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家翔 李小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自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开始致力于盈余管理研究,依靠其快速发展且相对有效的资本市场优势,取得了众多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较为深刻地解释了会计实务中普遍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我国在充分吸收、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和会计准则发展的实际情况,得出了一系列被普遍认可的盈余管理研究结论。纵观国内外研究发现,学者们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手段、计量模型、后果及其防范措施等内容。在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方面,契约摩擦和沟通阻滞被认为是盈余管理存在的根本原因。资本市场动机(IPO、配股、增发、避免退市)、契约动机(报酬契约、管理层更迭、债务契约、股利契约)、政治成本动机(反垄断监管、避税、行业监管)等是盈余管理产生的动机。盈余管理的实现最终依靠管理者来完成,一直以来,学者们认为管理者主要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变更、递延或者提前确认等会计手段对盈余中的应计项目进行调整来达到管理盈余的目的。会计界至今就盈余管理的内涵未形成统一认识,但大多数人将其看作是在公认会计原则(GAAP)范围内所进行的合法行为。合法的盈余管理被管理者用于获取私人利益,损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因其严重背离了中立性原则,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因此,针对盈余管理产生的不良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也成为盈余管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盈余管理从手段上可分为应计利润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Schipper,1989)。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应计利润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更容易成为盈余管理的对象,基于应计利润的盈余管理研究得到了蓬勃发展,并成为盈余管理研究的主流。这可从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发展上得到体现,Healy模型(Healy,1985)、DeAngelo模型(DeAngelo,1986)、Jones模型(Jones,1991)、Modified Jones模型(Dechow,1995)、Industry模型(Dechow&Sloan,1991)、特定应计利润模型等,以上模型均用全部或部分操控性应计利润衡量盈余管理,而忽略盈余中经营现金净流量中可能存在的被操控部分。Burgstahler&Dichev(1997)提出来盈余分布模型,该模型通过研究管理后的盈余的分布密度来检测企业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但不能说明盈余管理采用的具体手段,所以无法清楚地认识企业实施盈余管理的步骤、程度和后果等。Bruns和Merchant(1990)发现被调查者更倾向于操控真实活动(例如期末异常促销、提供更为宽松的信用政策等),而不是通过应计项目来管理盈余。Graham等(2005)发现被调查者更倾向于通过真实决策活动而不是应计操控来管理盈余,有78/%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愿意削减R&D、广告和维持费用的支出去实现盈余目标,而只有7.9/%的被调查者选择用改变会计方法(如备抵、养老金等)来管理盈余。Roychowdhury(2006)以Dechow提出的模型为基础构建了真实盈余管理的计量模型,为开展真实盈余管理研究提供了研究工具,发现近年来随着法律和制度的严格,公司倾向于以操纵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Cohen等(2008)利用Roychowdhury(2006)提出的真实盈余管理模型,研究发现萨班斯(SOA)法案发布前后美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发生明显的变化,由应计利润调整转为真实活动操纵的盈余管理方式。张俊瑞等(2008)发现1998年至2005年微利公司存在利用销售操控、费用操控和生产操控来实现保盈目标的真实活动操纵行为。张志花和金莲花(2010)以2003年至200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利用真实盈余管理评价模型分析了公司治理机制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有利于抑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此结论从侧面反映了真实盈余管理的存在。综上所述,虽然学者们对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甚少,但它在实务中却备受管理者青睐,特别是在经济社会环境、法律环境等会计环境不断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真实盈余管理发生的频率和程度会不断提高,它必将引领未来盈余管理研究的方向。
(一)真实盈余管理的概念 Healy&Wahlen(1999)研究发现,盈余管理是管理者运用会计方法或者构建真实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影响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财务报告会计数据为基础的契约的结果。Scott(1999)从经济收益观出发,认为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所允许的范围内,利用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等手段对会计盈余进行调节,以寻求对自己效用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一种行为。宁亚平(2004)认为,通过无损于公司价值的实际经营活动和交易来操纵盈余的行为或现象叫做“实际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是盈余管理全部内容的一部分,而盈余管理的整个过程并未超出财务报告的范畴,结合财务报告的目标,笔者将真实盈余管理定义为:企业管理者在公认会计原则范围内,通过改变或者构建真实交易活动来调整对外财务报告中经营现金净流量或者其他会计信息,以迎合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预期和履行受托责任的系统过程。
