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侠
(渭南师范学院期刊管理中心,陕西渭南714000)
加强德育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
马小侠
(渭南师范学院期刊管理中心,陕西渭南714000)
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德育和智育发展不和谐,德育工作者积极性不高,缺乏必要的场地、器材、经费等,是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因素。学校必须通过加强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对德育工作者的重视程度,对学生上网的引导和管理等方法,积极而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
德育教育;形成原因;预防方法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严峻考验又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学校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基地,青少年学生是德育教育的重点对象。[1]现代教育理论认为,青少年的身心和品德发展,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贝卡利亚指出:“教育起着正本清源的作用,教育通过感情的捷径,把年轻的心灵引向道德。”[2]62德育是人品德修养的前提和基础,对品德的养成起导向作用。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三种最基本形式,这三种形式的教育互相协调、有机联系、积极配合,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德育网络。家庭、社会和学校任何一个方面失控,都会导致整个德育教育失衡,给不良思想、坏的作风提供了有缝可钻、有角可藏之地,甚至出现不可挽救的损失。因此,建立学校、家庭与社会这一稳定的德育网络,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可以起到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一所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得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好坏。一所学校的教育能持之以恒地呈现勃勃生机,同样可以折射出这所学校的德育工作的细致与深入。否则会相反。
影响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而学校这块净土也离不开复杂的社会大环境。“近年来,社会多元意识形态环境的日趋突出,组织的宗旨、信念对组织成员的实际影响呈递减的态势。”[3]107这使本该在学校、少先队、共青团等组织下不断提高的未成年人道德实践能力反而有弱化趋势。[4]一些不良的思想和习俗很容易使他们从小不知不觉地受到污染,使得学校德育工作如履薄冰,步步维艰。而学生在学校接受的主题班会、校外辅导员的法制讲座等这样口头上的正面教育,经不住双休日、假期等社会或家庭中存在的一些切实可见的,甚至亦可仿效的阴暗面的冲击和负面影响。
评价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标准,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效果,而不单纯地就智育升学率而论。但现实社会中,由于德育指标考核的标准尺度暂时还没有明确制定,无章可循,学校当然不能操作,因此,只能片面追求升学率、抓考试成绩等,这也给一些与教育有关的单位不重视抓德育找到了借口,抓德育“口头上重要,行动上次要,大考时不要”,已被大家默认。领导与老师,老师与学生认为学校智育上去了,德育自然就上去了,且已基本达成共识。俗言道:“一俊遮百丑”。
在事业单位职称高低是评价一个人能力大小的标准,教师也不例外。一些中小学校大都无专职德育工作者,思想品德课由带语数外等的任课教师兼职,而这些教师往往在思想品德课上讲自己所带学科的内容,或让学生做自己所带学科的作业。究其深层原因,一些专职德育工作者同任课老师一起评职称、评先进,前者大都无缘或只是小概率事件,而职称、先进的评定主要看教学成绩,但德育不像教学一样成绩显赫,能够和教学成绩一样锱铢比较,德育工作的评定还是一种框架式、粗线条、软尺度。因而一些专职德育工作者被戏称为闲人,无能之人,教不了学的人。所以他们工作起来没劲,职称也就往往不尽如人意,大大挫伤了他们锐意进取的工作积极性。许多德育工作者借故“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成,硬办法不通,软办法不行”,悠然自得地混日子。
一些学校领导提倡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试图以单纯的、枯燥的和机械的说教进行德育教育,但这些对于好奇心强、思维正处于活跃的青少年来说,显得方法太原始、内容太老套、说教太苍白,即使在思想上建立了暂时联系,过不了多长时间亦早已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同时,这样做也忽视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忽视了德育也需要一定的场地、器材、经费等。实际上,学校可聘请名人担任名誉校长,邀请先进模范人物做报告,校与校之间交换德育工作者作报告,利用电影、录像、光盘等多媒体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样效果会比老师苦口婆心地说教要好得多。正可谓直观胜于抽象。
德育是用来控制、调整人的行为,以达到某种教育的目的。如何在德育教育中与时俱进,以青少年学生为本,切实提高德育的效能,塑造青少年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促进他们健康发展,预防青少年犯罪,是当代德育关注的焦点。
邓小平指出,培养“四有”新人,“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要特别教育我们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胡锦涛同志在有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会议上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常言道:“大丈夫有志当存高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告诫同学们树雄心,立壮志,树立远大的理向和抱负;且只有把崇高的理想融化在学生的行动中,并使其成为他们的行动目标时,学生的潜能才能真正地得到发挥。古往今来,凡是有作为的人,无不重视人生的理想、目标和志向的确立。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倡导人们要“立大志”、“修人品”。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星,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有了远大的理想,就会在黑暗中找到光明,在渺小中看到伟大,在困难面前充满信心,坚信胜利。而如果缺乏远大的理想,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就只能浑浑噩噩,庸庸碌碌,虚度一生,就会像一只没有明确航向的小船,在生活的海洋里随波逐流,不是被大浪吞噬,便是被潮水弃而搁浅。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凝结、积淀起来的对祖国最纯洁、最崇高和最神圣的感情。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国家自强不息的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根本体现。