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语言看当代青年的文化心理

2012-03-31 15:06黎昌友黄先政施帆帆
关键词:网民心理语言

黎昌友 黄先政 施帆帆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四川成都 610106)

网络语言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借助网络这个媒介和电脑平台进行交流,是一种新的言语形式,“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网络时代跟网络有关的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是指自称网民、他称网虫的语言。”[1]网络语言以简单生动的形式,从一诞生开始就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偏爱,并迅速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1月16日在京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说:截止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了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手机网民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

当代青年的文化心理指的是当代青年利用传播媒介或平台所提供的一些信息,互相沟通、相互影响进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实际上就是当代青年在公共关系情境中受公共行为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及其变化。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认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是不能离开文化而单独存在的。[2]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语言不仅是个人意愿选择的结果和个人心理状态的表现,它有着特殊的结构,并且受特殊的规律所支配。当代年轻网民在互联网这个虚拟和相对自由宽松的网络环境中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传递出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反映出普通大众的文化心理。网络语言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载体,必然有大众文化的某些特征。由此,我们可以透过网络语言分析当代青年普遍存在的文化心理。

一 求新求异

网络世界是虚拟空间,网络的交流环境有一定的安全性和休闲性,年轻网民因此得以借助这个平台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了解和认识到平时不能接触到的东西。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网络语言的使用者主要是3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群,他们富有创造力和个性,不安于现状,网络是他们彰显个性、自由表达以及释放压力的新平台。他们对在网络中使用新词新语感到轻松、自由、时尚、潮流、愉悦。为此,他们还不断创造出新的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年轻的网民不崇尚传统,不喜欢用“过时”的表达方式,总想求新求异。网络语言正好给了他们这样的一个求新、求异的舞台,正如周日安所说“为了与众不同有意创造新词张扬自我,充分展示个性,带来了网络语言的个性化”[3]。很多网络语言的形成正是因为年轻人易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并且不遗余力地追求这种时尚的结果,谐音字、缩写词汇、汉英混合、数字替代、符号等充斥网络。很多网言网语不受固定的语法约束,很少考虑或者不考虑传统用法,比如:“杯具(悲剧)”、“酱紫(这样子)”、“恐龙(丑女)”、“PK(单挑或者群挑)”、“MM(美眉)”、“驴友(旅友)”、“桑心(伤心)”、“fans(粉丝)”、“神马(什么)”、“稀饭(喜欢)”、“顶(同意)”、“汗(无语)”、“哥屋恩(滚)”等等。这些网络用语充分体现了年轻人追求新鲜、时尚的心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年轻人早已反感那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不拘小节、不墨守成规、抛弃传统、追求新鲜,而这种心理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上充分表现了出来。

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网上交流用语随意,不用刻意去考虑自己的用词用语能不能被人理解,真正做到了想表达什么就表达什么,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这样一个自由的用语环境使年轻网民的交流用语充分自由。

二 追求乐趣

“乐趣”指使人快乐的情趣,可看成是趣味、情趣或者风趣。名言“乐此不疲”,就是指做自己觉得有乐趣的事,自然不会感到疲倦和劳累。在生活中,凡是有趣的事情,有趣的画面,有趣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人们都更愿意接受。这同样也体现在网络上,因为它们能给年轻网民带来不少的欢乐。用同义字、同音字、谐音字来替代以前的字词,用借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使得网络语言更富情趣,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其更能被接受并流传开来。语言是人们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语言的变化是其价值观变迁的真实记录。诙谐幽默的网络语言是人们简单而又不失单调的生活的直接体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生活”不再是为了负担某些责任,而是为了开心,这也在网络语言上得到了直接体现,比如说:聊天室里面经常出现“恐龙(丑女)”、“美眉(美女)”、“霉女(没人要的女子)”、“青蛙(长得很丑的男子)”、“菌男(长得俊俏的男子)”、“东东(东西)”等网络语言,充分体现人们在聊天时的丰富乐趣。再如:在天涯等交流网站的帖子上经常冒出“楼上”、“楼下”、“潜水”、“灌水”、“浮出水面”等;聊天的时候,用简单的符号表示某种特定的表情或者文字,如“- -”表示“无语”的表情、“O.O”表示“惊讶”的表情、“TT”表示“流泪”的表情;符号也可以表示文字的含义,如:“=”表示“等”,“0”表示“哦”,“***”可表示某些不雅的语言,“o(∩_∩)o...^_^”表示高兴,“╭∩╮(︶^︶)╭∩╮”表示鄙视。这些网络语言幽默诙谐且富有情趣,体现了年轻网民在网上交流时的愉快心情、趣味盎然!

