“细水长流”的科学发展战略。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江河湖海的认识,对水利建设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人类改造自然都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自然,享受自然给我们带来的恩赐。如果讲究科学,循序渐进,以人为本,改造后的自然必然以更加和谐的姿态造福人类。作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记者时刻都应处于一种学习状态,吃透新政策,服务老题材,吃透新需求,写出好文章。

猜你喜欢
颗粒物
道路空气颗粒物污染与骑行流的相关性研究
柴油机颗粒物实时诊断传感器技术研究进展
某高中校园内颗粒物尘源调查实测与分析
南平市细颗粒物潜在来源分析
某高校室内颗粒物成分及污染特征分析
固定源细颗粒物监测技术现状分析与思考
MMT 对直喷汽油机颗粒物排放影响的实验研究
错流旋转填料床脱除细颗粒物研究
珠三角地区不同季节颗粒物数谱分布特性
多层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柴油机尾气颗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