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雪
(郑州大学,郑州450001)
自从《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出版,人们对隐喻和转喻有了新的认识:隐喻和转喻不再只是两种语言修辞手段,而是两种思维方式,是形成人类概念系统的重要认知手段。认知语言学开始转向对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作为人类认知方式的研究。
隐喻从根本上来说是概念性的,而不仅仅是语言现象,其本质是人们以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Lakoff&Johnson 1980:5)隐喻往往是用具体的概念去理解抽象的概念,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和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机制。(Lakoff 1993:232)
Lakoff和Johnson指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仅出现在语言中,也出现在思想与行动中,人们用以思考与行动的普遍概念体系在本质上是隐喻的。“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情或经验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情或经验……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式的。”(Lakoff&Johnson 1980:1)该理论认为,隐喻是人们思维、行动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中无形的、抽象的概念,形成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例如:
① a.Look how far we’ve come.
b.We’re at a crossroads.
c.We’ll just have to go our separate ways.
d.We may have to bail out of this relationship.
e.I don’t think this relationship is going anywhere.
f.Our relationship is off the track.
g.We’re stuck.
h.It’s been a long,bumpy road.
i.This relationship is a dead-end street.
(Lakoff&Johnson 1980:44-5)
上述表达都是在谈论恋爱关系,但却使用了通常用来描述旅行的表达方式,因为在人们的概念系统中存在这样一个隐喻“恋爱是旅行”(LOVE IS A JOURNEY),即人们把“爱情”概念化为“旅行”。
Lakoff明确指出,“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Lakoff 1993:232)。隐喻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概念隐喻的存在解释了人们为什么能够立即理解新的隐喻表达式。例如:
② We’re driving in the fast lane on the freeway of love.
这一隐喻表达式利用了概念隐喻“恋爱是旅行”。在这个概念隐喻中,我们把对旅行的知识映射到对恋爱关系的理解上,恋人对应旅行者,恋爱关系对应交通工具,共有的经历对应旅行。所以,当我们在快车道行驶时,我们在短时间内走了一大段路(有了许多共有的经历),这可能刺激新生活,也可能带来潜在的危险(恋爱关系也许破裂,双方感情受到伤害)。可见,在生成和理解隐喻表达式时,在认知机制上有这样一种跨域映射在参与工作。
隐喻映射有如下几个特点:(1)隐喻映射是单向的,即隐喻映射只能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而不能反过来。例如,我们通常会用“旅行”来概念化“恋爱关系”,而不会用“恋爱关系”来概念化“旅行”:旅行者不会被描述为恋人,撞车事件也不会被描述为心碎。(2)隐喻映射是部分的,因为只有来自源域的某些而不是所有的认识与推理模式被映射到目标域。(3)隐喻映射不是随意的,它遵循“不变原则”(Invariance Principle),即隐喻映射用与目标域内在结构相一致的方式,来映射源域的认知布局(cognitive topology),即意象图式结构(image-schema structure)。(Lakoff 1993:232)
在映射过程中,源域与目标域之间有一组对应关系,其认知基础是意象图式。对应关系分为两种:(1)本体上的,涉及两域的实体;(2)认识上的,涉及对两域实体的认识关系或认知结构。每次概念层面上的隐喻映射,是源域和目标域实体之间一组固定的本体对应,一旦这些对应被激活,映射就能够将源域的推理模式投射到目标域,导致认识上的对应。“不变原则”解释了为什么有些隐喻映射不会发生。例如,人们会将“死亡”比喻为“破坏者”而不会比喻为“保姆”。因为前者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这也正是“死亡”的本质特征,后者却不具有这样的特点。(3)隐喻映射是在上位范畴概念领域之间的映射。(Lakoff 1993:195)例如:
③LOVE IS A JOURNEY.
