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新教材

2012-03-15 09:32戴常青
中国人民教师 2012年1期
关键词:读书笔记新教材例题

戴常青

阅读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丰富精神世界的源泉,是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发现与合作交流的基础。阅读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目前,学生阅读数学新教材困难的情况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学生不会阅读数学教材,或在阅读过程中思维停滞,不能有效地输入数学符号、数学文字等表达的意义,或者只了解字面意义而不能理解数学的真正涵义。对此,转变教材观,用好新教材,加强对新教材阅读训练的指导,使学生形成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

一.指导学生会读目录标题

目录标题是数学教材的纲目,是每一章节的精华。读了目录标题就等于提纲挈领地了解了全文的框架结构,读了教材内容就使目录标题具体化了。若课前读了目录标题,就可以从目录标题中想到学习内容,联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与哪些旧知识有关,新旧知识的区别可能在哪里,猜想将要学习的新课会怎样由旧知识推导论证定义出新知识,使学生感到所有学习的新知识并不难,完全可以从旧知识或实际生活中推导出来,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若课后读了目录标题,则可使学习内容条理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各章节之间的逻辑结构。通过读目录标题,使学生懂得由标题想内容,由内容想标题,逐步养成“标题联想”习惯。

二.指导学生会读法则概念

数学教材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的表述,由于其自身特点的要求,叙述都非常简炼严谨,逻辑性很强。读数学教材时,对概念中的关键字句要边读边想,边想边读,字斟句酌,反复琢磨,反复推敲,深刻理解其含义。同时,还要求学生善于“抠”字眼。法则、概念中每多一字或少一字,其意义大不相同,即便是同一字词在同一概念中出现两次有时所表示的意义也不相同。对于较难理解的长句,要发挥语文知识的作用,划分其句子成份,找出主、谓、宾语,再逐句逐段理解,准确把握其内涵与外延。

三.指导学生会读图示表格

图示(形)表格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重要的、直观的数学语言。图示(象)所含的信息,有时比文字所含的信息还要多。读图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数形结合,相得益彰。学数学,要强化数形结合这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要告诉学生,对“图(示)”不能轻视,更不能熟视无睹,而应边读边画,直到烂熟于心,胸有成“图”,然后“依图判性”,学数学也就变得轻松了。

对比数学新旧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表格和图解。各章节均出现了以生活为背景的大量的图示(形)和表格,它们数形结合、形象直观,读这些图表时,要看懂图表,理解其涵义,再掌握这些图表的意义、作用以及它们对学习新知识起哪些铺垫、能创设哪些情境或能获得哪些有效信息,通过读图表来观察对比它们的变化与不同,从中“读”出定义、“读”出法则、“读”出规律来。

四.指导学生会读例题

例题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就知识和题型而言,例题具有典型性;就解题过程及其思维过程而言,例题具有典范性。因为例题的解答过程一般是用综合法表述的,往往隐去了用分析法分析题目的过程,故要求学生透过例题的解答过程去领悟解题的思维过程以及解法上的独到之处。新教材中的例题均是证明归纳数学问题的范例,而定义、公式、定理、性质等一般都是由例题引出(引例),又回到例题(范例)进一步阐述和具体应用。在阅读例题时也要求学生一字一句地读、一步一步地读,随读随想,随想随做。教师也可根据例题涉及的知识点、用到的法则、定理以及所蕴含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编织成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为解决问题去读、为领悟方法去读。每读一步解答,都要加上个“为什么”。读完例题后,还要总结思考一下该例题的解证方法和步骤,总结解题思想。要通过读懂一个例题,达到会做一类习题,揭示一个规律,掌握一种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五.指导学生会谈“小栏目”

数学新教材,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每节教材中适时地设置了大量的“小栏目”:如“想一想”、“议一议” 、“猜一猜” 、“做一做” 、“试一试”等,这些栏目内容都是对教材中重要的和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讨论、类比、归纳和总结。这些小栏目的出现,展示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对问题进行思考,暴露数学的思维过程。在阅读这些内容时,可采用讨论的方式,对其进行分析、概括,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在阅读过程中,师生间通过对“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等内容的讨论交流,更能使学生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和横向对比 ,并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法则成立的条件和适用范围,使之做到理解知识并融会贯通。另外,教材中还增加了大量短小精悍、融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阅读材料“读一读”,它是对教材的补充、延伸和后续,在阅读完教材重点内容后,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大有裨益。

六.指导学生会记数学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人的记忆的延长,是人脑的外存贮器。读书笔记是阅读深化的标志。可以说,不会记数学读书笔记就不会阅读数学教材。

学生记数学阅读笔记可分两个层面。一是学会在教材上做标记,在教材上写简单的阅读感受和在笔记本上做摘录。阅读时要求学生用笔勾划有关概念和法则,并反复阅读加深理解。对教材中的重点部分圏下来,对概念、定理等加旁批眉注,看不懂的地方作好标记,以便及时问老师。这有助于弄清知识生成的过程以及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有助于把书读“厚”,有助于后续复习的深化。为准确掌握定义、公式,可要求学生在读书笔记上将其完整、准确地抄录一遍。二是学会找关键词,写摘要。新教材每章后都有“回顾与思考”,为我们做这一工作提供了方便。可指导学生自写摘要,自提问题,自作小结,在此基础上,找出概念、性质、法则等中的关键词,这就达到了“跳出来”,把书读“薄”,进而悟出“文眼”这一读书的高层境界。这也是读书能力初步形成的一种标志,对学生日后成才将起到重要作用。

加强对新教材阅读的指导,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只要使学生掌握了阅读数学教材的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会提高阅读质量,就会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作者通联:336300江西省宜丰县新昌一小)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新教材例题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四招”记好读书笔记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
一道课本例题的变式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