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林香,李秀妮
(庄浪县人民医院,甘肃 庄浪 744600)
新生儿娩出后清理呼吸道是助产过程中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是预防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1],新生儿娩出后,应及时清除口鼻腔内的粘液和羊水。分娩中及时清理呼吸道,处理好第一口呼吸是关键,滞留于呼吸道和口腔内的羊水易造成窒息,引起吸入性肺炎和咽下综合征。本研究应用俯卧式体位引流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新生儿400例。纳入标准:(1)头先露经阴道分娩;(2)孕周37~42 周;(3)羊水清亮;(4)体重在 2500~4000 克之间;(5)出生后一分钟Apgar 评分8~10分;(6)外观无畸形。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0例,两组新生儿性别均衡,具有可比性。
1.2.1 研究组 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口鼻部娩出时助产者立即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自胎儿鼻梁向鼻孔方向挤压,同时四指并拢自喉部向口方向挤勒,挤压出口鼻内的粘液及羊水,重复2~3次;待整个胎儿娩出后立即将新生儿放置于俯卧体位,使其双膝关节屈曲,右手托起其胸部,左手托其腹部,呈臀高头低位,使臀部抬高35~45 °后,将新生儿靠于助产者胸前,然后用左手协助胎头轻度后仰,以拉直其气道,同时左手拇指、食指及中指自胎儿鼻梁向鼻孔方向及下颌挤压1~2次,再四指并拢自喉部向口方向挤压1~2次,促进呼吸道内羊水及粘液从口鼻流出;右手配合托起胸部并轻轻从胸、胃、剑突下向上挤压肺部、胃、食管、气管及咽部的粘液及羊水,使其从口腔部排出,直至口鼻无羊水溢出为止。新生儿随即便有哭声发出来,伴随着啼哭也有粘液及羊水不断流出。
1.2.2 对照组 采用我院传统方法,胎头娩出后,立即用洗脸式手法捏抹新生儿面部,挤压口腔及鼻腔的粘液及羊水,整个胎体娩出后,使胎儿处于仰卧位或者侧卧位,一手托起新生儿颈部使其适度伸展,另一手快速用大小适度的吸耳球先吸口腔及咽部再吸鼻腔的羊水及粘液,最后用新生儿专用吸痰管插进胃内吸尽胃内容物,吸净后再刺激新生儿使其啼哭。
研究组中,新生儿24小时内发生呕吐者8例,倒评分者1例,新生儿吸入综合征2例,呼吸道粘膜损是0例。无新生儿轻、重度窒息发生。对照组中,新生儿24小时内发生呕吐者20例,倒评分者3例,新生儿吸入综合征5例,呼吸道粘膜损伤2例。两组相比,研究组观察指标的发生率较低,研究组平均呼吸道清理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研究组1、5分钟Apgar 评分≤7分的发生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的方法优于对照组。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常见新生儿危象,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发病率与孕期保健、产科及新生儿处理质量有密切关系[2]。婴儿在分娩时和娩出后瞬间特别容易发生窒息,所以必须强调处理好新生儿出生后第一次呼吸前呼吸道清理工作。新生儿出生时首先应充分清理呼吸道的粘液及羊水,触觉刺激使其开始呼吸。胎儿娩出后有效清理呼吸道是预防新生儿窒息和吸入性肺炎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新生儿娩出后将其俯卧,抬高臀部,通过重力作用,使吸入呼吸道内的粘液和羊水排出。同时刺激新生儿咽喉、胸、胃使其通过咽喉反射,增加腹压,使吸入深部气道内的粘液、羊水快速、彻底排出,操作方法快速、简便,整个操作过程只需5 秒即可完成。结果表明俯卧式体位引流清理新生儿呼吸道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同时可避免仰卧位或侧卧位法使用吸痰管吸痰对新生儿咽喉部粘膜的刺激和损伤。
俯卧位时,口腔及咽部的粘液由于重力作用流出,保持了呼吸道的通畅[3]。且俯卧式体位引流法能防止损伤新生儿呼吸道粘膜,而仰卧位容易使羊水及粘液流入气管阻塞呼吸道,引起吸入性窒息,并且在吸痰的过程中易损伤呼吸道粘膜。所以,首先置于俯卧位是预防窒息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胎儿娩出后当其第一次啼哭时,将新生儿处于头低臀高的俯卧位,在没有大块的胎粪位于呼吸道的情况下,比重相对较轻的空气会进入肺内,比重相对较重的羊水和粘液会顺新生儿口角流出,而不会逆流向上进入肺内引起新生儿吸入综合征。
胎儿在宫内只有很微弱的呼吸,无自主呼吸。在胎儿娩出后10 秒钟内,胎儿可建立规则的呼吸。胎儿娩出后,暂时阻止呼吸是预防窒息的关键。俯卧位暂时阻止呼吸能有效预防新生儿窒息,而仰卧位配合暂时阻止呼吸的效果不如俯卧位。研究组新生儿娩出后,立即将新生儿置于俯卧位,用手上托下颌,暂阻呼吸道,防止了其呼吸道粘液清除前第一次呼吸的发生;而对照组没有阻止呼吸,在用吸耳球或新生儿吸痰管清除粘液前,新生儿已开始呼吸,吸入粘液阻塞气道。
俯卧位由于重力作用,使口腔内的粘液集中到颊部,从而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能有效预防由于右侧支气管粗短,吸入机会多而引起并发症的危险。而新生儿取仰卧位时,头后仰,由于吸痰过程中吸痰管容易刺激会厌部的迷走神经而引起新生儿反射性咳嗽或呕吐,极易使粘液反射性吸入气管,阻塞气道,造成窒息。故俯卧位清理呼吸道符合解剖学原理,并在临床中得到证实,俯卧位能更有效地防止新生儿窒息及吸入性并发症。
当我们清理新生儿口鼻时,吸痰管进入的部位和插入的深度都不好确定,有时候插入食道进入胃内,加之没很好的压力掌握和位置变换,甚至动作粗暴,加上新生儿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娇嫩极易引起损伤,损伤又成为微生物入侵的门户,增加了新生儿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的机会。咽喉和食管均有迷走神经分布,反复插入吸引会刺激迷走神经兴奋导致新生儿心率减慢进一步加重窒息。
实践证明,分娩中掌握俯卧式体位引流技巧大大减少了新生儿出生后吸入性肺炎、呕吐、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降低了新生儿发病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提高了母乳喂养及接生成功率,减少了产妇经济负担,缩短了产妇住院天数,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提高了医院的声誉。对于抢救设备不足的农村基层卫生院尤为适用,值得推广应用。
[1]曹桂香.新法复苏新生儿窒息102例体会[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1,19(5):389.
[2]石彩芳,将琰瑛.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4,10(6):304.
[3]汤翠芳,许琴,李文珍.有效清除新生儿口腔及咽部黏液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1998(6):331.
[4]米粼.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4(1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