(二)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 理论上盈余管理可以通过调整经营现金净流量和应计利润两条途径来实现,但由于经营现金净流量通常与公司销售和收款政策等紧密相关,与会计选择关系不大,因此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可操控性不强,而应计利润项目相对弹性较大,所以盈余管理主要依靠调整应计利润来实现(陆建桥,1999)。因此,以往的研究侧重于应计利润管理,但在变化了的会计环境中管理者们鉴于以下原因可能选择真实盈余管理:(1)会计弹性空间缩小。虽然会计准则不是导致盈余管理的根源,但毕竟是盈余管理主体乐于借用的主要工具。因此,会计准则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弹性如何,对企业管理当局利用其进行盈余管理的广度、深度和频度无疑是有影响的。由于会计准则的日益完善和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利用会计处理方式(应计利润管理)来管理盈余的空间将越来越小,风险也越来越大。李彬等(2010)以我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考虑行业特征对会计弹性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在不同的会计弹性下真实活动操控程度的差异,验证了会计弹性与真实活动操控程度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得出了会计弹性大的公司较少利用真实活动操控盈余,会计弹性小的公司则更多利用真实活动操控盈余的结论。(2)受企业现有资产状况限制。应计利润管理一般通过计提折旧、计提或转回减值准备等会计方法实现对会计盈余的调整,但其运用通常必须以现有的资产状况为条件,如现有应收账款的规模、固定资产的状况、存货量的大小等,这就使其使用的范围和效果相比真实盈余管理受到更多的条件限制,管理盈余的成本上升。另外,从长期来看企业的应计制会计利润等于现金制会计利润,应计利润管理的能力存在此消彼长的事实。特定会计期间人为调增的应计项目将在以后期间转回,必将带来利润下滑,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后的“变脸”现象就是证据。(3)契约评价指标的多元化。除管理者外的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通常是盈余管理的受害方,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他们在与管理者达成契约时,不再只约定会计盈余一个指标,同时加入了其他指标如现金流量指标。1999年末,中国证监会对年度报告准则做出修订,要求上市公司在定期报告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中披露“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指标。2001年,证监会对公司年度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再次进行修订,要求上市公司对“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信息的披露,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少数上市公司不当运用权责发生制手法来操纵利润的行为。(4)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真实盈余管理知之甚少。以应计利润管理为主流的盈余管理研究已取得了丰富且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成果,其他利益相关者也从中学到了不少相关知识,再加上在资本市场多年来的“战斗经验”,对传统的盈余管理手段已有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而对会计理论界很少涉及的真实盈余管理知之甚少,加之真实盈余管理可能发生在每年的任何时间,根本无法区分效率性的业务构建与机会主义的业务构建,隐蔽性更强。管理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必然带来盈余管理手段由传统走向创新。
(三)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 真实盈余管理手段包括:(1)债券转换为股东权益。企业在筹集长期资本时通常会考虑筹资成本、到期还款压力、限制条款等因素以期优化资本结构和降低未来期间的财务风险。可转换公司债券因具有债券和股票的双重性,而成为较好的融资方式。当企业经营业绩欠佳时,企业可能会与债券持有者协商按期或者提前进行债转股,从而减少当期利息支出和现金流出,提高企业当期的盈利水平。(2)关联方交易。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对关联方关系的认定、关联方交易披露的范围及内容都给出了严格的规定,并且列举了10种情况属关联方交易,以防企业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盈余。这种近乎严密的规定,反而给了管理者可乘之机,只要不属于准则中规定的10种情形,就不需按准则的要求进行披露,因而管理者往往通过关联方交易的非关联化实现对盈余的管理。当上市公司面临退市(ST、*ST)危机时,关联方会通过管理方交易盈余管理向其输送利益,人为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帮助其保牌;当上市公司需要获得配股和增发新股的资格时,关联方也会通过关联交易盈余管理向其输送利益,帮助其保配、保发(孟焰、张秀梅,2006)。(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由于此两类交易中可能涉及公允价值的估计问题,为避免同时考虑应计利润管理的影响,可假设公允价值的估计是中立无偏的。企业可以通过此两类交易获取收益,达到优化盈余的目的。戴德明、陈放(2009)对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实证研究后认为,营业外收入仍是亏损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灾区”,其中最常见的是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4)股票回购。企业发行在外普通股每股收益(EPS)等于归属于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当期净收益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企业可以通过回购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以提高EPS。在资本市场中EPS会直接影响股票价格,当管理者预计EPS水平达不到市场预期时,为了防止股票价格的大幅下跌,有可能采取回购股票的方式,提高每股收益水平,迎合市场预期。(5)调整酌量性费用。酌量性费用是指可由企业管理者自行决定支出水平的费用项目,如R&D支出、广告支出和维修开支等。这些费用支出通常是面向未来的开支,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潜力,而对当期生产经营能力影响较小。