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萍 陈仕光
摘要: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指出“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和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市民社会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等一系列基本原理,最终构成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唯物史观;德意志意识形态;现实的人
收稿日期:2011-12-17
作者简介:王翠萍(1983-),女,陕西人,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共同完成的一部著作,是唯物史观确立的标志。它基本上完成了对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的批判,划清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界限,并系统的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唯心史观的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前提的确立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他们先是摆脱了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束缚,后又摆脱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宣扬的历史观是从意识出发,从他所想象出来的“绝对精神”出发来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强调人是精神存在物,夸大了人的精神属性,认为人和人的本质是和自我意识等同的。青年黑格尔派完全继承了老师黑格尔的唯心史观,其代表人物鲍威尔用自我意识的主观性代替了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客观性,他认为一切事物都起源于“自我意识”,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成是自我意识的派生物,并从“自我意识”出发,认为人类历史是自我意识实现自身的发展史。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把人归结为“观念”,他们在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都只是在观念中完成,不懂得客观实在的人及其物质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的作用,将人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断裂开来。
费尔巴哈是作为黑格尔的对立面出现的,他否定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针对唯心主义的抽象的“人”提出了“现实的人”这个概念,把唯物主义从黑格尔体系中解放出来,恢复了唯物主义的地位。但是费尔巴哈所理解的人的“现实”,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建立在男女生理基础上的自然联系,他是把人的情欲和性爱作为人与人的本质联系,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严格地批判了费尔巴哈的错误,指出“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因此,费尔巴哈从来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并且仅仅陷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独的、肉体的人,也就是说,除了爱与友情,而且是理想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他没有批判现在的生活关系,因而他从来没有把握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共同、活生生的、感性的活动”。[1] (P.50)这就是,说尽管费尔巴哈先于马克思提出了“现实的人”这一概念,但他却不能从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中理解“现实的人”,因此,他所理解的“现实”是片面的、抽象的,因而也是不科学的。
二、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前提的提出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及费尔巴哈“感性的人”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考察社会历史,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出发点“现实的人”。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现实的人”的提出。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唯心史观进行了坚决的批判,划清了与唯心史观的界限,完整的概括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他们指出“我们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他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 (P.10)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2] (P.11)他们在《形态》中还强调:“唯物史观的观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2] (P.17)“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2] (P.17)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所提出的这些观点,清楚的表达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和出发点就是“现实的人”。
其次,“现实的人”内涵。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说“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2] (P.16)这就可以看出,他们所说的“现实的人”包含着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就构成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二是从事实践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这种活动的基本形式当然是物质活动,它决定一切其它的活动,如脑力活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等。”[1] (P.80)这是“现实的人”特有的存在方式,是区别人和动物的标志。三是“现实的人”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进行的,这是人赖以生存和进行活动的物质前提。它既包括原始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又有人为满足自己的需要所发明和制造的各种工具、再生资源、产品,以及改变了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如果脱离物质生活条件来谈“现实的人”,那么这种人又变成了抽象的人。四是“现实的人”的活动具有社会性,即个人的存在和活动的进行是以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为背景的,现实的个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结成一定的既分工又协作的社会关系。正是这四项因素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构成了马克思“现实的人”的本质。
因此,“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和出发点,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研究“现实的人”,研究他们从事的活动和生活的物质条件,来探索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最终构造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三、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批判,揭示了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他们认为,人类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一方面同大自然发生关系,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就是生产力;另一方面同社会发生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生产关系。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一方面他们在《形态》中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表述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指出“在工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必然会产生私有制。”“它是与生产的不发达阶段相适应的。”[2] (P.48)这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历史上不同的所有制形式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的水平决定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说,旧的交往方式“起初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后来却变成了它的桎梏,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上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3] (P.81)可见,一切历史上的冲突都根源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说,要解决这种矛盾的冲突,就必须要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
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中看到了人的社会性,他们认为人和社会具有统一性,而这种统一性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性决定的,人“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4] (P.25)在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时候,人和“这个开始阶段上的社会生活本身一样,带有同样的动物性质。”[4] (P.78)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发展,社会便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同时人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进步。
总之,只要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就会立刻表现出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双重关系,所以只有揭示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市民社会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出发,把市民社会规定为生产关系的总和,他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种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3] (P.42)市民社会即经济基础,是“把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称作市民社会,”[2] (P.32)这不仅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而且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原理。可见,只有把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揭示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既批判了唯心史观,又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唯物史观成熟的象征。唯物史观的发现,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奠定了牢固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基础,对于经济学和历史科学的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王建武]