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建成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做到活动中贴近生活、亲历中体验生活、实践中融入生活,才能让学生走向生活中的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爱好者。
关键词:数学教学 贴近生活 体验生活 融入生活
课程目标要求:“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新教材提供了教学实践的平台,本文联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学》的教学实践,探究走向生活中的数学教学策略。
1.在活动中贴近生活
七年级(上)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教材选取的问题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或发生在生活中的事情,如推荐谁当学生会委员的候选人?最喜欢哪一个国家的国歌?最喜欢哪一个电视节目?班里有同月同日生的同学吗?谁是《红楼梦》的作者?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的成绩,抛硬币游戏、掷骰子游戏、拼图片游戏、摸球游戏,评价空气质量情况,收集报刊、杂志上的统计图等。在这一章的教学设计中,笔者依托教材,强化每一节课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玩中学、在做中学,使每一个学生体会到“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的现代理念,感悟数学就在身边。
在活动中,许多探索活动的答案又是开放性的,教师把评价的权力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判,最后达成了共识:数据必须真实,处理必须正确,选择统计图必须合适,从统计图上得到的信息必须合理。在学习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同时,学生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强化了环境保护意识,更加热爱生活,增进了与同学的情感,又增进了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2.在亲历中体验生活
八年级(上)第15章的《频率与机会》,笔者做了这样的活动设计:
一看,创设情境:(师)投影回放昨晚刚结束的足球联赛视频片段。请学生关注比赛开球的情形,裁判员如何决定哪一队先发球?(生)抛硬币选择正面或反面。
二猜,激发思维:(师)“抛币”决定哪一队先发球是否公平?为什么?(生)公平,正面或反面出现的机会各半。
三做,经验体验:(师)二人一组做10次的“抛币实验”,详细记录实验结果。(生)甲抛币、乙记录,再乙抛币、甲记录。答案并不尽如人意,“各半”的可能几乎没有。学生开始挑战儿时的经验。
四合作,合作体验:师生合作统计、计算频率。
(师)依照学生各小组的记录,逐一录入计算机。(生)双眼盯紧屏幕上累加结果的缓慢变化,频率0.38、0.46、0.52、0.48……越来越有可能是0.5。
五接纳,心理接纳:(师)投影展示数学家所做的投掷币实验的原始数据,再观察计算机随机实验产生的数据演示,这些数据支持你的发现吗?(生)“抛币”的次数越大,这种可能将成为现实,再次接纳正面或反面出现的频率逼近0.5。
如此,教师精心布局的“做一做”活动,让学生主体通过实际行动亲身经历“抛币”,激发低学段“统计”的活动经验,在猜想与反思中感悟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科学态度,达到从不确定的角度来观察世界,在面对不确定情境或在大量数据时能做出更合理决策的学习目的。这样的教学设计可谓创设情境,体验生成,让学生在亲历活动中体验生活。
真正有活力、有实效、有教育性的活动,能给学生以极大的自主空间。这里的“自主”意识,应从三个层面上来理解,即学生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体验者。
学生全方位、全过程地介入教育活动的整个流程,在做中学,亲历学习的全过程,体验接纳知识,他们的潜在能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素质的提升、人格的升华”,这才是体验学习的真谛,也是体验生活的意义。
3.在实践中融入生活
开展一些有组织的数学实践活动,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施展才华的机会。《数据的收集与表示》有一节“课题学习”的内容,我们指导学生进行了一次数学课外实践活动:收集某一类商品商标的图案,看它们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自己试着为某一商品设计一个商标图案。这个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收集、统计,认识各种几何图形,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与自己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兴趣,增加体验,培养能力,形成主动学习的状态。
这次实践活动大体分四步进行:
(1)调查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到超市、商场或网上收集一些商品商标的图案。
(2)统计将收集到的图案以表格形式列出来。
(3)完成实践报告撰写。学生的体会丰富多彩,有的学生发现某一类商品中某种图形用得多;有的学生发现了商标设计的重要性和巧妙性。
(4)经验交流利用一节课外活动时间,选择几份较好的实践报告进行交流。有的学生谈到了商标的种类和几何图形在产品商标上的作用,如奥迪车的商标是由四个圆形组成的,三菱车的商标是由三个菱形组成的,而丰田车的商标是由一个大椭圆形中间有两个小椭圆组成的。
实践证明,设计实践活动,以数学知识来解决学生身边的问题,通过问题创设、调查活动、交流报告等环节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经历一个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充分感受生活中数学的美,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数学融入生活、走向生活,成为学生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这才是数学学习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