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信息模糊处理法在口译中的应用

2012-03-31 17:54吴文梅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0期
关键词:缩略词译员口译

吴文梅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8)

美国数学家、逻辑学家Zadeh提出著名的模糊集合论并认为,“模糊逻辑理论的重要性基于这一事实——几乎人类所有的推理思维,尤其是常识推理思维,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近似的。”[1]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模糊处理法具有委婉、概括、灵活和避免绝对化的特点。“语言的模糊性源自于人类思维和认知的不确定性,包括人们认知的局限性,语言环境的变化,以及口语本身的随机性和松散性。”[2]在口译中,译员运用高密度信息模糊处理法,能减轻其精力分配负担,尽可能避免信息扭曲甚至丢失,相对准确地把握说话人的意图,确保口译产出的相对准、顺、快,有助于提高信息传译效率,促进交际目的的实现。基于此,笔者总结出重读法、解释法、压缩法、近似法、省略法和概括法等高密度信息模糊处理法,并分析其在口译中的应用。

一、重读法

每个专业领域都有其特有的术语。当译员遇到不能识别或者不熟悉的专业术语时,可以模仿源语发音读出,即“可重复原来的术语的声音,并在翻译下面内容时注意搞清不懂的词义”[3](P108~109),而不把它们译为目标语。一般来说,在专业会议上,作为专业人士的听众更熟悉这些术语,译员只要模仿原音读出,即便模仿不够准确,听众也能理解,因为他们有深厚的背景知识,能从模糊的发音中得到相对清晰的印象。

二、解释法

讲话者在发言中常引用诗词、谚语,译者不易处理,但完全将诗词、谚语省去不译毕竟不是上策,因为它们信息丰富、感染力强,此时译员可以使用解释法。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释意为“to enjoy agrander sight,climb to a greater height”,或者“to make a greater achievement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uccesses”,甚至更简单地译为“to a grander sight,to a greater height”。又如,运用解释法把“行百里者半九十”译为“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a one hundred mile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 side”。再如,把“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译为“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near to my heart,I woul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

三、压缩法

缩略词是词或者短语的缩写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作节奏的加快,缩略词被普遍使用,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压缩法。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的成员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互补性强”可运用压缩法译为“the members of IMF,WTO and APEC share a vast territory,abundant resources,a large population and are highly complementary with one another”,而不必译出这些组织的全称“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Organization”,“World Trade Organization”,“Asian and Pacific Economic Corporation Organization”。这样,译员可以节约时间,减轻记忆负荷且紧跟讲话者的后续发言。

四、近似法

讲话者往往列举一些数字来说明其观点,听众则期望专业译员尽可能准确地翻译每一个数字。然而,口译具有很强的时限性和现场性,一方面译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时间压力,另一方面,通常情况下译员又无法查阅资料或询问他人,而且,数字携带的信息量大,单位时间内数字信息变化迅速且多样,数字在语境中难以预测,数字信息之间相关性和冗余度低,数级差异在互译时产生的干扰等造成译员感知和记忆数字困难[4](P138),因此,口译中难免出现理解或者表达不到位的情况。如果译员能事先获得有关文件或讲话者的讲话提纲,准确翻译数字就会相对容易。但在实际的口译现场,事先得不到这些资料时,译员就很难准确翻译又长又大的数字,此时,译员可以使用近似法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但是,译员必须把握一个度,应以不扭曲源语信息为前提。如“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总额由2006年的1108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6258亿美元”,可用近似法译为“Bilateral trade volume between China and EU increased from 110billion US dollars in 2006to 625billion in 2011”。又 如 “八 七 扶 贫 攻 坚 计 划(project to help 8,000,000people get food and shelter within seven years up to 2000)”,可用近似法译为“helping the poor project”。

五、省略法

为了保留基本的信息并确保流畅的口译产出,译员有时不得不省略一些次要信息,这样,译员节省了表达方面的精力而没有阻碍交际的正常进行。尤其是在讲话者快速念书面稿件而译员无法获得讲稿时,译员只能省略一些次要信息。当然,译员只有在掌握了源语的主要信息时才能使用此方法。如张璐把温家宝总理的“华山再高,顶有过路”译为“No matter how high the mountain is,one can always ascend to its top”。译文省略了喻体“华山”,只译出其信息意图。

