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导师在硕士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

2012-03-20 13:09禄保平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19期

禄保平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

目前,我国硕士生教育正处于由扩大规模向提高质量、由培养学术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过渡的转型期,如何进一步提高硕士生培养质量便急迫地摆在了我们面前。笔者认为,在众多影响硕士生教育质量的因素中,导师队伍的质量和整体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其政治思想水平、业务水平、医德修养、学风教风,直接影响着硕士生的培养质量。为充分发挥导师在硕士生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我校近年来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现总结如下。

1 做好导师遴选工作,完善遴选制度

导师遴选是进一步锤炼师资队伍、提高硕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为加强硕士生导师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我校制定并多次修订了《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条例》(简称《条例》),对硕士生导师的遴选条件及审批程序做出了具体规定。

《条例》除对申请人的学历、职称、年龄等做出明确要求外,还要求申请人热爱研究生教育事业,能够教书育人,认真履行导师职责;有明确、稳定的研究方向;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及丰富的教学、科研或临床工作经验;参加过研究生指导小组,有指导研究生的经验和培养研究生的能力;至少讲授一门本学科、本专业的硕士生必修课,或与专业研究方向有关的选修课,或反映本学科前沿发展成就的研究生课程;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充分利用外文科技资料进行科学研究;有相应的科研实验设备、条件及实习基地;无教学、医疗责任事故及学术不端行为记录等。

《条例》着重强调,申请人目前必须承担有与研究方向一致的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限主持人),科研经费能够保证研究生的培养需要;近5年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与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论文5 篇以上(其中至少2 篇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或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权威学术刊物);近5年获得与本专业一致的厅局级以上科研或教学成果奖一项以上(限前3名),或出版与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著作或省级以上通用教材(副主编以上),或全国统编教材(编委以上)。

符合遴选条件者,由本人提出申请,并按要求提交相应材料;所属学科和学位委员会对各项材料进行初审,并签署审核、推荐意见(科研项目、经费及成果须由科研处审核);校学位办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最后,提交校学位委员会评审并无记名投票表决,通过后确定导师任职资格,公示无异议者于次年起开始招生。

通过进一步完善导师遴选制度,我校目前拥有了一支年富力强、知识结构合理、作风严谨的硕士生导师队伍,为硕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2 推行三级管理制度,明确导师具体职责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结合兄弟院校经验,自1999年起对研究生培养工作实行学校、院(部)、学科三级管理。研究生处代表学校全面负责硕士生的招生、教学培养、学位、就业等工作;进入第三学期(专业学位硕士生进入第二学期)后,即由院(部)全面负责,各院(部)由一名副院长全面负责硕士生工作,并设立研究生科或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学科教研室协助院(部)做好培养工作。2009年又明确提出“三管四导”,即在三级管理基础上,强调在硕士生培养过程中,以导师为主导、学科教研室为辅导、院(部)为指导、研究生处为向导。学校明确要求,导师要提高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导师职责,做好硕士生的专业学习、思想教育等全程培养工作。

导师的具体职责:(1)在招生工作中,对硕士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科目提出建议;对初试符合条件者进行复试,并提出录取意见,把好入学质量关。(2)在培养工作中,参与制订和修订硕士生培养方案,制订必修课教学大纲;硕士生入学后,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制订其个人培养计划;注重硕士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其职业道德、科学态度、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做好各阶段性考核工作;指导硕士生查阅反映本学科最新发展状况的文献资料,写出研究综述,并向所属学科教研室作专题报告;指导硕士生按期完成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并认真开展研究;指导硕士生进行临床和科研工作,并按要求进行考评;指导硕士生撰写毕业论文,把好学位论文质量关;对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进行保密审查和学术规范审查,把好学术论文质量关;负责硕士生专业外语的辅导。(3)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全面了解硕士生的思想政治、身心健康等实际状况,经常与其交流,对其学习、生活、思想动态及个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做好硕士生的入学教育、学术道德教育、安全保密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等工作;掌握硕士生出勤情况;教育其遵守科室规章制度和实验室操作规程;审阅硕士生工作小结,对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具体要求;随时检查硕士生学习、工作情况,批阅其读书笔记、文献摘录、文献综述,指导实验操作,审核实验记录;在课题研究阶段,监督硕士生合理使用课题经费,并配备相应的科研经费,满足其工作需要。(4)在就业工作中,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总结、毕业鉴定和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在就业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硕士生毕业后至少跟踪教育3年以上。

