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人”型故事探析

2012-04-01 01:34臧卢璐
关键词:画中人壮锦杜丽娘

臧卢璐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画中人”型故事探析

臧卢璐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画中人”是我国古代民间故事中一个有趣的故事类型,讲述被绘在画中的女子竟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走出画像,与凡间的男子喜结连理,表达了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探讨《牡丹亭》里的画中人,以及汉族和壮族的故事异文,可以看出,该故事类型的形成受到佛教的影响,还与古人的灵魂观念和巫术思维有关。

故事类型;画中人;牡丹亭

“画中人”是我国古代民间故事中一个有趣的故事类型,讲述被绘在画中的女子竟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走出画像,与凡间的男子喜结连理,表达了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牡丹亭》里的 “画中人”

《牡丹亭》是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的作品,关于其故事的素材来源有多家说法。有学者认为其蓝本是明代的话本 《杜丽娘慕色还魂》,也有学者认为其更早的原型是南宋洪迈所著的 《夷坚志》中的一篇 《解俊》。

《拾画》和 《玩真》这两出是 《牡丹亭》故事的转折点。本来,杜丽娘的早逝已使男女主角的见面变得毫无可能,观众沉浸在对女主人公悲惨命运的深深遗憾之中,可事情偏偏就在柳梦梅拾到她的画像之后发生了转机。在 《玩真》中,在柳梦梅的召唤下,杜丽娘再次魂游花园,继而复生,虽然历经重重险阻,但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其中,柳梦梅口中的 “真真”,是谁呢?在 《牡丹亭》第十四出 《写真》中,杜丽娘也边画边唱道:“寄春容教谁泪落,做真真无人唤叫。”[1](P65)显然,汤显祖设计这个情节,是受到一个名为 “真真”的女子的故事的影响。真真的故事出自 《太平广记》中一篇引自 《闻齐录》的 《画工》。故事讲述者将女主人公取名为 “真真”,可能是因为画上的女子过于逼真,但另一方面也许是指,让她冲破空间障碍而走出画来的,是男主人公 “呼之百日,昼夜不止”的人间真情。画中女子为凡人的执著真情所感动,走出来与男主人公结为连理。后来男主人公听信了友人的话,认为她是妖,竟要用神剑来将她斩杀。她面对丈夫的猜忌无可奈何地离去,连孩子也带走,刻意抹去了自己在人间留下的痕迹。女子名 “真真”,是相信人间有真情,但悲剧的结局似乎是一种反讽,表达了古代女子对命运的无奈。《画工》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真真的形象也比较薄弱,但通过汤显祖的改编,同样是面对外界的猜忌和迫害,杜丽娘却发出了反抗的声音。她为了真情而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无疑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她本已香消玉殒,却在听到柳梦梅对其画像的真情呼唤之后还魂人间。后来,无论是在阴曹地府的阎罗王面前,还是在人间金銮宝殿的皇帝面前,她都可以为自己的爱情据理力争,终于取得了胜利。杜丽娘这个明代的 “真真”形象,充分显示了真情的伟大力量。

二、民间故事中的 “画中人”型故事

其实,“画中人”作为一个故事类型,在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中并不罕见。德国学者艾伯华在他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一书中就单独列出了 “画中人”这个类型,索引了陕西、浙江、广东等地的异文5篇,并分为4个母题:(1)一个穷人得到一张美女的画,他诚敬地供奉这幅画。(2)有一天他回家时,饭都做好了。(3)数天后,他暗地窥视从画上下来的美女,把她抱住,娶她为妻。(4)过了很久,当生下几个孩子后,妻子又回到画中去了。[2](P66)

丁乃通在 《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一书中也将其列为神奇故事的400B型 “画中女”:英雄爱上肖像中的女子,或她已应允许配给他。她和他在一起住了些时,是真人的样子。但由于各种原因后来离开了。有时他忧伤而死。有时他去寻找她,终于把她找回。[3]丁先生的著作索引了该类型故事的异文18篇。唐代段成式的 《酉阳杂俎》中说,有一士人醉卧厅中,醒来看到身旁古屏上的女子们纷纷下来踏歌,士人惊惧而叱之,她们就回到画中去了。《太平御览》收录了 《北齐书》中的一个故事,说一位名叫崔子武的男子有一次在扬州借宿时,梦中与一位女子幽会,后来在山神祠中看到梦中那位女子的画像,“裂裙尚存,结带犹在”。南宋洪迈的《夷坚志》也说到这么一个故事:张某到省城赴试途中得到一幅绢画,绢画中名 “四娘”的女子下来与他幽会,还说等他结婚时可以再相见。张某归乡后娶妻,妻子吴氏竟与画中人一模一样,而且在家中也排行第四。