为扭转当期亏损或利润下滑的不利局面,追求短期利益,管理者可通过减少当期的酌量性费用支出水平,调增当期盈余。这种急功近利行为的短期效果明显,但牺牲了企业的未来发展能力,损害了公司价值。(6)销售操控。销售操控通常指企业异常地削价促销和放宽信用条件等行为。异常削价促销会导致下一会计期间市场需求冷淡,可能形成客户对企业降价销售的预期。而由于信用门槛的降低,会带来大量的应收款项,极易发生坏账损失。张俊瑞等(2008)研究发现微盈公司存在利用销售操控、费用操控和生产操控来实现保盈目标的真实活动操控行为。(7)生产操控。按现行成本核算制度的规定,产品成本由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构成。一定期间内企业生产的所有产品共同分担固定成本,当产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固定成本不变。因此,企业通过提高会计期间内的产品产量可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在销量确定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增加产量即可实现当期盈余的增加。产量的增加也会造成存货存量增加,占用大量资金和降低资金利用效率,存货发生减值和损毁的可能性增大。Roychowdhury(2006)发现,公司为了避免年报亏损通过价格折扣暂时促进销售增长、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商品销售成本、通过减少酌量性费用来增加报告中的毛利等手段来进行盈余管理。(8)资产处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准则(CAS8)明确规定长期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在持有期间不可转回,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管理盈余的发生,但这并未将利用资产减值调整盈余的路完全切断。企业可将已计提减值准备的长期资产予以处理,转销计提的减值,变相转回减值,增加盈余。另外,新准则中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入所有者权益,直到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者为达到期望的盈余水平,就有可能违背当初的意图,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释放其中的利得或者损失。另外,除上述手段外,管理者还可通过获得一次性税费返还、临时收回被占用资金以及延期支付货款等操纵经营现金净流量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一)正常预期水平测算 Roychowdhury(2006)在借鉴Dechew等关于盈余与现金流量关系研究后,提出的模型推导出经营现金流量、酌量性费用和生产操控的正常预期水平,用实际偏离预期的异常经营现金流量、异常生产成本和异常酌量性费用计量真实盈余管理水平。
(二)异常值测度 分行业运用OLS法分别估计出模型(1)、(2)和(3)各变量的回归系数α,将回归系数α 回代到模型(1)、(2)和(3)中,计算出各年度公司样本的回归值,并以其各年度对应的实际值减去回归值,得出异常值,模型如下:
其中:CFO表示经营现金净流量;A表示总资产;S表示销售收入;△S表示销售收入变动额;DISEXP表示酌量性费用,是营业费用与管理费用之和;PROD表示生产成本,是销售成本与存货变化之和;ACFO表示异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ADISEXP表示异常酌量性费用;APROD表示异常生产成本;ζ表示误差项;α表示回归系数;下标i表示公司,j表示行业,t表示年份。
盈余管理作为一种合法行为在企业活动中普遍存在,但其损害了众多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有时其危害性不亚于会计造假,因而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盈余管理的研究成果是制定保护利益相关者法案的参考和依据,但当前会计理论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方向与会计实务脱节,对实务中大量存在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缺乏足够的关注,尤其是对真实盈余管理后果的认识尤为不足。
[1]张俊瑞、李彬、刘东霖:《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研究——基于保盈动机的经验证据》,《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年第5期。
[2]黄梅:《盈余管理计量方法评述与展望》,《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3]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述评》,《会计研究》2000年第9期。
[4]秦荣生:《财务会计新课题:盈余管理》,《当代财经》2001年第2期。
[5]宁亚平:《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会计研究》2004年第9期。
[6]李彬、张俊瑞、郭慧婷:《会计弹性与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管理评论》2009年第6期。
[7]张祥建、徐晋:《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及测度方法前沿研究综述》,《南开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
[8]沈烈、张西萍:《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会计研究》2007年第2期。
[9]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会计研究》1999年第9期。
[10]孟焰、张秀梅:《上市公司管理方交易盈余管理与关联方利益转移关系研究》,《会计研究》2006年第4期。
[11]Healy P.M and Wahlen JM..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Accounting Horizons,1991.
[12]Schipper K..Commentary on EarningsManagement.Accounting Horizons,1989.
[13]Jones J..EarningsManagementduring ImportRelief Investigations.JournalofAccounting Research,1991.
[14]Sugata Roychowdhury.Earningsmanagement through realactivitiesmanipulation.JournalofAccountingand Economics,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