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强调: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德育教育工作者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同时,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构建。“实践性教学环节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如何将民族精神转化为行动,自觉践行和弘扬民族精神。”[5]气吞残虏的南宋爱国主义诗人陆游,从小受到父亲强烈爱国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养成了忧国忧民、渴望国家重建的意志品格。为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他特别注意学习兵书。20岁时,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然而直到四十多岁时,他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了“驱除鞑虏,振兴中华”,历经千难万险、无数次坎坷和失败,愈挫愈勇,终于领导民众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他说:“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一直在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他的崇高品格和风范,就集中体现在他“三起三落”的经历和他勇敢的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进程中。当他受到错误打击、处于逆境的时候,他从不消沉,总是无私无畏,胸怀开阔,光明磊落,不屈不挠,沉着机智,对党、对人民和国家充满了无限热爱,终于使中国人民走向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鼓励学生只有爱国,便可达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境界。爱国是一种奉献,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只要祖国需要,就把自己的一切无条件、无保留地奉献出来;爱国是一种尊严,在对祖国的热爱中产生的是勇敢、智慧、忠诚;爱国是一种信念,不论祖国是贫弱还是富强,是遭受欺凌还是扬眉吐气,我们都深深地爱着她。祖国的兴衰荣辱永远和我们的命运连在一起。
德育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有识之士共同关心的一个严峻问题。一九九四年,联合国在中国召开了一个国际会议,主题是讨论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及教育改革。大会提出的首要问题就是德育问题。总设计师邓小平指出:“各级党委和学校的党组织,应该热情地关心和帮助教师思想政治上的进步”。“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都必须大大加强,决不能削弱”。高素质的教师塑造高素质的学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其智力、品德、情感 、人格、人生观、价值观等在学生中均能起到迁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必须培养一批合格的、稳定的及水平过硬的德育工作者得队伍。呼唤社会及与教育有关的各领导层关心、关注学校德育工作者,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为人师表,敬业爱生,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
网络,如同森林,如同大海,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资源,但也蕴藏着毒蛇猛兽和恶流险礁。互联网撒向社会、家庭和校园,涉世未深的中学生怀着对互联网的神秘感,急切地钻进网中,在享受互联网带给自己喜悦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染上了“毒”瘾。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说:网络虚拟性的危险性在于,它以一种更具欺骗性的手段、方式和魅力抓住了你的注意力,并在你没有意识到时就排斥掉你其它的生命感受、情怀、痛苦和乐趣,它利用所有人类交流的欲望和行为,构筑起她扑朔迷离、常开不败的青春。[6]2007年1月10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十五”期间青年发展状况和“十一五”期间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增加68%,未来5年青少年犯罪总体数量将呈上升趋势。其中全国法院判决的青少年罪犯5年间增长率为12.6%,上涨68%。由于频繁接受暴力文化影响等原因,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危害社会的行为逐渐增多。[7]这些数字让人触目惊心!总设计师邓小平早在上世纪就指出:一些由西方国家也认为低级庸俗或者有害书籍、电影、音乐、舞蹈以及录像、录音,这几年也输入不少。这种用西方资本主义没落文化来腐蚀青少年的状况,再也不能容忍了。他又提醒人们,如果我们不及时注意和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制止,而任其自由泛滥,就会影响更多的青少年走上邪路,后果就可能非常严重。因此,呼吁政府必须加强对黄色传媒的控制与监管,从源头上根治这一毒素。
(1)明辨利弊,正确认识。对于网络,我们既不能视之如“洪水猛兽”,因它会带来某些负面的影响而因噎废食;也不能盲目地鼓吹它的效能。取舍得法,方能产生出正面效应。它如同一柄双刃剑,关键看执刀者如何使用。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既要教育学生加强上网的自我防范意识,抵制不良内容的侵害,又要了解学生课余时间参与文化活动的情况,掌握动态信息,要经常上网浏览、了解网络内容,与学生沟通交流,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网络真正成为帮助青少年成长的一个重要工具。
(2)创造条件,正面引导。面对信息时代所产生的这些新动向、新特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联合行动,群策群力,共同监督网络舆论环境;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网络健康教育,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和品德教育力度,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提高中学生自身免疫力,把虚拟世界同现实世界结合起来,使他们自觉抵御网上垃圾的污染,防患于未然,警惕网上陷阱,这也是我们德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当然,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把青少年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单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电脑网络和“网吧”问题上,还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尤为政府网络舆论的引导,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1.德育教育可以调控学生的心理活动内容和行为方向,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才能有良好道德行为