汉语的四字格通常信息密度高,要完整地口译相当不易。如“在我校迎接2012年教育部学位授予权评估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全体教职工大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译员省略“承前启后”对口译效果并无多大影响,因为“承前启后”与“继往开来”意义相近。如果同义词相继出现,译员可以翻译一个近义词而省略另一个。如果译员译出每个词,译入语就累赘且增加了译员的记忆负担,也会对后续的听辨理解产生负面影响。

六、概括法

当遇到缩略词语时,如果译员没有时间、精力,或者译入语接受者熟悉该缩略词语的内容,则没有必要详细传译源语信息,此时译员可使用概括法,以节省时间和精力。尤其是汉语中常使用的缩略词语信息量大,详细传译则内容过长。如“两个提高”的意思为“raise the proportion of national income distributed to individuals and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wages in the primary distribution of income”,可用概括法译为“the Two Increases”;又如“三个代表”的意思为“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represents the requirement to develop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an orientation towards advanced culture and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people of China”,可用概括法译为“the Three Represents”。可以看出,使用概括法可以节省时间,从而让译员尽可能跟上讲话者后续讲话的信息。

列举通常包括一组名词、名词短语或项目,且相互之间没有紧密的逻辑关系,译员很难重组并产出所有这些名词、名词短语或项目,尤其在讲话者快速列举时,此时译员可以使用概括化的表达方法如“诸如此类、等等(and so on,and so forth,many others,things like that)”来代替被省略的部分,有助于译员在来不及听懂和记住所有的名词、名词短语或项目时,或可能丢掉相对重要的名词、名词短语或项目时,或可能被后续信息阻塞时摆脱困境。如当译员听到“APEC has 21members so far,they are Australia;Brunei;Canada;Chile;China;Hong Kong,China;Indonesia;Japan;Malaysia;Mexico;New Zealand;Papua New Guinea;Peru;the Philippines;the Republic of Korea;Russia;Singapore;Chinese Taipei;Thailand;the United States and Vietnam”时,可用概括法译为“欧佩克组织到目前为止有21个成员,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北、美国和越南,等等”。

当译员遇到一些不太常见或不太熟悉的地名、人名和机构组织名称时,可以用更高一级甚至多级的地名或此人担任的职务来代替,即“不如用一般的词代替人名”[5](P42),比如说“美国的代表”、“秘书长”之类,因为如果说错了名字,会让讲话者和译员本人感到气愤或者尴尬。如“我很高兴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镇……”可用概括法译为“I am very happy to come to Zhuhai City,Guangdong Province,the historically and culturally famous town”,甚至可以更加概括化地译为“I am very happy to come to Guangdong/China”。

七、结语

翻译是遗憾的艺术,口译尤其如此。语言的模糊性本质是其词义的所指及其范围通常并无精确的界限,而要根据具体语境、交际环境、讲话者和接受者的认知来判断。由于口译活动具有即时性、现场性和即席性,译员在口译过程中需协调多项任务的精力分配,且要处理高密度信息,译员在把握一定的度的前提下可适当使用重读法、解释法、压缩法、近似法、省略法和概括法等模糊处理方法,以尽量满足其注意力负荷分配需求,尽量传达讲话者的信息意图,从而达到交际目的。

[1]Zadeh,L.A.Quantitative Fuzzy Semantics[J].Information Sciences,1971(3).

[2]陈振东,黄樱.口译中的模糊信息处理[J].上海科技翻译,2004(1).

[3](法)达妮卡·塞莱丝科维奇.口译技巧[M].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

[4]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1.

[5](法)D.塞莱斯科维奇,M.勒代雷.口译训练指南[M].闫素伟,邵炜,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1.

猜你喜欢
缩略词译员口译
《色谱》论文中可直接使用的缩略词
《色谱》论文中可直接使用的缩略词
《色谱》论文中可直接使用的缩略词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论机器翻译时代人工译员与机器译员的共轭相生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
口译认知构建中的概念整合——以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古语诗词口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