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潮州卫生学校,广东 潮州 521011)
目前,卫生职业学校学生(简称卫校生)较普通高中生的行为习惯要复杂得多。卫生职业学校的生源多不尽如人意,常为中考失利的或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升入普通高中无望的情况下,才无奈选择就读卫生职业学校。还有一些卫校生来自单亲家庭,从小缺少家庭温暖和家长的教育与约束,他们不是对未来丧失信心就是在行为习惯上存在诸多弊端的人,不仅学习成绩差,还对自己要求不严,礼仪素养较差。卫校生是未来的医务人员,医务人员不但要运用自己的诊疗技术为患者服务,并且要直接面对患者及其家属等社会群体。医疗行业要求医务人员不仅有良好的医疗技术,还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2],因此,作为卫校生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礼仪素养。卫校生礼仪素养的提升不仅是其品德修养的外在表现,还是奠定其良好职业道德基础和促进良好医德医风形成的关键。所以,加强对卫校生的礼仪教育是当前卫生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尽管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取得进展,但卫校生在校期间的礼仪修养现状却不容乐观,与礼仪相悖的现象日益严重。
笔者对我校2007级7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礼仪现状的调查。调查显示,当前卫校生的礼仪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尊师长礼仪:59.5%的卫校生缺乏最起码的礼貌,见了老师、长辈不打招呼、不问候,视而不见;13.7%的卫校生不会尊重人,对家长态度粗鲁,在公交车上不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
(2)课堂礼仪:89.2%的卫校生认为在课堂使用手机接发短信、玩游戏、随便说话,上课迟到、早退、吃东西、甚至呼呼大睡、旷课等并非是对教师无礼。
(3)宿舍和环境卫生:83.5%的卫校生晚上熄灯后仍然大声喧哗,任意浪费水、电,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上完厕所后不冲水等。
(4)衣着礼仪:43.6%的卫校生认为穿奇装异服、头发五颜六色是张扬个性;32.8%的卫校生着装不分场合,女生为追求所谓的“新潮”而穿着暴露,男生衣着不整,穿背心、短裤、拖鞋进出教室等。
(5)诚信缺失:52.5%的卫校生对朋友不真诚,48.7%有考试作弊行为。
礼仪指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仪式。从道德的角度看,“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可以被界定为为人处事的行为规范,或标准做法、行为准则[3]。卫校生作为未来的医务人员应该做到“言之有物,行之有礼”,成为知书达礼之人[4]。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园地。开展礼仪教育,培养良好的礼仪,养成良好习惯,能提高学生素质和融入社会的能力,对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辐射和示范作用。学校通过对卫校生进行礼仪教育,让他们了解仪容、服饰、举止、电话、求职和面试等礼仪不仅反映出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修养、文明程度,还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卫校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增强,他们渴望获得真正的友谊,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通过人际交往活动获得友谊,是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需要,从“依赖于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需要。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结果显示,那些懂得以适当的方式解决身边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烦心事的孩子,其身心更加健康,而且更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更好。所以对卫校生的礼仪教育不仅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学习,还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卫校生堪称“准社会人”,并不是真正的“社会人”。他们有一种走向社会的强烈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
一个具有良好心理承受力的人,在交往活动中遇到各种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相反,一些缺乏良好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参加重大交际活动前,常会出现惊慌恐惧,坐卧不安的状况,甚至在交往活动开始后,会出现心跳加快,四肢颤抖,说话声调不正常的现象。
在市场经济大潮之下,社会不仅要求卫校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对卫校生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具体的要求。西班牙女王伊丽莎白曾说过,礼节及礼貌是一封通向四方的推荐信。因此,卫生职业学校在抓好专业课教学的同时,有必要加强对卫校生文明礼仪的教育,帮助卫校生掌握交往技巧,积累交往经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使卫校生在择业面试时摆正心态、信心十足、面带微笑、语气缓和、应对自如,有效地展现自身的教养、风度与魅力,顺利通过面试,使个人的学识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南开学校的创始人严修先生非常重视礼仪教育,并使其制度化,他制定的《容止格言》要求学生“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基本的仪表举止做起,加强礼仪修养。周恩来总理在南开中学上学时,便是以此镜铭为言谈举止的规范,养成了举世公认的非凡气质和令人折服的优雅风度。
