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继刚
在汉魏六朝碑刻文献里[1],“释褐”、“解褐”、“释巾”、“解巾”、“脱巾”等是同义词。据笔者穷尽性调查,其中“释褐”50例,“解褐”39例,“释巾”3例,“解巾”5例,“脱巾”3例。现梳理五词意义嬗变如下。
“释褐”、“解褐”都有“脱去布衣,担任官职”义,这是本义。二词各有2例,各举一例:
东魏武定元年(543)《崔景播墓志铭》:“释褐大尉行参军,寻转司空城局。”
东魏兴和二年(540)《敬显儁碑》:“公名□,字显儁……解褐奉朝请。”
此外,“释褐”、“解褐”还有“(无职贵族)开始为官”义,这是引申义。二词分别有41例和 31例。“释巾”、“解巾”、“脱巾”意义同此,分别有3例、5例、3例。每词各举一例:
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元弼墓志(咨议参军)》:“释褐,起家为荆州广阳王中兵参军。”
南朝梁普通元年(520)《萧敷墓志》:“解褐齐后军长沙王行参军。”
北魏建义元年(528)《元毓墓志》:“年十六,袭爵赵郡王。十有九,释巾通直散骑常侍。”
北魏正光三年(520)《元孟辉墓志》:“永平之季,解巾给事中,时始八岁矣。”
北魏延昌四年(515)《邢伟墓志》:“君爰在志学,孝友睦于闺庭;脱巾近禁,匪懈形于夙夜。”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贵族不是白身为官,而是先袭爵位,后始为官,但爵位不是官职。“释褐”有2例,如永安二年(529)《山徽墓志》,山徽“起袭父爵为建城侯,释褐定阳太守”。“解褐”亦有2例,如北魏孝昌二年(526)《于纂墓志》,于纂“太和十三年,袭品富平伯。景明二年,解褐明威将军、冗从仆射”。
与“释巾”、“解巾”、“脱巾”三词不同的是,“释褐”、“解褐”还有“从某一官职升任他职”的引申义,“释褐”有7例,“解褐”有6例。各举两例:
北魏正光五年(524)《元宁墓志》:“君托岁怀经……旨补骑官之任。释褐殿中将军。”
北周大象元年(579)《封孝琰墓志》:“年十六,辟为主簿……释褐秘书郎中,转太子舍人,典文记。”
北魏正光元年(520)《刘滋墓志》:“曾祖孑遗,皇始之年,初宦圣魏,解褐入朝,带仗给事。”
北齐武平二年(571)《裴子诞墓志铭》:“养第四弟子虔道,辟州主簿,解褐开府参军事,年廿。”
可见,“释褐”和“解褐”的意义是一致的,都有“脱去平民衣服,始任官职”、“(无职贵族)开始为官”、“从某一官职升任他职”等从本义引申而来的意义;而“释巾”、“解巾”、“脱巾”三词的意义是一致的,仅有“(无职贵族)开始为官”一义。同是同义词族中的一员,差异为何如此之大?笔者打算从构词语素本身去寻找答案,以期探索同义词发展的规律,并能为汉语史和辞书的编纂提供资料。
就构成的语素来看,“释褐”、“解褐”、“释巾”、“解巾”、“脱巾”等词,是由“释”、“解”、“脱”等语素和“褐”、“巾”等语素组合而成。
“释”、“解”、“脱”三个语素的本义分别为“解也。从釆。釆,取其分别物也”(《说文·釆部》),“判也。从刀,判牛角。一曰解,廌兽也”(《说文·角部》),“消肉臞也。从肉,兑声”(《说文·肉部》)。很明显,成为同义语素的“脱掉”之意,用的都是引申义。词语的同义有两类:一类是根源上的同义;一类是词义引申过程中的同义。“释”、“解”、“脱”三个语素就属于后者。之所以有这个引申义,主要是三个语素成词之时都包含核心义素“分离”,这是三个语素成为同义词的根本原因。在词义引申的过程中,该核心义素很稳固地保留下来,使三个词成为同义词。
“褐”与“巾”的本义分别为“编枲袜。一曰粗衣”(《说文·衣部》),“佩巾也”(《说文·巾部》)。这说明“褐”与“巾”不是同义词,而是类义词,都是衣饰。作为构词语素,“褐”义为“用兽毛或粗麻制成的衣服”,用的是本义;“巾”义为“头巾,冠的一种”,用的是引申义。
正是由于“释”、“解”、“脱”三个语素同义,“褐”、“巾”两个语素类义,所以可以通过语素替换,组合成“释褐”、“解褐”、“释巾”、“解巾”、“脱巾”等复音词。语素的替换导致复音同义词的增加。
那么“释巾”、“解巾”、“脱巾”三个复音词的意义为什么没有全同于“释褐”、“解褐”呢?此五词本义相同,引申义为何不全同?笔者认为,词语本身和深层文化决定了语素的选择。
