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语言哲学建构

2012-03-19 20:36
外语学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成文第三人称第一人称

主持人话语:王寅《中国后语哲与体验人本观》一文的第一个贡献是阐述“中国后语哲”(PAPL:the postanalytic philosophy of language)思想,概括出以下“4项原则”。

一个作者对另一个作者的阐发,往往有着比原作者更为宽阔、更为深刻的视域。说明这一情形的一个好例子是,Dummett对许多分析哲学问题的解释,不经意中为分析哲学这一运动本身推波助澜,推动了这一哲学潮流的发展。王寅认为自己提出的“体验性人本观”(embodied humanism)也属于后语哲。

王文第二个贡献在于,提出“体验性人本观”,并总结出“主客主多重互动理解模式”,即“SOS(Subject-Object-Subject)理解模式”,详见王文。

王寅将哲学的形而上与语言的形而下打通,从而对语言研究作出了多方面的让人耳目一新又令人信服的发现。

成晓光《语言与意识——后语言哲学视域中的解析》一文把前人的思路一一借来,引出自己的答案:“从语言发生学的角度来探讨意识,认为意识有本能意识和语言意识之分。语言是人类特殊意识的启动器,两者是一种因果关系”。在语言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成文的这种发现是很有意义的贡献。

成文中深刻的见解迭出,随处可见。比如“语言对意识的解析”那一节,作者用自己的短句子把思路一一自然地再现出来。思路清晰,雄辩、一步一步紧逼理论目标。

在论证方法上,看来作者是在层层剥开,吹糠见米,努力地向着无懈可击的方向前进着。

在结论中,成文提出一个很有趣且发人深省的问题变换:“不必问语言能为人类做什么,只要问没有语言人类还能做什么就可以了。没有语言,能有意识地意识吗?”提问方式一变,答案就出来了。我以为这是辩论方法上的深刻启示。

梁瑞清的贡献在于,从批评Wittgenstein的第一人称算子冗余论入手,着重论证:“第一人称知识确实具有相对的优先性。但值得注意的是,优先性不等于不可错性,更不等于拒斥第三人称知识。”“如果否认第三人称知识,可能出现的一个灾难性后果将是怀疑第一人称知识以外的所有其它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各种理论,而这无疑将危及整个人类的知识大厦。”这些话都极有见地,其意义在于,在科学理论网络中,设想有一个人首先发现了一点什么,他用了第一人称算子的表述I know p公布了他的认知成果,自此以后就开始了以下这样的无限的循环:别人对他的引用,即“he or she knows p”及其变异形态如“he or she believes/thinks p”,有了以上的第三人称算子表述的知识,又转换出新一轮的“I know/believe/think p”所表述的知识。整个知识大厦就这样构建起来了。

猜你喜欢
成文第三人称第一人称
“00后”的爱情标签
我和老伴的快乐“毽 ”身法
谈谈英语教学中 第三人称单数及其后面动词的用法
用第三人称和自己说话能减压
It’s Your Turn, Roger! (I)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第一人称
成文昊设计作品
“我”最初是古代兵器
聚焦现在完成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