职责就是义务,作为导师必须无条件地履行。导师始终如一的指导、监督、教育,无疑有利于硕士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过程中的惰性。

3 加强导师培养工作,提高导师基本素质

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指出,硕士生导师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能够站在学科前沿,预见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创造性的工作经验;治学严谨,对硕士生严格要求,鼓励硕士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能够教书育人,把自己的好思路、好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创造性思维方法过程潜移默化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1]。只有这样的导师,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有创新能力的硕士生。

为提高硕士生培养质量,使我校的硕士生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学校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加强导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工作。(1)做好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聘请校外知名度高、学术造诣深的专家作为他们的指导教师;(2)定期委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兄弟院校进修学习,为硕士生导师准备充足的后备梯队;(3)不断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充实和加强师资队伍;(4)及时组织新增导师学习、讨论国家和学校有关硕士生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使其尽快熟悉硕士生培养工作,尽早进入角色;(5)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召开导师带教经验交流会,通过学习优秀硕士生导师的经验,使其他导师受到教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导师,要对硕士生进行卓有成效的指导,除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外,还需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永远站在本学科学术研究的最前沿,决不能吃“老本”。唯有如此,才能在硕士生培养中真正发挥指导作用。

4 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形成良性循环局面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我校关于硕士生培养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制定了《研究生培养检查制度》。每年组织对硕士生培养工作进行1~2次不定期检查,主要采取调查研究(如现场听课、查看临床实习情况),召开座谈会,查看记录(如授课教师教案、硕士生科研记录)等形式。检查对象除院(部)、学科外,还包括导师履行职责情况。检查工作以院(部)为单位,一般不事先通知。检查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并将检查结果予以通报。对不认真履行导师职责的,经校学位委员会批准后取消其导师资格。检查结果作为评选“研究生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主要依据之一。

此外,学校制定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学校对导师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年底进行年度考核,每3年对导师资格按照《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条例》规定的任职条件进行复审。导师考核体系包括教书育人、业务能力和师德师风3部分,重点体现在教书育人方面(包括对硕士生的业务指导、日常指导、创新能力培养等)。对不能切实履行导师职责,疏于对硕士生的培养和指导、违反学术道德,或因师德、责任心等导致重大问题或事故的导师,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限制招生、暂停招生或取消导师资格的处分。

切实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对推行三级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使我校在硕士生教育管理方面形成了层层管理、各司其职的良性循环局面。

5 体会

导师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唐代文学家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指出了为人师者的共同职责。导,有向导、指导、倡导、教导、辅导、引导、疏导、开导、训导等含义。作为导师,除了在业务上对硕士生进行指导、辅导外,还要做硕士生人生的向导,引导硕士生积极向上;倡导硕士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尤其要教导其养成良好的学风;当硕士生出现心理问题或遇到困难时,要及时进行开导;当硕士生偏离人生的正常轨道时,要因势利导,给予有效的训导。唯有如此,才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导师。

由于学校对硕士生导师遴选、培训、考核等工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行三级管理制度,导师的指导能力得到不断提高[2]。目前,我校导师队伍总体是好的,多数导师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科研、临床与教学经验,严谨的治学态度,能在各方面对硕士生进行认真指导,使其得到细致、深入、全面的培养,从而提高了培养质量。今后,学校将积极汲取兄弟院校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更加充分地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为硕士生教育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陈至立.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N].光明日报,1999-03-17(3).

[2]禄保平,曹珊,曹健美.提高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的若干思考[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6):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