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莲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1min后只有心跳,而不能自主呼吸或呼吸不规律,呈缺氧状态,是医学界公认的围产儿死亡的首要原因[1-2]。新生儿窒息后,若不能及时进行抢救及护理,则会因缺氧而损伤患儿神经系统及身体各器官,易产生并发症及后遗症。因此做好窒息新生儿的复苏护理工作对患儿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近年来我院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工作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现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8月的新生儿窒息患儿79例,其中男婴30例,女婴49例;轻度窒息69例,重度窒息10例(根据Apgar评分标准);足月儿70例,早产儿9例。
2.1 复苏方法 婴儿娩出后快速评估呼吸、肤色、肌张力、羊水等指标,如发现异常,则立即参照《新生儿复苏指南》[3]对婴儿进行复苏。
2.1.1 清理呼吸道 将新生儿迅速置于预热的红外线辐射保温台上,擦干体表的羊水和黏液,于肩胛下垫一折叠的毯子或毛巾,摆正体位,使患儿仰卧位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按照先口后鼻的顺序将婴儿口鼻中的分泌物清理干净,必要时可考虑气管插管做咽喉部等的深入清理。
2.1.2 建立呼吸 在保证新生儿呼吸道通畅后,给予婴儿触觉刺激(如用手指弹足底或按摩背部),如婴儿心率<100次/min,则应酌情给予婴儿正压人工呼吸给氧,人工呼吸频率为40~60次/min。
2.1.3 维持正常循环 如果人工呼吸30s后,婴儿心率<80次/min,则需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胸外按压以维持循环,二者比例为1∶3。
2.1.4 药物支持 常用的婴儿复苏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增强心脏功能)、生理盐水(扩容剂)、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及纳洛酮等。如果经过胸外按压30s后,患儿心律仍<80次/min,则需要在继续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同时酌情使用以上药物治疗。
以上复苏步骤每施行一步,都要仔细观察患儿的肤色、呼吸、心率,直至患儿肤色红润、呼吸规律、心率>100次/min,认为抢救复苏成功。
2.2 复苏后护理策略 对窒息患儿复苏成功后并不代表完全恢复,需要对其进行精心的复苏后护理,以改善预后、减少意外及并发症的产生。
2.2.1 保温 将患儿置于保温箱中,维持患儿体温为36.5℃左右。因为WHO专家认为新生儿体温在36.5℃左右耗氧量最低、代谢率最小。若保温措施不当,使新生儿丢失热量,则新生儿在寒冷环境下会产热导致耗氧增加、代谢加强,使代谢性酸中毒加重。
2.2.2 防感染 新生窒息患儿经抢救复苏后,身体抵抗力格外弱,病原菌易侵入身体引发感染,加之抢救过程易造成损伤,所以护理时要加强防感染措施。应对复苏患儿施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将其放在隔离、消毒、清洁的高危儿室,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前后要进行严格消毒;此外在进行复苏抢救时,应严格施行无菌操作。护理时可遵医嘱酌情给予患儿抗生素等对症支持治疗。
2.2.3 延迟开奶 对于重度窒息的患儿,其复苏后恢复往往欠佳,应适当延迟开奶时间,以避免其呕吐导致呕吐物误入气管引起再次窒息。一般在患儿禁食2~3d后可以进行试喂,原则为由稀到稠、由少到多。
2.2.4 加强监护 在整个护理过程,应加强患儿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除密切监测呼吸、心率、体温、肤色外,还要严密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肌张力、颅内压、尿量、排便情况等,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及时与患儿家属沟通,及时向医生反馈,以加强对症治疗的时效性。
通过上述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策略,79例患儿成功痊愈77例,其中1例25周早产儿生存能力差经抢救未成功,另1例因家属不配合导致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7.5%。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的一种紧急状况,窒息的本质是缺氧,主要病理特症为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据报道,80%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由新生儿窒息引起[4]。诸多因素可导致新生儿窒息:母亲因素,包括贫血、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等;胎儿因素,包括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脐带因素,如脐带绕颈、打结等;胎盘因素,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分娩因素,如胎位不正、肩难产等。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及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现在每一个新生儿的健康都受到家庭及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如何加强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护理工作,保证新生儿身体的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院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工作取得一定疗效,体会如下:(1)准备工作要充分:包括设备仪器、药物及医务人员等,如红外线辐射保温台一定要提前预热达到要求温度,医师及护理人员要提前到岗,做好一切准备;(2)抢救复苏人员要准确掌握复苏的流程及技术,能够及时准确做出评价、判断、决策,并争分夺秒予以实施;(3)加强复苏后护理至关重要:为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实施严密的护理干预是必要措施,护理人员要有高度责任心,能够充满爱心的对复苏后患儿进行精心护理,同时耐心做好家属心理工作,教会家长进行日常护理;(4)整个复苏护理过程,一定要注意保持患儿体温,保证患儿呼吸道通畅及氧气的供给,每一步措施的施行都要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
[1]于丽娜.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5):143-144,
[2]王艳喜.86例新生儿窒息原因及防治体会[J].当代医学,2011,17(26):71.
[3]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试行稿)[S].中华儿科杂志,2005,43(5):381-384.
[4]陈翠卿.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干预[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2):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