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君 张丹丹
(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83)
目前教育体系要求大学英语课程必须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多途径、多角度、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从现在到未来、从知识到能力、从课堂到课外的立体化教学方式是运用创新理论的根本要求。从课堂管理、教学反思、参考资源、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设计理念等方面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教学措施和策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实现资源共享,并着重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个性化特征,以实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创新思想在新课程中的应用。大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将个性化教学作为创新的精髓,主张在英语教学中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极力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需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理念,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的发展,接受良好的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欧阳霞,刘艳林2007)。创新教育素质是教育的工作重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决定性因素。要想真正地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就应该实施教育创新。当今国际社会“创新”理念,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当前对创新教育概念有着各种各样的表述,总的概括为以下的观点:将培养创新研究型人才、塑造现代创新人格、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终极目的的高层次的教育方式。
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各个方面起着制约作用的就是教学理念,它对教学实践也起到了指导的作用。因此,转变教学理念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条件。“革新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全体教师的态度。”这句来自Jean Thomas的名言对教学理念精辟地做出了总结。所以,要想真正地将创新教育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树立以创新素质为核心思想的教育质量观,冲破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质量观,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上。2007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将教学思想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应以学生为主导来进行。学生的语言是教会而不是学会的,所以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紧紧地围绕学生,将学生放到语言学习的中心位置和活动的主体上。
同时,教师还要真正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书育人的关系。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化的年代,现代大学生视野开阔,在各个方面见解独特,求新求异。很多教师在读书期间因为没有接受过创新教育的培训,所以自身的素质特别是创新素质还亟待提高。教师应努力探索创新教育的途径并学习创新教育的理论。这样不仅能够培养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是首先是要产生学习的愿望,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和探索。而学校又是在求知欲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他建议所有的老师必须珍惜学生们创造的火花、以及求知欲和好奇心,要使学习富有游戏的鲜艳色彩、美、创造、感情、和思想,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强的吸引力和浓厚的兴趣,时刻鼓舞学生获取成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问设疑并采取启发性原则来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学生探求的欲望,使之振奋起来,同积极地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以单词讲解为例。很多教师单词讲解的目的是让学生熟记英文单词对应的中文意思,但很多单词的运用与文化知识密不可分。若不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学生在英语交流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误解,最终导致交流的不顺畅。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入文化知识,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和使用文化差异,规避因为判断上的失误而对交际产生的不良影响。例如,在中西方国家中,很多人都有养狗的习惯,但中国人因为鄙视狗,所以就有一些“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看门狗”等词汇。而英美国家却把狗看成是人类的好朋友,所以在很多习语中,常常将人的生活和行为用狗的形象来比喻,但不含贬义成分,如Dog-tired意为“非常疲倦”。这种文化的介绍即可以启发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又可以加深词义的掌握和理解。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总结不同语言的差异和规律以强烈感受学习带给他们的种种乐趣。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台录音机”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过去时,网络教育技术要逐渐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创设如大学英语网络学习系统、自主学习中心、数字网络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英语学习资料数据库等学习环境,并通过搭建自主学习平台为英语教学提供技术支撑。另外,还要开展多姿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如举办英语社团活动、英语角、英语戏剧大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卡拉 O K比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在丰富第二课堂和先进的技术环境下实现大学英语创新教育,实现环境育人的最终目的。
以教师为中心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思想。教师往往按照知识点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让学生来回答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维被固定在某个特定的模式里,缺乏独特性和创新性。按照创新教育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制造自由交流、自由思考的机会,积极营造一个竞争、温馨、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1)民主气氛:学生要想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处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教师必须采取民主的教学作风,创造自由和宽松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学习权利,给学生创造充足的机会来探索答案。学生要学有所思、所得、所创。教师要放低身段和学生一起探讨、答疑解惑,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感受、见解、和创新价值给予肯定和表扬。
(2)讨论气氛: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制造热烈的气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讨论以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讨论学生能够相互启发和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积极地参与讨论,并且给予适当的帮助和辅导,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所学的内容。课堂上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信息的流动和互动,不断产生置换和碰撞,从而激发智慧的火花,而产生新的观念及思想。实践已经证明在课堂上采取讨论的方式,能够扭转以往的教师问,学生听、学生答的传统模式。这种新颖的理念优化了英语课堂教学。英语教学活动要体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创新性,使英语课新鲜、有趣,切忌“为法所缚”、“照本宣科”(刘晓莺2007)。
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好的大学生能够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一般要求,而有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从没进行过英语听力的训练,要求他们在短时内做到听、读、写全面发展是难上加难了。不同水平的学生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不一致,这种学习目的不同必然会产生学生文化意识目标、语言任务目标、语言内容目标、语言水平目标、语言技能目标、语言行为目标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又直接造成了学生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课堂规模、学时、教材有着不同的需求。同时由于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水平不同、基础不同、个体来源不同,所以学生具有多种多样的个体需求。大学英语教学采取分级教学能充分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潜在能力(刘海2006)。分级教学要求教师在不同层次或同一层次的英语教学中,教学模式要实行多样化,根据学生的个体需要,采取不同的课堂体系。这样即能调动普通班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满足提高班学生的需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教学效率,分级教学可根据期末考试成绩采取优胜劣汰的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别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使分级教学达到良好的预期的效果。
当前许多学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基本上都设置大学英语综合课程,但很少单独设立与听力或口语有关的必修课。这导致很多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阅读上。经过3-4个学期的英语学习,很多学生感觉英语听力和口语进步不大,甚至有所倒退。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技能,教师可以从优化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为切入点。一方面,教师每学期要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合理地组织教学材料。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改善学习环境,加大对网络设备、音像设备、媒体教室等硬件设备的投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具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等优势(陈婷2006),同时要求教师掌握新技术,并利用这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优化教学手段,进而创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学习氛围。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采取层层递进的教学步骤,并多设信息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思考题、组织语言材料,让学生从同一信息源中探求不同的答案和方法,锻炼和提升其求异的思维能力。只有当学生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能主动学习,不畏艰难地去探索。教师应该抓住时机创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培养激疑、觅疑、解疑的能力,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最终能够触类旁通、恍然大悟。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最终寻找结果和答案,得出正确的结论。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敢于别出心裁、标新立异、敢于跨越常规,打破条条框框的约束;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敢于想象猜测,大胆创新,勇于进取。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待问题,不断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探索求异。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广泛联想,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总而言之,教师应该设疑布阵、营造创新教学氛围,加强对学生语言信息的刺激。通过学生之间的辩论、讨论和争论来培养学生通过对语言材料的运用进一步组织新的语言内容,锻炼学生求异思维 的能力。
教师应将创新智能理论运用放到英语教学实践中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由被动变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实施创新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且教育成果裴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创新理论不仅提高了学生英语学科的成绩,还促进了学生创新智能的发展。创新理论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不断地扩展英语教学的策略和技术,让教学内容多元化,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学习氛围,挖掘学生的潜能,积累成长经历,在情感上获得积极的体验。
陈婷(2006).对多媒体技术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刘海(2006).谈大学英语传统教学模式改革 [J].中国成人教育(1)。
刘晓莺(2007).角色互换——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的一种有效尝试[J].教育理论与实践(6)。
欧阳霞,刘艳林(2007).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J].教育与职业(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