德育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能使他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个人的关系,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和能力,协调并处理好各种关系;帮助青少年学生了解现实、正视现实,培养学生一种沉着、乐观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遇事不惊,胸怀宽广,脚踏实地;教育学生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宽容,理解他人,达到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健康、阳光的心态。
2.德育教育可以调控学生与社会、家庭的关系,使其处于动态的协调状态
德育教育能够针对社会对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突出问题加以防范。通过开展青少年文化活动、心理建康服务、青少年维权服务等形式的德育教育可以满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要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加快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建设,建立评估体系和预警机制,着眼于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促进他们全面愉悦的发展。良好的德育教育还可以使青少年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和人伦意识,使他们发自内心地、自觉地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减少乃至消弭同父母之间的代沟,不断地改善同长辈的关系,从而创造良好的家庭感情氛围,使他们的心灵多一份宁静与欢乐。
3.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自我道德教育的能力
一方面自我道德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发挥功能的中介,通过自我教育帮助青少年学生正确地评价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自觉地将德育理论内化为道德观念、道德品质等,又可以将其转化为道德实践,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另一方面,随地、随机、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道德教育,坚守自己的道德防线,培养青少年自我道德教育能力,是道德从他律走向自律的重要转折,是青少年学生形成坚固的、长期的、良好品质的重要保证,同时,还能在他们中间引兴正气,从而使他们翕然向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也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终极目标。
总之,德育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任何时候,德育始终是生活呼唤的最强音符。道德教育也是世界各国有识之士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强烈渴望全社会都能关注、关心学校的德育工作;不仅要加强对德育工作者的支持、关爱力度,更要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思想,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以“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站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站在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高度,重视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增强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深入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8]
[1]武书平.矫正青少年的人生航向撑起德育教育的一片蓝天[J].教学理论,2011,(9):138.
[2][意]切萨雷.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黄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3]陆士桢,高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导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邓雪南,范宇刚.浅析网络社会发展对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推进作用[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综合版),2009,5(1):15-18.
[5]魏大璋.理顺德育教育创新的新思路[J].教育与管理,2005,(5):1-5.
[6]徐鑫.网络对德育教育的机遇、挑战及对策浅议[J].武汉航海,2008,(2):43-46.
[7]罗德宏.中国青少年犯罪率仍在上升 未来五年总量将增加[N].北京晨报,2007-01-11.
[8]孟学君.全国教师优秀教育教学论文集:第一册[C].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4:236.
Study on Strengthening the Moral Education to Prevent Juvenile Delinquency
MA Xiao-xia
(Journal Management Center,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714000,China)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the in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and intellectual education,the lack of enthusiasm of moral educators,the shortage of the necessary facilities,equipment and funds,are the main factors to influence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The school must strengthen the students’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the students’patriotism education,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moral educators,and guide and manage the students surfing on line,to prevent juvenile delinquency.
moral education;cause;prevention
G621
A
1009—5128(2012)04—0106—04
2011—11—21
马小侠(1964—),女,陕西合阳人,渭南师范学院期刊管理中心编辑,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 贺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