在这个概念隐喻中,恋爱关系对应交通工具,交通工具是一个上位范畴,它包括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在具体的隐喻表达中,可能会用各种交通工具来概念化恋爱关系。例如:汽车(long,bumpy road)、火车(off the track)、轮船(on the rocks)、飞机(bail out)等。
概念隐喻理论强调隐喻形成的经验基础,认为隐喻映射不是任意性的,而是受到体验特性的制约。隐喻根植于我们对自身以及日常生活的经验知识,产生的基础是因为两种事物在我们的经验中存在某种联系或相似之处。对隐喻产生的经验基础的探讨使一些隐喻意义产生的动因得到了自然的、符合人的认知心理发展的解释。最经典的例子是从经验相关来解释概念隐喻MORE IS UP.Lakoff和Johnson(1980)等认为,这一隐喻的产生基于经验中的高度与数量增加之间的相关性,如往杯子里加水,水量的增加总会带来水的高度的增加;又如往桌上堆书,书数量的增加会导致高度的增加。Grady(1999)指出这种经验相关性导致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概念在概念层产生联系,进而产生两个概念之间的投射。
根据 Lakoff和 Johnson(Johnson 1987,Lakoff& Johnson 1999),意象图式是产生和理解概念隐喻的重要经验基础。意象图式是在我们日常身体经验中不断反复出现的、相对简单的结构,如容器、路径、连接、外力、平衡以及在各种不同方位和关系中不断反复出现的、相对简单的结构,如上-下、前-后、部分-整体、中心-边缘等。这些结构是直接有意义的,因为它们都源于直接的、反复的身体经验。意象图式不是具体的形象,而是抽象的认知结构;它不是命题性的,而是以连续不断的、类比的形式存在于理解之中。由于意象图式的内部结构能够隐喻性地理解,同一个意象图式可以出现在许多域中组织经验,使我们获得意义。以容器图式为例,它可以在许许多多诸如情感、心智、道德责任、社会习俗等抽象经验域中隐喻性地扩展和应用,而且,我们建构抽象概念的一些复杂方式就是出于这个图式。例如,我们在理解概念隐喻“愤怒是容器里被加热的液体”时,包含关系的体验是十分重要的。从我们身体进、出容器(如浴缸、床、房间、屋子)到我们身体作为其他东西进、出的容器,我们有极强的包含关系的动觉经验。实际上,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三维容器,每天我们将一些东西(如食物、水)放进去,也将一些东西(如废物、尿液)排出来。而且,我们对于大多数包含关系的理解是建立在我们自身身体的体验基础之上的:我们的身体充满了液体,在压力下,我们经验着体内液体变热的感觉。这些不同的反复出现的身体经验导致了表示包含关系的意象图式——容器图式。概念隐喻“愤怒是容器里受热的液体”就是把容器图式作为其源域,再把这个图式的结构映射到“愤怒”上,这样就产生了许多隐喻表达。当愤怒的强度增加时,体内的液体上升(His pent-up anger welled up inside of him);当容器内压力太高时,容器就会爆炸(She blew up at me)。这些隐喻表达都是容器内的热液体(直接的身体经验)向目标域“愤怒”概念映射的结果。正如Lakoff和Johnson(1999)所指出的,抽象概念来自较为直接的体验性概念的隐喻映射,隐喻不是任意性的,而是基于经验的。
同隐喻一样,转喻长期以来也被看做是一种修辞格,是人们使用某一事物来指代邻近事物的语言修辞手段。自从Lakoff和Johnson在其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指出,转喻和隐喻一样,是我们日常思维的一种方式,是形成概念系统的一种认知手段和工具,认知语言学家开始把转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和概念化手段来研究,并逐渐建构概念转喻理论。(Lakoff&Turner 1989,Goossen 1990,Kovesceses& Radden 1998,Barcelona 2000)
转喻是在同一领域内用某一实体去指代另一实体(Lakoff&Turner 1989),转喻是一种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在同一领域矩阵(domain matrix)或理想化认知模式(ICM)内一个概念实体(载体)从心理上激活另一个概念实体(目标)。(Kovesceses&Radden 1998:39)
转喻认知过程由相对突显原则提供理据,转喻词语所表达的实体往往是认知上突显的实体,它作为认知参照点触及其他不那么突显的实体,从而激活目标概念实体。(Langacker1993:30)转喻发生的机制不仅有认知突显原则的参与,也有语境因素在起作用。对目标实体的心理触及(即转喻的发生)往往是在具体语境下通过突显用于理解某一概念实体(载体)所需要的属于同一领域矩阵内的某一领域而获得的(Croft 1993)。例如:
④ a.Proust spent most of his time in bed.
b.Proust is tough to read.
理解Proust这个概念需要一系列相关的百科知识(认知领域),例如Proust作为一个人和他作为一名著名作家以及他的文学作品,这些因素构成理解Proust这个概念的领域矩阵。④b涉及转喻认知过程,用认知上比较突显的Proust(作家)指代其文学作品,其认知语境(to read)突显了“Proust的文学作品”这个领域。
转喻主要有两种模式:(1)同一领域内整体和部分的转喻;(2)同一领域内部分与部分的转喻。前者如整体代部分(America for the United States)、部分代整体(England for the United Kingdom)、成员代范畴(the pill for birth control pill)、范畴代成员(Aspirin for any pain-relieving tablet);后者如工具代动作(to ski)、执行者代动作(to butcher)等。
转喻载体的选择受多种认知或交际原则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人类经验、感知选择、文化差异等。(Kovesceses&Radden 1998)其中的主要因素是人类倾向于用与人类相关的实体、特性来指代非人类的实体,用具体的实体指代抽象的实体。(Evans&Green 2006:318)
转喻是人类概念系统中比隐喻更为基础的认知模式(Barcelona 2000),许多隐喻的经验基础本质上是转喻性的。例如:
⑤多就是高。//MORE IS UP.
