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伟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定西 743000)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是隋末初唐时期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医学家。
孙思邈从小热爱学习,通晓经史,旁及百家。他一生品行高雅,看透了仕途的险恶与肮脏,故一生过着隐居的生活。隋文帝、唐太宗均要授其以名誉地位,其皆辞而不就。
孙思邈竭尽毕生精力研究医学,终成医学大家。传世的著作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虽然以方书命名,但其内容十分丰富,是一部包括中医理论、临床及方药俱备的全书。《千金要方》30卷,第1卷为序例,介绍了医德、治病、诊候、处方、用药等方面的总论共9篇;第2至4卷,介绍了妇科主剂;第5卷为小儿方;第6卷为眼与五官科方;第7至10卷介绍了风毒脚气、诸风及伤寒病的治疗;第11至21卷,每卷介绍1个脏腑的病证与治疗方药以及对常见的消渴、淋闭、水肿、尿血诸病的治疗;第22至23卷为外科病的治疗;第24卷专论解毒;第25卷论急救;第26卷论食疗;第27卷论养生;第28卷论切脉;第29至30卷为针灸。《千金翼方》30卷是孙思邈的晚年之作,其内容包括内、外、妇、儿、针灸、养生、食疗等方面,其价值重在保留了唐代遗失的《新修本草》的大部分内容,而且还记载了张仲景《伤寒论》的内容。是最早研究《伤寒论》的医家之一,其学术思想主要反映在5个方面。
在《大医精诚》一文中,孙思邈说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大医精诚》一文出自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第1卷,是中医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重要文献,是习医者必读的一篇文献。《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即要求医生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即要求医生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所以,从此文中可见佛教的思想也渗透在中医学之中。孙思邈对医生的道德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其主要内容包括:(1)医生治病,要专心负责,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这也同时是医生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2)医生从事医疗工作不应以金钱为目的,而应对贫富患者一视同仁,实行人道主义救治。(3)医生治病,要敢于负责,敢于承担风险。(4)医生要不辞劳苦,舍己为人,全力以赴。(5)医生对患者要有同情心,要有感情。孙思邈的医德思想要求虽然与现代医德的要求有一定差距,但作为1 500年前就提出的道德规范确实是孙思邈对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它明确地说明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仅要具备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这篇文章被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直到现在,我国不少中医院校仍用它作为医学誓言,并用它作为准则来严格要求医学生,使每个医学生都秉承“大医精诚之心”,将来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孙思邈研究伤寒病的贡献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孙思邈对伤寒病的具体内容有明确的认识。在《难经——五十八难》中有:“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但没有更加具体的内容,所以孙思邈在研究过程中将伤寒内容具体化,在《千金要方》第9、10卷中设专篇讨论伤寒,包括时行温疫、伤寒、瘴气、阴阳毒、热毒、毒肿、斑、豌豆痞、劳复、百合、狐惑、温症、温毒等多种疾病,并且收集了多种治疗方法。在伤寒病的研究中,孙思邈把瘟疫与一般热病加以区别,将时行温疫按季节的不同分为5种温病:春季为青筋牵,夏季为赤脉拂,长夏则为黄肉随,秋季为白气狸,冬季为黑骨温,在治疗中基本上选用石膏、大青叶、栀子、芒硝等清热泻火药。孙思邈还把瘟疫与伤寒分开,另辟诊治途径的做法,对后世有很大影响[1]。
(2)孙思邈对张仲景的《伤寒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对原书进行了整理改编,依据“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进行了归纳。所谓“方证同条”就是将《伤寒论》中的所有条文,分别按方证加以归类,比如对太阳病,就有桂枝汤法、麻黄汤法、青龙汤法、柴胡汤法、承气汤法等,其中桂枝汤法就归纳了57条。将相关条文归于一类,便于比较,有利于对该方的理解和应用。“方证同条”的方法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清代柯琴著的《伤寒来苏集》、徐大椿著的《伤寒类方》,均延用这一方法。在伤寒方中,孙思邈又十分重视太阳病中麻黄汤、桂枝汤、青龙汤3方,认为此3方是《伤寒论》中的治疗主方,是治疗太阳病的代表方剂,也是伤寒病初起治疗的主方。孙思邈的这一思想,强调了早期治疗的重要性,亦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方中行著的《伤寒论条辨》、喻昌著的《尚论篇》等,均以孙思邈的这一思想为主导,可见其影响深远。