卫生职业学校除了护理专业外,其他专业也要加大专业礼仪学习和培训的力度。对卫校生的礼仪教育,可结合社会需要、未来岗位和卫校生的特点,进行专项和专业礼仪的培训和训练。例如,药剂专业的学生要学会与患者及其家属、顾客等相处,就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服务礼仪规范、服务意识、礼貌用语、交往艺术、沟通技巧等,让药剂专业的学生明白良好的服务礼仪对做好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对待患者的爱心以及对于岗位的责任感,就不能成为优秀的药师。如在门诊药房工作,要注意窗口形象,仪容、服饰、形体、语言等礼仪;在药店服务时,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让患者满意而归。因此,卫生职业学校在卫校生德育课程教学中,必须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切入点,以服务卫校生主体健康发展为目标开设礼仪教育课,提升职业教育的水平和卫校生礼仪修养水平,增强对企业、医院和社会的适应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3.3.1 礼仪教育常态化(1)加大宣传力度。发挥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作用,大力宣传现代公民教育内容。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邀请专家名人来校做讲座,既讲学科前沿知识、学习研究方法,又讲如何做人,不断提高卫校生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狠抓养成教育,建立长效机制。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卫校生实施思想道德指导和文明养成教育,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入手,重点抓“三堂一舍”,即课堂、礼堂、食堂和宿舍。常态化即是:每年新生入学时,组织卫校生宣读《医学生誓词》,在一年级,开设举止礼仪、家庭礼仪、学校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以及社交礼仪等课程。二年级上学期由礼仪理论上升到礼仪讲座;下学期学习交谈礼仪、接待礼仪、通讯礼仪和医学礼仪并用于实践,使卫校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礼仪知识内化为卫校生的自觉行为,逐步让卫校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抓好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名人名言、介绍名人处世修身的轶事,激励卫校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通过学习校风和校训,引导卫校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网络环境下的礼仪修养教育有助于贴近卫校生、贴近社会,激发卫校生的学习兴趣。卫生职业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通过建立健全校园网主页,在网上进行思想道德和礼仪教育,让卫校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体验,健全其人格。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卫校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4)配合3月的“文明礼貌月”,举办“礼仪之花香满园”知识竞赛和“文明礼仪伴我行”,身边礼仪小品(讽刺不文明行为)表演,校园不文明行为图片、漫画展以及组织系列征文,礼仪辩论演讲,个人形象设计大赛,成立校园文明礼仪志愿者队伍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选出优秀者,在全校予以表彰;积极倡导经典阅读,传播文化精髓,探讨热点问题,培养卫校生热爱祖国、热爱本专业、团结协作、诚实守信、正直谦虚的个性品质,大大提高卫校生对人文学科的兴趣和写作水平;营造礼仪教育的氛围,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进一步推动卫生职业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深入开展。
3.3.2 礼仪教育实体多样化(1)家校互动,形成合力。通过电话家访的形式,特别要与后进生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从而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教育的积极性,真正使学校家庭形成合力,有效地教育学生。(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教会卫校生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同时,紧紧围绕时代的需要,结合工作岗位的要求,对卫校生进行职业礼仪教育,如学校组织卫校生定期参加义务医疗咨询服务、社区义工或到医院开展礼仪见习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卫校生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不断积累礼仪实践经验,提高礼仪修养,完善自身人格,树立良好形象,展示礼仪魅力,同时也为卫校生毕业后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卫校生加强礼仪教育是卫生职业学校德育不可忽视的领域,卫校生作为未来的医务人员不仅需要精湛的业务技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还需要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沟通技能等[4]。在教会卫校生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同时,应紧紧围绕时代的需要,结合工作岗位的要求,对卫校生进行礼仪教育,完善卫校生人格,提高其礼仪修养,树立良好形象,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以良好的礼仪为前提,优良的技术为基础,将诚信贯穿于服务的全过程,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良好形象和社会责任感,为赢得患者的信任和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打下基础。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
[2]彭勃.医学礼仪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
[3]金正昆.商务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黄建萍,钱阳明.医务人员求职应聘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卫生职业教育2012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