这一隐喻产生的经验基础是高度增加与数量增加之间的相关性,如往杯子里加水,水量的增加总会带来水的高度的增加。又如往桌上堆书,书数量的增加会导致高度的增加,这种经验相关性本身就是转喻性的。又如情感隐喻“愉快是高/悲伤是低”(HAPPY IS UP/SAD IS DOWN)。其经验基础是人们高兴时往往身体也挺的比较直,情绪低落时往往会伴随着身体下垂,这种经验相关性也是转喻性的,用身体的姿势转指情绪。
Goossen(1990)指出,隐喻和转喻并不总是两种完全独立的认知过程,二者可相互作用,并创造隐转喻(metaphtonymy)来指称这种现象。隐喻与转喻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两种情况:(1)由转喻构成的隐喻(metaphor from metonymy);(2)隐喻中包含转喻(metonymy within metaphor)。(Evans& Green 2006:319-20)
在第一类模式中,转喻是隐喻的基础。例如,closelipped表示silent,是隐喻用法。这一隐喻的经验基础是当人们闭着嘴时就无法讲话,所以用闭嘴这一身体动作来转指言语行为。再例如,汉语中的“绿色通道、绿卡、绿色家电、绿色照明、绿色煤炭、绿色消费”,这些例子都是“绿色”的隐喻性用法,分别表示“畅通”和“环保”。其经验相关性分别是绿色和通行信号灯的颜色一致以及与自然植物的颜色一致,也是基于转喻邻近性。
在第二类模式中,隐喻包含转喻。如catch sb’s ear是隐喻“注意是移动的实体”(ATTENTION IS A MOVING PHYSICAL ENTITY)的体现,其包含转喻“听觉器官指代注意”(AUDITORY ORGAN FOR ATTENTION)。
转喻和隐喻之间的区别不是离散的,而是等级性的,它们构成一个连续体,典型的转喻和隐喻分居两端,中间地带则是基于(或包含)转喻的隐喻。(Radden 2000,Mendoza 2005,Dirven 2002)
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已被广泛运用于构词、语法结构和语义的研究。尤其是认知词汇语义研究,凡是涉及到历时词义变化和共时多义现象时不可避免地都要运用概念隐喻或转喻理论。认知语言学主张隐喻和转喻是历时词义扩展背后最为重要的认知机制,同时鉴于共时多义现象是历时词义扩展的结果,隐喻和转喻也是共时层面多义词不同义项之间联系产生背后的认知机制。目前,认知词汇语义学多义词的个案研究不可或缺的两大步骤是:一确定辐射式词义结构,二分析义项之间存在什么样的隐喻或转喻关系,或是分析义项所表达的概念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经验相关性。
另外,新词的产生和理解也包含着隐喻或转喻思维在其中的运作。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不断出现,当现有词汇不能满足我们表达新事物、新概念的需要时,就会创造新词或赋予旧词新的意义。隐喻和转喻是新语言现象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理据。
有些新词的产生包含着隐喻思维在其中的运作。例如“公司驻虫(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司财产的人)、高薪跳蚤(为了更丰厚的薪水而频繁跳槽的人)”等。有些新词的产生包含着转喻思维在其中的运作。如“红衫军”(台湾岛上静坐、游行反抗当局而穿上红色衣服的人)利用了概念转喻以衣服指人,“合吃族、急婚族、乐活族”则利用了概念转喻以人类所从事的行为指人。
而有些新词的产生和发展则包含隐喻和转喻思维的共同作用。如“山寨”一词,这个词语最初是“山寨手机”,指一些生产者逃避政府管理,模仿品牌手机的功能和样式制造出的仿冒手机,由于不缴纳增值税、销售税,又没有广告、促销等费用,这种手机的零售价格远低于品牌手机的价格。“山寨手机”一词涉及了这样一个概念转喻“用生产方式指代产品”。后来人们开始大量地使用“山寨”来比喻“仿冒的事物”。
Barcelona,A.On the Plausibility of Claiming a Metonymic Motivation for Conceptual Metaphor[A].In Barcelona[ed.].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the Crossroads:A Cognitive Perspective[C].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0.
Croft,W.The Role of Domain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Metaphors and Metonymies[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4).
Evans,V.& M.Green.Cognitive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6.
Dirven,R.& R.Porings.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Comparison and Contrast[M].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2.
Goossen,L.Metaphornymy.The Interaction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Expressions for Linguistics[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0(3).
Grady,J.A Typology of Motivation for Conceptual Metaphor:Correlation vs.Resemblance[A].In R.W.Gibbs and G.Steen(eds.).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C].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9.
Johnson,M.The Body in the Mind: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Imagination and Reason[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7.
Kovesceses,Z.& G.Radden.Metonymy:Developing a Cognitive Linguistic View[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8(1).
Lakoff,G.The Contempory Theory of Metaphor[A].In Dirk Geeraerts(ed.)Cognitve Linguistics:Basic Readings[C].Berlin & 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1993.
Lakoff,G.& M.J.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inversity Press,1980.
Lakoff,G.& M.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1999.
Lakoff,G.& M.Turner.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9.
Langacker,R.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4).
Mendoza,R.The Role of Mapping and Domains in Understanding Metonymy[A].In Barcelona(ed.).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the Crossroads:A Cognitive Perspective[C].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5.
Radden,G.How Metonymic are Metaphors[A].In Barcelona(ed.).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the Crossroads:A Cognitive Perspective[C].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