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星
(平凉技师学院,甘肃 平凉 74400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迫切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当务之急。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面临新的形势,挑战仍然十分严峻,尤其是师资队伍的建设更为突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的素质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的关键因素,技工学校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成败。师资的特色、师资的素质决定了职业学校的专业特色和专业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技工学校实力的标志,也是职业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技工学校的师生比应在1∶18 至1∶22之间,但目前技工学校的师生比一般在1∶30 左右,个别专业甚至达到了1∶50。一名专业课教师在同一学期教授3 门甚至多门专业课,在教师总数不足的同时,还存在专业课教师与文化课教师比例失调、“双师型”教师比例低的问题。由于传统社会心理和等级意识的影响,社会上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依然存在,“普教热、职教冷”、“普专热、技校冷”仍是一种普遍现象。一些人甚至认为“普教”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职业教育只不过是为培养劳动力;普通中专培养的学生是干部,技校培养的学生是工人。个别学校领导热衷于改办普通中专、不重视学校实力建设;个别地方的政府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职业学校尤其是技工学校教师的编制数量一直得不到增加。
技工学校的学生多数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贫困生较多。所以技工学校教师的教学要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不仅要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及时开展课外辅导,还要做到不能让每一位学生掉队等,再加上技工学校长期教师数量不足,教师超负荷工作,从而导致教师身体疲惫、心理压力极大。
近年来,尽管国家、省、市各级教育机构每年都组织各种培训和学习,但由于学校教师少,假期又要参加招生等使教师无法停下教学任务去参加培训。致使教师参加各种学习的机会少,知识得不到更新,教学理念不能及时转变,加之校企还没有深度合作,出现教师难以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等现象,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由于教师数量不足、“双师型”教师短缺,学校只得从社会或企业外聘一些教师。近年来,外聘教师主要由两类人员组成,一类是刚毕业还未就业的大专院校毕业生,还有一类是企业下岗或退休的技术工人或干部,他们基本没有经过系统、严格的教师培训。有的具有专业技能证书,却缺教师资格证;有的学历较高,但缺乏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一线实践经验;有的实践操作经验丰富,却学历较低,理论水平不高……真正有理论、懂技术、会管理、证件齐全的人员是少之又少,但又由于学校缺乏教师上课,只好勉强让其上岗。
现行技工学校的教师评价标准主要是套用或参考普通中学教师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主要以课堂教学、学生学业成绩为主,评价的作用主要用于对教师职称的评定。而评价过程中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产品研发能力、创业能力、组织管理及协调能力等考虑较少。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对教师评价的认识处于传统层次,还不能很好地将教师评价与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联系在一起;技工学校提供给教师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教学新秀”、“教学能手”评比的机会很少,而教育部门的“优秀教师”等荣誉也很少分配给技工学校,职称评聘到高级讲师即封顶;外聘教师没有参与评选先进和评聘职称的机会;教师的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待遇低、成就感得不到满足等问题,使教师一有机会就想“跳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纲要》则进一步对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做了充分论述。所以要加强对《纲要》和国家有关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的学习和宣传,要让全社会都知道“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输送国家产业建设大军新生力量的基础工程;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从而彻底转变“‘普教’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职教’是为培养劳动力”的传统观念。尤其要通过学习,让每一位技校工作者都明确职教工作的重要性和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光荣性和责任性,使其对职业教育尤其是技工学校的发展充满信心。
首先,政府部门要根据国家关于技工学校师生比的要求,为技工学校补足教师编制数。其次,技工学校要建立完善的教师管理机制,使具有任教资格的社会人士、大学毕业生,按实际需要及时补充到教师队伍中来,同时把不适宜做技工学校教师的人清出教师队伍,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再次,规范教师聘任制,在大力推进教师全员聘任制和职务聘任制的同时,保留或调剂一定的编制用于面向社会招聘符合教师条件的技术人才担任教师,以拓宽教师来源渠道。最后,实行技工学校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允许符合教师条件的行业专家、工程师、技师、社会能工巧匠等参与技工学校的教学活动。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中职教育要完成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目标,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加强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技工学校教师综合素质,是技工学校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首先,在培训的层次上:(1)开展“全员培训”。让全体教师都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理论、新理念,树立“终身学习”、“人人成才”观念,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做到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2)开展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训和培养。要将思想政治素质好,教学水平高,在专业领域已做出了一定成绩,并有较好发展前途的教师作为培训、培养对象,通过“给任务、压担子”等方式,对他们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和培养。(3)对新任教师开展教学技能和专业技能培训。针对新任教师的实际,选派他们下企业,在专业岗位上接受实际训练,向一线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学习,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4)对外聘教师开展教育理论培训。外聘的工程师、技师、社会能工巧匠等人员专业技能很高,但他们对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了解不足,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有关理论和方法的培训,让他们用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新式的师徒关系培养和教育学生。
其次,在培训模式的选择上:(1)选择“校本培训”。即以学校为中心,进行教师轮训,确保专业技术、教学技术不断更新、丰富、与时俱进。同时让教师围绕学校真实情境中发生的各种实际问题,开展行动研究,使教师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2)选择校企合作培训。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服务,所以学校要与企业密切合作,定期或不定期选派教师去企业实习、实践,并通过实习、实践,把企业最新科技、最新设备、最新工艺及现代管理理念及时带回学校,并运用到学校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3)充分利用省、市及国家组织的各种培训机会,选派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及国家级培训,以使教师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技能。(4)通过国际交流方式选派教师出国考察、研修、进修、培训,学习国外职业学校的先进教学经验,或请外籍专业教师从事培训工作。(5)根据专业建设的需求,利用学校自身的专业优势,鼓励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教材编写;鼓励教师与企业产品研发部门合作,参与技术研发或开发实验、实训设施,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1)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在教师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双向选择、择优上岗的制度。(2)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和激励制度。要改变按照传统参考普通中学教师的评价办法评价技工学校教师的现状,把教师实践操作水平、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教师参加各类技能竞赛的成绩、教师辅导学生择业、创业的成绩等纳入评价范围或作为教师评优选先、职务晋升的重要条件。(3)建立“名师”评选制度和标准,使名师的选拔和培养制度化、规范化。(4)建立教师培训和下企业锻炼制度,使教师的培训持久有序、有章可循。
(1)“以人为本”,建设健康、文明、高雅、上进的校园文化环境,使教职工、学生和谐相处。(2)制订学校发展蓝图,明确学校的奋斗目标,同时给教师搭建专业发展的空间和施展才华的平台,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3)大力宣传优秀教师事迹,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4)让教师参与学校各项制度的制订和执行,营造主人翁氛围。(5)关心教师的疾苦,及时解决教师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6)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不断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