孙思邈对消渴的病因病机、症候特征、辨证施治、生活调理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孙思邈认为过食肥甘厚味就会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功能失常,郁而生热,消谷耗液而成消渴;或因过度的精神刺激,肝气郁结,郁而化火,上灼胃津、下耗肾液发而成为消渴;或因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加之房劳过度,肾精亏耗,虚火内生而成为消渴。孙思邈对消渴病的症候表现有较多的补充,丰富了消渴的症候学内容。孙思邈除了根据“三多”症候对消渴进行诊断之外,还对消渴病的具体病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每一论述都代表着1个病机类型。孙思邈将消渴病分为胃实热型、胃热肾阴不足型、阴虚阳强型、肾虚失固型等,第一次详细地将消渴病作了病机分型论治[2]。对消渴的治疗孙思邈重视食疗,他指出“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愉神爽志,以资血气。安神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并认为医生应指导患者如何去调理饮食,并强调指出消渴病有“三禁三慎”。“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他;不知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一千多年前孙思邈的这种治疗观点与今天的饮食疗法的观点不谋而合,显示出了孙思邈治疗消渴的高超睿智的科学观点。对消渴的治疗孙思邈主张“立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在《急备千金要方——消渴》中的玉泉丸、玉壶丸、黄连丸等方至今沿用。
孙思邈生活在隋唐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玄学之风渐衰,佛教开始兴盛,所以他的美学思想中兼收了道、儒、佛3家的丰富思想。他通过《内经》“天人合一”、“内外一体”的整体观念,提出人体要拥有健康美,就需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与自然和谐统一。他还提出了“内养美容”的理念,主张通过内服美容方药驻颜护肤,提倡在饮食起居等方面加以调养。
孙思邈的美容方法多样,主要有药物美容法、针灸按摩美容法、食膳美容法、养生美容法、药酒法、贴敷法、洗手面法、沐浴法、涂发法、点孔法、口含法、熏香法、梳发法、敷齿法、漱口法、烫熨法、冰冻法等。他主张“综合论治、内外结合”,如在药物美容法中包括散丸内服外用。
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共记载美容方剂309方,美容药物198种。剂型包括散剂、酒剂、丸剂、膏脂剂等,药物中有植物药146种,矿物药28种,动物药24种[3],多是性温味辛苦甘的药物。这些药物有洁面、祛斑、润肤、美发、生发、去斑痕的作用,而且疗效十分好。
饮食疗法属于中医预防医学的范畴,包括无病时的饮食所宜,已病时的饮食治疗。孙思邈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到实践,总结出了一系列内容,为完善这一学科做出了贡献。
首先,孙思邈重视“食治”在医学中的地位,认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孙思邈强调“人体平和,惟须好将养,勿妄服药,药势偏有所助,令人脏气不平,易受外患,而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瘥,释情谴疾者,可谓良工。”这是孙思邈强调“食治”重要性的基本观点。孙思邈还认为各种营养物质虽有宜于人体,但贪味多餐,临盘过饱,损伤脾胃,使正气受伤,邪气停滞,反而对身体有害。孙思邈还主张饮食不宜过于肥腻,他一再强调“厨膳勿使脯肉丰盈,常令节俭为佳”。孙思邈还强调饮食调养,应遵照“五味各有所主”的理论,用“五味配属五行,归属五脏,以养五脏之气”为指导原则。孙思邈对多种食物进行过研究,在《千金要方》第26卷中,记载了果实、菜蔬、谷米、鸟兽虫鱼等各类食品达150多种,并对其气味及对人体养生治病的作用进行了详细论述,是很值得研究的宝贵资料。
笔者从以上5个方面就孙思邈的学术观点和贡献作了粗浅的论述,孙思邈是一位学术渊博、医德高尚的伟大医学家,他的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他的著作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医学宝藏,有待进一步开发与研究。
[1]鲁兆麟.中医各家学说[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7.
[2]安小平,高研.浅谈孙思邈对消渴的论治[J].亚太传统医药,2008(4):13-14.
[3]芦鑫.孙思邈中医美容特色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