在“脱掉”一义上,就语体色彩来看,语素“释”和“解”的书面语色彩要明显强于“脱”。碑刻是一种非常正式的应用文体,书面语色彩强的词语会优先成为被选择的对象。在这里,重要的不是本义与引申义之别,而在于这两个语素的代表性哪一个更强一些。“巾”为头衣,“褐”为上衣。刘熙《释名·释首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玉篇》:“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直到汉代,头巾仍用于庶人和隐士。后来,为官之人散居时,亦戴头巾,豪强地主居家装束亦是头巾,这是封建社会成年男子的常用头衣,并不能说明人的真正身份。“褐”则不然。《诗经·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褐”这种粗麻布短衣,是劳动者的专用服装。《孟子·公孙丑上》:“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褐夫”是穿粗布衣服的人,古代用以指贫贱者。封建社会中的为官之人、豪强地主等平时的上衣亦是丝帛之物,而非粗布衣。这是能起到区别身份作用的装束。因此,上衣“褐”比头衣“巾”更能代表平民身份。因此,由“释”、“解”分别与“褐”所组成的“释褐”、“解褐”就被碑刻文体优先选用,其使用率很高,自然容易引申。那些开始为官的平民是无官职可言的,开始为官的贵族本也无官职可言,虽身份不同,但在无官职一点上是相同的。故“释褐”、“解褐”既可以用来指“平民开始为官”,也可以用来指“(无职贵族)开始为官”。因为词义引申的实质是缩小内涵,扩大外延。这是语言的内部因素在起作用。
至于“从某一官职升任他职”一义,则说明虽有术语“迁”、“转”、“入”等专门用来表述一个人的职务升迁,但由于语言运用的惯性和人们求新求异心理使然,相关或相近的词语也会被选用来承担这一职务。这是语言的外部原因——社会因素在起作用。“释褐”和“解褐”的连用就说明了这一点。如《库狄业墓志》:“爰褰愇作牧,着逐雨之余。释褐领民军主都。至于和鸾杨轸,穷容握之艺,弯孤引矢,尽参连之妙。解褐使持节、都督泾州诸军事、泾州刺史、金紫光禄大夫。”该志叙述了库狄业先是做州牧,后升迁为领民军主都,后又升任使持节等官职的辗转履历。在该句中,“释褐”、“解褐”成为程序化的词语,只起到连接的作用,二词的语义在向“迁”、“转”、“入”等靠近,原词义便进一步虚化起来。
由此可见,尽管“释褐”、“解褐”、“释巾”、“解巾”、“脱巾”是语素替换而成的同义词,但在这一语义场中,成员可分为两小组,一组是“释褐”和“解褐”,一组是“释巾”、“解巾”和“脱巾”。由于它们是同义词,语义发展方向一致,在碑刻文献语言中可以引申出相同的意义;但由于组成词语的语素的语体特征不同,语素的概括度不同,导致这两组词的语义发展速度也不一样。“释褐”组发展较快,引申出“释巾”组所不具备的意义,这就让两组的语义发展不同步起来。是优选原则决定了竞争结果。
在传世文献中,“释褐”等五词自汉代以来,用例甚多。《汉语大词典》都已收录,但仅有“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和“指进士及第授官”二义。“指进士及第授官”是隋唐实行科举制的产物,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察举制,还未出现该义。《汉语大词典》把“(无职贵族)开始为官”义与“脱去布衣,担任官职”义合并为“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义。至于“从某一官职升任他职”义,由于传世文献没有提供相应例证,未予分立。碑刻文献恰可补充传世文献不足。这也是具体词语研究不充分的表现。从词义引申的角度看,三个义项当分立。
附 注
[1]本文的全部语料均来源于国家级社科项目结题成果《汉魏六朝碑刻语料数据库》,编号为06byy033。
1.毛远明.训诂学新编.成都:巴蜀书社,2002.
2.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
3.徐朝华.上古汉语词汇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张永言.词汇学简论.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