流传在不同地域的 “画中人”型故事各有其民族特色,《一幅壮锦》就是流传在壮族人民中的著名故事,其中发挥神奇的媒介功能的不是画纸或壁画,而是壮锦。

故事讲述一位名叫妲布的壮族妇女,有一天买到一张美丽的图画,她希望能全家一起生活在像这幅画一样美好的国度里,便决定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这幅美景织在壮锦上。她不分昼夜地织着,三年之后,妲布终于织成了一幅美丽的壮锦。突然,一阵大风把壮锦卷走了,妲布晕倒在地,从此一病不起,她让自己的三个儿子一定要把壮锦给找回来。三个儿子在半路上都遇到了一个白发老奶奶,她告诉他们,是东方太阳山的一群仙女看到妲布的壮锦织得美,便拿去做样子了。如果要拿回来,前面的道路将非常危险。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害怕起来,不敢继续去寻找壮锦,只有小儿子勒惹勇往直前,经历了重重考验,终于来到了太阳山,把壮锦带回了家乡。妲布高兴得把壮锦拿到阳光下展开,这时,奇迹发生了:

妲布原来住的茅屋不见了。只见几间金碧辉煌的大房子,周围是花园、果园、菜园、田地、牛羊,像锦上织的一模一样。妲布和勒惹就站在大房子门前。

忽然,妲布看见花园里鱼塘边有个红衣姑娘在那里看花。妲布急忙走过去问。姑娘说,她是仙女,因为绣像在壮锦上面,就被带来了。

妲布把仙女邀进屋里,共同住下。

勒惹和这个美丽的姑娘结了婚,过着幸福的生活。[4](P316)

可以看到,壮族的这个 “画中人”型故事已经和考验型故事结合在一起。故事中的红衣仙女因为羡慕壮锦中的美好图景,就把自己的画像绣在上面,结果壮锦中的美景变成了现实,仙女也因此被带到了人间与凡人喜结良缘。在这里我们注意到一个与汉族故事不同的细节,即汉族故事中,女子的画像都是由男子偶得,而在这个壮族故事里,红衣仙女是主动把自己的画像绣在壮锦上而被带到人间的。对幸福生活的共同追求,使天上的仙女与人间小伙子走到了一起。

三、“画中人”型故事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

“画中人”型故事的形成与佛教的传入有关。中古汉译佛教故事中就有 “画师竞技”的母题,即画师们比赛画技,看谁画中的人更似真人。同时,“佛教故事进入中土也经过了西域诸国绘画艺术的熏陶,其对于绘画成真母题构成了重要的中介。”[5]

该故事类型的形成还与人类的原始思维方式有关。英国民俗学家弗雷泽在他的 《金枝》中阐释了古人的灵魂观念,他们 “常常把自己的影子或映像当作自己的灵魂,或者不管怎样也是自己生命的重要部分”。[6](P191)古人还拥有 “模拟巫术”思维,他们认为相似的事物可以产生同样的效果,通过模拟便可以实现想要做到的事。“对于影子和映像的想法做法如此,对于人的肖像也是这样:认为其中包含了本人的灵魂。具有这样信念的人当然不愿意让人家给自己画像,因为如果肖像就是本人的灵魂或者至少是本人生命的重要部分,那么,无论谁拥有这帧画像就能够对肖像的本人作出致命的影响。”[6](P195)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卷五里就提到过这么一个故事:“(顾恺之)又尝悦一邻女。乃画女于壁,当心钉之。女患心痛,告于长康 (顾恺之字),拔去钉,乃愈。”[5]既然古人认为灵魂可以附在画像上,那么,画中人不管是在画纸上,壁画上,还是壮锦上,其恢复真身,从画上走出来,就不足为奇了。弗雷泽还指出,世界上至今还有一些未开化地区的人们拒绝被拍照或画像,认为相片或画像可以带走他们的灵魂。

“画中人”型民间故事因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奇特的艺术魅力,也深深地影响了作家文学。除了汤显祖,还有许多明清戏曲家也在 “画中人”故事类型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如明代范文若的 《梦花酣》和吴炳的 《画中人》,都讲述男主人公与画中的女子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清代范鹤年创作的 《桃花影》甚至直接用 《太平广记》故事原型 “赵颜”与 “真真”给笔下的男女主人公命名,故事 “构思大胆离奇,矛盾冲突激烈,包括了人与人、人与神、神与神间交叉的复杂关系”[7],表现了作家对民间故事的借鉴。

[1]汤显祖.牡丹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德)艾伯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M].王燕生,周祖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美)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M].郑建威,李倞,商孟可,段宝林,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欧阳若修.壮族文学史(第一册)[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

[5]王立.图画崇拜与画中人母题的佛经渊源及仙话意蕴[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6](英)J.G.弗雷泽.金枝[M].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7]张楠,张瑞平.论明清传奇中画中人意象[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I207.73

A

1673-1395(2012)06-0025-02

2012-04 -12

臧卢璐(1985-),女,广西柳州人,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猜你喜欢
画中人壮锦杜丽娘
《牡丹亭》梦境对杜丽娘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解读
帛锦时韵*
保护与创新:非遗视角下壮锦创造性转化研究
画中人
画中人
披着“壮锦紫”的地铁三号线亮相
壮锦献给毛主席
浅谈“画中人”故事与中西方艺术观
异域风光恰如故,一销魂处一篇诗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