年轻网民网上聊天、自由交流、娱乐,是为了感受上网的趣味,享受这种乐趣。同时,为了使自己的语言更有魅力、更有吸引力,能吸引他人注意,他们就不约而同地采用生动形象、新颖的表达方式,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既是年轻人活力和创造力的体现,也是现代人追求时尚、愉快、富有情趣的生活方式的心理的体现。

三 从众从俗

从众从俗心理(conformistmentality)指的是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能保持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从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4]

假若你在天桥上或者街上、操场上甚至是教室窗台边,你突然把手举起来指向天空,这时眼睛也顺着手指的方向望去,就盯着那里一动不动的,这时候如果周围的人注意到你,肯定会不约而同地马上顺着你手指的方向望去。如果你在望的时候说句话“看,那是什么?”周围跟从你做同样动作的人的速度会快很多,一个接一个,人越来越多。这种现象在网络主力军的青年人中得到了极大的体现。青年人虽然对父母、老师、传统有或多或少的叛逆、反抗,却对周围的同龄人表现出很强的从众心里,在网络用语上也有明显体现。网民聊天时把“没有”说成“木有”、“不知道”说成“母鸡”、“什么”说成“神马”、“这样子”说成“酱紫”、“再见”说成“886”、“我”说成“偶”、“喜欢”说成“稀饭”等,表达会更加幽默诙谐,更加吸引人。这些行为充分体现了年轻网民的从众从俗心理。

网络语言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语言是人们心理需求在网络交际中的真实反映,是社会思潮、网络特点和人们心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5]美国心理学家齐美尔认为,人一般有两种需要,一是顺应社会的需要,即“社会相符需要”;二是要与周围的人有所不同,即“社会差别需要”。从网络语言的产生,我们不难看出其背后人们模仿他人,满足“协调性”愿望的心理。其实,最初网络语言的产生只是人们为了节约上网的时间和方便交流而发生的语言变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模仿的人越来越多,人群中形成了互相追赶的浪潮,大家都以说几句“网络语言”为乐趣。看着你在说,周围的人也自发地跟着说网络语言。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从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语言生活中,当古人类发觉某人的语言对自己很有吸引力的时候,就会因为喜欢该语言而趋于接受其影响,并采取与之相类似的语言表达方式”[6]。不难看出,年轻网民为了追逐潮流直接或者间接地创造了网络语言。同时,网络语言的兴盛并能快速流传开来也反映出当代青年具有很普遍的“从众从俗”心理。

四 对现实的宣泄或反抗

社会批判理论认为:“对想象和幻想的事情和境界的需要,实际上是对现实客观事物和环境的失望。”[7]一个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想改变这种状况,却无能为力,最终还被社会所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要么随波逐流,要么奋起反抗。但是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前者。当然,那些随波逐流的人在无奈之余也会宣泄对现实的不满。[8]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当代青年面对各种各样的包括生活、工作、学习、交际等压力,适当地宣泄因压力过大而产生的郁闷、烦躁和压抑情绪很有必要。宣泄情绪的方法和方式很多,可找朋友谈心,可通过体育运动、旅行等减压。但这些方式或多或少受时空的限制,而网络语言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比以上方法有更多优势。在虚拟空间,人们可通过网络语言来打破现实社会的限制,进而体验一种自由的境界。在网络中,网民间没有身份、性别等的隔阂,语言给人们自由选择角色的可能。网络交际具有“隐藏性和匿名性”,可以隐藏人们的真实信息。因此,每个人都可通过在网上留言发帖等方式自由自在地宣泄自己心中的情绪。作为交流工具的网络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了当代青年宣泄压抑和对现实反抗的心理。如:天涯等社交网站里的网名大多是对现实的抱怨和反抗的表现;网络语言中的脏话、粗话、俗话,如“NC(脑残)”、“SB(傻逼)”、“TMD(他妈的)”、“BC(白痴)”、“NND(奶奶的)”等反映出年轻网民对他人或现实的不满。从“蜗居”、“房奴”等关于“房价”的网言网语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年轻网民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情绪。过高的房价使很多年轻人只能选择“蜗居”,即便是这样的“蜗居”梦想对有些人来说也是遥不可及的,“蚁族”随之出现。虽然“蚁族”一词表现出了年轻人辛勤劳动、不屈不挠的坚定信念,但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他们对现实残酷社会的“不满”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借此来“宣泄”心中的愤愤不平。从关于“吃”的网言网语中我们也能看出年轻网民的不满和宣泄心理,“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火箭蛋”揭示了一段时间内农产品价格超高,大家对此难以接受。这些网络词语接连出现并迅速流传开来,真实地反映物价飞速上涨的现实,深刻表达民众面对物价上涨的无奈、愤怒和隐忍。“我爸是李刚”这一网络语言在李刚事件后“名噪一时”,反映出年轻网民对社会上一些特权阶层的愤恨和抗议。面对这些,大家无可奈何,唯有感叹,自我安慰:“神马都是浮云”。

随着时代变迁,语言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网络语言之所以能够快速流传开来,不仅是因为它能反映我们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而且还能深刻地反映出当代青年的文化心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透过网络语言背后所折射的当代青年的文化心理,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认识当今社会,有针对性地开展对青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

[1]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Z].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244.

[2]戴禄华,吟桥,谢锦芳.论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词汇的影响[J].怀化学院学报,2011,(10):105.

[3]周日安.简论网络语言[J].语言科学,2003,(4):95-100.

[4]王树辉.社会转型期我国群体事件频发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1:40.

[5]彭顺平,石冬梅.略论网络语言及其心理归因[J].硅谷,2010,(10):181.

[6]梁良.从众[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76.

[7]张康之.社会批判理论的文化批判[J].教学与研究,1998,(10):63.

[8]刘晴.网络语言的文化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1):20.

猜你喜欢
网民心理语言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语言是刀
心理感受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